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連鎖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親?”
黎光驚訝的看著打開來信,才看了幾眼整個人渾身一震,雙目瞪眼,兩手青筋畢露,差一點就將手上的信紙扯成兩半的黎洛明,小心的叫了一聲。
黎洛明沒有理會他,帶了幾分急躁的將信一目十行的看完,重重的被他捏起皺褶的信拍在書桌上,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暴躁起來。
黎光一邊小心翼翼的看著黎洛明的神色,一邊做賊一般的把手伸向黎洛明拍在書桌上的信,黎洛明沒好氣的斜他一眼,一把抓起信紙砸了過來:“要看就光明正大的來拿~”
並未成團的信紙沒“砸”多遠就輕飄飄的晃悠著往下落,黎光連忙“搶”一般的,在信紙落地之前抓住,拿到手中,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才看了個開頭,他就驚呼:“董家血洗武安郡後舉族潛逃?這怎麽可能?”
心情糟糕透頂的黎洛明目光亮亮的看傻兒子,黎光縮了一下,驚呼出口他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這麽大的事,來信者又怎麽可能胡編亂造呢?
他訕訕一笑,接著往下看,越看越是心驚,若非剛剛被黎洛明警告了,說不得還會沉不住氣的驚呼。
他最後看了一眼下麵的署名,微微有些驚訝:“父親,定西王與您特意說這事,說他派了人前去處理此事,安排來寧州的頂多兩千……”
“父親,這是什麽意思?”
黎光很是不解。
武安郡董家他是知道的。
知道董家擅長什麽,知道董家代代出絕色,知道覬覦董家絕色的權貴極多,甚至還知道董家有人攀附上了謝意申。
謝意申愛屋及烏,不但對將那人捧在手心,還愛屋及烏為董家提供庇護。
更多的,黎光就不清楚了。
他或許不夠聰慧、不夠出色、不夠有才華,但至少品行是有的,自然不會特意打聽董家這樣的家族,更不會與豔名代代流傳的董家人有什麽交集。
他不屑!
他一臉懵:“定西王為什麽要派人去武安郡?”
“覬覦董家的勢力和權貴眾多,而其中勢力最大且沒有毫不掩飾的有四家——淮南王、定西王、安王爺和建安虞家。”
“安王爺覬覦的隻是董家家主的董愷軼的嫡長子董栩,想要將董栩變成他的禁臠,而其他三家想要的則是盡可能多的董家子,他們想要的是將董家子變成他們手上的利器。”
“隻是,謝意申二十多年前發過話,說董家是他護著的,他不會攔著董家子用自己的本事去博富貴,但如果誰想強逼董家子,那麽就別怪他不講情麵。”
“這話剛開始沒人當真,直到有人接二連三的吃了教訓,甚至有家族因此被滅族。”
“耒陽馮家,一個不大不小的家族。謝意申放話的的次年,馮家嫡長子試圖納董家女為妾,被拒後惱羞成怒,帶著人闖進董家,強搶他看上的董家女。”
“誰都知道,馮家就隻是被人利用來試探謝意申的棋子,謝意申也知道,所以,他毫不遲疑的來了個殺雞儆猴。”
“馮家子前腳搶了人離開董家,後腳就被謝意申特意留在武安郡保護董家的人給殺了。而這還是隻開始,謝意申隨後派人直接派人平了馮家。”
“那是熙元七年的事。”
“那之後,就算謝意申沒有派人常駐武安郡,也沒有人敢重蹈馮家的覆轍。”
“不過,董家人也很識趣,他們隻保證不願意成為他人禁臠玩物的董家人不被勉強,要是有人貪慕虛榮,自願委身權貴,董家人不會攔著,而謝意申也不會管。”
“不僅如此,董家還會幫著一些權貴調教他們送到董家的人,雖然不多,但聊勝於無。”
“同時,董家人還努力的低調做人做事……二十年前,董家子風采絕倫,冠絕天下。得到謝意申庇護之後,幾乎所有董家子都心甘情願的選擇平反,但凡有自由身的,都縮回武安郡董家祖宅,收斂了渾身的光芒,老老實實的過本分日子。”
“謝意申的強勢庇護加上董家的知情識趣,讓董家過了二十多年的安生日子。”
“但,依舊有人惦記著董家,依舊有人想利用某個人打破謝意申為董家打造的屏障……安王爺就是那個被利用的人。”
“八年前,有人刻意引著安王爺撞見了十七歲的董栩。”
“董栩是董家家主董愷軼長子,其父其母都是姿容絕世之人,他生得極美,僅一麵,就讓安王爺上了心。”
“安王爺是先帝最最疼愛的嫡子……這是先帝親口說的,不止一次的在朝堂之上說他這老兒子如何聰明乖巧,駕崩之前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他這老兒子,拉著當今一再交待要好好地對他,隻差沒逼著當今發誓了……”
“先帝托孤的時候,你外祖父在場,我在老師身邊侍奉,看得很是清楚,當今的臉色非常難看。”
“我倒是能理解。”
“當今可是從小就被先帝嫌棄的,嫌棄了二十多年,而安王呢?還未降生就被期待,出生之後更是被先帝捧在手心裏……當今心裏能舒服才怪。”
“不過,安王比當今小了整整二十歲,先帝駕崩的時候,也不過是個六歲孩童,對當今來說隻是個是不是礙眼卻從不曾有過威脅的幼弟。就算心裏有些芥蒂,也隻是有些芥蒂而已!”
