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離家近的地瓜,基本都收回家了。剩下的地瓜,種的田地都比較遠,一大兩小孩走了將近兩刻鍾方到達目的地。
“娘親!娘親!爺爺!奶奶!”
卿寶看到地裏辛苦勞作的家人,丟開小哥哥和太史伯伯的手,狂奔過去。
卿寶一把撲進許娘子的懷裏,揚起紅撲撲的小臉蛋,又喊了一句:“娘親,卿寶來看你們了,還帶了小哥哥,還有太史伯伯。”
許娘子已經看到後麵緊隨而來的拓跋修和太史承。但她還是先掏出帕子,給卿寶擦汗。
“你這孩子,跑這麽急,有金子撿呀!”
她嘴上嗔怪,其實是擔心小孩子走路容易磕著絆著。上回鄰村有戶人家的女娃摔到河裏,半張臉都被石頭磕壞了,流了許多血,也不知道日後會不會留疤。
她的卿寶是女娃娃,萬不能破相。
“卿寶知道沒金子撿,但是太史伯伯或許覺得有金子撿。”
卿寶一句話,隱約點明了太史承為了某種形同“金子”分量的東西而來。除了地瓜,再沒有別的了。
許娘子心裏明鏡似的,卻不著急應付太史承,他們男人的事,由男人來應付就是。
那頭太史承見過蘇老將軍和蘇老夫人,然後顧不得寒暄,立即與蘇正陽攀談起來,直奔主題,問起地瓜一事。
“我來的這麽急,是收到消息,說你們青石河村大豐收啊!有一種叫地瓜的糧食產量極高,是不是真的?產量高是有多高?”
太史縣令迫不及待地抓住蘇正陽的手臂,大有一副“好兄弟,你趕緊告訴我,要不然,我就要急到暈過去”的樣子。
蘇正陽見他激動到不行,仿佛下一秒就要暈過去了,便連忙拍拍他的手背。
“縣令大人,不急,不急,咱們坐下來慢慢聊。”
太史承:“……”
並沒有被安慰到!
以為抓住一個跟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大兄弟,會理解他焦灼的心情。
“別安慰他了,你跟他說一千句一萬句不急,他還是著急,你就跟他說說地瓜的情況吧。”
蘇老將軍的話,簡直說到太史承的心坎裏去了。早知道,他就直接找蘇老將軍問了。
“知我者,蘇老將軍也。”太史承感動飆淚。
蘇老將軍不忍直視。
堂堂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流血不流淚。他最看不得男人掉金豆子,盡管他早已知曉太史承這小子,就是淚腺發達。
蘇正陽樂嗬嗬笑開來,他就是故意逗他的。
“來來來,縣令大人,咱們嘮嗑嘮嗑。”蘇正陽主動搭起太史承的肩膀,一副咱們好兄弟嘮嗑嘮嗑的樣子。
“要說這地瓜,別的人家是由村長統計,我這邊尚不清楚。我們家目前來說,畝產達到這個數。”
蘇正陽豎起四根手指。
太史承心裏估摸著,猜道:“四百斤?”
蘇正陽搖搖頭。
“四十斤?”太史承下意識的道。
他實在想象不到四千那個數!
以他目前的認知,那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他下意識的又覺得不對,剛才明明看到一根地瓜藤拔起一大坨地瓜,還一個個都那麽肥碩。
蘇正陽搖頭,拍拍他的肩膀,淡定道:“兄弟,說少了,是四千斤!”
“轟!”
太史承隻覺得腦袋嗡嗡作響。
四千斤……四千斤?四千斤!
震驚之餘,他馬上想到,不會是假的吧?
怎麽可能畝產四千斤!
從古至今壓根就沒有哪種糧食,能夠畝產四千斤!何況是地瓜這種稀罕物!
番國將地瓜帶來京城賣給他們時,吹得天上有,地下無,誇下海口說十分難以種植。賣給他們時,更是往高價裏開。
“四,四千斤?”太史承用不敢置信的話語問蘇正陽,讓他再確認一遍,看是不是他的耳朵壞掉了。
蘇正陽點頭。
“畝產?”
蘇正陽再次點頭。
“畝產四千斤??!!”太史承拔高音量。
蘇正陽搓搓耳朵,感覺耳膜被他的聲音震得有點刺痛。
“畝產四千斤!我不是在做夢吧?”
