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順便打聽打聽你父親
穿越八零,忠犬老公寵上天 作者:幺雞是隻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要趕火車的謝錚早早就起來。
這幾日雖說沒有下雪,但天亮得晚,現在都已經六點了,外麵的路還是看不太清。
“阿崢啊,我瞧著這天是一天比一天冷,你把那件皮襖子帶上,首都那邊說不定比咱們這兒還冷呢。”
謝奶奶在灶房裏做早飯做到一半出來提醒謝崢。
“奶奶,不用,我穿得挺厚。”他體格子好,身上穿的還是宋清寧特意讓林杏兒做的新棉衣,蓬鬆又暖和,除此之外,帽子,圍巾宋清寧也都準備好了。
“你就別操這個心了,孩子都那麽大了,知冷知熱,寧寧都給阿崢準備好了,那皮襖子過時了,首都那是大城市,好不容易去一躺怎麽也得穿點像樣的衣服。”
謝老爺子坐在火爐邊,嘴裏吧嗒吧嗒的抽著旱煙。
“寧寧那孩子對你是上心。”謝奶奶伸手摸了摸那新棉衣,沒再提帶衣服的事情,“我看等過完年,我跟你爺爺上宋家提親去,這麽好的孩子,你倆又情投意合,早點定下來。”
她看宋清寧那孩子是怎麽看怎麽喜歡,有本事,有點小性子,但人聰明,招人疼。
“奶奶,這個事情先不急。”他心裏其實比誰都急,但這個事情也不是急就能行的。
“灶台上不是還燒著鍋的嗎,小心等會糊了。”
謝奶奶本來就是過來說一句話,現在被謝崢一提醒,又急急忙忙的趕回灶房去。
早飯端上桌的時候才六點半,平常這個時候兩個老人家才起床,但因著謝崢今天要出門,都提前了。
飯桌上也就謝崢一個人吃得津津有味,兩個老人顯然就是為了陪他,時不時的動一下筷子。
以前他不喜歡老人起這麽早跟著折騰,他在哪兒吃的都是一樣,實在沒必要在家裏麻煩。
後來宋清寧告訴他,老人家年紀大了,在他們能力範圍之內,千萬別讓他們覺得自己沒用。
就像今天,對他來說就是一頓早飯,但對老人來說,是臨行前對孩子的叮囑,記掛。
他們不知道能為孩子做什麽,隻能用自己能表達的方式表達出來。
“奶奶,還有什麽沒叮囑的?”謝奶奶欲言又止的眼神實在太過明顯。
“阿崢,你的身世爺爺奶奶也沒瞞過你。”聽著謝奶奶說的話,謝崢夾菜的手頓了一下,他沒說話,繼續聽著。
“當年你爸我們也不是很了解,隻知道他是首都來的知青,你這回去了首都,要不去打聽一下。”
謝奶奶說完,飯桌上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他跟謝家兩位老人沒有血緣關係的事情謝錚十歲那年就知道了,他的母親因為村子裏發生洪災跟著僅存的村民們遷徙,在這個路程中碰到了謝家兩老。
那個時候這兩位老人剛痛失愛子,看到謝母一個人抱著個奶娃娃手忙腳亂的,於心不忍,就幫著照顧了一段時間,這一照顧,就到了現在。
謝崢才一歲的時候身體虛弱的謝母熬不住病痛折磨,早早的撒手人寰了。
兩老看著這孤苦伶仃的孩子一合計,就把人給收養了。
關於謝錚的父親,兩老也是偶爾從謝母嘴裏聽到一兩句,知道那人是首都來的知青,很有文化,但因為當時洪災發生,人流分散得很快,直到謝母去世之前,兩人都沒聯係上。
“你屋子放著的那塊吊墜,就是你爸送給你媽媽的,你媽媽又留給了你,這回你就把它帶上,問一問看能不能有什麽線索。”
他們老兩口年紀大了,首都是去不動了,就隻能靠這個孩子自己去找。
看著如今長成大人模樣的謝崢,謝奶奶覺得欣慰又心疼。
謝老爺子沒有說話,顯然也是默認了老伴的說法。
“奶奶。”謝崢將碗裏最後一口稀飯吃完,放下碗筷,看著兩個老人說道。
“我這回去首都隻是去賣東西,其他的不在我的計劃之內。”
“他們當年是什麽原因分開的我插不上手,但這些年撫養我長大的是你們,我沒有興趣去找他,也沒有心思再去融入一個陌生的家庭。”
不是他把人想得太壞,而是事實大多如此,他母親過世那會兒二十歲不到,如今也過去二十三年了,他那個所謂的父親就能苦等二十三年?
