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反響激烈如同兒戲


    因為事先通過氣,李治的旨意在諸宰相手中隻是過了手,便蓋上了宰相印。


    唐朝的製度就是如此,一份真正有效的聖旨除了皇帝的玉璽以外,還要有宰相認同的印記,方才能夠生效。


    隻是在第二日,朝廷就公布了科舉改革的全新方案,通過朝廷傳向四方州府縣城。


    全新的科舉製度曝光,刹那間,李義府被貶的話題不香了。


    先是京畿之內,大街小巷無不談論此事。


    口碑可謂兩級反轉。


    在民間讚同者居多,百姓們大多湊個熱鬧,在他們看來,讓世家大族,達官貴胄走不了後門,就是好的政策。


    但在士林卻招來了不少的罵聲。


    京畿內的士林大多都是豪門士子,他們有家財支持,在京畿遊學尋求出仕的機會。


    他們有人脈有關係,憑什麽要跟庶族寒門公允的坐在一個考場裏考試?


    有捷徑走,又有誰願意去走坎坷之路?


    能夠通過行卷、公薦,提前取得科考名次,也是一種本事,為什麽要改變?


    隻有為數不多的庶族庶出子弟願意為其發聲,但很快就湮滅在了諸多的聲討中去了。


    有間酒肆。


    兩位國子監的學霸正在一起飲酒。


    正是魏元忠與張柬之。


    魏元忠似有心事,一杯一杯的喝著,俊朗的麵容有些泛紅,眼中帶著醉意。


    “孟將兄,難怪你選擇明年參加科舉,陳先生事先與你漏過風了?”


    魏元忠是為數不多知道張柬之有意控製成績,以便能在國子監裏求學的。


    對於他突然決定參加明年科舉,有些意外,直到得到科舉改製的消息,聯想最近半年,張柬之常與陳青兕往來,有些明悟。


    張柬之說道:“元忠兄也跟世人一般看待先生?先生並未多言,隻是勸為兄參加科舉。”


    魏元忠道:“自是不敢,隻是弟心中不快。先生看重孟將兄無話可說,可對程伯獻,那蠢貨都比對弟上心,這心中不是滋味。”


    魏元忠是國子監的天之驕子,文武雙全,屬於明星生員。


    可偏偏萬眾矚目的他,未得陳青兕的青睞。


    若是他人也便罷了,偏偏是依為偶像的陳青兕,這讓魏元忠頗為難過……


    張柬之道:“元忠處於矚目之下,何須先生照拂?”


    魏元忠囔囔道:“終究有些不一樣。”


    便在這時,街上傳來了喧鬧之聲。


    “打起來了,盧國公家的郎君,跟修武伯家的郎君打起來了,就在馬球場。”


    這是百姓向坊內武侯報警。


    長安人口眾多,治安管理不易。


    為了便於第一時間處理問題,每個街坊都設有武侯鋪子,裏麵的武侯負責日常巡邏,緝捕盜賊,維護治安。類似於後世片警……


    魏元忠起身道:“這程蠻子當真是惡性不改,就不怕汙了先生的名望?”


    今日是國子監休沐,兩人在來得路上遇到了程伯獻去馬球場玩耍,心知盧國公家的郎君八成是他。


    <divss="contentadv">至於修武伯家的郎君,魏元忠、張柬之都認識,叫楊琪,曾經也是國子監的學生,祖上是輔國將軍楊暄,太祖父叫楊嶽跟楊素是兄弟,祖父楊宏禮是貞觀朝的宰相,父親楊元嗣而今官拜禮部侍郎,家學深厚。


    在國子監的時候,魏元忠與楊琪關係不俗,加上反感恣意妄為的程伯獻,本能的就站在楊琪這邊。


    “走!我們看看去!”


    借著酒勁,魏元忠拉著張柬之就向馬球場走去。


    來到球場的觀眾席上,卻見一人追著三人叫罵。


    “姓楊的孫子,有本事別跑,程大爺教你學學說話。”


    程伯獻有些極其敗壞的大叫,對著楊琪奮起直追。


    因為成績提升,程伯獻已經實現了馬球自由,隻要成績不退步,隨便怎麽玩。


    這一大早,程伯獻便約好了朋友一起來球場玩球,打了一場比賽,休息的時候,聽到楊琪說起了科舉的事情。


    楊琪在家排行老二,家裏蒙蔭的資格給了老大。


    楊元嗣讓楊琪考科舉,打算動用關係,給他弄一個進士的身份,然後進入官場。


    結果新規出來,別說是禮部侍郎,便是親王宰相也沒有本事走後門。


    楊琪自是心存不滿,言語間對陳青兕冷嘲熱諷。


    程伯獻聽不得這個,讓楊琪閉嘴。


    兩人起了口角,於是打了起來。


    程伯獻身手了得,一個手就將楊琪按在了地上。


    楊琪的好友助拳,讓程伯獻一並打了。


    得知事情的經過,魏元忠有些意外,說道:“程蠻子難得幹了件好事,不枉先生如此對他。”


    他說著拉著張柬之繼續上前,說道:“麵對他們,武侯肯定不敢管,我們走近一些。萬一,對方來人了,程蠻子吃了虧,我們助拳去。”


    張柬之苦笑跟上。


    最終沒有輪到他們出手,程伯獻無愧程咬金的孫子,在打架鬥毆上天賦異稟,他人根本不敢出手,最終楊琪給程伯獻按在地上摩擦,逼著他當眾道歉,將說過的話收了回去,也不管陳青兕聽不聽得到。


    此事鬧得頗大,楊琪的父親楊元嗣氣得直接上書彈劾程處弼,痛斥他教子無方,縱容程伯獻為非作歹。


    門下省!


    許敬宗與辛茂將喝著茶。


    對於自己的老部下,許敬宗沒有任何的忌諱,直言道:“既然教子無方,那就拿他開刀吧!”


    辛茂將說道:“楊元嗣此人還算清廉,一時間不好拿捏他把柄。”


    許敬宗道:“據說楊元嗣的祖上也是關西勳貴,地位僅次於八柱國。陛下還讚太府卿說‘越公兒郎,故有家風’。既是關西勳貴,跟褚遂良應該有些關係吧。陛下將重擔賦予我等,豈能一事無成?”


    他隻是不屑於李義府去爭,這才由著他放肆,並不代表他許敬宗這把刀握在李治手上的刀不鋒利。


    辛茂將說道:“屬下明白了!”


    隻是第二天,楊元嗣便遭到了彈劾。


    然後李治查也不查,直接下旨將楊元嗣外放,往荊南潭州擔任刺史。


    禮部侍郎,禮部的二把手,便這樣如兒戲一樣,給隨便套了一個跟莫須有一樣的罪名驅逐出了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