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翻過一座山坡,山下溪流蜿蜒,有開辟出的耕地。再望過去,炊煙嫋嫋,一山莊出現在眼前。


    肩扛兩頭猛虎,絲毫不影響劉伯欽的步伐,健步如飛,指著下方山莊咧嘴道:“安道長、三藏法師,那就是我家。”


    安言定眼看去,發現這山莊還不小,不是一般的小戶人家。


    想來也是,劉伯欽人送外號鎮山太保,有武功在身,連兩頭猛虎都隨便拿捏,肯定要比一般的獵人富裕許多。


    再次見到人煙,唐三藏連同四個隨從臉上都是多了幾分喜色,心情步伐都不由輕快了許多。


    不過安言還發現了一個怪事,好奇問道:“劉兄,這隻你一戶人家嗎?”


    唐三藏聞言才醒覺,他們一路西行,出了河州衛後,雖還在大唐境內,卻罕有人煙。


    這劉施主確是出現得有些突兀。


    都說這荒山野嶺,山精鬼怪潛藏其中,莫不是.


    遇過一次妖怪的唐三藏,臉上喜色一僵。


    安言斜眼注意到唐三藏的神情,不禁有些啞然失笑,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嗎?


    他真的隻是單純一問。


    而且劉伯欽也是真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不是什麽妖怪。


    這點眼力他還是有的。


    在前麵帶路的劉伯欽沒有注意到唐三藏的表情,不然估計就沒有這麽好笑容了,他回道:“安道長有所不知,祖上逃難到此,到現在已有數十年光景。”


    “我自幼跟隨父親打獵,練就一身好本領,也隻有這一身本領。離了大山,隻怕要餓死街頭。”


    安言理解地點了點頭。


    確實,大山裏的生活雖然乏味不少,但賦稅徭役都沒有,自給自足,怡然自樂。


    聽著安言與劉伯欽的交談,唐三藏臉上又多了幾分尷尬。


    下了山坡,過了木橋耕田,來到山莊門口。


    劉伯欽打開木門,朝裏大喊,“小的們,快快出來迎客。”


    山莊意外的大,除了生活在劉伯欽一家,還有買回的家仆,讓山莊多了不少人氣。


    怪不得呆得下去,原來是地主之家。


    很快,有四個長得五大三粗的下人小跑了出來。


    劉伯欽將弓叉裝備遞給其中一人,大手揮道:“將這兩頭老虎拿去處理,吩咐後廚取山珍野味準備晚飯。還有帶道長法師的隨從下去安置好。”


    “安道長,三藏法師,請隨我來。”


    裝備一摘,劉伯欽哪裏還像一個獵戶?


    “劉兄先請!”


    客隨主便的道理安言還是知道的。


    雖然有著下人服侍,但山莊房屋依然是茅草木屋,就地取材。


    來到大堂。


    便見到一老婦人帶著一年輕少婦正在處理獸皮,見到劉伯欽回來,放下手中活計站了起來。


    劉伯欽介紹道:“這是家母和內人。娘親,雲娘,安道長和三藏法師是自大唐國都而來的得到高人,快快去準備茶水。”


    見劉伯欽如此客氣,唐三藏合十道:“劉施主不必如此客氣,有一口涼水已是感激不盡。”


    “誒,三藏法師此言差矣。”


    “要不是多虧安道長,我想獵殺那兩頭猛虎還須花不少力氣,這是應該。”劉伯欽為人心直口快,拍胸口道。


    安言一聽,也是笑道:“三藏法師,我們就悉聽尊便,讓劉兄去安排吧。”


    很快,茶水端上。


    坐在主位上的劉母,看著安言和唐三藏兩人,一個杏黃道袍儀表堂堂威風凜凜,一個佛門袈裟神態虔誠禮敬,看上一眼便知道是有本領之人。


    於是,她看向自家兒子,兒子雖孝順,不過總歸是一家之主,她還是要先詢問一下兒子的意見。


    “我兒,娘親想請安道長和三藏法師為你死去的父親做上一場法事,念上幾卷經文可好?”


    “近些日子來,你父親總是托夢給我,說在下麵過得不好。”


    “娘,你怎麽不早點和我說?”回想起這幾天自己老娘總是茶飯不思,他還尋思是不是病了,要不要去看大夫。


    “娘這不是怕你擔心。”


    見狀,劉伯欽也是個孝順的人,略顯不好意思看向安言和唐三藏兩人道:“安道長,三藏法師,能否請你們多逗留一天,為我父親做上一場法事?”