更何況還是從首都來的知青,不管他家裏條件如何,苦等一人這事情家裏不會同意吧。
謝家兩老對視一眼,他們太了解謝崢了,這孩子有時候看著不著調,但心裏比誰都又主意,他要是決定了的事情,十頭牛都不拉不回來。
“當年的情況確實不太好,或許你父親來找過你母親呢?”謝老爺子說道。
“最後沒找到,那就說明他們的緣分也就到此了。”
“爺爺奶奶,這個事情你們就不用再勸我了,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挺好的。”
謝崢看了一下時間,站起身來,“時間差不多,我要出門了。”
“哎,阿崢,你就把那塊吊墜帶上,就算現在不去相認,百年之後你也得認祖歸宗啊。”謝奶奶跟著站了起來。
“奶奶,以後我就入咱謝家墳。”
“不說了,我得走了。”
“這兩天天冷得厲害,你們沒事就別出門了,寧寧今天會回村子裏來,到時候她過來陪你們。”
“你們在家好好照顧自己,有什麽事情找寧寧或者左右鄰居都行。”
他嘴上說著話,手已經拎起裝好的背包,大步朝門口去。
兩老看實在勸不動他,也就放棄了,反正也不急於這會兒。
“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啊,到了來個電話,也讓我們都放心。”到門口謝崢就不讓他們再往外走了。
這個時候外麵亮堂了許多,但因為是冬天,大家起得晚,路上沒有什麽人,偶爾能聽到雞鳴犬吠二點聲音。
謝錚扣好帽子,闊步走在路上,剛才在飯桌上提的事情並沒有對他造成什麽影響,他現在腦海裏在合計這一趟出去要賣多少錢回來才能夠他開一個公司。
想得正投入的時候就被身後那串腳步聲打斷了。
這幾日雖說沒有下雪,但天亮得晚,現在都已經六點了,外麵的路還是看不太清。
“阿崢啊,我瞧著這天是一天比一天冷,你把那件皮襖子帶上,首都那邊說不定比咱們這兒還冷呢。”
謝奶奶在灶房裏做早飯做到一半出來提醒謝崢。
“奶奶,不用,我穿得挺厚。”他體格子好,身上穿的還是宋清寧特意讓林杏兒做的新棉衣,蓬鬆又暖和,除此之外,帽子,圍巾宋清寧也都準備好了。
“你就別操這個心了,孩子都那麽大了,知冷知熱,寧寧都給阿崢準備好了,那皮襖子過時了,首都那是大城市,好不容易去一躺怎麽也得穿點像樣的衣服。”
謝老爺子坐在火爐邊,嘴裏吧嗒吧嗒的抽著旱煙。
“寧寧那孩子對你是上心。”謝奶奶伸手摸了摸那新棉衣,沒再提帶衣服的事情,“我看等過完年,我跟你爺爺上宋家提親去,這麽好的孩子,你倆又情投意合,早點定下來。”
她看宋清寧那孩子是怎麽看怎麽喜歡,有本事,有點小性子,但人聰明,招人疼。
“奶奶,這個事情先不急。”他心裏其實比誰都急,但這個事情也不是急就能行的。
“灶台上不是還燒著鍋的嗎,小心等會糊了。”
謝奶奶本來就是過來說一句話,現在被謝崢一提醒,又急急忙忙的趕回灶房去。
早飯端上桌的時候才六點半,平常這個時候兩個老人家才起床,但因著謝崢今天要出門,都提前了。
飯桌上也就謝崢一個人吃得津津有味,兩個老人顯然就是為了陪他,時不時的動一下筷子。
以前他不喜歡老人起這麽早跟著折騰,他在哪兒吃的都是一樣,實在沒必要在家裏麻煩。
後來宋清寧告訴他,老人家年紀大了,在他們能力範圍之內,千萬別讓他們覺得自己沒用。
就像今天,對他來說就是一頓早飯,但對老人來說,是臨行前對孩子的叮囑,記掛。
他們不知道能為孩子做什麽,隻能用自己能表達的方式表達出來。
“奶奶,還有什麽沒叮囑的?”謝奶奶欲言又止的眼神實在太過明顯。
