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蠶引真人幾乎同時陷入困境的,還有那些進入魔道“魔滅天陣”的道門修士,一個溢滿汙穢不堪的血水,血水滾滾翻騰的血池,便是“魔焰滅天陣”陣眼所在。這些道門修士用神識探查之下,不由是驚呼出聲,這一池血水竟是連通地府冥河之中,而那“魔焰滅天陣”的陣眼,便在血池之中。道魔雙方皆是找到對方命門之所在,卻又是均不敢下手,此事卻是怪異無比。而便在蠶引及一眾潛入魔道大陣的老道正潛心思索該要如何破陣之時,那十二件法寶及一泓血池同時顯現異象。


    蠶引真人麵前的十二件仙寶同時暴起萬般光華,緩緩轉動起來,且蠶引感覺身周忽地出現一股壓力,將自己身形向那十二件光華奪目的法寶推去,蠶引此時大驚,急急將神念展開,按照原路迅速退出大陣。而那些身處“魔焰滅天陣”中的修士,亦是見那泓血水忽地暴漲而起,當下那裏還敢停留,急急從進來之路上退出,生恐大陣一發,便要身化齏粉。


    道門中人功力回複,大陣從新運轉,對那些正被淩雲及亡月等老妖淩虐的老道來說,無疑是天賜福音,在與淩雲加入後的短短半個時辰之內,除去被淩雲偷襲擊殺的道門高人不算,這半個時辰之內又有十一介,老道被淩雲斬殺,這樣的結果對這般平日裏道貌岸然、高高在上的老道們,無疑是個沉重至極的打擊,失去各種仙寶後的道門高人,僅以自身地修為。根本就無法適應淩雲快如電閃地身形。若是沒有亡月等老妖的牽製,這些道門高人還可以絕對強悍的真元將空間封鎖,以遏製淩雲的進擊,然在亡月等老妖地魔功下。這樣的想法卻是海市蜃樓,想想可以卻是做之不得,護身真元一旦被淩雲劍勢正麵擊中,便如同紙般脆,弱,難有絲毫的作用。


    是以雙方大陣的複蘇,卻是救了這些老道一命。麵對即將暴發的天地之威,亡月及幾個老妖急急偕同淩雲飛回本方陣勢所在,正為蠶引真人的安危憂慮之際。隻見一抹溜光從那天際祥雲處飛射而出,瞬息間,便回到魔道大陣所在,見蠶引真人安然脫身,回到己陣,群魔才鬆了口氣。


    在領教了淩雲那淩厲無匹地劍氣。及那形同鬼魅的身法,一眾驚魂乍定的老道此時仍是心有餘悸,魔道妖邪,除那淩空之外竟還會有此強援,實在始料未及,對於始終未露麵地淩空,道門中人確是視同大敵,也早已留下後招。伏於陣中等候,隻要淩空一現身,便有各派修士突擊而出,以雷霆萬鈞之勢將之一舉擊殺,那知淩空未出現,卻是來了個劍勢淩厲不在淩空之下的人物,一番突襲,將己方實力削弱不少,那些準備好伏殺淩空的修士又不敢妄動,恐是魔道的陰謀,坐視之下,一眾老道自然是損失慘重,卻是徒呼奈何!


    受此打擊之下,道門一眾老道再不敢妄動,且那魔道大陣以地府陰魂血池保護陣眼之處,正道修士卻也一時無法破解,一眾老道見既是無法瓦解魔道陣法,那便正麵強攻吧,卻是不知那些答應前來相助的隱跡高人們怎地還未現身,然此刻也是顧不得許多了,盡快破去魔道大陣方是正理,是以紛紛潛入大陣之內,一同運轉大陣,轟擊魔道妖邪。


    道魔雙方初次短兵相接,群魔得淩雲之助雖是一舉斬殺了數十名老道,然自身卻非是無損,被那些正道修士斬殺的魔頭,足足有二百之數,損失比正道慘重許多,然其等畢竟是魔道中人,隻要死地不是自己,幾個老妖卻毫不在乎,僅僅是可惜戰力受損而已。


