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勉強夠了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子,太守府這兩日毫無動靜。”
崔卅眼底藏著擔憂:“沒有再往外派人,也沒有外人進太守府,我們安插在太守府的人說,黎太守父子最近主要在看寧州這些年的卷宗,一副專心政事的樣子……這不對勁啊!”
“沒往外繼續派人是因為他們來的時候就沒有帶多少人手,最信任得力的都出師不利,才出寧州城就被抓了。剩下的,或者本事弱,或者膽子小,都是些不堪重用。”
“這樣的,我都不屑於將人抓了放莊子上浪費糧食,就算抓了也隻會當日再送回去。”
“我倒不介意,但黎太守顯然覺得這樣有點兒丟臉,所以……”
“沒動靜是對的!”王沄神色淡淡的:“狂風暴雨來臨之前,大多會比尋常更平靜。”
崔卅有些急了:“您的意思是黎太守在憋大招?”
王沄頷首:“那是肯定的……或許還是一出手便能將我按趴下,願意俯首認命,聽他安排甚至擺布的大招!”
王沄想了想,笑:“至少,他是那麽認為的。”
“這……”崔卅認真思索片刻:“主子,您覺得他會直接來硬的,派人直接圍了府,將您和老主子、琳姑娘拿下,而後以你們要挾小人等對他俯首聽命,將包括雲棲山穀的一切拱手奉上?”
“有此可能!”
王沄點頭:“慈不掌兵,善不為官……這是曾祖父一直以來行事的準則,我看過一些關於他的生平的記錄,他的行為處事都透著幾個特點:睿智、冷靜和鐵血。”
“黎洛明是他的得意門生,為官行事定然與他一般,用極其強硬的手段來對付我們再正常不過。”
“隻是,他也多有顧忌。顧忌祖父的身份,顧忌曾祖父對我的看重,顧忌我們與大房、三房都很不錯的關係。”
“他其實也挺難的。”
“既要完成曾祖父交給他的任務,逼我們將寧州的一切交出來,卻又不能真的傷害到我們,這個度很難把握。”
“手段不夠狠厲,不能讓我們低頭,手段太過狠戾,無論是真的傷了我們還是結了解不開的仇都不行。”
“所以,他才會帶著兒子和幕僚先到寧州,他是想在先到的這段時間摸清楚我們的脾氣、能耐和承受力,而後看下一步怎麽走。”
“來硬的,來軟的,還是……軟硬兼施!”
王沄輕笑:“不過,我都已經毫不遲疑的與他翻臉,告訴他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了……我猜,他應該會讓我明白,誰的拳頭才是真的大真的硬!”
“所以……”崔卅眼神凝重:“最可能的還是小人剛剛猜測的,他會直接讓人圍府……主子,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人手可不能少,至少得來個萬把人!您說,他能從哪兒弄這麽多的人或者說兵?”
“不會那麽多。”
“如果他心存仁慈或者說不想與我們結仇太深,他會盡可能的多弄點人手,讓我們望而生畏,毫無鬥誌,他也能在盡可能少傷人少殺人的情況下,掌控全局。”
“相反,如果他覺得反正都是得罪人,反正都會結仇,不如來個一不做二不休的話,他會掐著他認為剛剛好數目召集人手……看起來不嚇人,讓我們覺得有一拚之力,但實際上卻隻會落個慘烈收場的人手。”
王沄眼底飄著血腥的紅色,藏著誰看見了都會心底發寒的凶戾,語氣和表情卻依舊平緩:“我接手管家之時,寧州城內有店鋪一百八十二家,城外的莊子二十餘個,之後陸陸續續關張。”
“鋪子關了,鋪子裏的掌櫃賬房夥計等人可沒有一股腦的盡數解散,隻把以崔安等人狼狽為奸、牽扯很深的處置了,留下的一千二百餘人。”
“而這些人七成與王弘堂等人離開了……這些都是有跡可查的,我猜,孟廣義那兒有詳細的記錄,而他會將與我、與興隆號有關的所有記錄都拿給黎洛明。”
“黎洛明若高看我一眼,會以包括婦孺在內不到兩千人來計算,若平常心估算,那麽滿打滿算不會超過千數,而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毫無反抗之力的婦孺。”
