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你們缺一個我


    “你看過我的報告,應該知道我的願景,中關村背靠這麽多研究所,前有八大院,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我想把這裏打造成華夏矽穀!”


    陳春仙帶著股豪邁,也有一腔書生意氣,說道:


    “那麽以你們經濟學的思路,服務部該如何發展,成功之路又在哪裏呢?”


    不知不覺間,陳春仙的態度發生轉變,已經不將對方視為一個晚輩,而是經濟領域的專家。


    臭小子雖然否定他的付出,埋汰他,但他卻不得不承認,對方的話有些道理。


    此番是誠心實意求教。


    隻要能實現心中宏願,任何能帶來幫助的人,他都不介意視作老師。


    李建昆思忖一下,才說:“想要實現教授您的願景,此事還得分兩步走。”


    “噢?”


    陳春仙作了個請的手勢,側耳傾聽。


    “第一步,至少打造出一個具備高科技屬性,同時擁有不可替代性,又能讓市場如饑似渴的產品。”


    李建昆頓了頓,道:“賺錢!賺很多很多錢!


    “這樣一來,才真正實現了您所提出的‘技術擴散,創造經濟價值’的理念,屆時,反對的人會無話可說,上麵也能看清此事帶來的切實好處。


    “唯有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上層的公開支持,才能營造出良好的發展局麵。否則,我們談論其他,都是空中樓閣,埋頭幹了也很可能變成無用功,不知哪天就會被拍死。”


    啪!


    陳春仙一拍巴掌,神情振奮道:“對對對!極對!”


    這話簡直說到他心坎裏。


    他就是這麽想的,首先一定要獲得支持,否則一切都是扯淡。


    目前上麵還在觀望,算是給他一個折騰的機會,看能不能蹚出一條新路——這也是他急功近利的原因。


    迫不及待想幹出點成績。


    可惜……要按對方的說法,他淨做無用功了。


    不過,陳春仙很快又意識到一個問題,咂舌道:“具備高科技屬性,無可替代,還要市場如饑似渴,這……有這樣的產品嗎?”


    “當然有。”這三個字李建昆說得斬釘截鐵。


    未來不敢說,這年頭,一數一大把。


    把那些符合時代科技水平,即將問世的,卻還沒有問世的玩意,隨便拎出一個都是。


    陳春仙兩眼放光,忙不迭追問:“什麽?”


    “這個稍後再說,我得想想。”


    陳春仙:“……”


    害他白高興一場。


    你這不是純純的放嘴炮嗎?


    李建昆看出他的失望,解釋一句道:“我得看看服務部有哪些技術底蘊,能造出什麽花樣,才能想出來不是?否則我隨便說一個,國外現在風靡的移動電話,它是不是具備我說的三個特性?但咱們現在能造出來嗎?”


    聽聽,又有點道理。


    陳春仙微微頷首,問:“那第二步呢?”


    “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後,咱們不能走歪,我研究過許多曆史商業案例,不少商業體發展之初,願景都非常好,但是當賺到錢後,便丟失初心,隻知道往‘錢’看。


    “短期看,或許能迅速積累財富,可從長遠來看,沒有與時俱進的核心技術,終將被市場所淘汰。”


    不知為何,說到這裏,李建昆想到聯想和華為。


    這番話裏,他存在一些私心,想把陳春仙往自己設想的路上引。但從大局的出發點上講,於民於國,都有益。


    看到陳春仙下意識點頭,李建昆補充道:


    “畢竟您的願景是打造華夏矽穀,想要在中關村大街這片荒蕪之地上,建造出一座科技之城,這不是某一個人的努力能辦到的。您能做的,隻是一隻領頭羊。所以更不能走偏,必須以技術為核心。


    “最好是專精某一個領域的技術,對於未來民用科技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領域。


    <divss="contentadv">“像服務部現在這種模式,看似有幾十個研究員參入其中,實則三五人各成一組,研發的項目都不同,力量根本沒有凝聚到一點。


    “您想想看,如果能在這樣一個領域裏做到世界領先,錢財,還算個啥?那不過是順帶之物。”


    陳春仙若有所思,“比如?”


    “芯片。”


    謔!


    陳春仙詫異望向他,那模樣似乎在說:伱一個搞經濟的,還知道這玩意?


    芯片科技,是目前全世界最頂尖的科技之一。


    隻是在國內民用領域的應用,幾乎為零。


    老百姓能說出什麽裝配芯片的東西?


    陳春仙訕訕一笑,“這可不好搞啊,咱們國家搞芯片的機構,專業人才,屈指可數。我們是要人沒人,要設備沒設備,不可能搞出來。”


    “這是一個長遠規劃嘛。”


    李建昆打趣道:“好搞還搞它幹嘛?搞出來它也不吃香啊。據我所知,咱們的光刻機隻落後世界領先幾年時間,其實底蘊不缺。


    “不過呢,我對這方麵發展,並不看好。”


    你小子懂的可真多!


    連製造芯片的光刻機你都知道,還曉得咱們的技術層次。


    陳春仙內心感慨的同時,好奇問道:“為什麽不看好?”


    李建昆攤攤手道:“咱們跟米國正處於蜜月期,他們可不是省油的燈,一肚子壞水,不可能坐視我們在如此關鍵的科技領域,漸漸趕上他們,我料想,肯定得整出點幺蛾子,比如賣咱們落後一兩代的光刻機。


    “那咱們的有些人一想啊,誒!朋友願意賣,既然能買到,完全夠用,還勞心費力研究個啥?


    “結果大概率就是花錢買去了,反正目前需求量也不大,從而荒廢了自己的研究。”


    好小子!


    你是擱這搞陰謀論呢,還是真看穿某些東西?


    陳春仙愕然好一陣,但他必須得承認,這種可能性是有的,在軍工領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


    李建昆繼續洗腦道:“無論這種事會不會發生,研究芯片的方向總沒有錯,芯片是電子科技的大腦,未來的高新電子產品都離不開它,大有可為!


    “底蘊咱不缺,設備旁人搞不到,服務部這邊隻要能取得上麵的支持,應該是花錢就能搞定的事情,采購到設備,沿著目前的研究成果,繼續深入。


    “缺少專業人才的話,可以摸索、培養,研究員哪一個不是一等一的聰明人?


    “所以我的建議,第二步是成立一個專業研究室,致力於芯片的研發。這樣不僅能確立以技術為先的科研之風。研發成果也是未來市場所稀缺的。兩全其美。”


    陳春仙都聽得有點懵。


    這嘩啦嘩啦兩步,是替他把未來的路都規劃好了麽?


    他沉吟道:“你等等哈,你說的這些有道理,主觀上我是讚同的,但是不是太想當然了?


    “第一,營造出良好發展環境的‘法寶’,隻有一個概念,能不能捯飭出來這樣的產品,還是個未知數。


    “第二,創建研究室,搞芯片研發,就算上麵允許我們采購相關設備,你知不知需要多少錢?這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海量資金投入,哪裏去弄?


    “第三,研究員集結力量悶頭搞研發,那不是跟我們現在的本職工作一個性質嗎?市場誰去開拓?怎麽把研究成果變成經濟效益?”


    搞來搞去,似乎又回到原點。


    李建昆解釋道:


    “所以你們缺少一個,能給你們提供一個‘法寶’,從而打開局麵。另外能給你們提供海量資金,以供芯片研發。再就是能將未來的芯片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的人。”


    “可不是?”陳春仙這三個字說完,忽然意識到什麽。


    眨巴眨巴眼,死死盯著他。


    李建昆嘴角微揚,“沒錯,就是我。”


    陳春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我的80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9並收藏重生:我的80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