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收藏家們來說,汝窯瓷器無疑是“sss級”的稀世珍品!


    汝窯瓷器的仿製難度極高,傳世品又如此稀少,這使得它在華夏瓷器史上占據了“汝瓷為尊”的崇高地位。


    在古玩界,更是流傳著“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說法。連汝瓷的碎片都如此珍貴,更何況是完整的汝瓷器物呢?


    這就是汝窯,這就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汝瓷!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能夠將這些碎瓷片修複成一件完整的汝窯瓷器,其價值絕對不亞於剛才購買的那件哥窯盤子,甚至有可能更勝一籌。


    “這些碎瓷片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王朗心中暗自思量著,同時輕聲對身旁的王向前說道:“前哥幫我一起找這種顏色的碎瓷片。”


    於是,兩人開始在那堆碎瓷片中仔細挑選。經過一番努力,他們又挑出了二十來片與先前相同的碎瓷片,並將它們與之前的汝瓷碎片混合在一起。


    王朗隨後向地攤老板詢問價格:“老板,我一共挑了四十五塊碎瓷片,總共多少錢?”


    老板爽快地回答道:“給我八十就成了!”


    “老板,你不數一數嗎?”


    老板卻擺擺手說:“不用了,幾塊碎瓷片而已,我信得過你。”他此時正忙著招呼另一位顧客,連看都沒看一眼。


    王朗心中暗喜,向老板要了幾張報紙,小心翼翼地包裹起那些碎瓷片。


    包裹完畢後,他遞給老板八張鈔票,然後裝起這些珍貴的碎瓷片,站起身匆匆離去。他看了看手表,發現自己竟然在這個攤子上耗費了將近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了。


    眼見已是淩晨三點,王朗卻僅逛了一個攤位,心中不由得焦慮起來。他原本還打算在這個夜晚淘到更多的寶貝呢!


    然而,剛邁出兩步,他腿部突然襲來一陣酸麻,幾乎讓他失去平衡,險些摔倒。


    “王朗,你怎麽了?”王向前眼明手快,一把穩住了他。


    “腳蹲麻了。”王朗苦笑著解釋道。


    休息了大概五分鍾之後,王朗與王向前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繼續探索。


    他們邊走邊看,直到王朗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了腳步。這個攤位陳列著各種竹製、木製、牙雕和角雕的精美物件,琳琅滿目。而在攤位的角落,幾尊形態各異的佛像靜靜佇立。


    王朗的目光被其中一尊佛像吸引。這尊佛像高約五十厘米,擁有四臂,姿態仿佛正在翩翩起舞。從佛像表麵隱約反射出的光芒來看,它應該是一尊銅像。


    然而,這尊銅佛像的姿態卻與平常所見的佛像大相徑庭。


    佛教在華夏曆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盡管曆史上曾有過滅佛事件,但更多帝王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在華夏民間,佛教的影響力更是與道教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說在某些方麵超越了道教。


    尤其是在華夏的農村地區,許多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老人可能不知道道教祖師是誰,但提起觀世音菩薩,幾乎無人不曉。


    這正是佛教的厲害之處。


    在華夏的曆史長河中,佛像作為文化的象征,無處不在。從敦煌的莫高窟到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佛像的身影層出不窮。


    它們大小各異,小至幾厘米的微型佛像,大至巍峨的樂山大佛,高達七十多米,無不彰顯著華夏佛像的豐富與多樣。


    然而,華夏的傳統佛像大多以端莊肅穆為特點。即便是形態複雜的千手觀音菩薩,其麵容也始終保持著莊嚴與神聖,盡管那無數的手臂令人歎為觀止。


    但這尊眼前的佛像,卻打破了我們對華夏佛像的固有印象。它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端莊造型,而是展現出一種獨特的動態美。


    這尊佛像仿佛正在起舞,右腿優雅地彎曲,獨自支撐身體,左腿則以二郎腿的姿勢虛空盤坐。左臂微曲,左手持有一件類似玉璧的物品,與肩平齊;而右手則持有圓柱形物體,做出相同的動作。


    最讓人在意的是,這尊佛像並不隻有兩隻手臂,而是四隻手臂!在左右肩膀處,各多長出了一條胳膊,右邊的新胳膊手掌向上,四指彎曲,掌心向前;而左邊的則向右下方伸直,手掌位於右手掌的正下方,做出了一個向下的手勢。


    這兩條額外的胳膊仿佛正在施展某種神秘的力量,令人聯想到“街頭霸王”中“阿杜跟”的氣波功手勢。


    整體來看,這尊銅像佛像如同在舉行一場莊嚴而又神秘的儀式。


    佛像舉行儀式的姿態,在華夏漫長的曆史中也不是沒有。然而,一尊擁有四條胳膊且呈現儀式姿態的佛像,確實是極為罕見的。


    若要為此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這尊佛像並非源自華夏,而更可能是一件舶來品。特別是其獨特而引人注目的造型,極有可能源自於我們南邊的鄰國——阿三國。


    阿三國,這個國家在各方麵都顯得與眾不同,尤其是在信仰方麵,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在阿三國人的信仰體係中,神隻的數量之多,恐怕連他們自己都難以計數。從梵天、濕婆、毗濕奴這三大主神,到象征智慧的象頭神,再到形形色色的動物神隻,如牛神、馬神等,仿佛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每一種動物都有可能被賦予神性。


    哦對了,就連猴子也能成為猴神——這不禁讓人想起那部寶萊塢的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不過,咱們似乎扯得有些遠了……


    總而言之,這尊四條胳膊的儀式佛像,很可能就是阿三國獨特信仰文化的一個縮影,被帶到了華夏的土地上。


    盡管如此,王朗仍一眼就辨識出了眼前這尊擁有四條胳膊的神隻銅像的真實身份。


    這並非一尊佛像,而是源自印度,代表著印度三大主神之一的濕婆神。


    濕婆神的典型形象是五麵四臂三眼,而眼前這尊銅像雖僅展現了一麵,卻仍保留了四臂三眼的特征。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它所呈現的姿勢極具特色,這正是濕婆神常以之示人的姿態。畢竟,濕婆神在傳說中也被譽為舞蹈之神,擅長一百零八種舞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梭兩個時代:從1979年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舊的拖拉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舊的拖拉機並收藏穿梭兩個時代:從1979年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