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女帝武則天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作者:圓小圓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郊工地原本是皇莊,一部分地方在改建,但沒有動工的碧湖茂林風景很好。
袁圓帶著小黑、白白和二黃,跟阿兄們玩了大半天,才回家。
回到王府時,天都黑了。
袁大郎出來接小侄女時,她都已經睡著了。
好大伯把小侄女抱到懷裏,同趙王道謝。
袁圓換了個姿勢,眯著眼睛叫了一聲“阿翁”。
袁大郎默默把小家夥抱回房間,讓她繼續睡覺。
夜裏,李世民正在看一本特殊的奏疏。
隋末戰亂,讓天下百姓死了十之七八,大量男丁被征召入伍,死在戰場上。
導致有些地方,女子數量多於男子。
有地方官員上書,是否可以開辦女學,讓女子學文識字,可以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務。
比如店鋪的賬房,書院的女教習,大戶人家的女先生等等。
讓那些喪子喪夫的人家裏,能有人可以支撐門庭。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需要考慮的是,女子一旦崛起,將不僅僅止步於賬房、教習等職。
畢竟他的皇姐,可是能夠統領數萬男子大軍的統帥。
要不要開這個口子呢?
女子勢弱,是千百年發展而來的規矩。在很多人類活動中,男子的體魄與膽識,更具備優勢。
若是給了女子同男子相同的機會,也許將會招致天下大亂。
李世民放下奏疏,坐在燈下思索良久。
他直覺,是成為千古一帝,還是千古罪人,就在他一念之間。
他閉上眼睛,希望天道能給他一個答案。
係·天道·統有些心虛,有人確實能給他一些做決定的參考,但不能告訴他是誰。
它在數據庫一通修改,對李世民屏蔽了所有能表明時代的特征,以及有關他自己的信息,啟動了幻境。
公元690年,九月初九。
東都洛陽豔陽高照,萬裏無雲。
這一天,氣勢恢宏的洛陽宮裏,六十七歲的武後終於推倒了風雨飄搖的李唐社稷,登基稱帝。
屬於女帝武則天的大周王朝,正式拉開了序幕。
身著天子冠冕的女皇,向所有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天授,降睿宗皇帝李旦為皇嗣,賜“武”姓。
武則天十四歲被太宗皇帝詔入宮中,立為才人,賜號“武媚”。她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在李世民駕崩後,被迫入感業寺為尼。
二十七歲她再度入宮,又在三十一歲時,被唐高宗李治立為皇後,走上了身為一名女子的地位巔峰。
四十歲時,她垂簾聽政,六十歲開始臨朝稱製,執掌大權。
直至六十七歲登上帝位,她的一生,即便身處身不由己的境地,也從來沒有向命運屈服過。
她目標明確,一步一步打破了封建王朝對於女性的枷鎖,最終到達了別人不可企及的高度。
她是人類曆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
武則天在位前後,知人善任,重視人才的選拔,開創殿試武舉及試官製度,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開啟了盛唐之音的前奏。
她為了提升女子的地位,讓女子可以考取功名,在朝為官,參與政事,將各級宮女從“夫人”、“九嬪”、“美人”等與性別相關的名稱,改為“讚德”、“宣儀”、“承旨”等具有職能取向的稱呼。
她頒布了許多維護女子權益的規定,婚嫁自由,女子可以外出遊玩,不用再止步於閨房等。
在她在位期間,沒有一位公主遠送和親。
而同時,她卻又大肆殺害唐朝宗室,重用酷吏。
她四勝吐蕃,收複安西四鎮,但到了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公元705年,八十二歲的武則天病重。
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還政李唐。
她一生都在政治的漩渦裏掙紮,沒有退路,隻能勇往直前。
她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
她在位時,有人說她狐媚惑主,豺狼成性,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她死以後,有人說她是荒淫暴虐的妖後,也有人說她牝雞司晨,女子怎能當政。
當然,亦有人承認她確有治國之才,容人之量,識人之誌,還有用人之術。
武則天的一生,正如同她死後留下那座無字碑。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是非功過,待後人評說。】
無論如何,五千年華夏史上唯一的女帝,一定是史書上驚世駭俗的一筆。
畫麵的最後,定格在武則天暮年,同女官說的話。
【世上早已沒有媚娘,世人記住的,是我武曌,是大周天子。】
【男子能擁有的力量,女子亦可擁有。女子可以做得比男子更好,亦可以同男子一道爭先。】
【這世上若是真的天命難違,那朕,就做這頂上的天。】
【自朕之後,女子權勢,便可登頂。】
李世民負手而立,麵無表情。
畫卷漸漸合攏,他轉過身,看到了一身黃袍的武則天。
李世民緩緩吐出一口氣。
“你總在高呼女子可為天,女子可成事,你確實讓天下女子看到了無數可能,使天下女子人心鼓舞。”
“可這天下,並非隻是女子的天下。”
“你要做天下人的帝王,不能僅僅局限於眼前的權勢。帝王之責,便是國家長治久安,百姓豐衣足食。而不是手握權柄,主宰天下。”
“你主政數十年,文治上,朕勉強可說一句中規中矩,可武功呢?”
