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讓人瘋狂的政策
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者:江南山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全縣都成了自己人,上上下下都喂飽了。
然而即使如此,楊一笑依舊謹慎。
他發布告之時,借用縣衙的名義,哪怕被有心之人盯上,但也抓不住他的把柄。
事實上,這是他的一次試探。
也是麾下一群老謀深算者共同商量的決定。
此次借用縣衙的名義發出布告,幹的事情卻是招撫流民進行屯田,如果這事不被朝廷追究,那麽以後就可以繼續幹。
村外80多個粥棚,貼了一模一樣的告示。
每個棚子前麵都站著書吏,負責給流民們宣讀和講解。
內容很長,全文如下。
第一項先是關於懲罰的,涉及參與鬧事的那些人。
“涇縣縣衙布告,鹹使流民聞之。”
“於今日清晨,有一千四百七十七人滋鬧,施暴行,傷婦孺。”
“身為災民,接受賑濟,不思感恩戴德,竟然打砸哄搶,此行為,重罪也。”
“若按雲朝律法判處,該當判個立斬之決。”
“然而縣秀才楊一笑公,心性良善,胸懷仁慈,有感災民悲慘,故而予以求情。”
“經楊相公求懇,縣衙做出如下判令……”
“凡此參與暴行者,貶為苦役五年,需開荒屯田,以贖自身罪!”
“又因此一千四百七十七人,鎮壓之時當場斬殺三百二,人死如燈滅,故而不追究家屬。”
“扣除之後斬殺之人,尚餘苦役1157人。從今日起,即刻勞作。”
自古以來,掌權講究恩威並施,然而‘威’要在‘恩’前,否則起不到震懾的效果。
所以這份布告的第一項,刻意把懲罰寫在了最前麵。
五年苦役!
勞作贖罪!
這份懲罰看似森苛嚴厲,流民們卻全都十分敬服,甚至就連遭受懲罰的那一千多人,個個都在慶幸自己保住了一條命。
所有人都認為,楊一笑是個仁慈的人。
一千多個苦役,當場就被縣卒押走,但是去的地方其實並不遠,勞作之地就在楊家村附近。
這附近曾有兩條灌溉大渠,乃是雲朝開國之時建造的水利,當初曾經澆灌十幾萬畝良田,號稱是整個涇縣的保糧之渠。
隻可惜由於雲朝的衰敗,再加上官場吏治糜爛,兩大溝渠年久失修,已經淤死長達二十年。
而楊一笑現在要做的,就是疏通曾經的兩條大渠。
隻要這兩條大渠重新流淌,重現當年的灌溉田地之能,那麽至少有十幾萬畝旱地,將會再次變回水澆田。
所謂廣積糧,其實就是種田地,這種事不是靠嘴說說就行,必須真真實實的去幹才行。
但是……
光靠一千多個苦役根本無法疏通大渠。
所以布告上的第二項,寫了楊一笑提出的‘以工代賑’。
粥棚前的書吏們繼續宣讀……
“涇縣縣衙布告,鹹使流民聞之。”
“爾等於老家遭災,千裏逃荒來此,連續五日,接受賑濟。”
“然則世上有一老話,救急不可救窮也。”
“所以此前所賑濟的五日施粥,乃是為了保你們不被餓死。現今爾等已經恢複體力,故而施粥不再白施。”
書吏們之乎者也念完一段,立馬開始用白話給大家講解。流民們則是屏氣凝息,生怕漏過任何的訊息。
大家很快聽明白,原來以後不再提供施粥了!
但是,並不意味著沒有飯吃!
因為書吏緊跟著宣讀,告訴大家一個好的消息……
“即日起,招募壯丁勞力。”
“分為三種,各有差事。”
“其一,開荒種田,縣秀才楊一笑因感災民疾苦,故而耗盡家資向縣衙購置荒地,願意與災民共享,雇人開墾荒田。”
“按朝廷律法,百姓開荒當上繳五成,然則天下荒田皆已有主,故而朝廷早無開荒之律。”
“因如此,天下皆按民間士紳之規定,百姓若想開荒種田,當向荒地主家上繳七成。”
“然則縣秀才楊一笑胸懷仁慈,不認爾等流民勞苦而無收獲,故,上繳定為五成。”
書吏們宣讀這一段之後,開始用白話給大家講解。
語氣故意帶著慫恿:“流民們,聽懂了沒?五成啊,隻需要繳納五成!”
