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謀一把
“建昆同學,你來把這個電路串聯一下。”
“老師,我不會。”
全班哄堂大笑,戴黑框眼鏡的物理所女研究員,也呆愣在“講台”上。
你為什麽如此理直氣壯?
瞅著挺機靈的模樣,誰承想狗屁不通,教了一個禮拜,純屬對牛彈琴。
“你這樣的話,我看…明天就不用來了。”
得,逐客令。
李建昆隻能訕訕一笑,以作回應。
所幸這一個禮拜的打入內部,讓他基本在這裏混熟,也搞明白很多必要信息。
服務部的運行模式,簡單來說,即周邊科研機構的研究員們,利用業餘時間自發開展項目,把高端的科研成果簡化,融入到基礎民生中,形成產品,再進行推廣銷售。
所得利潤主要給研究員們發了津貼,大概每人每月能拿到十來塊。
有多少盈餘,不得而知。八成不太樂觀。
重點是,科研機構的管理層們,多半並不支持,議論、責難、誹謗、告狀……這類事屢見不鮮。
服務部在艱難發展的同時,還要麵對解決這些負麵影響,可謂舉步維艱。
難哪!
不僅服務部難,他也難。
某種程度上講,他的想法跟陳春仙不謀而合,讓知識和金錢產生裂變。隻可惜技術不缺,錢也有,大環境卻不支持。
如今被轟出課堂,他尋思,索性去找陳春仙謀一把吧!
“小琴,看到沒,皮囊好,不代表腦子就好使。”
同桌一個哥們冷嘲熱諷。
叫小琴的姑娘坐在李建昆旁邊,這幾天對他頗為關照,生怕他留不下來,變著花樣想給他補課。
他當然沒答應。
他雖然是個物理學渣,但這輩子腦子學活泛了,初中物理,掃兩眼便會。
姑娘這會小臉發白,有點萬念俱灰的意思,終究沒有留下啊。
李建昆看著這位“班花”,暗歎一聲,造孽呀!
班上的學生基本都是返城後,可謂一無所有的知識青年,他自然不會去跟那哥們計較,也沒打算給這位班花來一場什麽造化。
於人家不切實際的幻想,等同傷害。
這邊上課並非全天,上下午各兩個鍾。
下課後,李建昆哧溜閃人,班花追出來時,他已經不見蹤影。
陳春仙今天的行蹤,他能把握到,老林領著去了新建刀具廠,黃昏時分,他從暫安小院出來,又顛到服務部。
辦公室裏,陳春仙果然在。
還有個紀世贏。
李建昆杵在門口道:“我有點事,想找陳教授私下談談。”
紀世贏:“……”
好嘛,轟他唄。
得,正好晚飯點,他也要回家恰飯去。
紀世贏走到門口時,歎息一聲,“伱小子看著挺聰明的呀。”
李建昆笑了笑,沒應茬,送走紀世贏後,他隨手帶上房門。
“聽說你在培訓班那邊沒通過?”
對於這個間接給服務部送來一筆大單的小夥子,陳春仙有心留意過,本想提攜一把,奈何老師們對他的智商評價,實在堪憂。
留下來什麽都不會,怎麽弄?
白養著嗎?
“我故意的。”
“……噢?”
<divss="contentadv">陳春仙怔了怔,深深看他一眼,示意他隨便坐。
李建昆在木藝沙發上落座後,正色道:“我進培訓班,不是為了留在這裏工作,主要是想研究一下服務部的運行模式,以及技術商業化的可能性。”
謔!
這番話……是智商堪憂的人能說出來的?
陳春仙瞪眼問:“你到底啥身份?李姑娘不是說,你晚上在她那幫忙嗎?”
“嗯,她是我姐。”
陳春仙:“……”
好家夥!
合著你們姐弟倆,擱這跟我設語言陷阱呢,上回李姑娘這麽一說,我還真以為你是她的小工。
李建昆沒藏著掖著,此行主打一個坦誠交流,“我學的是經濟學,北大出來的。”
陳春仙這種人,自然不會被這個來頭嚇到,隻是苦笑道:“你搞臥底啊你。為什麽要研究我們?”