    隨著雙方大陣的再次啟動,響徹天地的暴響與各色光芒再次將蜀山覆蓋,“大周天滅魔法陣”與“魔焰滅天陣”對轟的威勢,絕非人間禁法能隔絕得住的,是以雙方如此巨鬥,凡俗中人一樣是看的清清楚楚,蜀山之上祥雲密布,各色光華飛舞,並伴隨陣陣暴響,其聲可傳千裏,蜀山周邊的世俗中人,何曾見過如此異相,心下均以為是神仙顯靈,密密麻麻的跪滿不知多少世俗凡人。


    “大周天滅魔法陣”有了數百老道地加入,立時威勢大增,轟出的雷霆霹靂,水火洪流,比適才僅有各派門下弟子主持時強大了許多,亡月等幾個老妖雖也是一同將自己等的魔功加入大陣,然畢竟難敵正道實力強橫,短兵相接時,魔道眾老妖可以依仗各類陰毒的法寶魔功力敵多人,卻非是說這些老怪的修為,比那些正道修士聯合後還要高上許多,如果是真元相拚,亡月、紅發等老妖,一個二個自然不在話下,若是三個老道便有些難以應付,若是同時與四、五個老道互拚真元氣勁,便是強如亡月的修為,亦是不得不暫避其鋒,是以魔道大陣雖得幾個老妖全力催發,卻仍被道門中人壓在下風。


    一眾老道因為貪功冒進,致使被淩雲突襲得逞,亡了三十多個老道的性命,怎教這些道門高人不將淩雲恨之入骨,且那淩雲修為雖不及淩空,二者劍訣卻是一般無二,定是與那淩空師出同門,是以這些老道對淩空更恨的狠了,然卻是隻能在心中惱怒,人在那裏都不知道,卻還要小心防備才是。


    道魔兩邊以大陣對轟,戰的如火如荼,道門雖說占得上風,然若想取勝,卻仍是有些艱難,便在此刻,一聲佛號渺渺傳來,似乎微弱無比,卻又清晰異常,昆侖掌門與青城、龍虎山、全真教一眾老道交換了下眼神,不禁有些詫異,怎地會有佛門中人前來。


    道門雖與佛門有些齷齪,然畢竟同是正道中人,暗裏雖是各自較勁,麵上卻均是道貌岸然。且值此道門討伐魔道中人時候。佛門僧侶前來,想必乃是前來相助的,再者佛魔本就是天生的對頭,佛門中人常言佛法無邊、普度眾生。是否確是如此,道門中人自來是嗤之以鼻,然那佛法與那魔功天生相克,乃是不爭的事實,是以各派掌門聞佛號傳來,當即飄出陣中。前去相迎。


    全文字版小說閱讀,更新,更快,盡在ㄧ6k文學網,電腦站:.ㄧ6k.cn手機站:àp.ㄧ6k.cn支持文學,支持!眾位掌教出得陣外,隻見遠處一團祥和金光緩緩而來,還未至近前。陣陣梵唱之聲已是遠遠傳來,教人聞知便有親近向往之意。眾道教修士見此,知必是佛教大德高僧到此,雖道門與佛門一向有些齷齪,然人家既然來相助,卻也不可失了禮數。當即幾個老道各自整理一番,靜待佛門高僧。


    那佛光看似緩慢,卻是須臾便已至近前,顯出內裏真容,幾個道門掌教真人看去,果然均是佛門高僧,有峨嵋曉月禪師、五台山悟心尊者、黃梅東山寺智光和尚、寶林寺慧靜禪師,皆是當今佛門有大德行地高僧大德之士。


    見佛門高僧顯身。幾位道門掌教真人齊齊稽首一禮,口宣:無量壽佛。


    幾位佛門高僧也各自合十為禮,宣了聲佛號後,峨嵋曉月禪師當先說道:“老納等聞得諸位道兄滅魔之舉,心下實是欣慰無比,如此為天下蒼生之舉,老納等自然不可坐視,是以舉眾而來,共襄盛舉,望各位道兄莫要嫌老納等修為低微才好。”