“先帝駕崩之後,安王盛寵不變,他的驕淫跋扈是兩代帝王寵出來的。”
“對董栩上心的安王第一反應就是搶人……然後,從未踢過鐵板的安王爺第一次傷了腳——他的手下被董栩的護衛擊退,而他也被董栩拿下並挾持。”
“董栩也是個聰明厲害的。他不但第一時間捂了安王的嘴,不許他自報家門,還以安王的性命為要挾,逼著安王的手下安靜後退……而後,他帶著人一路奔往祁州。”
“哦,對了,安王是在豫州遊玩的時候撞見董栩的。”
“豫州?”黎光皺眉:“豫州桓家設的局嗎?”
黎洛明搖搖頭:“不是桓家,是淮南王石堅。”
“董栩在前麵跑,安王帶著人在後麵追……年輕、看上去養尊處優從不曾吃過半點苦頭的董栩咬緊牙日夜兼程,壯壯實實的安王爺卻隻能讓一部分人緊追不舍,自己在後麵跟著。”
“所以,等安王追到祁州的時候,董栩不但已經到了祁州,進入了謝意申的保護圈,還把安王的身份查出來了。”
“謝意申並沒有因為安王的身份而退縮,他直接將叫囂著,讓他把人獻上的安王拿下,而後親自送回建康,交到當今手上。”
“安王是個什麽樣子的,當今心知肚明,他對安王也是厭惡和不滿的,隻是礙於先帝臨終囑托,睜隻眼閉隻眼而已。”
“但,謝意申都把把柄送到他手上了,他自然樂得借此狠狠收拾安王一頓並給予嚴重警告。。”
“收拾和警告隻讓安王不敢來硬的直接搶人,但卻不妨礙他做些惡心人的事……那一年年末,安王讓人緊挨著董家祖宅的一座宅子買了下來,派人住進去盯死董家。”
“那座宅子在董家東邊。”
“次年,淮南王、定西王和建安虞家有樣學樣,先後買下三個緊挨著董家祖宅的宅子,與安王爺一樣,也派了人盯死了董家。”
“謝意申大怒,但包括安王在內,他們都隻是盯死了董家,別的什麽都沒做,謝意申就算想為董家出頭,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當然,最主要的是除了安王之外,其他三家都是有權有勢有兵。一個對上謝意申隻有挨打的份,兩個加起來也不是謝意申的對手,但三個……謝意申就沒有贏麵,四個加起來……哪怕第四個是僅有五千親兵的安王,謝意申也都不是對手。”
“所以,強勢如謝意申也隻能默認了這種局麵。”
“所有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清楚,這四方勢力是在等,等謝意申主動或被動放棄庇護董家……”
“謝意申十四五歲便入北府軍,十六歲就上了戰場,大大小小的戰役不知道經曆了多少,那些戰役成就了他的赫赫威名也在他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傷。”
“北府軍上一位統帥是你大舅母的親生父親謝清,他四十五歲之後就因舊傷而病痛不斷,五十一歲過世。”
“安王等人都在賭,賭謝意申活不過五十歲。隻要謝意申沒了,北府軍絕不可能繼續庇護董家,而那個時候,就是他們三家一擁而上,分食董家的時候。”
“三家?”黎光愣了一下,恍然:“安王隻要董栩?”