“楊相公心懷大度,隻收取你們五成,並且他收的不是每年所產之糧,而是隻收開荒之時的五成土地。”
“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這意味著你們在此地開荒和別處不一樣啊!”
“別的地方開荒,開出來的田地都是主家的,你們每年隻有資格負責種,收成的糧食上繳給主家七成,而自己,隻能留下三成。”
“但是在楊相公這裏,他給你們留下的是地啊。”
“五成,開荒的五成……”
“你們每開出一畝田地,自己就可以留下五分。”
“楊相公已經和縣衙報備,到時候會有書吏替你們登記造冊。任何人隻要開出了荒地,都可以擁有其中一半的土地。”
“哈哈哈哈,都愣著幹什麽啊?”
“這時候不應該發愣啊,大家難道不該大聲發笑嗎?”
笑?
流民們沒有笑!
反而,無數人突然放聲痛哭。
隻見一群青壯漢子,噗通噗通的跪倒大片,全都衝著楊家村方向,嚎啕大哭著拚命磕頭。
“楊相公,楊相公,我們給你磕頭,我們給你磕頭啊。”
“地……”
“您竟然願意給我們地!”
“才隻征收五成,剩下都是我們自己的!”
“老天爺啊,求您保佑楊相公。他的大恩大德,讓我們有了指望。”
“我們盼著楊相公長命百歲……”
“我們世世代代感恩戴德……”
偌大一片地域,接近四萬流民,隨著消息一個傳一個,越來越多的流民放聲大哭。
地!
他們將會有用地!
楊相公耗盡家資,向縣衙購置了荒田,隻要大家願意開荒,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地。
日光浩浩之下,到處是跪地之人,磕頭聲,嚎啕聲,宛如塵世間的一聲驚雷,在這暮氣沉沉的雲朝北方炸響。
無數流民之中,趙雲和崔寒山麵色激動,這兩人雙手握緊拳頭,感覺自己的胸口怦怦亂跳。
足足好半會兒過去,趙雲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崔大哥,你聽到沒,隻要參與開荒,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地……”
崔寒山的語氣很激動,連連點頭道:“聽到了,聽到了,我準備現在就去報名,我以後將會成為有地的人。”
然而就在這時,今早那群漢子卻湊上前,紛紛阻攔道:“別急,先別急,布告還沒念完,這才念了第一項。”
其中一個漢子看著趙雲,語氣帶著濃濃暗示之意,低聲道:“趙雲兄弟,你忘了今早自己說過的話嗎?咱們這群人已經入了楊先生的眼,所以咱們很可能擁有更好的機會……”
“開荒種田雖好,但那是沒本事才去幹的事。”
“咱們這幾十個人不一樣,咱們每個都是練過武的,你今早不是說過麽,楊先生他很可能會征兵。”
聽到漢子們的勸阻,趙雲和崔寒山同時點頭,連忙道:“對對對,不能急,剛才聽到可以擁有自己的地,我一時之間有些太過亢奮了。”
“等,必須繼續等,等書吏們往下宣讀,聽聽下一項又是什麽。”
希望是征兵!
這群練過武的青壯,眼中全都閃爍著渴盼。
自古所謂好男不當兵,但那是沒本事才說的話,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不懼怕成為兵卒。
這些人不但練過武,而且還是目光長遠的。
他們隱隱已經意識到,天下亂世即將到來,如果這時候能夠追隨一位明主,說不定將來就能博取個封妻蔭子。
大好男兒,頭顱一顆!
要麽在沙場戰死,要麽建立偌大功勳。
自古從龍之功,最起碼公侯三代,這難道不值得拚嗎?這簡直太值得拚了啊!
