第656章該來的總會來


    對於尼古拉本人來說,這是個艱難的決定,魯茲斯基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尼古拉13號抵達普斯科夫,隨後和魯茲斯基有過一番長談。


    在魯茲斯基的勸說下,尼古拉停止調派軍隊去首都,並且召回已派出的部隊,喬治也接到了“按兵不動”的特別指令。


    遙想幾個月前,魯茲斯基來到喬治的指揮部,希望喬治配合北線俄軍向奧軍進攻。


    現在魯茲斯基卻帶著衛兵,逼迫尼古拉在退位詔書上簽字。


    真令人唏噓。


    魯茲斯基不是反賊,他的目的是不引發內戰,政權和平過渡。


    但局勢的發展,此時已經徹底失控,魯茲斯基也沒想到尼古拉退位不是混亂的終結,而是混亂的開始。


    1918年,魯茲斯基被委員會逮捕,委員會士兵要求魯茲斯基向委員會效忠,和忠於沙皇製度的軍隊作戰。


    魯茲斯基說:我不參與俄羅斯人打俄羅斯人的戰爭。


    隨後,魯茲斯基被處決。


    委員會錯了,他們應該告訴魯茲斯基,不是和忠於沙皇製度的軍隊作戰,而是和幹涉軍作戰。


    那樣的話,魯茲斯基必然不會拒絕。


    同意退位後,沙皇徹夜未眠。


    淩晨時分,尼古拉召見費德洛夫教授,詢問阿列克謝的病情是否可以康複。


    費德洛夫教授回答:陛下,科學告訴我們,皇儲的病是不治之症;但也有例外,之前皇儲的病情已經被控製,可能逐漸康複——不過無論如何,皇儲都要接受偶然性支配了。


    尼古拉難過的低下了頭,沮喪的說:這和薩妮說的一樣,如果是這樣——如果阿列克謝不能報效祖國,那麽我有權把阿列克謝留在我身邊。


    天亮之後,臨時政府代表古契科夫和叔爾根來到普斯科夫,他們帶來了退位詔書。


    古契科夫要求尼古拉立即退位。


    尼古拉很平靜,他告訴古契科夫:今天淩晨三點以前,我曾想過把皇位傳給我的兒子阿列克謝——現在我改變主意了,我要把皇位傳給我的弟弟米哈伊爾,希望您能理解作為一個父親的感情。


    隨後,尼古拉在退位詔書上簽字。


    整個過程,尼古拉平靜的讓所有人都難以置信。


    簽完字之後,他輕鬆的喘了一大口氣,終於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現在,尼古拉開始期待和家人團聚。


    在簽署退位詔書之前,尼古拉做了最後幾件事。


    第一件是任命杜馬指定的科爾尼洛夫,擔任聖彼得堡軍區司令。


    第二件是任命尤裏耶夫大公擔任俄軍最高總司令,繼續帶領俄軍作戰,對抗德奧聯盟。


    第三份文件是給所有軍隊的,尼古拉以沙皇的名義,最後一次命令他們服從尤裏耶夫大公的指揮,堅持戰鬥,爭取最後的勝利。


    對於第一份命令,古契科夫沒有抵觸。


    對於第二份和第三份,古契科夫卻沒有立即發出。


    “怎麽,前國家杜馬主席閣下,我現在已經不是沙皇了嗎?”


    尼古拉的態度很明確,這三份命令不發出,尼古拉就不會在退位詔書上簽字。


    古契科夫同意了,從這一刻起,喬治正式成為俄軍最高總司令。


    消息傳到君士坦丁堡,喬治心情異常沉重。


    和尼古拉退位的消息一起抵達君士坦丁堡的,還有一個消息是關於米哈伊爾。


    尼古拉退位之前這幾個月,聖彼得堡最希望尼古拉退位的,毫無疑問是米哈伊爾。


    米哈伊爾已經做好了成為攝政王的準備。


    但沒有做好成為沙皇的準備。


    米哈伊爾被時局變化之快嚇住了。


    在米哈伊爾的計劃中,尼古拉退位應該是由皇室主導,而不是什麽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臨時政府,和臨時執行委員會。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組織,臨時政府是由國家杜馬組建的,臨時執行委員會是工人和士兵共同推舉的。


    從9號到13號,聖彼得堡的局勢迅速惡化,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當臨時政府的代表克倫斯基和米哈伊爾見麵時,米哈伊爾問克倫斯基:如果我成為沙皇,你能保證我的安全嗎?


    克倫斯基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


    米哈伊爾遂提出條件:隻有在製憲會議代表投票確定統治方式和新的根本法之後,米哈伊爾才能接受最高權力。


    製憲會議的投票時間是6個月後。9號到13號,短短五天之內就發生了這麽多事,6個月後的帝國會是什麽樣?


