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好一出大戲
臨時執行委員會不僅可以解除喬治的職務,還可以對喬治進行缺席審判,判處喬治死刑都行。
問題是派誰去執行。
喬治可不是眾叛親離的尼古拉。
喬治麾下不僅有百萬雄兵,而且有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希臘等一眾盟國的幫助,還可以從東亞拉來更多殖民地仆從軍。
最關鍵的是,喬治的封地阿穆爾自成體係,完全不需要依賴聖彼得堡。
反倒是聖彼得堡對阿穆爾工業品的依賴,越來越大。
喬治並不在意自己被“革職”,他現在痛恨的不是克倫斯基這些跳梁小醜,而是以米哈伊爾為首的大公。
堡壘隻能從內部攻破,這話一點也沒錯,俄羅斯帝國不是亡於叛徒之手,也不是亡於尼古拉,而是被這些貪婪無恥的大公葬送。
米哈伊爾不敢繼位也就罷了。
最惡心的是,米哈伊爾留了一個六個月的小尾巴,這讓喬治想起兵,都找不到適合的理由。
巴維爾也同樣惡心,他是第一個倒戈的大公,不僅導致近衛軍士氣崩潰,而且給臨時政府和臨時執行委員會賦予了合法性。
尼古拉簽字退位後,小尼古拉通電,宣誓效忠祖國和新的國家製度。
隨後,亞曆山大·米哈伊洛維奇大公和鮑裏斯·弗拉基米爾洛維奇大公也相繼通電,效忠臨時政府。
戲劇的是,他們通電之後,就迎來了臨時執行委員會的逮捕令。
亞曆山大和鮑裏斯被逮捕。
小尼古拉匆忙逃至君士坦丁堡,問喬治應該怎麽辦。
“你不是忠於臨時政府嗎?那就回聖彼得堡接受處理啊——”
喬治對小尼古拉的看法有所改觀。
小尼古拉雖然頑固,但僅憑小尼古拉拒絕成為攝政王這一點,小尼古拉就比米哈伊爾強無數倍。
喬治也是通過這一點才確認,聖彼得堡的混亂,和小尼古拉無關。
聖彼得堡很多關於皇後和拉斯普廷的流言,最先就是從皇室這個小圈子傳出的,因為隻有羅曼諾夫家族成員,才能自由出入皇宮,外人根本不知道皇宮內的情況。
說句不好聽的,普通士兵根本不知道有拉斯普廷這個人,他們也沒有機會打交道。
“我效忠的是臨時政府,不是臨時執行委員會。”
小尼古拉很難過,阿納斯塔西婭被困在聖彼得堡,雖然還沒有被逮捕,但已經被監視居住。
時局變化的太快了,小尼古拉沒有絲毫防備,他的財產都在聖彼得堡。
對羅曼諾夫家族成員發出逮捕令的同時,臨時執行委員還宣布沒收羅曼諾夫家族的所有財產。
“那麽你效忠的臨時政府保護你了嗎?”
喬治冷笑,小尼古拉這些大公太天真,根本不明白權力鬥爭的殘酷性。
小尼古拉這些大公,擁有與生俱來的權力和財富,他們動一動嘴皮子,就可以決定無數人的命運。
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那些被他們支配愚弄的人,到底有多恨他們。
小尼古拉自以為發表一個通電,就可以像英國的那些貴族一樣,繼續保有權力和財富。
臨時執行委員會最開始的政治訴求是尼古拉退位。
現在的政治訴求已經變成推翻帝國。
很可笑,因為鎮壓歐洲1848而被譽為“歐洲憲兵”的俄羅斯帝國,最終還是被民眾推翻。
這裏的“民眾”到底是誰還不好說。
臨時執行委員會的84名委員,有63名希伯來人。
“喬治,我知道你和尼基的感情,尼基已經被逮捕,難道你就不做點什麽?”