    “請道長、法師放心,酬勞肯定不會少的。”


    害怕被拒絕,劉伯欽又補充一句,他也沒打算要白嫖。


    “劉兄你肯收留我們過夜,誦經超度之事談何報酬?不過一日光景而已,西遊漫漫,不差一天。”安言搖頭道。


    唐三藏也是跟著道:“分內之事,無須報酬。”


    劉伯欽一家聞言,喜出望外。


    晚餐時。


    許久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安言,放開了肚皮吃,吃得滿嘴是油。


    聽說明天要暫留一日的隨從們,更是喝得伶仃大醉,好好放縱一番。


    唐三藏吃著青菜豆腐、粗茶淡飯,堅決不沾一點葷腥。


    一夜無話。


    翌日。


    後院祠堂裏,香燭燃上,紙錢冥幣燒上,一場簡單法事便開啟了。


    主題是誦經超度上。


    安言與唐三藏各坐一方。


    平日裏,唐三藏不喜與人爭名奪利,但在誦經一事上,他自問不比任何人差。


    安言也是不願在這上麵落唐三藏一頭,不然這西遊傳經還怎麽開展?


    朋友都沒麵子給!


    很快,誦經聲響起,兩種不同的聲音混雜一起,卻絲毫沒有讓人感覺嘈雜,讓人聽聞後下意識心生敬畏尊敬。


    “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蕩蕩自然清。”


    “皆承大道力,以伏諸魔精。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


    “歸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


    “諸佛及菩薩,十方常住世,具大慈大悲,前知及聖眼。”


    “憐湣眾有情,不舍大悲願,請降臨納受,實陳意獻供。”


    安言所誦的是《太上救苦拔罪妙經》,是道家的超度亡魂經文。


    而唐三藏誦的則是《度亡經》。


    法事一直持續到晚上,期間隻是在午飯時休息片刻,主要是唐三藏一個普通人受不住。


    哪怕唐三藏是金蟬子轉世,沒有修行過的他也隻是肉眼凡胎,至於西遊路上不知何時傳開的唐僧肉說法,更是無稽之談。


    你說唐三藏靈魂有諸多妙處,這倒還有些說法。


    “願太上洞玄靈寶天尊接引,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永離三塗苦,早登東極府,永脫生死輪回之苦,往生東方長生極樂淨土.”


    一語道盡,這便算是結束了今日法事。


    為了犒勞安言和唐三藏,劉伯欽早早就讓下人去準備飯食,豐盛的酒肉以及款式多樣的齋飯。


    勞累了一日的唐三藏,也是胃口大開,就著各樣素菜一連下了三碗大米飯。


    渺渺冥冥,入了鬼門關,再無回頭路。


    陰曹地府。


    話說那劉父,生前因是獵戶緣故,殺生過多,平日又不注意行善積德,死後被打入刀山地獄,不得超生。


    今天,對於劉父而言,是個幸運日子。


    他被鬼差帶離了刀山地獄,說是可以投胎轉世。


    現在,要帶他去見閻羅王。


    森羅寶殿。


    十殿閻羅再次聚在了一起。


    平日裏十殿閻羅都是駐守在自己的宮殿裏,隻有發生大事的時候才會聚在一起。


    “諸位,是時候做出選擇了。”


    秦廣王手指沾水輕寫下道佛二字。


    今日,他們都聽到了誦經聲,在超度同一個人。


    如果沒有安言插手的話,十殿閻羅便肯定是根據佛門指示行事了。


    可如今安言的出現,給了他們不一樣的選擇。


    “這還用選嗎?佛門對我們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當年說好配合那猴子大鬧地府,會分潤一部分功德給我們,結果到頭來還不夠我們十人塞牙縫,搞得我們裏外不是人。”


    閻羅王怨聲道。


    “再說了,我們與安言怎麽說也是兄弟一場,又是同屬天庭,對方背後是太上老君。”


    “哪怕我們白幹一場,但隻要能夠搭上這條線,便已經是賺了。”


    聽著閻羅王的一陣優缺點分析,其他閻君都是點了點頭。


    說到底,他們還是覺得佛門底蘊較淺,要不是當年封神一戰,隻怕現在的佛門還是籍籍無名。


    有了主意後,十殿閻羅達成一致。


    好兄弟,在心中。


    劉父進了森羅殿,隻見閻羅王端坐高堂之上,一旁侯著判官崔鈺。


    “劉堅,得高人為伱誦經洗脫罪孽,現在你可以投胎轉世了,可托生到東土富地善者人家。”


    劉父一愣,驚喜之餘又有些茫然:“有高人為我誦經?鬥膽請問閻王爺,是何人?”