“對!”黎洛明點頭:“安王要的隻有董栩,而淮南王等人要的則是董家剩下的人,他們想將董家子納入掌握,讓董家子變成他們手上的工具和棋子。”
“他們在前,以前忌憚謝意申而不敢妄動的其他勢力也都往武安郡安插人手……定西王信上說他安排在武安郡的兩百來人都被殺了……他說兩百應該就是兩百左右。”
“定西王有近兩百人,淮南王和虞家也會是這個數,安王沒那麽多人手可用,但就算少也不會少太多,一百五六還是會有的,加上那些等著撿便宜的……嘶~”
黎洛明隨口算了一下,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怪不得定西王會說董家血洗武安郡,這一次,喪命於董家之手的至少千人。”
“上千人?”黎光也被這個數字驚呆了:“一夜之間殺死那麽多人?父親,這麽大的事我們卻到現在才知道……”
“事情太大了,武安郡郡守肯定第一時間封城封口封鎖消息……這樣的大事,他肯定要盡可能的封鎖消息並上報朝廷,請朝廷派人來處理。”
“所以,我們不知道很正常。不止我們,除了那些在武安郡安插了人手的勢力被特意通知之外,怕怕也隻有少數實力強,消息靈通的家族知道此事。”
“這真是……”黎光深吸一口氣:“父親,您說是什麽人幫董家做了這麽驚世駭俗之事?會是祁州那位嗎?”
“絕不可能是他!”黎洛明搖頭:“謝意申確實很強,掌握在他手中的北府軍也算得上是大軍最強的一支軍隊,他手上也有足夠的人手做成這樣的事,但……庇護董家二十年已經是他的極限了,他絕對不可能為了一己之私,做這種不知道會結下仇的事。”
“他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是北府軍的統帥和謝家人,他辦事需要顧全全局。”
“不是他會是誰?或者說會是什麽勢力?”黎光將他所知道的、實力強橫的勢力都想了一遍,想得腦子生疼都沒找到任何頭緒。
“我也猜不到。”黎洛明搖搖頭:“能一夜之間,在所有人都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辦成這件事的,整個大晉不會超過十個,但這十個之中沒有任何一個有理由幫董家。”
“現在兩種可能。”
黎洛明眉頭深鎖:“一種可能是悄無聲息之間,大晉多了一個毫不起眼,幾乎無人察覺的勢力,那個勢力至少能像定西王一樣,有三萬聽命於他的私軍。否則,絕對不會有幫董家、一舉得罪包括定西王、淮南王等在內的那麽多勢力。”
“還有一種可能~”
黎洛明眼中閃過殺氣:“董家與外族搭上線,幫他們的是外族人,而他們如今正努力的往邊城走,隻要離開大晉,那就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了!”
“這個可能最大,定西王極有可能也是這般推測的。”
“他所謂的安排人處理此事,應該就是安排人手一路往北,爭取在董家人出關之前,將他們攔截下來。”
黎光點頭:“父親,如果董家人真的是往關外跑……您說,祁州那位會不會幫了大忙?”
“不會!”黎洛明想都不想就搖頭:“謝意申在祁州呆了快一輩子,他不知道殺了多少胡虜,而他手下也不知道有多少將士死於胡虜之手,他與胡虜是死仇,絕對不可能化解的死仇。”
“他若知道董家人與關外有勾結並試圖往關外跑,他怕是會第一個站出來斬殺他庇護了二十多年的董家人。”
對父親,黎光是絕對信服的,於是,他更疑惑了:“那董家是怎麽與關外搭上線的?”
“我也猜不到,毫無頭緒!”
黎洛明搖搖頭:“不過,這個不是我關心的,我現在比較煩躁的是定西王會派多少人來寧州!”