太史承尖叫,隻差抱住蘇正陽,激動到臉色泛紅。
“就是畝產四千斤。”蘇正陽耐著性子,語氣平靜地複述。
別看他現在平靜,此前驚喜到當場倒立,血液倒流,好半天激動到說不出話來。
他十分理解太史承的心情。
他剛開始得知這個產量時,跟太史承一樣,簡直不相信是真的。
當事實擺在眼前,他也是確認了再確認,才喜極而泣。
猶記得那天,卿寶看他這個爹,像看傻子一樣。
他摸了摸自己粗糙的臉,那時他可不正像太史承一樣麽?如今他看太史承也像個傻子。
於是,他體會到了,當時卿寶看他的眼神兒,可不就是看傻子嘛!
“這這這……”
太史承在原地轉圈圈,一時狂喜,一時想到什麽,眉頭舒展,一時拳頭砸在巴掌上,似乎有什麽事情豁然開朗。
蘇正陽心想,自己當時的反應,應該比他好吧?他覺得自己當了幾十年的老農,反應這麽大,屬實正常。
縣令大人可是大人!一方父母官,應該穩穩當當的,事實上竟然如此不淡定,出乎他的意料。
如此一來,他釋懷了當日在卿寶麵前的失態。總歸,父親是父親,卿寶不至於不喊他爹。
唉,他咋有一種,卿寶隨時可以不喊他阿爹的危機感呢?
就被卿寶拿捏得死死的。
對太史承來說,地瓜畝產四千斤,簡直是逆天的存在!
放到過去,無論哪個朝代,哪種糧食,都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產量。
可是這一幕,就在眼前真實發生了!
畝產四千斤不再是夢,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巔峰,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存在!
“太好了!太好了!老百姓有救!流民有救!整個國家有救!啊啊啊……”
太史承振臂高呼。
卿寶抬手捂臉,不忍直視。
太史伯伯,你的儀態呢?你的縣令風範呢?
忽地“咚”的一下,雙膝跪地,繼而實實在在地磕頭。
“咚!咚!咚!”
太史承毫不摻假地磕了三個響頭。
“娘親!娘親!爺爺!奶奶!”
卿寶看到地裏辛苦勞作的家人,丟開小哥哥和太史伯伯的手,狂奔過去。
卿寶一把撲進許娘子的懷裏,揚起紅撲撲的小臉蛋,又喊了一句:“娘親,卿寶來看你們了,還帶了小哥哥,還有太史伯伯。”
許娘子已經看到後麵緊隨而來的拓跋修和太史承。但她還是先掏出帕子,給卿寶擦汗。
“你這孩子,跑這麽急,有金子撿呀!”
她嘴上嗔怪,其實是擔心小孩子走路容易磕著絆著。上回鄰村有戶人家的女娃摔到河裏,半張臉都被石頭磕壞了,流了許多血,也不知道日後會不會留疤。
她的卿寶是女娃娃,萬不能破相。
“卿寶知道沒金子撿,但是太史伯伯或許覺得有金子撿。”
卿寶一句話,隱約點明了太史承為了某種形同“金子”分量的東西而來。除了地瓜,再沒有別的了。
許娘子心裏明鏡似的,卻不著急應付太史承,他們男人的事,由男人來應付就是。
那頭太史承見過蘇老將軍和蘇老夫人,然後顧不得寒暄,立即與蘇正陽攀談起來,直奔主題,問起地瓜一事。
“我來的這麽急,是收到消息,說你們青石河村大豐收啊!有一種叫地瓜的糧食產量極高,是不是真的?產量高是有多高?”
太史縣令迫不及待地抓住蘇正陽的手臂,大有一副“好兄弟,你趕緊告訴我,要不然,我就要急到暈過去”的樣子。
蘇正陽見他激動到不行,仿佛下一秒就要暈過去了,便連忙拍拍他的手背。
“縣令大人,不急,不急,咱們坐下來慢慢聊。”
太史承:“……”
並沒有被安慰到!