小尼古拉知道,憑他的喬治的感情,還不足以讓喬治下定決心。
喬治看表,請小尼古拉去休息室等一會兒。
喬治的辦公室裏麵有個用作午睡的休息室,有時候喬治工作到太晚,也會直接住在辦公室。
小尼古拉剛進休息室,克裏斯蒂就打來電話,豪斯上校到了。
這是豪斯上校第二次來到君士坦丁堡,上一次是為參加波利斯婚禮。
豪斯出生在一個富裕的銀行家家庭,父親托馬斯在美國內戰期間是歐洲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代理人。
豪斯在1912年發表了一本名叫《菲利浦·德魯:管理者》的匿名小說,在小說中,豪斯展現出驚人的洞察力,他在書中描述的未來世界,與未來美國驚人的相似。
豪斯在1894至1904年,擔任過多位德克薩斯州州長的顧問,期間被授予榮譽上校軍銜,他本人並沒有任何軍事經驗。
豪斯也是希伯來人。
豪斯比臨時執行委員會那幫人聰明多了,他這一次來君士坦丁堡,是代表英國和法國,希望喬治能繼續帶領巴爾幹聯盟對抗同盟國。
對於尼古拉的退位,豪斯表達了自己的遺憾。
喬治保持微笑,內心毫無波瀾。
那些在美國接受訓練,並被派回俄羅斯人,絕大部分都是希伯來人。臨時執行委員會內的希伯來人,又有超過一半曾在美國接受訓練。
所以到底是誰推翻了俄羅斯帝國?
“元帥——”
豪斯對喬治的稱呼變了,上一次來君士坦丁堡,豪斯還稱呼喬治為“尊貴的尤裏耶夫大公爵”。
“元帥,如果俄羅斯繼續作戰,將繼承俄羅斯帝國在戰爭中的收益。”
豪斯給喬治畫餅,完全不管喬治是否願意吃。
“俄羅斯的收益,和你們美國人有什麽關係?”
喬治好奇,美國現在還沒有參戰,根本沒資格談收益。
“柏林發起的無限製潛艇戰,嚴重侵犯了美利堅合眾國所倡導的自由貿易,華盛頓正在考慮加入這場正義的戰爭,結束歐洲的混亂。”
豪斯表現出來的主人翁意識,讓喬治很不喜歡。
豪斯的意思是,美國是歐洲的救世主。
你可快得了吧,巴黎的大部分餐廳,因為美國人的粗魯,拒絕為美國人提供服務,就差在門上掛個“美國人和狗不得入內”的牌子了——
這也不對,狗能進去的地方,美國人都一定能進得去。
葉卡捷琳娜在巴黎帶著狗去用餐,從來沒有被拒絕過。
“那簡直太棒了!”
喬治看上去似乎很開心,熱烈歡迎美國的加入。
喬治知道美國人是來撿便宜的。
所謂無限製潛艇戰影響了自由貿易都是瞎扯,真實原因是德國的外匯已經耗空,美國已經無利可圖。
英法和德國不同,隨著時間推移,英法的工業能力正在快速提升中,已經逐漸可以滿足本國需求。
德國處於封鎖中,缺乏工業原料,隻能通過丹麥從美國進口。
甚至連美國所謂的“自由貿易”都是瞎扯。
當國際形勢有利於美國時,美國就大力提倡自由貿易。
當國際形勢不利時,美國就加大關稅力度,在兩者之間反複橫跳。
美國的兩黨製,給美國的反複橫跳帶來了充足的理由,人家才是真正把皿煮玩明白了。
送走豪斯,喬治讓克裏斯蒂去把小尼古拉“請”出來。
小尼古拉趟在窗邊的躺椅上已經睡著了,手邊的地毯上,散落著幾個空瓶子。
這人已經廢了。
喬治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巴爾幹戰區受到聖彼得堡影響。
尼古拉退位後,短短一個星期之內,北線所有俄軍都成立了士兵委員會,軍官的權力被嚴重分散。
權力的滋味是如此誘人,誰能拒絕權力的誘惑呢,尤其是那些從未擁有過權力的人。
可他們不知道,權力也是危險的。
巴爾幹軍團的防線,已經和北線俄軍連接到一起,瓦西裏和安德烈擔心部隊受到北線俄軍的影響。
喬治給瓦西裏發電報,讓羅馬尼亞王國的部隊,負責靠近北線俄軍的防線,物理隔絕。
感謝落後的科技,士兵們連收音機都沒有,物理隔絕是可以做到的。
至於羅馬尼亞軍隊是否受到北線俄軍的影響,那是斐迪南的問題。
斐迪南可沒有退位,他直接一紙公文,任何人敢動搖軍心,不需要審判,格殺勿論!