“他說頂多兩千……兩千還好,怕就怕到時候來的隻有兩千的一半甚至更少……”
到寧州後,黎洛明第一次真的有了棘手的感覺:“要是那樣的話,事情就麻煩了~”
黎光驚訝的看著打開來信,才看了幾眼整個人渾身一震,雙目瞪眼,兩手青筋畢露,差一點就將手上的信紙扯成兩半的黎洛明,小心的叫了一聲。
黎洛明沒有理會他,帶了幾分急躁的將信一目十行的看完,重重的被他捏起皺褶的信拍在書桌上,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暴躁起來。
黎光一邊小心翼翼的看著黎洛明的神色,一邊做賊一般的把手伸向黎洛明拍在書桌上的信,黎洛明沒好氣的斜他一眼,一把抓起信紙砸了過來:“要看就光明正大的來拿~”
並未成團的信紙沒“砸”多遠就輕飄飄的晃悠著往下落,黎光連忙“搶”一般的,在信紙落地之前抓住,拿到手中,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才看了個開頭,他就驚呼:“董家血洗武安郡後舉族潛逃?這怎麽可能?”
心情糟糕透頂的黎洛明目光亮亮的看傻兒子,黎光縮了一下,驚呼出口他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這麽大的事,來信者又怎麽可能胡編亂造呢?
他訕訕一笑,接著往下看,越看越是心驚,若非剛剛被黎洛明警告了,說不得還會沉不住氣的驚呼。
他最後看了一眼下麵的署名,微微有些驚訝:“父親,定西王與您特意說這事,說他派了人前去處理此事,安排來寧州的頂多兩千……”
“父親,這是什麽意思?”
黎光很是不解。
武安郡董家他是知道的。
知道董家擅長什麽,知道董家代代出絕色,知道覬覦董家絕色的權貴極多,甚至還知道董家有人攀附上了謝意申。
謝意申愛屋及烏,不但對將那人捧在手心,還愛屋及烏為董家提供庇護。
更多的,黎光就不清楚了。
他或許不夠聰慧、不夠出色、不夠有才華,但至少品行是有的,自然不會特意打聽董家這樣的家族,更不會與豔名代代流傳的董家人有什麽交集。
他不屑!
他一臉懵:“定西王為什麽要派人去武安郡?”
“覬覦董家的勢力和權貴眾多,而其中勢力最大且沒有毫不掩飾的有四家——淮南王、定西王、安王爺和建安虞家。”
“安王爺覬覦的隻是董家家主的董愷軼的嫡長子董栩,想要將董栩變成他的禁臠,而其他三家想要的則是盡可能多的董家子,他們想要的是將董家子變成他們手上的利器。”
“隻是,謝意申二十多年前發過話,說董家是他護著的,他不會攔著董家子用自己的本事去博富貴,但如果誰想強逼董家子,那麽就別怪他不講情麵。”
“這話剛開始沒人當真,直到有人接二連三的吃了教訓,甚至有家族因此被滅族。”
“耒陽馮家,一個不大不小的家族。謝意申放話的的次年,馮家嫡長子試圖納董家女為妾,被拒後惱羞成怒,帶著人闖進董家,強搶他看上的董家女。”
“誰都知道,馮家就隻是被人利用來試探謝意申的棋子,謝意申也知道,所以,他毫不遲疑的來了個殺雞儆猴。”
“馮家子前腳搶了人離開董家,後腳就被謝意申特意留在武安郡保護董家的人給殺了。而這還是隻開始,謝意申隨後派人直接派人平了馮家。”
“那是熙元七年的事。”
“那之後,就算謝意申沒有派人常駐武安郡,也沒有人敢重蹈馮家的覆轍。”
“不過,董家人也很識趣,他們隻保證不願意成為他人禁臠玩物的董家人不被勉強,要是有人貪慕虛榮,自願委身權貴,董家人不會攔著,而謝意申也不會管。”
“不僅如此,董家還會幫著一些權貴調教他們送到董家的人,雖然不多,但聊勝於無。”
“同時,董家人還努力的低調做人做事……二十年前,董家子風采絕倫,冠絕天下。得到謝意申庇護之後,幾乎所有董家子都心甘情願的選擇平反,但凡有自由身的,都縮回武安郡董家祖宅,收斂了渾身的光芒,老老實實的過本分日子。”
“謝意申的強勢庇護加上董家的知情識趣,讓董家過了二十多年的安生日子。”
“但,依舊有人惦記著董家,依舊有人想利用某個人打破謝意申為董家打造的屏障……安王爺就是那個被利用的人。”
“八年前,有人刻意引著安王爺撞見了十七歲的董栩。”
“董栩是董家家主董愷軼長子,其父其母都是姿容絕世之人,他生得極美,僅一麵,就讓安王爺上了心。”
“安王爺是先帝最最疼愛的嫡子……這是先帝親口說的,不止一次的在朝堂之上說他這老兒子如何聰明乖巧,駕崩之前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他這老兒子,拉著當今一再交待要好好地對他,隻差沒逼著當今發誓了……”
“先帝托孤的時候,你外祖父在場,我在老師身邊侍奉,看得很是清楚,當今的臉色非常難看。”
“我倒是能理解。”
“當今可是從小就被先帝嫌棄的,嫌棄了二十多年,而安王呢?還未降生就被期待,出生之後更是被先帝捧在手心裏……當今心裏能舒服才怪。”
“不過,安王比當今小了整整二十歲,先帝駕崩的時候,也不過是個六歲孩童,對當今來說隻是個是不是礙眼卻從不曾有過威脅的幼弟。就算心裏有些芥蒂,也隻是有些芥蒂而已!”
