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須有敬畏之心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靈泉點頭:“當今登基之後,數任宰相都不得善終,但依舊不缺前仆後繼往上爬,試圖引起他的注意,得他青睞,受他重用的人。”
“這些人有庶族也不乏士族,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別說無能之輩,但凡是稍微弱一點的,都擠不進那個讓當今能看到的圈子去。”
“世所周知不聰明的當今都如此,而先帝還有明君之稱……論聰慧,先帝確實比當今強,但並沒有強太多。”
“先帝與當今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他知道自己不夠聰明且不自作聰明,他不但擅長用人,隻要是得他信任的,他會聽取意見並放心的委以重任。”
“所以,先帝身邊能人不少,將公主或者皇室女以賜美的名義安插到各家族家主房中,為他們生兒育女,再借這些人算計各世家或許就是那些人獻計並布置安排的。”
“當然,目前還隻是推測,到底是不是不能確定。”
“雖然王寧之、謝意舟等人前後被查出身份有異,但目前為止也隻查到與他們有關的信息,知道他們的任務是盡一切可能的分裂甚至顛覆他們所在的家族,更多的就沒有了。”
“是什麽人給先帝出的主意,這些年又是什麽人保持與他們的聯係並給予他們一定的幫助,除他們之外,還有哪些人進了哪些家族……都不曾查到。”
“我是來寧州之前接到謝意林的信的,也就此事與你曾祖父商討過,我們一致認為這件事的布局者是先帝,但先帝駕崩之前將此事交由旁人負責而不是當今。”
“但先帝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旁人是因為信任他們嗎?”
謝靈泉拋出問題,王沄微微皺眉,搖頭:“不,不是信任這些人而是相信這些人努力的想要取代王謝這些世家的心。”
謝靈泉滿意的點頭:“無論何朝何代,出仕為官者有為國盡忠者,有為民請願者,但更多的還是為己之利,為百世流芳者。”
“先帝將此事交給這些人,不是相信他們會一直效忠朝廷,而是相信這些人會為了自己的利益,盡一切可能的將他未下完的棋下完,讓以王謝為主的在士族元氣大傷,而他們在此消彼長之下,得以壯大發展,成為新的勢力。”
“當然,先帝這樣做也極有可能不相信當今。”
“知子莫若父,就連你曾祖父這種一直堅持要扶持長子、從來不曾動搖的都不敢將大事交給王伯清那個蠢的,何況是從來都看不上嫡長子、不止一次想廢太子的先帝?”
“尤其當今還是個愚蠢卻不甘心被人說愚蠢,一心一意想幹出一番成就,名垂青史的!”
“這事要是交給他……不,都不用交到他手上,隻要讓他知道,讓他有機會插手,就可能壞事。”
王沄憋不住的笑了,想到了當今那些為君盡忠最後不得善終的宰相們。
“但是,當今蠢卻不認命對世家來說也不是壞事。”
謝靈泉語氣淡淡的:“當今登基至今,想要證明自己英明折騰出不少事,每次折損的都是出身庶族的大員,而出身士族的大多全身而退的同時還能為家族牟利。”
“有當今這個先例,太子蠢不蠢的,對世家來說關係不大,世家甚至更希望天子能夠平庸些,平庸的君王對世家依賴更大,壓製更小。”
“與之相反,庶族則更希望有了英明的天子。”
王沄了然:“庶族希望天子英明,不過是希望天子能有提拔庶族、讓他們成為新貴的眼光和魄力;而世家希望天子平庸,隻不過是認為平庸的天子更能讓世家掌控朝堂內外,獲得更大的權勢而已!”
“說白了,他們大多都隻是在為自己的切身利益考慮,真正為國為民者也有,但不多!”
謝靈泉點頭:“不介意太子愚蠢是如此,押注比太子聰明但也好不到哪去的臨川王也是如此,至於你所想的、撇開那群矮矬子另選明主……沄丫頭,你且說說,誰是明主?”
王沄咬著唇,沒有回答。
“沄丫頭,我不知道你是對司馬家失望至極還是認識了什麽人,才說另擇明主這樣的話,但你必須明白,無論是哪一種,這都是錯的。”
謝靈泉看著眼底滿是倔強的王沄:“有人說大晉是太平盛世……盛世算不上,但太平是確確實實的。”
“天下太平,除非當今無後,否則,就算是皇室中人敢說自己是明主,想要登上那位子都會被群起而攻之。”
“若當今無後,世家也隻會在皇室之中選一個來擁立。”
“司馬家才是正統,是全天下都必須尊重的正統,也是所有人必須敬畏的正統。”
王沄低眉:“就算坐那個位子的是個德不配位、屍位素餐的酒囊飯袋也必須敬畏嗎?”