魯茲斯基遲遲沒等來阿列克謝耶夫,向喬治辭行,準備返回北方集團軍。
喬治提醒魯茲斯基,如果他回北方集團軍,可能會遭到希伯來人的清算。
君士坦丁堡報紙已經開始對希伯來人的惡行,進行連篇累牘的報道,現在君士坦丁堡人都知道,帝國之所以陷入混亂,全部都是希伯來人造成的。
“元帥,隻要帝國需要我,我就會效忠帝國。”
魯茲斯基的出發點是俄羅斯。
“現在的帝國,還是帝國嗎?”
喬治苦笑,雖然製憲會議還沒有投票,喬治知道帝國已經無了。
俄羅斯帝國,終究還是亡了——
魯茲斯基不說話,他也沒想到會弄成這樣。
魯茲斯基逼尼古拉退位,目的是讓尼古拉傳位給阿列克謝,然後找個大公當攝政王,減少皇後對帝國的影響。
尼古拉傳位給米哈伊爾也沒問題,隻要米哈伊爾能強硬起來,帝國還能繼續作戰。
萬萬沒想到前段時間上躥下跳,打造“強硬”人設的米哈伊爾,居然因為恐懼不敢成為沙皇,這徹底打破了人們對於羅曼諾夫家族的最後一絲幻想。
(本章完)
臨時執行委員會不僅可以解除喬治的職務,還可以對喬治進行缺席審判,判處喬治死刑都行。
問題是派誰去執行。
喬治可不是眾叛親離的尼古拉。
喬治麾下不僅有百萬雄兵,而且有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希臘等一眾盟國的幫助,還可以從東亞拉來更多殖民地仆從軍。
最關鍵的是,喬治的封地阿穆爾自成體係,完全不需要依賴聖彼得堡。
反倒是聖彼得堡對阿穆爾工業品的依賴,越來越大。
喬治並不在意自己被“革職”,他現在痛恨的不是克倫斯基這些跳梁小醜,而是以米哈伊爾為首的大公。
堡壘隻能從內部攻破,這話一點也沒錯,俄羅斯帝國不是亡於叛徒之手,也不是亡於尼古拉,而是被這些貪婪無恥的大公葬送。
米哈伊爾不敢繼位也就罷了。
最惡心的是,米哈伊爾留了一個六個月的小尾巴,這讓喬治想起兵,都找不到適合的理由。
巴維爾也同樣惡心,他是第一個倒戈的大公,不僅導致近衛軍士氣崩潰,而且給臨時政府和臨時執行委員會賦予了合法性。
尼古拉簽字退位後,小尼古拉通電,宣誓效忠祖國和新的國家製度。
隨後,亞曆山大·米哈伊洛維奇大公和鮑裏斯·弗拉基米爾洛維奇大公也相繼通電,效忠臨時政府。
戲劇的是,他們通電之後,就迎來了臨時執行委員會的逮捕令。
亞曆山大和鮑裏斯被逮捕。
小尼古拉匆忙逃至君士坦丁堡,問喬治應該怎麽辦。
“你不是忠於臨時政府嗎?那就回聖彼得堡接受處理啊——”
喬治對小尼古拉的看法有所改觀。
小尼古拉雖然頑固,但僅憑小尼古拉拒絕成為攝政王這一點,小尼古拉就比米哈伊爾強無數倍。
喬治也是通過這一點才確認,聖彼得堡的混亂,和小尼古拉無關。
聖彼得堡很多關於皇後和拉斯普廷的流言,最先就是從皇室這個小圈子傳出的,因為隻有羅曼諾夫家族成員,才能自由出入皇宮,外人根本不知道皇宮內的情況。
說句不好聽的,普通士兵根本不知道有拉斯普廷這個人,他們也沒有機會打交道。
“我效忠的是臨時政府,不是臨時執行委員會。”
小尼古拉很難過,阿納斯塔西婭被困在聖彼得堡,雖然還沒有被逮捕,但已經被監視居住。
時局變化的太快了,小尼古拉沒有絲毫防備,他的財產都在聖彼得堡。
對羅曼諾夫家族成員發出逮捕令的同時,臨時執行委員還宣布沒收羅曼諾夫家族的所有財產。
“那麽你效忠的臨時政府保護你了嗎?”
