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該結算的一定要在年前結算完畢,不要壓到明年。”
張恪清一副驚喜的樣子:“多謝周市長,之前那些單位的負責人可沒少找我訴苦,現在總算是不必再擔心了,也沒讓咱們政府的機關單位失信於人。”
其實他知道那些錢已經到市財政局賬上兩天了,但卻並沒有來催,反正當時會上都承諾過了,他不信周長青敢不給。
周長青繼續說道:“第二件事,這次招商局做的不錯,讓咱們廬市在全省都出了名,省長更是號召全省其他地市向咱們廬市學習。”
“我們一向是有過必糾,有功也必賞。”
“這不省裏還給了一筆計劃外的撥款麽,正好給招商局多撥一點,給他們發一些獎金,也算是對他們這段時間加班加點工作的補貼,順便提醒他們之後繼續努力。”
張恪清連忙再次感謝,其實他原本也打算打個報告,給招商局發獎金的,現在周長青居然主動提出來了。
這是覺得這樣可以重新拉攏招商局的那些幹部?
張恪清對此倒是無所謂,他也不求招商局的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條心,隻要宋金這個局長跟他一條心就足夠了。
“恪清同誌,還有第三件喜事,也算是給你肩上再加加擔子。”
“我聽聞你在江城的時候,創立了兩個經濟開發區。一個是農牧方麵的,一個是物流方麵的,都卓有成效。”
張恪清忙說道:“周市長,農牧方麵的經開區是孫書記指導下,江城陳市長落實的,我不過是從中協助管理。”
“物流方麵隻是一個產業園區,算不上是經開區,但確實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周長青提這個幹什麽,好像是主動誇他。
今天主動跟他示好,是要緩和關係嗎?
其實張恪清也沒想過非得跟周長青硬頂,隻不過從他剛來,周長青就想坑他,想通過打壓他來打擊孫穎這個市委書記的威信。
所以張恪清才做出反擊,讓周長青知道他也不是好惹的。
周長青笑嗬嗬的說道:“恪清同誌,你就不必自謙了,在經濟發展方麵,你確實是一把好手,省長也沒少誇你。”
“那你有沒有想過在咱們廬市也成立一個經濟開發區?就以這個汽車企業為核心,成立一個高新區。”
“目前上頭對於高新區有許多政策優惠,部委還有資金補貼。”
“省長不是也承諾了,部委給予補貼之後,省裏也會相應的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政策傾斜。”
“若是咱們廬市有一家省級,甚至是國家級的高新區,廬市的經濟發展一定能更快,也能讓更多的投資商關注到咱們廬市,主動來廬市投資。”
周長青了解過目前的一些國家級高新區,數量並不多,甚至平均一個省還不到一個,他們省反正是一個都沒有。
但每一個國家級高新區,都會帶動所在城市的經濟快速增長,甚至會有許多符合政策的企業主動來投資,為的就是高新區的各種優惠政策。
不隻是稅收、地皮等優惠政策,還有進出口的優惠政策,資金補貼等。
這些對於一些技術研發類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可以減少他們的資金壓力,也能讓他們的技術成果盡快變現。
“我看過了,新能源就屬於高新技術產業,還有新材料什麽的,造車肯定也用得上吧?到時候車要不要出口,有了高新區,這方麵也會更加容易,還有出口退稅優惠。”
張恪清一副驚喜的樣子:“多謝周市長,之前那些單位的負責人可沒少找我訴苦,現在總算是不必再擔心了,也沒讓咱們政府的機關單位失信於人。”
其實他知道那些錢已經到市財政局賬上兩天了,但卻並沒有來催,反正當時會上都承諾過了,他不信周長青敢不給。
周長青繼續說道:“第二件事,這次招商局做的不錯,讓咱們廬市在全省都出了名,省長更是號召全省其他地市向咱們廬市學習。”
“我們一向是有過必糾,有功也必賞。”
“這不省裏還給了一筆計劃外的撥款麽,正好給招商局多撥一點,給他們發一些獎金,也算是對他們這段時間加班加點工作的補貼,順便提醒他們之後繼續努力。”
張恪清連忙再次感謝,其實他原本也打算打個報告,給招商局發獎金的,現在周長青居然主動提出來了。
這是覺得這樣可以重新拉攏招商局的那些幹部?
張恪清對此倒是無所謂,他也不求招商局的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條心,隻要宋金這個局長跟他一條心就足夠了。
“恪清同誌,還有第三件喜事,也算是給你肩上再加加擔子。”
“我聽聞你在江城的時候,創立了兩個經濟開發區。一個是農牧方麵的,一個是物流方麵的,都卓有成效。”
張恪清忙說道:“周市長,農牧方麵的經開區是孫書記指導下,江城陳市長落實的,我不過是從中協助管理。”
“物流方麵隻是一個產業園區,算不上是經開區,但確實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周長青提這個幹什麽,好像是主動誇他。
今天主動跟他示好,是要緩和關係嗎?
其實張恪清也沒想過非得跟周長青硬頂,隻不過從他剛來,周長青就想坑他,想通過打壓他來打擊孫穎這個市委書記的威信。
所以張恪清才做出反擊,讓周長青知道他也不是好惹的。
周長青笑嗬嗬的說道:“恪清同誌,你就不必自謙了,在經濟發展方麵,你確實是一把好手,省長也沒少誇你。”
“那你有沒有想過在咱們廬市也成立一個經濟開發區?就以這個汽車企業為核心,成立一個高新區。”
“目前上頭對於高新區有許多政策優惠,部委還有資金補貼。”
“省長不是也承諾了,部委給予補貼之後,省裏也會相應的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政策傾斜。”
“若是咱們廬市有一家省級,甚至是國家級的高新區,廬市的經濟發展一定能更快,也能讓更多的投資商關注到咱們廬市,主動來廬市投資。”
周長青了解過目前的一些國家級高新區,數量並不多,甚至平均一個省還不到一個,他們省反正是一個都沒有。
但每一個國家級高新區,都會帶動所在城市的經濟快速增長,甚至會有許多符合政策的企業主動來投資,為的就是高新區的各種優惠政策。
不隻是稅收、地皮等優惠政策,還有進出口的優惠政策,資金補貼等。
這些對於一些技術研發類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可以減少他們的資金壓力,也能讓他們的技術成果盡快變現。
“我看過了,新能源就屬於高新技術產業,還有新材料什麽的,造車肯定也用得上吧?到時候車要不要出口,有了高新區,這方麵也會更加容易,還有出口退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