    到時候還有沒有帝國都得兩說。


    此時的聖彼得堡,人們正在自發慶祝沙皇的退位,從現在開始,尼古拉不再是沙皇,而是尼古拉·羅曼諾夫。


    君士坦丁堡沒有受到聖彼得堡的影響,工廠裏的機器依然在轟鳴,晝夜不停。


    士兵在街道上巡邏,秩序井然,沒有人群聚集,沒有搶購,商店內供應充足,糧價依然維持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


    法軍駐君士坦丁堡的聯絡官布蘭特·鮑爾評價君士坦丁堡和聖彼得堡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極端,水火不融。


    巴爾幹戰區指揮部的電報房,從10號開始就進入忙碌狀態,120名收發員三班倒,確保通訊順暢。


    所有收到的電報,先交由信息處進行綜合分析,將有價值的上報喬治辦公室,由辦公室的參謀和秘書們進行第二次遴選,然後再交給克裏斯蒂送給喬治處理。


    喬治萬萬沒想到,俄羅斯的政變居然如此輕率,用兒戲都不足以形容。


    喬治印象中的政變都是刀光劍影烽火連天,除非某一方徹底死光,政變才會結束。


    眾叛親離到尼古拉這種程度,世所罕見,連自己的親弟弟和親叔叔,甚至連皇太後都希望他退位,唯一支持尼古拉的人,隻剩阿列克絲。


    從這個角度上說,尼古拉也確實是對的,隻有皇後才不會背叛他。


    尼古拉臨退位之前,任命喬治為俄軍最高總司令,希望喬治能像日俄戰爭中那樣力挽狂瀾,拯救帝國於水火。


    喬治卻不知道該從哪裏下手。


    兵發聖彼得堡?


    沒理由。


    不管是強迫還是自願,尼古拉已經在退位詔書上簽字,給喬治的最後一道命令是,讓喬治帶領俄軍繼續作戰,對抗德奧聯盟。


    尼古拉並沒有指定俄歐戰區總司令,喬治現在想給俄歐戰區下達作戰命令,都不知道應該發給誰。


    喬治隻有指揮權,沒權力任命俄歐戰區總司令。


    還好有魯茲斯基,喬治給魯茲斯基發電報,讓魯茲斯基穩住軍心,立足防守,等待後續命令。


    魯茲斯基給喬治發了一封長達三頁的電報,將他在那幾天內所做的事,一一向喬治說明。


    喬治給魯茲斯基回電,讓魯茲斯基繼續行使北方麵軍總司令職責。


    阿列克謝耶夫給喬治發電,詢問1917年的軍事會議到底還開不開。


    喬治隻能感歎,阿列克謝耶夫的心是真大。


    帝國前途未卜,喬治和阿列克謝耶夫這些前沙皇任命的總司令、總參謀長,臨時政府和臨時執行委員會是否承認還得兩說,軍事會議有意義嗎?


    也不能說沒意義,喬治給阿列克謝耶夫和魯茲斯基分別發電報,讓他們來君士坦丁堡,在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


    魯茲斯基在接到電報後立即出發。


    阿列克謝耶夫則是因為心髒病住院接受治療。


    這不是故意推諉,阿列克謝耶夫是真有心髒病,這已經是他今年第二次因心髒病住院。


    魯茲斯基來君士坦丁堡的時候,聖彼得堡的局勢在持續惡化。


    或許有人會問,沙皇都已經退位了,還能惡化成什麽樣呢?


    別忘了聖彼得堡現在有兩個最高權力機構,一個是臨時政府,一個是臨時執行委員會。


    這兩個機構互不相容,唯一一個在兩個機構內同時任職的,是長袖善舞的克倫斯基。


    律師出身的克倫斯基把腳踩兩隻船發揮到極致,他在臨時政府內擔任總檢查長,在臨時執行委員會擔任委員,對阿列克絲的安撫,由克倫斯基全權負責。


    最關鍵的五天,阿列克絲一直在冬宮,無暇他顧。


    因為阿列克謝和公主們的病情,尼古拉沒有參加奧爾加的婚禮,躲過一劫。


    阿列克謝的病情尚未痊愈,又感染了麻疹,公主們也同時病倒,隻剩瑪利亞和阿列克絲身體健康。


    14號,保羅大公將剛出版的《消息報》拿給阿列克絲,阿列克絲才得知尼古拉已經退位。


    阿列克絲瘋狂咆哮:“我不信!全是胡說八道!我相信上帝和軍隊,他們眼下還不會拋棄我們。”


    不管阿列克絲是否相信,此時在冬宮,已經可以聽到槍聲。


    阿列克絲走到冬宮窗前,看著窗外沉默不語,臉色蒼白。


    冬宮門前的廣場上,擠滿了慶祝的人群,士兵們對天鳴槍,慶祝沙皇退位,人們互相握手,擁抱慶祝,仿佛沙皇退位,帝國的所有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一樣。


    15號,臨時執行委員會下達關於逮捕尼古拉,以及羅曼諾夫家族其他成員的命令。


    喬治姓尤裏耶夫,不在被逮捕的範圍內。


    20號,臨時執行委員會任命阿列克謝耶夫為俄軍最高總司令。


    還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阿列克謝耶夫,無奈地向副官吐槽:該由誰去君士坦丁堡,向尤裏耶夫大公當麵宣布這個命令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