李建昆回道:
“因為在周邊生活了幾年,我發現各大研究所有不少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其實許多可以轉化為民用,創造經濟價值,這也符合大方針。
“但現實的情況是,它們幾乎都被封存在實驗室裏,如同寶藏深埋地底,有時想起,我覺得十分可惜。
“服務部的出現,讓我眼前一亮,我很想知道這些技術能不能順利轉化為民用,會受到哪些掣肘,能帶來多大經濟效益,所以我過來了。”
聽聞這話,陳春仙不禁高看這孩子兩眼。
有想法,也能付諸於行動。
還有一點,這孩子的想法,跟他如出一轍。
一言以蔽之,這是個能聊到一塊的年輕人。
陳春仙來了興致,手肘撐在桌麵上,托著腮幫子問:“你研究出個啥了?我很好奇以你們經濟學的視角,是怎麽看待服務部的。”
“我說句真話,陳教授您別生氣。”
“你說。”
李建昆暗吸口氣道:“技術擴散,想法非常好,可是你們一幫科學家,沒能玩轉經濟。”
陳春仙微微蹙眉,“此話怎講?技術開展項目,項目衍生出產品,產品推銷出去創造經濟價值。這三板斧合乎邏輯和流程,我認為沒有問題。”
“是這個道理沒錯,可是你們缺乏對於市場的了解,對於經濟規律的認知,對於民眾需求的把控,你們推出的產品就有問題。”
李建昆頓了頓,道:“如果我沒猜錯,你們是全憑主觀意識進行想象,比如什麽技術適合民用,能製造出什麽基礎產品,立馬三五人為一組,展開項目。
“這不對。
“就拿開關插座來說,它不是市場迫切需求的東西,更無不可替代性,要我給這個項目下個定義的話,它根本算不上科技創新。”
李建昆將“科技”兩字,加了重音。
他繼續說道:“放在別的單位,這個買賣不是不能做。但擱科技背景如此強大的服務部,未免有些大材小用,根本沒能發揮出本身優勢,我料想也不足以用‘技術擴散,創造經濟價值’這句話,去堵住那些反對的人的嘴巴。”
陳春仙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可不就是這樣?
“我看過陳教授您的一些演講報道,您可以捫心自問,這是否背離了您的初衷?”
陳春仙長歎口氣,“我們有我們的難處,想要開展大項目,勢必要資金投入,我們沒有。”
“這個能理解。”
李建昆道:“我說的是方向上的錯誤。到底是不是這樣,教授您心裏應該比我清楚。”
陳春仙沉默良久後,微微頷首,“你說得對,我們有些急於求成了。”
他心裏還頗為感慨,這孩子很不簡單啊!
短短幾天時間,竟然把服務部研究得這麽透,看問題如此之深,都看進他心眼裏!
李建昆搭眼看他一眼,小聲道:“問題是…這樣成不了啊。”
陳春仙:“……”
這死孩子,還是真不客氣啊。
一句話,把他一年多的付出和努力,貶成糞土。
“建昆同學,你來把這個電路串聯一下。”
“老師,我不會。”
全班哄堂大笑,戴黑框眼鏡的物理所女研究員,也呆愣在“講台”上。
你為什麽如此理直氣壯?
瞅著挺機靈的模樣,誰承想狗屁不通,教了一個禮拜,純屬對牛彈琴。
“你這樣的話,我看…明天就不用來了。”
得,逐客令。
李建昆隻能訕訕一笑,以作回應。
所幸這一個禮拜的打入內部,讓他基本在這裏混熟,也搞明白很多必要信息。
服務部的運行模式,簡單來說,即周邊科研機構的研究員們,利用業餘時間自發開展項目,把高端的科研成果簡化,融入到基礎民生中,形成產品,再進行推廣銷售。
所得利潤主要給研究員們發了津貼,大概每人每月能拿到十來塊。
有多少盈餘,不得而知。八成不太樂觀。
重點是,科研機構的管理層們,多半並不支持,議論、責難、誹謗、告狀……這類事屢見不鮮。
服務部在艱難發展的同時,還要麵對解決這些負麵影響,可謂舉步維艱。
難哪!
不僅服務部難,他也難。
某種程度上講,他的想法跟陳春仙不謀而合,讓知識和金錢產生裂變。隻可惜技術不缺,錢也有,大環境卻不支持。
如今被轟出課堂,他尋思,索性去找陳春仙謀一把吧!
“小琴,看到沒,皮囊好,不代表腦子就好使。”
同桌一個哥們冷嘲熱諷。
叫小琴的姑娘坐在李建昆旁邊,這幾天對他頗為關照,生怕他留不下來,變著花樣想給他補課。
他當然沒答應。
他雖然是個物理學渣,但這輩子腦子學活泛了,初中物理,掃兩眼便會。
姑娘這會小臉發白,有點萬念俱灰的意思,終究沒有留下啊。
李建昆看著這位“班花”,暗歎一聲,造孽呀!