“先帝駕崩之後,安王盛寵不變,他的驕淫跋扈是兩代帝王寵出來的。”
“對董栩上心的安王第一反應就是搶人……然後,從未踢過鐵板的安王爺第一次傷了腳——他的手下被董栩的護衛擊退,而他也被董栩拿下並挾持。”
“董栩也是個聰明厲害的。他不但第一時間捂了安王的嘴,不許他自報家門,還以安王的性命為要挾,逼著安王的手下安靜後退……而後,他帶著人一路奔往祁州。”
“哦,對了,安王是在豫州遊玩的時候撞見董栩的。”
“豫州?”黎光皺眉:“豫州桓家設的局嗎?”
黎洛明搖搖頭:“不是桓家,是淮南王石堅。”
“董栩在前麵跑,安王帶著人在後麵追……年輕、看上去養尊處優從不曾吃過半點苦頭的董栩咬緊牙日夜兼程,壯壯實實的安王爺卻隻能讓一部分人緊追不舍,自己在後麵跟著。”
“所以,等安王追到祁州的時候,董栩不但已經到了祁州,進入了謝意申的保護圈,還把安王的身份查出來了。”
“謝意申並沒有因為安王的身份而退縮,他直接將叫囂著,讓他把人獻上的安王拿下,而後親自送回建康,交到當今手上。”
“安王是個什麽樣子的,當今心知肚明,他對安王也是厭惡和不滿的,隻是礙於先帝臨終囑托,睜隻眼閉隻眼而已。”
“但,謝意申都把把柄送到他手上了,他自然樂得借此狠狠收拾安王一頓並給予嚴重警告。。”
“收拾和警告隻讓安王不敢來硬的直接搶人,但卻不妨礙他做些惡心人的事……那一年年末,安王讓人緊挨著董家祖宅的一座宅子買了下來,派人住進去盯死董家。”
“那座宅子在董家東邊。”
“次年,淮南王、定西王和建安虞家有樣學樣,先後買下三個緊挨著董家祖宅的宅子,與安王爺一樣,也派了人盯死了董家。”
“謝意申大怒,但包括安王在內,他們都隻是盯死了董家,別的什麽都沒做,謝意申就算想為董家出頭,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當然,最主要的是除了安王之外,其他三家都是有權有勢有兵。一個對上謝意申隻有挨打的份,兩個加起來也不是謝意申的對手,但三個……謝意申就沒有贏麵,四個加起來……哪怕第四個是僅有五千親兵的安王,謝意申也都不是對手。”
“所以,強勢如謝意申也隻能默認了這種局麵。”
“所有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清楚,這四方勢力是在等,等謝意申主動或被動放棄庇護董家……”
“謝意申十四五歲便入北府軍,十六歲就上了戰場,大大小小的戰役不知道經曆了多少,那些戰役成就了他的赫赫威名也在他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傷。”
“北府軍上一位統帥是你大舅母的親生父親謝清,他四十五歲之後就因舊傷而病痛不斷,五十一歲過世。”
“安王等人都在賭,賭謝意申活不過五十歲。隻要謝意申沒了,北府軍絕不可能繼續庇護董家,而那個時候,就是他們三家一擁而上,分食董家的時候。”
“三家?”黎光愣了一下,恍然:“安王隻要董栩?”
