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家四口人也不挑地方,就地蹲著,旁若無人地扒起飯來。
比起禮儀麵子,饑腸轆轆的肚子更為重要。
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什麽麵子裏子,一切如同天上的浮雲,輕飄飄的,一點都不重要。
這是近段時間經曆的種種艱辛的逃荒,教會他們的道理。
有人問:“村長,當真打算把他們留下來?”
又有婦人道:“瞧著怪可憐的。”不忍心趕走他們。
“倘若留下來,又該如何安置?”
“……”
聽了一些村民的話,陶村長沉吟片刻道:“讓他們逗留數日,未嚐不可。祠堂旁邊有一間荒廢的茅屋。那茅屋雖然年久失修,但還能有瓦遮頭。”
這時已經沒有多少人持反對意見。
聽了他們的故事,很多村民深受感動,沒有像剛開始那樣排斥,而是善良的表示能幫就幫。
陶村長對老人家他們說道:“你們可以到那個茅屋處住一些時日,休整好後就自行離開吧。”
劉伯和阿烏忙放下碗筷,真心實意的深深鞠躬,以表達他們的感謝。
“大恩不言謝,你們青石河村的人一定好人有好報。”
許娘子就道:“阿默,你留在這兒。等他們吃完了,你就把這些碗和鐵鍋收回家我們先去地裏。”
阿默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在蘇凝秋身上。
這二人有時像連體嬰一樣,總是在一起。
“你處理完這事,就趕緊來地裏,菜地還沒翻完呢,你得趕快過來。”蘇凝秋接觸到他的目光,叮囑一句。
阿默笑著答應:“誒!我很快就來。”
看著他好看的笑容,蘇凝秋不自覺的笑了開來。
許娘子的眼睛忽地一閃。這兩人感情真正是好!
剛開始時,她以為阿默隻是把三閨女當成救命恩人。
因為阿默失去了從前的記憶,所以特別纏救命恩人。
不僅是她,家裏其他人都認為,阿默在救命恩人身邊,會感到安心一些。
於是,當時許娘子就沒拘著他們倆,更沒有硬生生的分開二人,強行讓他們保持距離。
在她看來,那時候的阿默和三閨女還是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半大孩子。
就這麽縱容,就縱了三年之久。
最近這些日子,她想了許多。
二閨女那個不成器的,嚇跑了她費盡千辛萬苦找來的相親對象。
這些年家裏的生活條件好了許多,閨女們可以嫁一些條件比較好的人家,選擇的範圍也比以前更廣一些。
許娘子就不懂了!二閨女明明比迎春當初的處境,要好上許多。偏偏幾年過去了,二閨女愣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對象。
許娘子感到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她生怕同類的事,會出現在三閨女身上,就琢磨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防微杜漸。
琢磨著琢磨著……許娘子忽然覺得,這兩個人若是成為夫妻,倒是頗般配。
瞧瞧阿默整日裏跟著三閨女寸步不離的樣子,以後成了婚,定然不會出去瞎混,也會很聽妻子的話。
還有,她的閨女們都喜歡相貌英俊的夫婿。阿默的臉就不必多說了,十分出眾。
村裏的小姑娘時不時的偷偷跑來看他,阿默對待那些鶯鶯燕燕的小姑娘愛搭不理的態度,也被她看在眼裏。
許娘子斷定,阿默是一個心思純正的少年。
唯一的顧慮,是阿默沒有從前的記憶。就怕他和三閨女真的成親了,萬一阿默哪天想起來,後悔了。又或者以前的他與現在的他差天共地,那該如何是好?
“走囉!”
蘇老將軍洪亮的聲音打斷許娘子的思緒。
隻見蘇老將軍將卿寶高高的一舉,將團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舉動來的突然,卿寶也沒個心理準備。狠狠一驚之下,眼前的景色豁然開朗。
那一刹那的驚慌立刻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興奮。
卿寶之前隻在大姐夫的脖子上騎過幾回,那時候也很興奮很開心。
但梁俊大哥哥終歸不是親爹,哪能每回縱容她,由著她隨意騎脖子。
何況,梁俊大哥哥自詡是大內第一高手,輕易不會讓別人騎到他的脖子上去。
她爹爹的脖子也是可以騎的,不過她四歲啦!有一米高!爹爹又沒有天生神力。
她覺得爹爹甚至不能將她舉到脖子上去,但是親爺爺就不一樣了。
爺爺跟她和二姐一樣,天生神力呢!她和二姐能有這般天賦,真正得益於爺爺的遺傳。
“爺爺好棒!卿寶好喜歡騎馬馬!”