他們這些人從老家一路逃荒到了涇縣,基本上每個人都能護著家人不被餓死,所以個頂個都是人中精英,身為精英豈能去做開荒種田的活?
他們想成為楊一笑的兵!
他們已經看出楊一笑想征兵!
……
然而出乎這群人意料的是,布告的下一項竟然不是征兵。
反而,依舊還是幹活相關。
“涇縣縣衙布告,鹹使流民聞之。”
“征召流民青壯之輩,參加兩條大渠疏通,每天每工,給付酬勞,此乃縣秀才楊一笑公所提,謂之以工代賑救助流民也。”
“凡是參與此項者,按天給予一斤糧食,並且,管吃。”
“除此之外,疏通之時所挖取的河泥,按照楊相公的說法,乃是極為上等的肥料,故而予以收購,一車五個銅板。”
“若有願意報名者,即可來此登記造冊也。”
伴隨著書吏的再次宣讀,流民們幾乎全都瘋狂了。
臥槽!
這第二項更加吸引人啊!
先前那第一項,開荒是個長久的事,但是這疏通河渠不一樣,這是現點現的能有收獲。
每天管吃,發一斤糧食,這就意味著糧食可以省下來,留給家裏的老弱婦孺當做口糧。
況且,河泥還能賣錢!
隻要挖一車河泥,就可以換五個銅板,如果拚命幹上一天,豈不是能攢三四十個銅板?
這日子慢慢就會好起來啊!
流民們滿眼都是激動,紛紛朝著粥棚擠過去,各種大聲嚷嚷,各種高聲哀求,不斷道:“我,我,求求您,給我報一個名……”
趙雲和崔寒山等人,其實也心動不已。
但是這群漢子仍舊強行克製,希望第三項可以聽到征兵的消息。
……
【第二章送上,依舊是3000多字大章,但我今天沒能成為生產隊的驢,自覺更新的稍微少一點,唉,才不到7000字,比人家那些日更4000的多了不到3000……略感慚愧呀】
……
然而即使如此,楊一笑依舊謹慎。
他發布告之時,借用縣衙的名義,哪怕被有心之人盯上,但也抓不住他的把柄。
事實上,這是他的一次試探。
也是麾下一群老謀深算者共同商量的決定。
此次借用縣衙的名義發出布告,幹的事情卻是招撫流民進行屯田,如果這事不被朝廷追究,那麽以後就可以繼續幹。
村外80多個粥棚,貼了一模一樣的告示。
每個棚子前麵都站著書吏,負責給流民們宣讀和講解。
內容很長,全文如下。
第一項先是關於懲罰的,涉及參與鬧事的那些人。
“涇縣縣衙布告,鹹使流民聞之。”
“於今日清晨,有一千四百七十七人滋鬧,施暴行,傷婦孺。”
“身為災民,接受賑濟,不思感恩戴德,竟然打砸哄搶,此行為,重罪也。”
“若按雲朝律法判處,該當判個立斬之決。”
“然而縣秀才楊一笑公,心性良善,胸懷仁慈,有感災民悲慘,故而予以求情。”
“經楊相公求懇,縣衙做出如下判令……”
“凡此參與暴行者,貶為苦役五年,需開荒屯田,以贖自身罪!”
“又因此一千四百七十七人,鎮壓之時當場斬殺三百二,人死如燈滅,故而不追究家屬。”
“扣除之後斬殺之人,尚餘苦役1157人。從今日起,即刻勞作。”
自古以來,掌權講究恩威並施,然而‘威’要在‘恩’前,否則起不到震懾的效果。
所以這份布告的第一項,刻意把懲罰寫在了最前麵。
五年苦役!
勞作贖罪!