“這般一推算,黎洛明想辦法調來的人,調來多則三千,少則千餘……”
“哪怕隻是千餘都不算小數目,要是三千,那就更多了。能將這麽多人出借的勢力不少,但黎洛明不會也沒那麽大麵子讓養有私軍的世家借人給他……除去世家,能借人給他的勢力不會超過十個。”
“這十個,還得除去距離比較遠的,不可能千裏奔赴寧州的……”
“那就隻剩兩個。”對整個大晉的局勢,崔卅隻能說略知一二,但要說寧州附近,他就很清楚了。
他眼睛亮了:“龔州定西王和建寧郡的揚威將軍。”
大晉建朝之初,有鎮東、淮南、定西、安北四大異姓王,鎮東、安北在先帝時期被削,如今僅剩淮南、定西。
龔州為定西王世襲封地,與臨川郡相鄰,有私軍三萬。
大晉軍有三種,中軍、外軍和州郡兵。
中軍直屬皇帝,主要任務是保衛京都建康,兵力不下於十萬人。
外軍為各州郡都督統帥的軍隊,駐守各地,謝意申的北府軍和定西王的私軍都是外軍。
州郡兵則是地方軍備,而建寧郡是兵戶最多最集中的州郡之一。
崔卅笑:“揚威將軍是個混不吝的兵痞子,黎太守那樣的斯文人不大可能與他有能夠借兵的交情。這麽一算,最有可能借兵給黎太守的隻有定西王。”
“龔州到寧州要穿過合浦郡、並州……蔣維雖然還在路上,還沒有後成為並州太守,但並州處處都是我們的眼線耳目,至今不曾聽說有什麽……黎太守借的兵肯定還沒到並州。”
“黎洛明此人做事穩重,每一步都穩打穩紮,他就算準備用武力壓製,也會先站穩腳跟,確保將我拿下不會引起大的變動……畢竟,他還想將寧州當成能夠生金蛋的母雞,能夠源源不斷的賺錢供養奢侈無度的臨川王。”
“他上個月二十八日才到寧州,今日初十,還不到半個月……在我們至少還有十天時間。”
“十天……”崔卅心裏計算著:“福才叔是五日之前出發去迎董家人的,就算不連夜趕路,最遲四天後也能將人送到麥田山莊。”
“還有崔十九……你讓他帶人前去迎蔣維,他們路上加快速度,最遲九天後能到並州。”
“主子,他們回來了,去武安郡協助董家的人手也就回來六成了。”
王沄輕笑,笑容中帶了一絲崔卅沒有看出來的嗜血:“這些人加上留在並州,以防萬一的……勉強夠~”
崔卅壓著激動的情緒:“主子,您的意思是打一場伏擊?”
崔卅眼底藏著擔憂:“沒有再往外派人,也沒有外人進太守府,我們安插在太守府的人說,黎太守父子最近主要在看寧州這些年的卷宗,一副專心政事的樣子……這不對勁啊!”
“沒往外繼續派人是因為他們來的時候就沒有帶多少人手,最信任得力的都出師不利,才出寧州城就被抓了。剩下的,或者本事弱,或者膽子小,都是些不堪重用。”
“這樣的,我都不屑於將人抓了放莊子上浪費糧食,就算抓了也隻會當日再送回去。”
“我倒不介意,但黎太守顯然覺得這樣有點兒丟臉,所以……”
“沒動靜是對的!”王沄神色淡淡的:“狂風暴雨來臨之前,大多會比尋常更平靜。”
崔卅有些急了:“您的意思是黎太守在憋大招?”
王沄頷首:“那是肯定的……或許還是一出手便能將我按趴下,願意俯首認命,聽他安排甚至擺布的大招!”
王沄想了想,笑:“至少,他是那麽認為的。”
“這……”崔卅認真思索片刻:“主子,您覺得他會直接來硬的,派人直接圍了府,將您和老主子、琳姑娘拿下,而後以你們要挾小人等對他俯首聽命,將包括雲棲山穀的一切拱手奉上?”
“有此可能!”
王沄點頭:“慈不掌兵,善不為官……這是曾祖父一直以來行事的準則,我看過一些關於他的生平的記錄,他的行為處事都透著幾個特點:睿智、冷靜和鐵血。”
“黎洛明是他的得意門生,為官行事定然與他一般,用極其強硬的手段來對付我們再正常不過。”
“隻是,他也多有顧忌。顧忌祖父的身份,顧忌曾祖父對我的看重,顧忌我們與大房、三房都很不錯的關係。”
“他其實也挺難的。”
“既要完成曾祖父交給他的任務,逼我們將寧州的一切交出來,卻又不能真的傷害到我們,這個度很難把握。”
“手段不夠狠厲,不能讓我們低頭,手段太過狠戾,無論是真的傷了我們還是結了解不開的仇都不行。”
“所以,他才會帶著兒子和幕僚先到寧州,他是想在先到的這段時間摸清楚我們的脾氣、能耐和承受力,而後看下一步怎麽走。”
“來硬的,來軟的,還是……軟硬兼施!”
