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縣北 漢軍右軍大營
隻見黑夜中一員驍將躍馬持槍率領身後百餘精騎從寨門處直直的撞了進來。李玄貞一杆銀槍當先,接連將數架炭火盆挑飛,火星四濺點燃周遭營帳。
“什麽人,膽敢黑夜縱馬!”一彪巡夜軍卒聞聲而來:“不好,敵襲,速速鳴號!”漢軍一什巡夜軍卒雖然稍顯慌亂,但還是各司其職,刀盾兵居前、長槍兵次之,什長居中指揮,號手趕緊取下號角示警。
嗚嗚聲響起,漢軍各處巡夜軍卒立刻向著號聲傳來的方向奔去,各處軍帳內休息的漢軍兵卒紛紛起身披甲,拿起武器。
“不可貪功,隨我走!”李玄貞一槍挑殺身旁漢卒,隨即喝令周遭騎卒繼續向前。
李玄貞一邊持槍向前掃清攔路漢軍,一邊大喝道:“莫要和漢軍纏鬥!全軍繼續突擊,尋找機會放火便是。”說罷,便一槍刺出將一處炭火盆挑到附近一處營帳。身後軍卒皆是弓馬嫻熟之輩,便依葫蘆畫瓢將周遭火盆挑了個幹淨。
漢軍四周來援軍卒見此地黑漆漆一片,隻聽聞廝殺聲卻難以確定來襲營的齊軍到底多少人。
李玄貞見此刻漢軍甚是混亂,遂下令:“隨我走!”身後騎卒隨即跟隨著李玄貞向著漢軍中軍大帳殺去。
“擋我者死!”李玄貞此刻揮動手中銀槍,接連刺殺數名攔路漢軍,將將撞入中軍大帳附近,李玄貞遠遠瞥見漢軍帥旗,正要引手下軍馬去奪旗之時,漢軍中軍精銳早已將大車擋在路中。
李玄貞見事不可為,遂帶領麾下騎軍殺散周遭漢軍軍卒向漢軍後營殺去。
入後營,殺漢軍軍卒百餘,正欲引火燒漢軍存糧之時,見漢軍軍營內數百軍卒已經在糧草輜重周遭嚴陣以待,李玄貞遂下令:“此路不得出,諸位隨我複入右軍營殺出。”
右軍營主將商吏收攏親衛營後,正欲重新整軍戒備,卻聽得黑夜中馬蹄聲重新奔來。商吏怒罵一聲:“匹夫!欺吾太甚!左右隨我走!”親衛紛紛勸道:“將軍,黑夜中敵我難分,且不知來襲齊軍人馬多寡,三思啊將軍。”
商吏聞言隻好領著親衛營護衛帳前將旗,而李玄貞所部複入漢軍右軍營中左衝右突,殺的剛剛集結起來的漢軍再次潰散,四處漢軍哀嚎遍野,中軍來援軍卒見右軍營如此混亂,不知來襲齊軍兵馬多少,心中憂懼不敢貿然進入,隻好沿著主道結陣緩緩前進。
李玄貞見前方商吏率人圍住將旗所在,急切間難以破敵奪旗,又擔憂漢軍援軍將至,低聲道:“郭少恪,為我護衛四周。”而後取下弓箭,朝著商吏射出一箭。
李玄貞自黑夜中突施冷箭,商吏一時不慎右肩中箭。
商吏周遭軍卒正欲尋著冷箭飛來方向追擊時,李玄貞早已殺散攔路漢卒,帶領麾下百騎從另一側寨門殺出。
漢軍追兵剛出營寨,突遭箭矢襲擊,追擊之事隻得作罷。
且說那李玄貞身率百騎踏營而歸,出營五裏外清點所部軍卒未曾折損一人,負責接應的兩部騎卒甚是吃驚,眾騎卒紛紛高呼:“將軍真虎將也!”
李玄貞引軍欲從西門進入吳縣時,於荒野中遇見顧仲所部,二人言說,原來是城上齊軍見漢軍營寨火起,樊忠猜想定是有同袍友軍襲營特此派遣顧仲引五百勁卒出城看能否尋個破陣,借機殺殺漢軍威風。
二將合兵一處,遂返回城內。入城後,拜見樊忠等人後,眾人方知城外漢軍炸營之事乃李玄貞率百騎所為,眾人誇讚聲不絕於耳。一向善於風雅之事的樊嬰拍著手掌稱讚道:“百騎直貫漢軍營,盡說玄貞虎將才。”
餘下眾人聞言紛紛點頭稱讚道:“玄貞真乃大齊虎將才!”