班上的學生基本都是返城後,可謂一無所有的知識青年,他自然不會去跟那哥們計較,也沒打算給這位班花來一場什麽造化。
於人家不切實際的幻想,等同傷害。
這邊上課並非全天,上下午各兩個鍾。
下課後,李建昆哧溜閃人,班花追出來時,他已經不見蹤影。
陳春仙今天的行蹤,他能把握到,老林領著去了新建刀具廠,黃昏時分,他從暫安小院出來,又顛到服務部。
辦公室裏,陳春仙果然在。
還有個紀世贏。
李建昆杵在門口道:“我有點事,想找陳教授私下談談。”
紀世贏:“……”
好嘛,轟他唄。
得,正好晚飯點,他也要回家恰飯去。
紀世贏走到門口時,歎息一聲,“伱小子看著挺聰明的呀。”
李建昆笑了笑,沒應茬,送走紀世贏後,他隨手帶上房門。
“聽說你在培訓班那邊沒通過?”
對於這個間接給服務部送來一筆大單的小夥子,陳春仙有心留意過,本想提攜一把,奈何老師們對他的智商評價,實在堪憂。
留下來什麽都不會,怎麽弄?
白養著嗎?
“我故意的。”
“……噢?”
<divss="contentadv">陳春仙怔了怔,深深看他一眼,示意他隨便坐。
李建昆在木藝沙發上落座後,正色道:“我進培訓班,不是為了留在這裏工作,主要是想研究一下服務部的運行模式,以及技術商業化的可能性。”
謔!
這番話……是智商堪憂的人能說出來的?
陳春仙瞪眼問:“你到底啥身份?李姑娘不是說,你晚上在她那幫忙嗎?”
“嗯,她是我姐。”
陳春仙:“……”
好家夥!
合著你們姐弟倆,擱這跟我設語言陷阱呢,上回李姑娘這麽一說,我還真以為你是她的小工。
李建昆沒藏著掖著,此行主打一個坦誠交流,“我學的是經濟學,北大出來的。”
陳春仙這種人,自然不會被這個來頭嚇到,隻是苦笑道:“你搞臥底啊你。為什麽要研究我們?”
李建昆回道:
“因為在周邊生活了幾年,我發現各大研究所有不少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其實許多可以轉化為民用,創造經濟價值,這也符合大方針。
“但現實的情況是,它們幾乎都被封存在實驗室裏,如同寶藏深埋地底,有時想起,我覺得十分可惜。
“服務部的出現,讓我眼前一亮,我很想知道這些技術能不能順利轉化為民用,會受到哪些掣肘,能帶來多大經濟效益,所以我過來了。”
聽聞這話,陳春仙不禁高看這孩子兩眼。
有想法,也能付諸於行動。
還有一點,這孩子的想法,跟他如出一轍。
一言以蔽之,這是個能聊到一塊的年輕人。
陳春仙來了興致,手肘撐在桌麵上,托著腮幫子問:“你研究出個啥了?我很好奇以你們經濟學的視角,是怎麽看待服務部的。”
“我說句真話,陳教授您別生氣。”
“你說。”
李建昆暗吸口氣道:“技術擴散,想法非常好,可是你們一幫科學家,沒能玩轉經濟。”
陳春仙微微蹙眉,“此話怎講?技術開展項目,項目衍生出產品,產品推銷出去創造經濟價值。這三板斧合乎邏輯和流程,我認為沒有問題。”
“是這個道理沒錯,可是你們缺乏對於市場的了解,對於經濟規律的認知,對於民眾需求的把控,你們推出的產品就有問題。”
李建昆頓了頓,道:“如果我沒猜錯,你們是全憑主觀意識進行想象,比如什麽技術適合民用,能製造出什麽基礎產品,立馬三五人為一組,展開項目。
“這不對。
“就拿開關插座來說,它不是市場迫切需求的東西,更無不可替代性,要我給這個項目下個定義的話,它根本算不上科技創新。”
李建昆將“科技”兩字,加了重音。
他繼續說道:“放在別的單位,這個買賣不是不能做。但擱科技背景如此強大的服務部,未免有些大材小用,根本沒能發揮出本身優勢,我料想也不足以用‘技術擴散,創造經濟價值’這句話,去堵住那些反對的人的嘴巴。”
陳春仙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可不就是這樣?
“我看過陳教授您的一些演講報道,您可以捫心自問,這是否背離了您的初衷?”
陳春仙長歎口氣,“我們有我們的難處,想要開展大項目,勢必要資金投入,我們沒有。”
“這個能理解。”
李建昆道:“我說的是方向上的錯誤。到底是不是這樣,教授您心裏應該比我清楚。”
陳春仙沉默良久後,微微頷首,“你說得對,我們有些急於求成了。”
他心裏還頗為感慨,這孩子很不簡單啊!
短短幾天時間,竟然把服務部研究得這麽透,看問題如此之深,都看進他心眼裏!
李建昆搭眼看他一眼,小聲道:“問題是…這樣成不了啊。”
陳春仙:“……”
這死孩子,還是真不客氣啊。
一句話,把他一年多的付出和努力,貶成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