喬治冷笑,小尼古拉這些大公太天真,根本不明白權力鬥爭的殘酷性。
小尼古拉這些大公,擁有與生俱來的權力和財富,他們動一動嘴皮子,就可以決定無數人的命運。
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那些被他們支配愚弄的人,到底有多恨他們。
小尼古拉自以為發表一個通電,就可以像英國的那些貴族一樣,繼續保有權力和財富。
臨時執行委員會最開始的政治訴求是尼古拉退位。
現在的政治訴求已經變成推翻帝國。
很可笑,因為鎮壓歐洲1848而被譽為“歐洲憲兵”的俄羅斯帝國,最終還是被民眾推翻。
這裏的“民眾”到底是誰還不好說。
臨時執行委員會的84名委員,有63名希伯來人。
“喬治,我知道你和尼基的感情,尼基已經被逮捕,難道你就不做點什麽?”
小尼古拉知道,憑他的喬治的感情,還不足以讓喬治下定決心。
喬治看表,請小尼古拉去休息室等一會兒。
喬治的辦公室裏麵有個用作午睡的休息室,有時候喬治工作到太晚,也會直接住在辦公室。
小尼古拉剛進休息室,克裏斯蒂就打來電話,豪斯上校到了。
這是豪斯上校第二次來到君士坦丁堡,上一次是為參加波利斯婚禮。
豪斯出生在一個富裕的銀行家家庭,父親托馬斯在美國內戰期間是歐洲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代理人。
豪斯在1912年發表了一本名叫《菲利浦·德魯:管理者》的匿名小說,在小說中,豪斯展現出驚人的洞察力,他在書中描述的未來世界,與未來美國驚人的相似。
豪斯在1894至1904年,擔任過多位德克薩斯州州長的顧問,期間被授予榮譽上校軍銜,他本人並沒有任何軍事經驗。
豪斯也是希伯來人。
豪斯比臨時執行委員會那幫人聰明多了,他這一次來君士坦丁堡,是代表英國和法國,希望喬治能繼續帶領巴爾幹聯盟對抗同盟國。
對於尼古拉的退位,豪斯表達了自己的遺憾。
喬治保持微笑,內心毫無波瀾。
那些在美國接受訓練,並被派回俄羅斯人,絕大部分都是希伯來人。臨時執行委員會內的希伯來人,又有超過一半曾在美國接受訓練。
所以到底是誰推翻了俄羅斯帝國?
“元帥——”
豪斯對喬治的稱呼變了,上一次來君士坦丁堡,豪斯還稱呼喬治為“尊貴的尤裏耶夫大公爵”。
“元帥,如果俄羅斯繼續作戰,將繼承俄羅斯帝國在戰爭中的收益。”
豪斯給喬治畫餅,完全不管喬治是否願意吃。
“俄羅斯的收益,和你們美國人有什麽關係?”