……
日出之後,漢軍重整右軍營。軍寨之內,陳頌環視四周,問道:“昨夜一戰,傷亡幾何?”吊著右臂的商吏躬身回道:“目前統計戰死軍卒七百餘,其中部分死於兵亂,隻是這軍帳燒毀眾多,將士們怕是今夜隻能擠一擠了。”
陳頌思索道:“昨夜漢軍襲營,並不戀戰。本將以為定然是漢軍小股精騎突擊,意在打擊我軍士氣,阻擋我軍南下步伐。”商吏點頭稱是,陳頌冷哼一聲:“既然如此,來人,傳令眾將校軍卒飽餐一頓,辰時全軍攻城。”
商吏勸道:“將軍,是否操之過急?”
陳頌自信道:“齊軍定然也是以為我軍今日必會休整一日,此刻定然也是疏於防備。本將反其道而行之,定能有所收獲。”
商吏:“將軍,我軍昨夜新敗,士氣尚未恢複,急於作戰不妥吧?”
陳頌笑道:“哀兵必勝!傳令下去,軍帳昨夜已被焚毀眾多,如今天寒地凍,若是不想凍死在野地裏,那今日申時以前必須攻破此城。破城後,全軍休整一日,不封刀!”
辰時初
飽餐一頓的漢軍各部在城外列陣,隨著中軍一聲戰鼓響徹雲霄,各部軍卒紛紛向著吳縣城牆發起突擊。
原本認為今日漢軍不會大肆攻城的齊軍被漢軍這猛烈的攻勢打了個措手不及,戰不過兩個時辰,漢軍已經攻破城東、城南兩處,饒是有李玄貞助陣,也是節節後退。
未時三刻,漢軍陣前
“稟報將軍,趙校尉所部已經攻下內城,齊軍殘軍出西門而逃。”
“稟報將軍,方將軍率輕騎兩千前去追擊齊軍。”
隨著一條條捷報傳來,陳頌大手一揮:“全軍進城!”早已等待許久的漢軍將校軍卒紛紛抽刀殺入城內。
兩日後,休整完畢的漢軍會合擊破遠安的山字營所部兵馬一同南下,近七萬大軍磨刀霍霍、兵鋒直指新安城。
……
新安城
自樊可信收攏各部兵馬共計三萬兵,在樊忠等人的參謀下依托新安城北部地形重新進行布防。
這一日,一彪探馬自北而來,入城後直奔刺史府。
“急報,急報!稟刺史大人,漢軍興兵七萬南下,前鋒已到北山坳一帶。”
隻見黑夜中一員驍將躍馬持槍率領身後百餘精騎從寨門處直直的撞了進來。李玄貞一杆銀槍當先,接連將數架炭火盆挑飛,火星四濺點燃周遭營帳。
“什麽人,膽敢黑夜縱馬!”一彪巡夜軍卒聞聲而來:“不好,敵襲,速速鳴號!”漢軍一什巡夜軍卒雖然稍顯慌亂,但還是各司其職,刀盾兵居前、長槍兵次之,什長居中指揮,號手趕緊取下號角示警。
嗚嗚聲響起,漢軍各處巡夜軍卒立刻向著號聲傳來的方向奔去,各處軍帳內休息的漢軍兵卒紛紛起身披甲,拿起武器。
“不可貪功,隨我走!”李玄貞一槍挑殺身旁漢卒,隨即喝令周遭騎卒繼續向前。
李玄貞一邊持槍向前掃清攔路漢軍,一邊大喝道:“莫要和漢軍纏鬥!全軍繼續突擊,尋找機會放火便是。”說罷,便一槍刺出將一處炭火盆挑到附近一處營帳。身後軍卒皆是弓馬嫻熟之輩,便依葫蘆畫瓢將周遭火盆挑了個幹淨。
漢軍四周來援軍卒見此地黑漆漆一片,隻聽聞廝殺聲卻難以確定來襲營的齊軍到底多少人。
李玄貞見此刻漢軍甚是混亂,遂下令:“隨我走!”身後騎卒隨即跟隨著李玄貞向著漢軍中軍大帳殺去。
“擋我者死!”李玄貞此刻揮動手中銀槍,接連刺殺數名攔路漢軍,將將撞入中軍大帳附近,李玄貞遠遠瞥見漢軍帥旗,正要引手下軍馬去奪旗之時,漢軍中軍精銳早已將大車擋在路中。
李玄貞見事不可為,遂帶領麾下騎軍殺散周遭漢軍軍卒向漢軍後營殺去。
入後營,殺漢軍軍卒百餘,正欲引火燒漢軍存糧之時,見漢軍軍營內數百軍卒已經在糧草輜重周遭嚴陣以待,李玄貞遂下令:“此路不得出,諸位隨我複入右軍營殺出。”