“對!”黎洛明點頭:“安王要的隻有董栩,而淮南王等人要的則是董家剩下的人,他們想將董家子納入掌握,讓董家子變成他們手上的工具和棋子。”
“他們在前,以前忌憚謝意申而不敢妄動的其他勢力也都往武安郡安插人手……定西王信上說他安排在武安郡的兩百來人都被殺了……他說兩百應該就是兩百左右。”
“定西王有近兩百人,淮南王和虞家也會是這個數,安王沒那麽多人手可用,但就算少也不會少太多,一百五六還是會有的,加上那些等著撿便宜的……嘶~”
黎洛明隨口算了一下,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怪不得定西王會說董家血洗武安郡,這一次,喪命於董家之手的至少千人。”
“上千人?”黎光也被這個數字驚呆了:“一夜之間殺死那麽多人?父親,這麽大的事我們卻到現在才知道……”
“事情太大了,武安郡郡守肯定第一時間封城封口封鎖消息……這樣的大事,他肯定要盡可能的封鎖消息並上報朝廷,請朝廷派人來處理。”
“所以,我們不知道很正常。不止我們,除了那些在武安郡安插了人手的勢力被特意通知之外,怕怕也隻有少數實力強,消息靈通的家族知道此事。”
“這真是……”黎光深吸一口氣:“父親,您說是什麽人幫董家做了這麽驚世駭俗之事?會是祁州那位嗎?”
“絕不可能是他!”黎洛明搖頭:“謝意申確實很強,掌握在他手中的北府軍也算得上是大軍最強的一支軍隊,他手上也有足夠的人手做成這樣的事,但……庇護董家二十年已經是他的極限了,他絕對不可能為了一己之私,做這種不知道會結下仇的事。”
“他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是北府軍的統帥和謝家人,他辦事需要顧全全局。”
“不是他會是誰?或者說會是什麽勢力?”黎光將他所知道的、實力強橫的勢力都想了一遍,想得腦子生疼都沒找到任何頭緒。
“我也猜不到。”黎洛明搖搖頭:“能一夜之間,在所有人都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辦成這件事的,整個大晉不會超過十個,但這十個之中沒有任何一個有理由幫董家。”
“現在兩種可能。”
黎洛明眉頭深鎖:“一種可能是悄無聲息之間,大晉多了一個毫不起眼,幾乎無人察覺的勢力,那個勢力至少能像定西王一樣,有三萬聽命於他的私軍。否則,絕對不會有幫董家、一舉得罪包括定西王、淮南王等在內的那麽多勢力。”
“還有一種可能~”
黎洛明眼中閃過殺氣:“董家與外族搭上線,幫他們的是外族人,而他們如今正努力的往邊城走,隻要離開大晉,那就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了!”
“這個可能最大,定西王極有可能也是這般推測的。”
“他所謂的安排人處理此事,應該就是安排人手一路往北,爭取在董家人出關之前,將他們攔截下來。”
黎光點頭:“父親,如果董家人真的是往關外跑……您說,祁州那位會不會幫了大忙?”
“不會!”黎洛明想都不想就搖頭:“謝意申在祁州呆了快一輩子,他不知道殺了多少胡虜,而他手下也不知道有多少將士死於胡虜之手,他與胡虜是死仇,絕對不可能化解的死仇。”
“他若知道董家人與關外有勾結並試圖往關外跑,他怕是會第一個站出來斬殺他庇護了二十多年的董家人。”
對父親,黎光是絕對信服的,於是,他更疑惑了:“那董家是怎麽與關外搭上線的?”
“我也猜不到,毫無頭緒!”
黎洛明搖搖頭:“不過,這個不是我關心的,我現在比較煩躁的是定西王會派多少人來寧州!”
“他說頂多兩千……兩千還好,怕就怕到時候來的隻有兩千的一半甚至更少……”
到寧州後,黎洛明第一次真的有了棘手的感覺:“要是那樣的話,事情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