“是的,就算那是個一無是處的也必須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
謝靈泉看著王沄,聲色俱厲:“沄丫頭,我看得出來,你對皇室並無敬畏之心,但你必須清楚,皇室或許多酒囊飯袋,可皇室是正統。隻要是正統,就不缺追隨者、擁躉者,而那些追隨者和擁躉者才是真正有才華、有本事、有能耐的。”
王沄滿心不甘:“我知道那些人有本事有能耐,旁的不說,就說王寧之和謝意舟這兩個人……這兩人走到今日一定得了他們不少指點。”
“一直留在琅琊打理家族事務,曾祖父都認為他是個沒有野心的王寧之想的是毒殺親生父親、嫁禍於人,進而達到分裂家族、引起無休止內鬥的目的。”
“十多年來一直與謝將軍兄友弟恭的謝意舟並非真的閑雲野鶴,而是個文武兼修、覬覦北府軍也有能力……咦~”
“怎麽了?”謝靈泉看著臉色大變的王沄:“你想到什麽了?”
“大伯祖母,剛剛那個一閃而過沒抓著的念頭……”
王沄看著她:“您說因為謝意舟往祁州去得勤,漸漸地,謝將軍也就把他當弟弟一樣對待……您說,您都這麽認為,北府軍的那些人是不是也會這麽想?”
謝靈泉一怔:“你是懷疑謝意舟不但覬覦北府軍,甚至已經做了什麽?”
“大伯祖母,我知道謝將軍有一子,但年紀不大。你說,如果謝將軍出事,謝意舟又能及時趕過去,他有沒有可能成為那個協助侄兒、穩定北府軍的人?”
謝靈泉臉上的血色徹底消失,想起了王蘊之與她說過,王融之被下欠牽機毒一事。
她看著王沄:“你是懷疑和王寧之一樣,謝意舟身邊也有善毒之人,而那人也給伯鎔下了毒?”
“這些人有庶族也不乏士族,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別說無能之輩,但凡是稍微弱一點的,都擠不進那個讓當今能看到的圈子去。”
“世所周知不聰明的當今都如此,而先帝還有明君之稱……論聰慧,先帝確實比當今強,但並沒有強太多。”
“先帝與當今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他知道自己不夠聰明且不自作聰明,他不但擅長用人,隻要是得他信任的,他會聽取意見並放心的委以重任。”
“所以,先帝身邊能人不少,將公主或者皇室女以賜美的名義安插到各家族家主房中,為他們生兒育女,再借這些人算計各世家或許就是那些人獻計並布置安排的。”
“當然,目前還隻是推測,到底是不是不能確定。”
“雖然王寧之、謝意舟等人前後被查出身份有異,但目前為止也隻查到與他們有關的信息,知道他們的任務是盡一切可能的分裂甚至顛覆他們所在的家族,更多的就沒有了。”
“是什麽人給先帝出的主意,這些年又是什麽人保持與他們的聯係並給予他們一定的幫助,除他們之外,還有哪些人進了哪些家族……都不曾查到。”
“我是來寧州之前接到謝意林的信的,也就此事與你曾祖父商討過,我們一致認為這件事的布局者是先帝,但先帝駕崩之前將此事交由旁人負責而不是當今。”
“但先帝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旁人是因為信任他們嗎?”
謝靈泉拋出問題,王沄微微皺眉,搖頭:“不,不是信任這些人而是相信這些人努力的想要取代王謝這些世家的心。”
謝靈泉滿意的點頭:“無論何朝何代,出仕為官者有為國盡忠者,有為民請願者,但更多的還是為己之利,為百世流芳者。”
“先帝將此事交給這些人,不是相信他們會一直效忠朝廷,而是相信這些人會為了自己的利益,盡一切可能的將他未下完的棋下完,讓以王謝為主的在士族元氣大傷,而他們在此消彼長之下,得以壯大發展,成為新的勢力。”
“當然,先帝這樣做也極有可能不相信當今。”
“知子莫若父,就連你曾祖父這種一直堅持要扶持長子、從來不曾動搖的都不敢將大事交給王伯清那個蠢的,何況是從來都看不上嫡長子、不止一次想廢太子的先帝?”