王沄輕笑:“不過,我都已經毫不遲疑的與他翻臉,告訴他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了……我猜,他應該會讓我明白,誰的拳頭才是真的大真的硬!”
“所以……”崔卅眼神凝重:“最可能的還是小人剛剛猜測的,他會直接讓人圍府……主子,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人手可不能少,至少得來個萬把人!您說,他能從哪兒弄這麽多的人或者說兵?”
“不會那麽多。”
“如果他心存仁慈或者說不想與我們結仇太深,他會盡可能的多弄點人手,讓我們望而生畏,毫無鬥誌,他也能在盡可能少傷人少殺人的情況下,掌控全局。”
“相反,如果他覺得反正都是得罪人,反正都會結仇,不如來個一不做二不休的話,他會掐著他認為剛剛好數目召集人手……看起來不嚇人,讓我們覺得有一拚之力,但實際上卻隻會落個慘烈收場的人手。”
王沄眼底飄著血腥的紅色,藏著誰看見了都會心底發寒的凶戾,語氣和表情卻依舊平緩:“我接手管家之時,寧州城內有店鋪一百八十二家,城外的莊子二十餘個,之後陸陸續續關張。”
“鋪子關了,鋪子裏的掌櫃賬房夥計等人可沒有一股腦的盡數解散,隻把以崔安等人狼狽為奸、牽扯很深的處置了,留下的一千二百餘人。”
“而這些人七成與王弘堂等人離開了……這些都是有跡可查的,我猜,孟廣義那兒有詳細的記錄,而他會將與我、與興隆號有關的所有記錄都拿給黎洛明。”
“黎洛明若高看我一眼,會以包括婦孺在內不到兩千人來計算,若平常心估算,那麽滿打滿算不會超過千數,而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毫無反抗之力的婦孺。”
“這般一推算,黎洛明想辦法調來的人,調來多則三千,少則千餘……”
“哪怕隻是千餘都不算小數目,要是三千,那就更多了。能將這麽多人出借的勢力不少,但黎洛明不會也沒那麽大麵子讓養有私軍的世家借人給他……除去世家,能借人給他的勢力不會超過十個。”
“這十個,還得除去距離比較遠的,不可能千裏奔赴寧州的……”
“那就隻剩兩個。”對整個大晉的局勢,崔卅隻能說略知一二,但要說寧州附近,他就很清楚了。
他眼睛亮了:“龔州定西王和建寧郡的揚威將軍。”
大晉建朝之初,有鎮東、淮南、定西、安北四大異姓王,鎮東、安北在先帝時期被削,如今僅剩淮南、定西。
龔州為定西王世襲封地,與臨川郡相鄰,有私軍三萬。
大晉軍有三種,中軍、外軍和州郡兵。
中軍直屬皇帝,主要任務是保衛京都建康,兵力不下於十萬人。
外軍為各州郡都督統帥的軍隊,駐守各地,謝意申的北府軍和定西王的私軍都是外軍。
州郡兵則是地方軍備,而建寧郡是兵戶最多最集中的州郡之一。
崔卅笑:“揚威將軍是個混不吝的兵痞子,黎太守那樣的斯文人不大可能與他有能夠借兵的交情。這麽一算,最有可能借兵給黎太守的隻有定西王。”
“龔州到寧州要穿過合浦郡、並州……蔣維雖然還在路上,還沒有後成為並州太守,但並州處處都是我們的眼線耳目,至今不曾聽說有什麽……黎太守借的兵肯定還沒到並州。”
“黎洛明此人做事穩重,每一步都穩打穩紮,他就算準備用武力壓製,也會先站穩腳跟,確保將我拿下不會引起大的變動……畢竟,他還想將寧州當成能夠生金蛋的母雞,能夠源源不斷的賺錢供養奢侈無度的臨川王。”
“他上個月二十八日才到寧州,今日初十,還不到半個月……在我們至少還有十天時間。”
“十天……”崔卅心裏計算著:“福才叔是五日之前出發去迎董家人的,就算不連夜趕路,最遲四天後也能將人送到麥田山莊。”
“還有崔十九……你讓他帶人前去迎蔣維,他們路上加快速度,最遲九天後能到並州。”
“主子,他們回來了,去武安郡協助董家的人手也就回來六成了。”
王沄輕笑,笑容中帶了一絲崔卅沒有看出來的嗜血:“這些人加上留在並州,以防萬一的……勉強夠~”
崔卅壓著激動的情緒:“主子,您的意思是打一場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