這份懲罰看似森苛嚴厲,流民們卻全都十分敬服,甚至就連遭受懲罰的那一千多人,個個都在慶幸自己保住了一條命。
所有人都認為,楊一笑是個仁慈的人。
一千多個苦役,當場就被縣卒押走,但是去的地方其實並不遠,勞作之地就在楊家村附近。
這附近曾有兩條灌溉大渠,乃是雲朝開國之時建造的水利,當初曾經澆灌十幾萬畝良田,號稱是整個涇縣的保糧之渠。
隻可惜由於雲朝的衰敗,再加上官場吏治糜爛,兩大溝渠年久失修,已經淤死長達二十年。
而楊一笑現在要做的,就是疏通曾經的兩條大渠。
隻要這兩條大渠重新流淌,重現當年的灌溉田地之能,那麽至少有十幾萬畝旱地,將會再次變回水澆田。
所謂廣積糧,其實就是種田地,這種事不是靠嘴說說就行,必須真真實實的去幹才行。
但是……
光靠一千多個苦役根本無法疏通大渠。
所以布告上的第二項,寫了楊一笑提出的‘以工代賑’。
粥棚前的書吏們繼續宣讀……
“涇縣縣衙布告,鹹使流民聞之。”
“爾等於老家遭災,千裏逃荒來此,連續五日,接受賑濟。”
“然則世上有一老話,救急不可救窮也。”
“所以此前所賑濟的五日施粥,乃是為了保你們不被餓死。現今爾等已經恢複體力,故而施粥不再白施。”
書吏們之乎者也念完一段,立馬開始用白話給大家講解。流民們則是屏氣凝息,生怕漏過任何的訊息。
大家很快聽明白,原來以後不再提供施粥了!
但是,並不意味著沒有飯吃!
因為書吏緊跟著宣讀,告訴大家一個好的消息……
“即日起,招募壯丁勞力。”
“分為三種,各有差事。”
“其一,開荒種田,縣秀才楊一笑因感災民疾苦,故而耗盡家資向縣衙購置荒地,願意與災民共享,雇人開墾荒田。”
“按朝廷律法,百姓開荒當上繳五成,然則天下荒田皆已有主,故而朝廷早無開荒之律。”
“因如此,天下皆按民間士紳之規定,百姓若想開荒種田,當向荒地主家上繳七成。”
“然則縣秀才楊一笑胸懷仁慈,不認爾等流民勞苦而無收獲,故,上繳定為五成。”
書吏們宣讀這一段之後,開始用白話給大家講解。
語氣故意帶著慫恿:“流民們,聽懂了沒?五成啊,隻需要繳納五成!”
“楊相公心懷大度,隻收取你們五成,並且他收的不是每年所產之糧,而是隻收開荒之時的五成土地。”
“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這意味著你們在此地開荒和別處不一樣啊!”
“別的地方開荒,開出來的田地都是主家的,你們每年隻有資格負責種,收成的糧食上繳給主家七成,而自己,隻能留下三成。”
“但是在楊相公這裏,他給你們留下的是地啊。”
“五成,開荒的五成……”
“你們每開出一畝田地,自己就可以留下五分。”
“楊相公已經和縣衙報備,到時候會有書吏替你們登記造冊。任何人隻要開出了荒地,都可以擁有其中一半的土地。”
“哈哈哈哈,都愣著幹什麽啊?”
“這時候不應該發愣啊,大家難道不該大聲發笑嗎?”
笑?
流民們沒有笑!
反而,無數人突然放聲痛哭。
隻見一群青壯漢子,噗通噗通的跪倒大片,全都衝著楊家村方向,嚎啕大哭著拚命磕頭。
“楊相公,楊相公,我們給你磕頭,我們給你磕頭啊。”
“地……”
“您竟然願意給我們地!”
“才隻征收五成,剩下都是我們自己的!”
“老天爺啊,求您保佑楊相公。他的大恩大德,讓我們有了指望。”
“我們盼著楊相公長命百歲……”
“我們世世代代感恩戴德……”
偌大一片地域,接近四萬流民,隨著消息一個傳一個,越來越多的流民放聲大哭。
地!
他們將會有用地!