右軍營主將商吏收攏親衛營後,正欲重新整軍戒備,卻聽得黑夜中馬蹄聲重新奔來。商吏怒罵一聲:“匹夫!欺吾太甚!左右隨我走!”親衛紛紛勸道:“將軍,黑夜中敵我難分,且不知來襲齊軍人馬多寡,三思啊將軍。”
商吏聞言隻好領著親衛營護衛帳前將旗,而李玄貞所部複入漢軍右軍營中左衝右突,殺的剛剛集結起來的漢軍再次潰散,四處漢軍哀嚎遍野,中軍來援軍卒見右軍營如此混亂,不知來襲齊軍兵馬多少,心中憂懼不敢貿然進入,隻好沿著主道結陣緩緩前進。
李玄貞見前方商吏率人圍住將旗所在,急切間難以破敵奪旗,又擔憂漢軍援軍將至,低聲道:“郭少恪,為我護衛四周。”而後取下弓箭,朝著商吏射出一箭。
李玄貞自黑夜中突施冷箭,商吏一時不慎右肩中箭。
商吏周遭軍卒正欲尋著冷箭飛來方向追擊時,李玄貞早已殺散攔路漢卒,帶領麾下百騎從另一側寨門殺出。
漢軍追兵剛出營寨,突遭箭矢襲擊,追擊之事隻得作罷。
且說那李玄貞身率百騎踏營而歸,出營五裏外清點所部軍卒未曾折損一人,負責接應的兩部騎卒甚是吃驚,眾騎卒紛紛高呼:“將軍真虎將也!”
李玄貞引軍欲從西門進入吳縣時,於荒野中遇見顧仲所部,二人言說,原來是城上齊軍見漢軍營寨火起,樊忠猜想定是有同袍友軍襲營特此派遣顧仲引五百勁卒出城看能否尋個破陣,借機殺殺漢軍威風。
二將合兵一處,遂返回城內。入城後,拜見樊忠等人後,眾人方知城外漢軍炸營之事乃李玄貞率百騎所為,眾人誇讚聲不絕於耳。一向善於風雅之事的樊嬰拍著手掌稱讚道:“百騎直貫漢軍營,盡說玄貞虎將才。”
餘下眾人聞言紛紛點頭稱讚道:“玄貞真乃大齊虎將才!”
……
日出之後,漢軍重整右軍營。軍寨之內,陳頌環視四周,問道:“昨夜一戰,傷亡幾何?”吊著右臂的商吏躬身回道:“目前統計戰死軍卒七百餘,其中部分死於兵亂,隻是這軍帳燒毀眾多,將士們怕是今夜隻能擠一擠了。”
陳頌思索道:“昨夜漢軍襲營,並不戀戰。本將以為定然是漢軍小股精騎突擊,意在打擊我軍士氣,阻擋我軍南下步伐。”商吏點頭稱是,陳頌冷哼一聲:“既然如此,來人,傳令眾將校軍卒飽餐一頓,辰時全軍攻城。”
商吏勸道:“將軍,是否操之過急?”
陳頌自信道:“齊軍定然也是以為我軍今日必會休整一日,此刻定然也是疏於防備。本將反其道而行之,定能有所收獲。”
商吏:“將軍,我軍昨夜新敗,士氣尚未恢複,急於作戰不妥吧?”
陳頌笑道:“哀兵必勝!傳令下去,軍帳昨夜已被焚毀眾多,如今天寒地凍,若是不想凍死在野地裏,那今日申時以前必須攻破此城。破城後,全軍休整一日,不封刀!”
辰時初
飽餐一頓的漢軍各部在城外列陣,隨著中軍一聲戰鼓響徹雲霄,各部軍卒紛紛向著吳縣城牆發起突擊。
原本認為今日漢軍不會大肆攻城的齊軍被漢軍這猛烈的攻勢打了個措手不及,戰不過兩個時辰,漢軍已經攻破城東、城南兩處,饒是有李玄貞助陣,也是節節後退。
未時三刻,漢軍陣前
“稟報將軍,趙校尉所部已經攻下內城,齊軍殘軍出西門而逃。”
“稟報將軍,方將軍率輕騎兩千前去追擊齊軍。”
隨著一條條捷報傳來,陳頌大手一揮:“全軍進城!”早已等待許久的漢軍將校軍卒紛紛抽刀殺入城內。
兩日後,休整完畢的漢軍會合擊破遠安的山字營所部兵馬一同南下,近七萬大軍磨刀霍霍、兵鋒直指新安城。
……
新安城
自樊可信收攏各部兵馬共計三萬兵,在樊忠等人的參謀下依托新安城北部地形重新進行布防。
這一日,一彪探馬自北而來,入城後直奔刺史府。
“急報,急報!稟刺史大人,漢軍興兵七萬南下,前鋒已到北山坳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