對家裏人,奶團子從來不吝嗇誇讚。
“哈哈哈!卿寶喜歡就好,隻要卿寶喜歡,爺爺每天給你騎馬馬。”蘇老將軍大方爽朗的給出承諾。
卿寶也脆生生回道:“謝謝爺爺!卿寶麽麽噠爺爺!”
一家人被逗得哈哈笑。
他們沒有多做停留,就朝著原定的目的地出發。
當然,最舒服的人莫過於卿寶了。
走在田埂上,蘇正陽望著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心情舒暢。
他生來就被培養成為幹農活的一把好手,從小耕種,使他對稻田有一種天然的親近。
在將軍府的那幾年時間裏,他整日裏舞刀弄槍,都不能趕上趟。
畢竟已經錯過最佳的習武年齡,後麵再如何追趕,也無濟於事。並且他沒有繼承父親的天生神力,總是力不從心。
也因此,蘇老將軍和蘇老夫人看到卿寶是男丁,又遺傳到蘇老將軍的天生神力,心中就有了寄托。
甚至是蘇正陽他自己,希望卿寶能間接彌補,他沒能承歡父母膝下的缺憾。
“太好啦!有部分水稻已經抽穗,看樣子,下個月會有好收成。”
蘇正陽笑容燦爛,儼然一個淳樸的莊戶人,看到即將收獲的糧食,油然而生的滿足感。
蘇老夫人看了看他,心中既酸澀又慶幸。
酸澀的是,自己沒有陪伴兒子成長,再見時,他已為五個孩子的人父。
慶幸的是,在被那種人的養育下成長至今,沒有學壞,沒有那家人的壞品性。
最不濟,就是一個踏踏實實的泥腿子。
比起品德敗壞,心思齷齪的小人,平平凡凡的、健健康康的也不錯。
比起禮儀麵子,饑腸轆轆的肚子更為重要。
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什麽麵子裏子,一切如同天上的浮雲,輕飄飄的,一點都不重要。
這是近段時間經曆的種種艱辛的逃荒,教會他們的道理。
有人問:“村長,當真打算把他們留下來?”
又有婦人道:“瞧著怪可憐的。”不忍心趕走他們。
“倘若留下來,又該如何安置?”
“……”
聽了一些村民的話,陶村長沉吟片刻道:“讓他們逗留數日,未嚐不可。祠堂旁邊有一間荒廢的茅屋。那茅屋雖然年久失修,但還能有瓦遮頭。”
這時已經沒有多少人持反對意見。
聽了他們的故事,很多村民深受感動,沒有像剛開始那樣排斥,而是善良的表示能幫就幫。
陶村長對老人家他們說道:“你們可以到那個茅屋處住一些時日,休整好後就自行離開吧。”
劉伯和阿烏忙放下碗筷,真心實意的深深鞠躬,以表達他們的感謝。
“大恩不言謝,你們青石河村的人一定好人有好報。”
許娘子就道:“阿默,你留在這兒。等他們吃完了,你就把這些碗和鐵鍋收回家我們先去地裏。”
阿默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在蘇凝秋身上。
這二人有時像連體嬰一樣,總是在一起。
“你處理完這事,就趕緊來地裏,菜地還沒翻完呢,你得趕快過來。”蘇凝秋接觸到他的目光,叮囑一句。
阿默笑著答應:“誒!我很快就來。”
看著他好看的笑容,蘇凝秋不自覺的笑了開來。
許娘子的眼睛忽地一閃。這兩人感情真正是好!
