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幾項產業之外,電影無疑是孫同最重視的產業。


    孫同名下的夢工廠公司成立的時間很早,可這幾年這家公司的發展一直都不算好,哪怕有幾大左派影視公司幫助,這家公司的發展依舊比較一般。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拿出更多的好劇本算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不過除了這一點之外,吸收人才,收購院線同樣也是一個解題思路。


    孫同這邊不缺錢,他手下的勢力也足夠大,雖說港城這邊眼下依舊還是約翰人說了算,可憑借孫同的實力,再加上孫同手裏頭所控製的勢力,約翰人如果不想體麵,那他孫某人還真樂意給對方找些麻煩。


    院線的收購有手底下的人去負責,孫同並不為這件事情擔心,畢竟隻要有錢這件事還是很好解決的。


    至於人才?


    港島這邊可不講什麽忠誠不忠誠的,人家是一切向錢看齊。


    孫同隻要能保證這些人賺錢,那他就不怕沒人會投靠自己,所謂的意識形態,在港島這幫無利不起早的人眼中,根本就是無關緊要的。


    隨著手下的公司越來越多,電影公司這邊孫同肯定是不會太過於操心的,所以他需要找一個有能力又熟悉影視行業人來幫自己管理這家公司,至於這人是誰,還得再考慮考慮才行。


    除了上述這些行業之外,剩下的唱片行業和藝人經紀相對來說就要獨立一些。


    唱片公司什麽的如今還是沒影的事,孫同在考慮是自家成立公司然後到處挖人,還是直接收購一家大公司,因為還沒確定接下來要如何發展,所以這件事暫且擱置。


    至於藝人經紀公司,眼下還掛在亞洲電視台旗下。


    原本孫同是不打算搞這個業務的,可問題是藝人的影響力巨大,既然國內都已經給他下任務了,那他自然得用心辦事才行。


    將更多的藝人收購旗下,到時候通過這些藝人,自然也能影響到更多的本地人。


    除此之外,孫同還打算模仿後世的南棒來搞偶像經濟。


    偶像經紀賺的那點錢孫同其實並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其實是影響力。


    不過眼下還不到他開展這個計劃的時候,相比起偶像經濟,將他手底下的文化集團的基礎打好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文化集團,接下來就是關於衣食住行以及治病、上學這幾個方麵了。


    醫院什麽的現在倒是不急著去搞,學校什麽的倒是可以先搞幾座小學和中學。


    至於剩下的四個行業,衣食兩行幹的人多,孫同想要控製這兩行可沒那麽容易,所以這家夥就另辟蹊徑,從原材料方麵入手。


    反倒是住和行,置地那邊代表的自然就是住,不過就港島地產業這情況,孫同想要壟斷這一行同樣也不太可能,反倒是行,隨著港島兩家公交公司,一家客輪公司入手後。,


    現如今孫同對出行行業的控製力到是強的變態,接下來他還會收購幾家出租車公司,眼下港島的出租車公司在他看來還是太多了一些,有個兩三家就夠了,多了那不是浪費資源嗎?


    除此之外,孫同這一次來港,還要談收購會德豐公司的事情。


    這也就是李黃瓜收購和黃的時間足夠早,要不然孫同可不會便宜這家夥,如果能夠把和黃給收購了,那孫同在港島這邊的商業版圖將會更加紮實。


    不過現在這樣也挺好,如果能夠從包船王手裏搶來會德豐,這同樣也會對孫同在港島的商業版圖有很大的補充。


    除了會德豐之外,淘化大同同樣也是孫同的目標,且不說這家公司經營的產品本就和大同公司共通,你瞅瞅這家公司的名字吧,你說孫同不收購這家公司還有天理嗎?


    等收購了這家公司以後,孫同倒是可以考慮將會德豐旗下一些跟食品行業相關的產業並入到淘大。


    除此之外,孫同還會對淘大進行投資,開展更多的業務。


    其他方麵先不說,單單是增加旗下調料品種,就足夠這家公司發展一陣子的了。


    除此之外,淘大可還可以搞速凍食品,預製菜,生鮮物流這些,孫同相信有自己大手筆的投入,淘大的未來肯定是不會太差的,最起碼不會被洋鬼子給收購。


    最後的最後就剩下維他奶了,這家公司孫同這一次同樣也不打算放過,等將其收購下來以後,孫同會將他並入到淘大,反正他是不想看到這些品牌以後受洋鬼子的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63:我成了我大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山老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山老道並收藏重生1963:我成了我大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