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想法也多虧了市裏領導和省廳的支持,也是他們完善了細節。”


    聽到張恪清這麽說,李部長對他更欣賞了,不貪功,不驕傲,這份心性就很難得。


    “張恪清同誌,你覺得這個一村一品農業工程,能在更多的地方推廣嗎?特色農業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嗎?”


    張恪清馬上說道:“這個模式可以在更多的地方推廣,但不能照搬,必須結合當地情況才行。”


    “我們是采用了村集體合作社的模式跟許多投資商簽訂了合同,他們除了可以租賃土地獲得收入,還能在農忙時間幫投資商打工賺錢,農閑時間可以出去打工,也可以在家裏養殖,做一些小手工產品。”


    “投資商、土地、品種、銷路,這些缺一不可。一村一品也是吸收了之前的一些經驗,避免規模盲目擴張,內部競爭導致失去了外部競爭力。”


    “當然更重要的是部裏、省廳和市裏給與的政策扶持,才能真正施展開。”


    李部長點點頭,這個意思是不能照搬蒼遠縣的農業品種,產量過剩價格就會下降,甚至很多可能都賣不出去,爛在地裏。


    這個年輕人是個研究農業政策的人才,放在這裏有些屈才了。


    他忽然問道:“你做縣委書記幾年了?想不想來農業部工作?”


    李部長覺得張恪清做政策研究絕對合適,農業部就缺少這樣的人才。


    他拋出了橄欖枝,張恪清肯定不會拒絕吧?


    “感謝李部長的欣賞,但我今天上午才被任命的縣委書記,之前在這兒做了兩年多的縣長,我想看著這裏發展起來。”


    張恪清沒有去部委工作的想法,如果有,不需要李部長幫忙,嶽父那邊就可以調他過去。


    李部長一臉的遺憾,剛剛提拔的,這說明市裏對張恪清非常重視,他要調走對方也未必願意,可惜了。


    不過他也打算讓人重點關注張恪清,兩年之後再考察一下,如果張恪清還是這麽優秀,給個副司長的位置,就不信張恪清還能拒絕。


    有部委的工作經驗,眼界會更加開闊,再到地方工作也能更加的得心應手。


    李部長沒再說招攬張恪清的事兒,上車換了個地方,繼續參觀。


    在大米廠裏,李部長看了下大米:“你們這兒的大米賣的很好嗎?利潤高嗎?”


    “比之前要高百分之三十。”張恪清解釋道,“我們主要是不用農藥,因為稻田養殖了螃蟹,其實產量是要低一些的。”


    “但這樣的大米口感更好,百姓吃著也更放心。”


    “另外還有村子專門種植糯米,有村子專門種植黑米,售價都比普通的大米更高,經濟效益更好。”


    “為了防止串種,都是以村子為集體種植的,相鄰的區域種植的是葡萄、席草、荸薺等作物,這些也多虧了省農業廳和市農業局的專家指導。”


    張恪清每次都會誇農業廳,這讓農業廳的領導臉上也始終掛滿了笑容,哪怕他不出鏡,一樣可以被領導知道這次的功勞。


    難怪之前老莊那麽欣賞張恪清,這個年輕人確實會做人。


    一個下午,李部長參觀了多個村子,也參觀了不同的農產品加工廠,臉上的笑容也沒停過。


    “孫書記,你們江城蒼遠縣真的是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驚喜。”


    “我們是一個農業大國,其實糧食產量早就夠自給自足,甚至還可以出口,如何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農村發展,振興農業,這一直是領導也非常關注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