“你之後的君王,若不能重整軍事,王朝的衰敗,隻是時間問題!”
李世民麵色嚴肅:“女子登頂,確是一樁足以讓你名載史冊的事情,可你是否想過,在你心中,你完成了千古以來女子不可能完成的事業,可對於天下萬民來說,不管是男子稱帝,還是女子稱帝,他們要的不過是一個心胸寬闊,能保王朝穩定安平的執政者!你做到了嗎?”
“登基稱帝,隻是一個帝王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你費了很多心思,走到了起點,卻沾沾自喜,自詡站到了頂端。你置天下萬民於何地?他們隻是你完成女子野心的旁觀者嗎?你又置‘天下’二字於何地?!”
“是你先把你自己先放在了女子的位置上,然後才是一個帝王。”
“是你自己,把你改朝換代,以女子之身稱帝之事,變成了竊取前朝的果實。”
袁圓帶著小黑、白白和二黃,跟阿兄們玩了大半天,才回家。
回到王府時,天都黑了。
袁大郎出來接小侄女時,她都已經睡著了。
好大伯把小侄女抱到懷裏,同趙王道謝。
袁圓換了個姿勢,眯著眼睛叫了一聲“阿翁”。
袁大郎默默把小家夥抱回房間,讓她繼續睡覺。
夜裏,李世民正在看一本特殊的奏疏。
隋末戰亂,讓天下百姓死了十之七八,大量男丁被征召入伍,死在戰場上。
導致有些地方,女子數量多於男子。
有地方官員上書,是否可以開辦女學,讓女子學文識字,可以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務。
比如店鋪的賬房,書院的女教習,大戶人家的女先生等等。
讓那些喪子喪夫的人家裏,能有人可以支撐門庭。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需要考慮的是,女子一旦崛起,將不僅僅止步於賬房、教習等職。
畢竟他的皇姐,可是能夠統領數萬男子大軍的統帥。
要不要開這個口子呢?