    幾位道門掌教真人聞言,卻是心中大喜,此時能有佛門高僧來助,剿滅群魔必又多上幾分把握,且佛門功法一向克製魔道中人,而那魔道各類陰毒汙穢之氣,卻是難以侵入佛光之內,有此滅魔佛光,何愁群魔不滅。當下幾位道門掌教真人,請眾高僧稍待,待我等先消耗完布魔陣者之修為,便請各位大師隨我等一舉破去魔教陣法,那時便是群魔授首之時。


    卻說這佛門修行與那道門確大是不同,道門修行者追求地是以自身溝通天地,一世成仙,得大道而霞舉飛升,佛門修行卻是以積累功德渡化世人為主,修養的是心靈,注重的是來世,於肉身從不注重,認為肉身不過是度世寶筏,隻要能修成大道,肉身不過是臭皮囊而已,隨時可以拋棄,是以佛門的僧人難有一世而成大道者,轉世修行靈魂不滅方是佛門修行之道。道、佛二家高人又寒喧得片刻,幾位掌教真人便回去主持大陣,佛門眾僧則在祥雲之上結迦端坐,等待除魔之時。


    道門眾修士得此強援,立即法力全開,催動大陣,地水火風,雷霆霹靂不住擊出,將魔道“魔焰滅天陣”打地無還手之力,亡月等老妖怪心下焦急,卻無絲毫辦法,隻得不住抵禦道門如潮攻勢。


    如此又轟擊得兩個時辰,“魔焰滅天陣”雖是魔道上古奇陣,無奈卻是布陣之人修為不足,且是又無可加持陣法威力的奇寶相助,在此猛攻之下,終是運轉艱澀,想要反擊也是有心無力。


    道門眾修士見下方魔陣處,黑雲漸有消散之感,紛紛鼓足餘勇,勢要將魔道大陣一舉擊破。立於雲端的佛門高僧見道門奇陣有此威勢,均是心下駭然,卻是未曾想到道教中還有如此威勢絕大的陣法,降魔如此之見功,當下這些佛門大德高僧亦是紛紛出手相助,佛光陣陣、瑞氣千條,朵朵金蓮虛空幻現,挾帶佛門威儀,直向魔道大陣擊去,魔道上古相傳的奇陣“魔焰滅天陣”危在旦夕,眼看便要被道、佛二家聯手破去,魔道群妖均是心中焦急,然卻是魔道一尺、道高一丈。


    眼看魔道奇陣護陣的九陰罡煞便要被徹底擊破,隻見蜀山九浮山中原來地望天宮,現在的妖王居所,亡月老怪的逆天宮忽地暴起一道驚天劍氣,衝破逆天宮殿頂,觀之、那股劍氣色做金黃,竟有數百丈粗細,威勢之下,禁法重重地逆天宮竟是承受不住那劍氣的衝擊,轟然一聲被擊做齏粉,隻見那劍氣暴漲而出,直衝天際,一眼看去,竟不知衝至何方,如此威勢,恐怕連天庭都要震動。


    佛、道二家高人被那劍氣威勢所攝,一時間竟是忘記繼續攻擊群魔的大陣了,便在其等驚異之間,一聲長嘯傳來。其聲穿金裂石。隻見那衝上天際的金黃色劍氣,忽然挾帶無邊威勢,向道門之“大周天滅魔法陣”當空斬來,劍氣未至。那滾滾天威已教道、佛眾位高人膽顫心寒,當下那裏還敢於立於陣外,急急遁入陣中,全力運轉“大周天滅魔法陣”,欲憑大陣之威抵擋那恐怖之極的劍氣。


    道、佛二家高人此時那敢有絲毫之鬆懈,“大周天滅魔法陣”經道門中眾老道地全力催動。亦是暴起潼潼光幕,其上七彩變幻,異彩紛呈。護持陣眼所在地十二件仙家異寶,此時亦是騰暴其威,各色彩光芒焰閃動,威勢之強,不在擊來劍氣之下。


    佛門眾高僧此時亦是不敢留手,陣陣純正佛力彭湃而出。降魔杵、金龍奪、什錦袈裟等佛門寶物紛紛出手,道、佛聯手之下,將個大陣加持的宛似銅牆鐵壁,隻等那劍氣擊來,然眾高人均未想過主動迎擊,一心隻在加固陣型,卻是心中銳氣已失,麵對那宛似天威的一劍。已是心膽俱寒了。