楊相公耗盡家資,向縣衙購置了荒田,隻要大家願意開荒,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地。
日光浩浩之下,到處是跪地之人,磕頭聲,嚎啕聲,宛如塵世間的一聲驚雷,在這暮氣沉沉的雲朝北方炸響。
無數流民之中,趙雲和崔寒山麵色激動,這兩人雙手握緊拳頭,感覺自己的胸口怦怦亂跳。
足足好半會兒過去,趙雲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崔大哥,你聽到沒,隻要參與開荒,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地……”
崔寒山的語氣很激動,連連點頭道:“聽到了,聽到了,我準備現在就去報名,我以後將會成為有地的人。”
然而就在這時,今早那群漢子卻湊上前,紛紛阻攔道:“別急,先別急,布告還沒念完,這才念了第一項。”
其中一個漢子看著趙雲,語氣帶著濃濃暗示之意,低聲道:“趙雲兄弟,你忘了今早自己說過的話嗎?咱們這群人已經入了楊先生的眼,所以咱們很可能擁有更好的機會……”
“開荒種田雖好,但那是沒本事才去幹的事。”
“咱們這幾十個人不一樣,咱們每個都是練過武的,你今早不是說過麽,楊先生他很可能會征兵。”
聽到漢子們的勸阻,趙雲和崔寒山同時點頭,連忙道:“對對對,不能急,剛才聽到可以擁有自己的地,我一時之間有些太過亢奮了。”
“等,必須繼續等,等書吏們往下宣讀,聽聽下一項又是什麽。”
希望是征兵!
這群練過武的青壯,眼中全都閃爍著渴盼。
自古所謂好男不當兵,但那是沒本事才說的話,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不懼怕成為兵卒。
這些人不但練過武,而且還是目光長遠的。
他們隱隱已經意識到,天下亂世即將到來,如果這時候能夠追隨一位明主,說不定將來就能博取個封妻蔭子。
大好男兒,頭顱一顆!
要麽在沙場戰死,要麽建立偌大功勳。
自古從龍之功,最起碼公侯三代,這難道不值得拚嗎?這簡直太值得拚了啊!
他們這些人從老家一路逃荒到了涇縣,基本上每個人都能護著家人不被餓死,所以個頂個都是人中精英,身為精英豈能去做開荒種田的活?
他們想成為楊一笑的兵!
他們已經看出楊一笑想征兵!
……
然而出乎這群人意料的是,布告的下一項竟然不是征兵。
反而,依舊還是幹活相關。
“涇縣縣衙布告,鹹使流民聞之。”
“征召流民青壯之輩,參加兩條大渠疏通,每天每工,給付酬勞,此乃縣秀才楊一笑公所提,謂之以工代賑救助流民也。”
“凡是參與此項者,按天給予一斤糧食,並且,管吃。”
“除此之外,疏通之時所挖取的河泥,按照楊相公的說法,乃是極為上等的肥料,故而予以收購,一車五個銅板。”
“若有願意報名者,即可來此登記造冊也。”
伴隨著書吏的再次宣讀,流民們幾乎全都瘋狂了。
臥槽!
這第二項更加吸引人啊!
先前那第一項,開荒是個長久的事,但是這疏通河渠不一樣,這是現點現的能有收獲。
每天管吃,發一斤糧食,這就意味著糧食可以省下來,留給家裏的老弱婦孺當做口糧。
況且,河泥還能賣錢!
隻要挖一車河泥,就可以換五個銅板,如果拚命幹上一天,豈不是能攢三四十個銅板?
這日子慢慢就會好起來啊!
流民們滿眼都是激動,紛紛朝著粥棚擠過去,各種大聲嚷嚷,各種高聲哀求,不斷道:“我,我,求求您,給我報一個名……”
趙雲和崔寒山等人,其實也心動不已。
但是這群漢子仍舊強行克製,希望第三項可以聽到征兵的消息。
……
【第二章送上,依舊是3000多字大章,但我今天沒能成為生產隊的驢,自覺更新的稍微少一點,唉,才不到7000字,比人家那些日更4000的多了不到3000……略感慚愧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