喬治好奇,美國現在還沒有參戰,根本沒資格談收益。
“柏林發起的無限製潛艇戰,嚴重侵犯了美利堅合眾國所倡導的自由貿易,華盛頓正在考慮加入這場正義的戰爭,結束歐洲的混亂。”
豪斯表現出來的主人翁意識,讓喬治很不喜歡。
豪斯的意思是,美國是歐洲的救世主。
你可快得了吧,巴黎的大部分餐廳,因為美國人的粗魯,拒絕為美國人提供服務,就差在門上掛個“美國人和狗不得入內”的牌子了——
這也不對,狗能進去的地方,美國人都一定能進得去。
葉卡捷琳娜在巴黎帶著狗去用餐,從來沒有被拒絕過。
“那簡直太棒了!”
喬治看上去似乎很開心,熱烈歡迎美國的加入。
喬治知道美國人是來撿便宜的。
所謂無限製潛艇戰影響了自由貿易都是瞎扯,真實原因是德國的外匯已經耗空,美國已經無利可圖。
英法和德國不同,隨著時間推移,英法的工業能力正在快速提升中,已經逐漸可以滿足本國需求。
德國處於封鎖中,缺乏工業原料,隻能通過丹麥從美國進口。
甚至連美國所謂的“自由貿易”都是瞎扯。
當國際形勢有利於美國時,美國就大力提倡自由貿易。
當國際形勢不利時,美國就加大關稅力度,在兩者之間反複橫跳。
美國的兩黨製,給美國的反複橫跳帶來了充足的理由,人家才是真正把皿煮玩明白了。
送走豪斯,喬治讓克裏斯蒂去把小尼古拉“請”出來。
小尼古拉趟在窗邊的躺椅上已經睡著了,手邊的地毯上,散落著幾個空瓶子。
這人已經廢了。
喬治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巴爾幹戰區受到聖彼得堡影響。
尼古拉退位後,短短一個星期之內,北線所有俄軍都成立了士兵委員會,軍官的權力被嚴重分散。
權力的滋味是如此誘人,誰能拒絕權力的誘惑呢,尤其是那些從未擁有過權力的人。
可他們不知道,權力也是危險的。
巴爾幹軍團的防線,已經和北線俄軍連接到一起,瓦西裏和安德烈擔心部隊受到北線俄軍的影響。
喬治給瓦西裏發電報,讓羅馬尼亞王國的部隊,負責靠近北線俄軍的防線,物理隔絕。
感謝落後的科技,士兵們連收音機都沒有,物理隔絕是可以做到的。
至於羅馬尼亞軍隊是否受到北線俄軍的影響,那是斐迪南的問題。
斐迪南可沒有退位,他直接一紙公文,任何人敢動搖軍心,不需要審判,格殺勿論!
魯茲斯基遲遲沒等來阿列克謝耶夫,向喬治辭行,準備返回北方集團軍。
喬治提醒魯茲斯基,如果他回北方集團軍,可能會遭到希伯來人的清算。
君士坦丁堡報紙已經開始對希伯來人的惡行,進行連篇累牘的報道,現在君士坦丁堡人都知道,帝國之所以陷入混亂,全部都是希伯來人造成的。
“元帥,隻要帝國需要我,我就會效忠帝國。”
魯茲斯基的出發點是俄羅斯。
“現在的帝國,還是帝國嗎?”
喬治苦笑,雖然製憲會議還沒有投票,喬治知道帝國已經無了。
俄羅斯帝國,終究還是亡了——
魯茲斯基不說話,他也沒想到會弄成這樣。
魯茲斯基逼尼古拉退位,目的是讓尼古拉傳位給阿列克謝,然後找個大公當攝政王,減少皇後對帝國的影響。
尼古拉傳位給米哈伊爾也沒問題,隻要米哈伊爾能強硬起來,帝國還能繼續作戰。
萬萬沒想到前段時間上躥下跳,打造“強硬”人設的米哈伊爾,居然因為恐懼不敢成為沙皇,這徹底打破了人們對於羅曼諾夫家族的最後一絲幻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