女子勢弱,是千百年發展而來的規矩。在很多人類活動中,男子的體魄與膽識,更具備優勢。
若是給了女子同男子相同的機會,也許將會招致天下大亂。
李世民放下奏疏,坐在燈下思索良久。
他直覺,是成為千古一帝,還是千古罪人,就在他一念之間。
他閉上眼睛,希望天道能給他一個答案。
係·天道·統有些心虛,有人確實能給他一些做決定的參考,但不能告訴他是誰。
它在數據庫一通修改,對李世民屏蔽了所有能表明時代的特征,以及有關他自己的信息,啟動了幻境。
公元690年,九月初九。
東都洛陽豔陽高照,萬裏無雲。
這一天,氣勢恢宏的洛陽宮裏,六十七歲的武後終於推倒了風雨飄搖的李唐社稷,登基稱帝。
屬於女帝武則天的大周王朝,正式拉開了序幕。
身著天子冠冕的女皇,向所有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天授,降睿宗皇帝李旦為皇嗣,賜“武”姓。
武則天十四歲被太宗皇帝詔入宮中,立為才人,賜號“武媚”。她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在李世民駕崩後,被迫入感業寺為尼。
二十七歲她再度入宮,又在三十一歲時,被唐高宗李治立為皇後,走上了身為一名女子的地位巔峰。
四十歲時,她垂簾聽政,六十歲開始臨朝稱製,執掌大權。
直至六十七歲登上帝位,她的一生,即便身處身不由己的境地,也從來沒有向命運屈服過。
她目標明確,一步一步打破了封建王朝對於女性的枷鎖,最終到達了別人不可企及的高度。
她是人類曆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
武則天在位前後,知人善任,重視人才的選拔,開創殿試武舉及試官製度,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開啟了盛唐之音的前奏。
她為了提升女子的地位,讓女子可以考取功名,在朝為官,參與政事,將各級宮女從“夫人”、“九嬪”、“美人”等與性別相關的名稱,改為“讚德”、“宣儀”、“承旨”等具有職能取向的稱呼。
她頒布了許多維護女子權益的規定,婚嫁自由,女子可以外出遊玩,不用再止步於閨房等。
在她在位期間,沒有一位公主遠送和親。
而同時,她卻又大肆殺害唐朝宗室,重用酷吏。
她四勝吐蕃,收複安西四鎮,但到了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公元705年,八十二歲的武則天病重。
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還政李唐。
她一生都在政治的漩渦裏掙紮,沒有退路,隻能勇往直前。
她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
她在位時,有人說她狐媚惑主,豺狼成性,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她死以後,有人說她是荒淫暴虐的妖後,也有人說她牝雞司晨,女子怎能當政。
當然,亦有人承認她確有治國之才,容人之量,識人之誌,還有用人之術。
武則天的一生,正如同她死後留下那座無字碑。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是非功過,待後人評說。】
無論如何,五千年華夏史上唯一的女帝,一定是史書上驚世駭俗的一筆。
畫麵的最後,定格在武則天暮年,同女官說的話。
【世上早已沒有媚娘,世人記住的,是我武曌,是大周天子。】
【男子能擁有的力量,女子亦可擁有。女子可以做得比男子更好,亦可以同男子一道爭先。】
【這世上若是真的天命難違,那朕,就做這頂上的天。】
【自朕之後,女子權勢,便可登頂。】
李世民負手而立,麵無表情。
畫卷漸漸合攏,他轉過身,看到了一身黃袍的武則天。
李世民緩緩吐出一口氣。
“你總在高呼女子可為天,女子可成事,你確實讓天下女子看到了無數可能,使天下女子人心鼓舞。”
“可這天下,並非隻是女子的天下。”
“你要做天下人的帝王,不能僅僅局限於眼前的權勢。帝王之責,便是國家長治久安,百姓豐衣足食。而不是手握權柄,主宰天下。”
“你主政數十年,文治上,朕勉強可說一句中規中矩,可武功呢?”
“你之後的君王,若不能重整軍事,王朝的衰敗,隻是時間問題!”
李世民麵色嚴肅:“女子登頂,確是一樁足以讓你名載史冊的事情,可你是否想過,在你心中,你完成了千古以來女子不可能完成的事業,可對於天下萬民來說,不管是男子稱帝,還是女子稱帝,他們要的不過是一個心胸寬闊,能保王朝穩定安平的執政者!你做到了嗎?”
“登基稱帝,隻是一個帝王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你費了很多心思,走到了起點,卻沾沾自喜,自詡站到了頂端。你置天下萬民於何地?他們隻是你完成女子野心的旁觀者嗎?你又置‘天下’二字於何地?!”
“是你先把你自己先放在了女子的位置上,然後才是一個帝王。”
“是你自己,把你改朝換代,以女子之身稱帝之事,變成了竊取前朝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