    閻羅王板正道:“你生了一個好兒子,請得自大唐國都而來的道長為你誦太上救苦拔罪妙經,合該好好謝謝人家。”


    “是伯欽!”


    劉父又喜又驚。


    喜的是自家兒子能夠請到如此高人救他脫離苦海,驚的是怕自家兒子像他一樣多造殺戮卻不知行善積德。


    於是他磕頭道:“懇請閻王爺讓我托夢,交代後人要好好報答道長恩情。”


    “準!”


    就等這一刻的閻羅王,爽快批準了。


    一點魂靈入夢來,訴說陰間詭異事。


    太陽再次爬起,一夜過去。


    房間裏,劉伯欽的娘子從夢中驚醒,一同驚醒的還有劉伯欽。


    婦人道:“伯欽,我昨夜夢見公公來家,說他在陰間受苦不得超生,幸虧安道長念了經文,消了罪孽,閻王爺才讓公公轉世投胎到富人之家上。”


    “還說要讓我們好好感謝安道長,供長生牌位日夜香火不斷。”


    “娘子,你也夢到了?!”劉伯欽大吃一驚,連忙道:“我也是,還特意囑咐我要多做善事積累功德。”


    “說完後,就徑直出了門,我叫他也不應,醒來還以為是夢一場呢!”


    “那娘她會不會也收到了公公的托夢?”


    “對對,我們去找娘親問問。”


    兩口子匆匆穿上衣物,收拾了一下便去找劉母。


    誰知剛出房門,便看見找來的娘親。


    劉母歡喜道:“我的好大兒,昨晚你父親托夢來說”


    不等劉母說完,劉伯欽激動道:“我的娘嘞,我和你兒媳昨晚都夢到了。正想去找你老人家說嘞,沒曾想你老人家就過來了。”


    聞言劉母將夢裏說的話兩相一對,剛好對得上,大喜過望,“那我們可要好好感謝感謝人家安道長,若非安道長,你父親還在那陰曹地府受罪受難呢。”


    劉伯欽也是這樣想的,當即叫起一家大小。


    安言與唐三藏本不想打擾劉伯欽一家,準備和隨從悄悄而走,沒想到還沒出門口就看到劉伯欽一大家子人迎了上來。


    劉伯欽更是拜謝道:“多謝安道長超度我亡父脫離苦海,感激不盡,願為安道長立長生牌位日夜香火不斷。”


    劉母更是上前準備下跪,被安言眼疾手快一把扶著,“老人家,使不得,快請起。”


    這般表現,更是讓劉母堅定了心中想法,道:“老身願為道門信徒,還望安道長接納。”


    她的願望很簡單,那便是成為道門信徒後,可以為兒孫祈福添壽。


    安言明了,肯定是劉父托夢了。


    看來他與十殿閻羅的塑料兄弟情還是有點用處,再加上他背後代表的道門,簡直就是絕殺。


    一旁的唐三藏見狀,也是不由一愣,陷入了沉思。


    劉母緊緊抓住安言的手道:“安道長,你看我可有這個福分?”


    “無量天尊,隻要老夫人一心向道,那便是我道門信徒。”


    “既然老夫人有此誠心,那這本太上感應篇我便贈予老夫人你。”


    安言佯裝往衣袖一掏,將儲物戒裏的太上感應篇取了出來,交與老夫人。


    至於為什麽不給道德經,因為一般人看這書,還真不容易入門。


    太上感應篇則是簡單明了許多,開篇兩句話便點名主旨,導人向善,少做惡事。


    而且,這經書可是太上老君給他的,不敢說有多麽牛掰,但凡人常常誦讀,延年益壽不在話下,更是能夠福澤子孫後代。


    劉母如獲至寶,雙手接過經書。


    隨後,劉母更是讓自家兒子親送安言到兩界山方能返回,以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有在劉伯欽在前開路,安言和唐三藏一行人一路暢通無阻,舒舒服服。


    可天上的珈藍護法們卻是炸開了鍋,慌忙跑去南海珞珈山紫竹林請觀音菩薩。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魂擺渡:我師傅是九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跑跑停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跑跑停停並收藏靈魂擺渡:我師傅是九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