    時間在此刻宛似過的極慢,隻因此時場中,不論道、佛、魔三教中人之心神,皆以為那劍威勢所奪,天地間仿佛隻有那一劍,除此之外再難見他物,眾人眼中所看,心中所想皆是那恐怖至極,宛似開天辟地地一劍,仿佛那一劍乃是自遠古而來,今日方才現於世間。


    在蜀山群魔期待的眼神中,那威勢恐怖至極,宛似開天辟地的一劍,終是當空而至,斬在大周天滅魔法陣”之上,群魔隻見一團彩芒暴起,一圈圈肉眼可見的空間波紋向外擴散,隨後耳中才傳來轟然暴響,整個“大周天滅魔法陣”之上,暴起無數彩芒,似欲阻攔那驚天動地地一擊,然不論什麽,隻要與那劍勢一觸,便即消散無蹤,層層祥雲湧起,不住的向那散發出威勢地劍氣裹去,二者每一次相觸,便暴起一串巨響,七彩祥雲不住消散,那威勢無邊的金黃劍氣,亦是在那七彩祥雲的不住侵襲下,一點點消弱,現在便看是道門大陣地七彩祥雲先被消耗殆盡,還是那金黃劍氣先被七彩祥雲抵消。


    道門眾修士此時苦不堪言,隻覺得今日一戰,可謂是不順之至,先前趁魔道中人力竭之時,出手破陣,那知陣未破去,卻被那突然殺出的修士殺卻己方數十老道的性命,白白教那魔道中人占了便宜去,而此時借大陣之力,及佛門大德高僧援手,眼看便要將群魔大陣破去,那時、相信在道、佛二家的聯手之下,群魔便是有那修士相助,或是淩空殺出,也是不懼,誅殺群魔不過反掌間事。


    那知竟在此刻,卻是不知從那裏冒出如此威勢超然的劍氣,一擊之威,竟是教自己等布下的奇陣也是難以抵擋,最可恨地便是這突然擊出的劍氣,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此時快要功成之際擊來,此時的布陣之人,為擊破魔道大陣,人人功力損耗頗大,空有威力無邊的大陣,卻是僅能發揮十之一二的威勢,如此專揀便宜之舉,怎不教人惱恨。眾道士惱恨歸惱恨,卻是不得不強提修為,與那劍氣對抗,否則若是教那劍氣擊破了這“大周天滅魔法陣”,那今日不僅滅魔不成,道門中必要精英盡散。


    且說蜀山群魔在此危難之際,忽得此強助,群魔愣得片刻,眾老妖當先醒悟過來,如此良機怎能錯過,還不快趁那道門中人抵擋那驚天一劍之時攻擊,還待何時,在群魔催動下,“魔焰滅天陣”之九陰罡煞再次匯聚,道道黑雲、烏芒直向道門大陣轟去,誓要趁此良機將道門大陣破去,群魔稱雄於世之良機終於到來了。


    道門大陣在兩相合擊下,那護陣祥雲終是抵擋不住,眼看便要消散,適才群魔將要陣破的心情,終是論到這些道門修士品嚐一番了。道門幾個掌教真人氣的臉青唇白,卻也知道此時不是發怒之時,若當真大陣被破,千古道門消亡在即啊,當下再是顧不得什麽,昆侖、青城、全真教、龍虎山天師教,上清宮等的掌教真人,身形一動迅速趕至大陣陣眼所在,在那陣眼前十二件仙家法寶前站定。


    十二位掌教真人默立片刻,忽地張嘴各自對麵前地一件仙家法寶噴出一股淡淡的紫氣,那紫氣一出便即沒入那件仙寶之上,然再觀那十二位掌教真人,卻是本來紅潤如嬰兒的臉色,瞬間變的煞白,且給人焦枯之感覺,噴出紫氣之後,那十二位掌教真人同時舉掌猛擊自己囟門。


    陡然間,隻見十二個小人自各派掌教真人囟門而出,麵目與各派掌教真人一般無二,且是周身宛如琉璃所造,散發陣陣異香,竟然是紫府元嬰。


    (全本小說網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惟劍為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空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空子並收藏惟劍為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