“阿崢,你的身世爺爺奶奶也沒瞞過你。”聽著謝奶奶說的話,謝崢夾菜的手頓了一下,他沒說話,繼續聽著。
“當年你爸我們也不是很了解,隻知道他是首都來的知青,你這回去了首都,要不去打聽一下。”
謝奶奶說完,飯桌上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他跟謝家兩位老人沒有血緣關係的事情謝錚十歲那年就知道了,他的母親因為村子裏發生洪災跟著僅存的村民們遷徙,在這個路程中碰到了謝家兩老。
那個時候這兩位老人剛痛失愛子,看到謝母一個人抱著個奶娃娃手忙腳亂的,於心不忍,就幫著照顧了一段時間,這一照顧,就到了現在。
謝崢才一歲的時候身體虛弱的謝母熬不住病痛折磨,早早的撒手人寰了。
兩老看著這孤苦伶仃的孩子一合計,就把人給收養了。
關於謝錚的父親,兩老也是偶爾從謝母嘴裏聽到一兩句,知道那人是首都來的知青,很有文化,但因為當時洪災發生,人流分散得很快,直到謝母去世之前,兩人都沒聯係上。
“你屋子放著的那塊吊墜,就是你爸送給你媽媽的,你媽媽又留給了你,這回你就把它帶上,問一問看能不能有什麽線索。”
他們老兩口年紀大了,首都是去不動了,就隻能靠這個孩子自己去找。
看著如今長成大人模樣的謝崢,謝奶奶覺得欣慰又心疼。
謝老爺子沒有說話,顯然也是默認了老伴的說法。
“奶奶。”謝崢將碗裏最後一口稀飯吃完,放下碗筷,看著兩個老人說道。
“我這回去首都隻是去賣東西,其他的不在我的計劃之內。”
“他們當年是什麽原因分開的我插不上手,但這些年撫養我長大的是你們,我沒有興趣去找他,也沒有心思再去融入一個陌生的家庭。”
不是他把人想得太壞,而是事實大多如此,他母親過世那會兒二十歲不到,如今也過去二十三年了,他那個所謂的父親就能苦等二十三年?
更何況還是從首都來的知青,不管他家裏條件如何,苦等一人這事情家裏不會同意吧。
謝家兩老對視一眼,他們太了解謝崢了,這孩子有時候看著不著調,但心裏比誰都又主意,他要是決定了的事情,十頭牛都不拉不回來。
“當年的情況確實不太好,或許你父親來找過你母親呢?”謝老爺子說道。
“最後沒找到,那就說明他們的緣分也就到此了。”
“爺爺奶奶,這個事情你們就不用再勸我了,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挺好的。”
謝崢看了一下時間,站起身來,“時間差不多,我要出門了。”
“哎,阿崢,你就把那塊吊墜帶上,就算現在不去相認,百年之後你也得認祖歸宗啊。”謝奶奶跟著站了起來。
“奶奶,以後我就入咱謝家墳。”
“不說了,我得走了。”
“這兩天天冷得厲害,你們沒事就別出門了,寧寧今天會回村子裏來,到時候她過來陪你們。”
“你們在家好好照顧自己,有什麽事情找寧寧或者左右鄰居都行。”
他嘴上說著話,手已經拎起裝好的背包,大步朝門口去。
兩老看實在勸不動他,也就放棄了,反正也不急於這會兒。
“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啊,到了來個電話,也讓我們都放心。”到門口謝崢就不讓他們再往外走了。
這個時候外麵亮堂了許多,但因為是冬天,大家起得晚,路上沒有什麽人,偶爾能聽到雞鳴犬吠二點聲音。
謝錚扣好帽子,闊步走在路上,剛才在飯桌上提的事情並沒有對他造成什麽影響,他現在腦海裏在合計這一趟出去要賣多少錢回來才能夠他開一個公司。
想得正投入的時候就被身後那串腳步聲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