剛開始時,她以為阿默隻是把三閨女當成救命恩人。
因為阿默失去了從前的記憶,所以特別纏救命恩人。
不僅是她,家裏其他人都認為,阿默在救命恩人身邊,會感到安心一些。
於是,當時許娘子就沒拘著他們倆,更沒有硬生生的分開二人,強行讓他們保持距離。
在她看來,那時候的阿默和三閨女還是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半大孩子。
就這麽縱容,就縱了三年之久。
最近這些日子,她想了許多。
二閨女那個不成器的,嚇跑了她費盡千辛萬苦找來的相親對象。
這些年家裏的生活條件好了許多,閨女們可以嫁一些條件比較好的人家,選擇的範圍也比以前更廣一些。
許娘子就不懂了!二閨女明明比迎春當初的處境,要好上許多。偏偏幾年過去了,二閨女愣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對象。
許娘子感到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她生怕同類的事,會出現在三閨女身上,就琢磨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防微杜漸。
琢磨著琢磨著……許娘子忽然覺得,這兩個人若是成為夫妻,倒是頗般配。
瞧瞧阿默整日裏跟著三閨女寸步不離的樣子,以後成了婚,定然不會出去瞎混,也會很聽妻子的話。
還有,她的閨女們都喜歡相貌英俊的夫婿。阿默的臉就不必多說了,十分出眾。
村裏的小姑娘時不時的偷偷跑來看他,阿默對待那些鶯鶯燕燕的小姑娘愛搭不理的態度,也被她看在眼裏。
許娘子斷定,阿默是一個心思純正的少年。
唯一的顧慮,是阿默沒有從前的記憶。就怕他和三閨女真的成親了,萬一阿默哪天想起來,後悔了。又或者以前的他與現在的他差天共地,那該如何是好?
“走囉!”
蘇老將軍洪亮的聲音打斷許娘子的思緒。
隻見蘇老將軍將卿寶高高的一舉,將團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舉動來的突然,卿寶也沒個心理準備。狠狠一驚之下,眼前的景色豁然開朗。
那一刹那的驚慌立刻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興奮。
卿寶之前隻在大姐夫的脖子上騎過幾回,那時候也很興奮很開心。
但梁俊大哥哥終歸不是親爹,哪能每回縱容她,由著她隨意騎脖子。
何況,梁俊大哥哥自詡是大內第一高手,輕易不會讓別人騎到他的脖子上去。
她爹爹的脖子也是可以騎的,不過她四歲啦!有一米高!爹爹又沒有天生神力。
她覺得爹爹甚至不能將她舉到脖子上去,但是親爺爺就不一樣了。
爺爺跟她和二姐一樣,天生神力呢!她和二姐能有這般天賦,真正得益於爺爺的遺傳。
“爺爺好棒!卿寶好喜歡騎馬馬!”
對家裏人,奶團子從來不吝嗇誇讚。
“哈哈哈!卿寶喜歡就好,隻要卿寶喜歡,爺爺每天給你騎馬馬。”蘇老將軍大方爽朗的給出承諾。
卿寶也脆生生回道:“謝謝爺爺!卿寶麽麽噠爺爺!”
一家人被逗得哈哈笑。
他們沒有多做停留,就朝著原定的目的地出發。
當然,最舒服的人莫過於卿寶了。
走在田埂上,蘇正陽望著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心情舒暢。
他生來就被培養成為幹農活的一把好手,從小耕種,使他對稻田有一種天然的親近。
在將軍府的那幾年時間裏,他整日裏舞刀弄槍,都不能趕上趟。
畢竟已經錯過最佳的習武年齡,後麵再如何追趕,也無濟於事。並且他沒有繼承父親的天生神力,總是力不從心。
也因此,蘇老將軍和蘇老夫人看到卿寶是男丁,又遺傳到蘇老將軍的天生神力,心中就有了寄托。
甚至是蘇正陽他自己,希望卿寶能間接彌補,他沒能承歡父母膝下的缺憾。
“太好啦!有部分水稻已經抽穗,看樣子,下個月會有好收成。”
蘇正陽笑容燦爛,儼然一個淳樸的莊戶人,看到即將收獲的糧食,油然而生的滿足感。
蘇老夫人看了看他,心中既酸澀又慶幸。
酸澀的是,自己沒有陪伴兒子成長,再見時,他已為五個孩子的人父。
慶幸的是,在被那種人的養育下成長至今,沒有學壞,沒有那家人的壞品性。
最不濟,就是一個踏踏實實的泥腿子。
比起品德敗壞,心思齷齪的小人,平平凡凡的、健健康康的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