以為抓住一個跟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大兄弟,會理解他焦灼的心情。
“別安慰他了,你跟他說一千句一萬句不急,他還是著急,你就跟他說說地瓜的情況吧。”
蘇老將軍的話,簡直說到太史承的心坎裏去了。早知道,他就直接找蘇老將軍問了。
“知我者,蘇老將軍也。”太史承感動飆淚。
蘇老將軍不忍直視。
堂堂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流血不流淚。他最看不得男人掉金豆子,盡管他早已知曉太史承這小子,就是淚腺發達。
蘇正陽樂嗬嗬笑開來,他就是故意逗他的。
“來來來,縣令大人,咱們嘮嗑嘮嗑。”蘇正陽主動搭起太史承的肩膀,一副咱們好兄弟嘮嗑嘮嗑的樣子。
“要說這地瓜,別的人家是由村長統計,我這邊尚不清楚。我們家目前來說,畝產達到這個數。”
蘇正陽豎起四根手指。
太史承心裏估摸著,猜道:“四百斤?”
蘇正陽搖搖頭。
“四十斤?”太史承下意識的道。
他實在想象不到四千那個數!
以他目前的認知,那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他下意識的又覺得不對,剛才明明看到一根地瓜藤拔起一大坨地瓜,還一個個都那麽肥碩。
蘇正陽搖頭,拍拍他的肩膀,淡定道:“兄弟,說少了,是四千斤!”
“轟!”
太史承隻覺得腦袋嗡嗡作響。
四千斤……四千斤?四千斤!
震驚之餘,他馬上想到,不會是假的吧?
怎麽可能畝產四千斤!
從古至今壓根就沒有哪種糧食,能夠畝產四千斤!何況是地瓜這種稀罕物!
番國將地瓜帶來京城賣給他們時,吹得天上有,地下無,誇下海口說十分難以種植。賣給他們時,更是往高價裏開。
“四,四千斤?”太史承用不敢置信的話語問蘇正陽,讓他再確認一遍,看是不是他的耳朵壞掉了。
蘇正陽點頭。
“畝產?”
蘇正陽再次點頭。
“畝產四千斤??!!”太史承拔高音量。
蘇正陽搓搓耳朵,感覺耳膜被他的聲音震得有點刺痛。
“畝產四千斤!我不是在做夢吧?”
太史承尖叫,隻差抱住蘇正陽,激動到臉色泛紅。
“就是畝產四千斤。”蘇正陽耐著性子,語氣平靜地複述。
別看他現在平靜,此前驚喜到當場倒立,血液倒流,好半天激動到說不出話來。
他十分理解太史承的心情。
他剛開始得知這個產量時,跟太史承一樣,簡直不相信是真的。
當事實擺在眼前,他也是確認了再確認,才喜極而泣。
猶記得那天,卿寶看他這個爹,像看傻子一樣。
他摸了摸自己粗糙的臉,那時他可不正像太史承一樣麽?如今他看太史承也像個傻子。
於是,他體會到了,當時卿寶看他的眼神兒,可不就是看傻子嘛!
“這這這……”
太史承在原地轉圈圈,一時狂喜,一時想到什麽,眉頭舒展,一時拳頭砸在巴掌上,似乎有什麽事情豁然開朗。
蘇正陽心想,自己當時的反應,應該比他好吧?他覺得自己當了幾十年的老農,反應這麽大,屬實正常。
縣令大人可是大人!一方父母官,應該穩穩當當的,事實上竟然如此不淡定,出乎他的意料。
如此一來,他釋懷了當日在卿寶麵前的失態。總歸,父親是父親,卿寶不至於不喊他爹。
唉,他咋有一種,卿寶隨時可以不喊他阿爹的危機感呢?
就被卿寶拿捏得死死的。
對太史承來說,地瓜畝產四千斤,簡直是逆天的存在!
放到過去,無論哪個朝代,哪種糧食,都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產量。
可是這一幕,就在眼前真實發生了!
畝產四千斤不再是夢,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巔峰,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存在!
“太好了!太好了!老百姓有救!流民有救!整個國家有救!啊啊啊……”
太史承振臂高呼。
卿寶抬手捂臉,不忍直視。
太史伯伯,你的儀態呢?你的縣令風範呢?
忽地“咚”的一下,雙膝跪地,繼而實實在在地磕頭。
“咚!咚!咚!”
太史承毫不摻假地磕了三個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