“尤其當今還是個愚蠢卻不甘心被人說愚蠢,一心一意想幹出一番成就,名垂青史的!”
“這事要是交給他……不,都不用交到他手上,隻要讓他知道,讓他有機會插手,就可能壞事。”
王沄憋不住的笑了,想到了當今那些為君盡忠最後不得善終的宰相們。
“但是,當今蠢卻不認命對世家來說也不是壞事。”
謝靈泉語氣淡淡的:“當今登基至今,想要證明自己英明折騰出不少事,每次折損的都是出身庶族的大員,而出身士族的大多全身而退的同時還能為家族牟利。”
“有當今這個先例,太子蠢不蠢的,對世家來說關係不大,世家甚至更希望天子能夠平庸些,平庸的君王對世家依賴更大,壓製更小。”
“與之相反,庶族則更希望有了英明的天子。”
王沄了然:“庶族希望天子英明,不過是希望天子能有提拔庶族、讓他們成為新貴的眼光和魄力;而世家希望天子平庸,隻不過是認為平庸的天子更能讓世家掌控朝堂內外,獲得更大的權勢而已!”
“說白了,他們大多都隻是在為自己的切身利益考慮,真正為國為民者也有,但不多!”
謝靈泉點頭:“不介意太子愚蠢是如此,押注比太子聰明但也好不到哪去的臨川王也是如此,至於你所想的、撇開那群矮矬子另選明主……沄丫頭,你且說說,誰是明主?”
王沄咬著唇,沒有回答。
“沄丫頭,我不知道你是對司馬家失望至極還是認識了什麽人,才說另擇明主這樣的話,但你必須明白,無論是哪一種,這都是錯的。”
謝靈泉看著眼底滿是倔強的王沄:“有人說大晉是太平盛世……盛世算不上,但太平是確確實實的。”
“天下太平,除非當今無後,否則,就算是皇室中人敢說自己是明主,想要登上那位子都會被群起而攻之。”
“若當今無後,世家也隻會在皇室之中選一個來擁立。”
“司馬家才是正統,是全天下都必須尊重的正統,也是所有人必須敬畏的正統。”
王沄低眉:“就算坐那個位子的是個德不配位、屍位素餐的酒囊飯袋也必須敬畏嗎?”
“是的,就算那是個一無是處的也必須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
謝靈泉看著王沄,聲色俱厲:“沄丫頭,我看得出來,你對皇室並無敬畏之心,但你必須清楚,皇室或許多酒囊飯袋,可皇室是正統。隻要是正統,就不缺追隨者、擁躉者,而那些追隨者和擁躉者才是真正有才華、有本事、有能耐的。”
王沄滿心不甘:“我知道那些人有本事有能耐,旁的不說,就說王寧之和謝意舟這兩個人……這兩人走到今日一定得了他們不少指點。”
“一直留在琅琊打理家族事務,曾祖父都認為他是個沒有野心的王寧之想的是毒殺親生父親、嫁禍於人,進而達到分裂家族、引起無休止內鬥的目的。”
“十多年來一直與謝將軍兄友弟恭的謝意舟並非真的閑雲野鶴,而是個文武兼修、覬覦北府軍也有能力……咦~”
“怎麽了?”謝靈泉看著臉色大變的王沄:“你想到什麽了?”
“大伯祖母,剛剛那個一閃而過沒抓著的念頭……”
王沄看著她:“您說因為謝意舟往祁州去得勤,漸漸地,謝將軍也就把他當弟弟一樣對待……您說,您都這麽認為,北府軍的那些人是不是也會這麽想?”
謝靈泉一怔:“你是懷疑謝意舟不但覬覦北府軍,甚至已經做了什麽?”
“大伯祖母,我知道謝將軍有一子,但年紀不大。你說,如果謝將軍出事,謝意舟又能及時趕過去,他有沒有可能成為那個協助侄兒、穩定北府軍的人?”
謝靈泉臉上的血色徹底消失,想起了王蘊之與她說過,王融之被下欠牽機毒一事。
她看著王沄:“你是懷疑和王寧之一樣,謝意舟身邊也有善毒之人,而那人也給伯鎔下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