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落魄的猴哥
靈魂擺渡:我師傅是九叔 作者:跑跑停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紫竹林。
珈藍護法剛到,就被龍女攔了下來。
“珈藍護法,你等不是受命監視西遊大事嗎?”
珈藍護法臉色一苦,心想家都快被偷了,他急切道:“正是為了西遊之事,快快帶我去見觀音大士,晚了就遲了。”
見到珈藍護法那愁眉苦臉的樣子,龍女心裏嘀咕,好奇的同時道:“你稍等,我去稟告菩薩。”
珈藍護法催促道:“快去!快去!”
很快,龍女去而複返,道:“跟我來吧。”
竹影清風,觀音正盤坐在蓮花之上,在龍女帶著珈藍護法進來後,她輕啟緊閉的眼睛,問道:“是否西遊之事出了變故?”
能讓看護的珈藍護法如此著急前來,隻怕是西遊之事出了問題。
果不其然。
珈藍護法迅速將安言所做之事一一道來,最後總結道:“菩薩,道門這是要挖我們根基啊!”
“西遊之事,此乃天定,道門難不成想逆天而行?”觀音菩薩聽完後眉頭鎖起,臉泛難色。
難怪道門會出現在水陸大會上,原來是做這一出。
好一個西遊授經!
觀音剛說完,便反應過來了。
西遊天定,佛門當興沒錯,但道門西遊顯然也沒有破壞西遊大事。
反而,根據珈藍護法的說法,這道門傳經人還幫唐僧解決了不少麻煩,也沒破壞九九八十一難。
這就難辦了!
如果說道門明目張膽還好說,但現在所作所為,卻是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雖說西遊天定,佛門當興,但如果佛門沒有把握住機會,那就怪不得別人取而代之了。
看著觀音的臉色來回變化,珈藍護法老實呆在一旁,不敢出聲。
一旁的龍女卻道:“菩薩,既然那人幹擾了唐僧取經,那我們何不將他驅趕離開?”
觀音一歎:“請神容易送神難,當日我沒有阻止,如今再想出手,隻怕沒這麽簡單了。”
“道門仙神不容小覷!”
見菩薩都感到棘手,龍女不敢再出聲,生怕為自己以及背後的四海龍族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現在的龍族都快淪為食材了。
沉吟片刻,觀音菩薩向珈藍護法道:“你先回去,繼續留意西遊之事,此事我會親去靈山向佛祖說明。”
這個事情已經不是觀音一人能夠解決的了,隻能由佛祖出頭。
珈藍護法拜退。
等珈藍護法離開後,觀音吩咐龍女看家,然後駕起蓮座,飛向西天。
另一邊。
在劉伯欽的帶領下,一座大山出現在眼前,高聳入雲,巍峨萬丈,形如五指。
行到半山腰,劉伯欽與一眾家丁停下了腳步,轉身道:“安道長、三藏法師,此山名為兩界山,東邊屬大唐,西邊屬韃靼,我隻能送到此處了。”
安言聞言擺手道:“送人千裏終須一別,劉兄請回吧,接下來的路我們自個走去。”
唐三藏也是點頭,“送到此處已是勞煩太保,貧僧感激不盡。”
見二位沒有怪罪的意思,劉伯欽露出了笑容,他回去也是能向娘親複命了。
正在這分別之際,自西邊山腳下傳來如雷鳴般的聲音喊道:“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
打雷一般的聲音將唐三藏以及隨從唬住。
安言眼睛一亮,猴哥終於要登場了。
說實話,他一直都把猴哥當成自己的偶像。
特別是在讀西遊記讀到猴哥被戴上金箍時,他仿佛能夠感覺到猴哥心中的無奈與悲涼。
沒有戴上金箍,他可以是美猴王,可以是齊天大聖,也可以是鬥戰勝佛。
但一戴上金箍,除了鬥戰勝佛一條路,再無其他選擇。
安言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改變西遊大局,但既然他參與其中,他還是想拉猴哥一把,至少不能讓猴哥被坑了。
被迫戴上金箍和自願戴上金箍,完全是兩碼事。
在安言思考間,家丁們大叫道:“這叫聲,必定是那山腳下壓著的老猴。”
劉伯欽肯定道:“是他!是他!”
他在山中打獵時,聽到過這老猴的叫聲,肯定不會認錯的。
不知道情況一頭霧水的唐三藏問道:“太保,你們說的是什麽老猴?”
劉伯欽解釋道:“這山原名為五行山,後因我大唐西征,改名為兩界山。”
“我曾聽聞說這五行山下壓著一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有土地神監押,喂他吃鐵丸銅汁。”
“因此三藏法師莫怕,這老猴傷不了人。”
聞言,唐三藏又才放下心來。
“劉兄,那我們就此拜別。”安言道,他已經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猴哥了。
知道安言實力的劉伯欽,拱了拱手,道了幾句祝福話語,便帶著家丁原路返回。
“三藏,我們也走吧。”
唐三藏點了點頭,跟了上去。
翻山下山,行了數裏,隻見一石山下,果真壓著一隻猴子。
見到身穿僧服與道袍的唐三藏和安言,孫悟空撓了撓頭,觀音那老娘們不是說一和尚嗎?怎麽還有一道士?
不管了,反正那老娘們說和尚,那就和尚吧。
一想到馬上就能重獲自由,他興奮亂招手道:“師父,你怎麽才來?快快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
唐三藏看著朝自己招手的猴子,稍微一愣。
隻見這猴子長得尖嘴猴腮,火眼金睛,頭頂草,滿臉土,身體還不能動,很是狼狽不堪。
見那猴子還在喊,唐三藏搖頭道:“貧僧從未收過徒弟,你莫要喊我師父。”
“而且,有安言在,我也無須你保我上西天。”
天上的剩餘的珈藍護法齊齊翻起白眼,造孽啊!
菩薩安排的弟子不要,偏偏去相信一個沒安好心的道士,這不是缺心眼嗎?
一旁的天庭仙神,暗自偷笑,看著這出好戲。
“伱可是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的嗎?”這一聽,孫悟空急了,連忙問道,生怕晚一點唐三藏就跑了。
看著這個被打磨得圓滑的猴哥,安言一歎。
年少成名,意氣風發,在最得意的時候,被佛祖一巴掌壓在這裏五百年。
五百年時光.當初的齊天大聖,一去不複還了。
(本章完)
珈藍護法剛到,就被龍女攔了下來。
“珈藍護法,你等不是受命監視西遊大事嗎?”
珈藍護法臉色一苦,心想家都快被偷了,他急切道:“正是為了西遊之事,快快帶我去見觀音大士,晚了就遲了。”
見到珈藍護法那愁眉苦臉的樣子,龍女心裏嘀咕,好奇的同時道:“你稍等,我去稟告菩薩。”
珈藍護法催促道:“快去!快去!”
很快,龍女去而複返,道:“跟我來吧。”
竹影清風,觀音正盤坐在蓮花之上,在龍女帶著珈藍護法進來後,她輕啟緊閉的眼睛,問道:“是否西遊之事出了變故?”
能讓看護的珈藍護法如此著急前來,隻怕是西遊之事出了問題。
果不其然。
珈藍護法迅速將安言所做之事一一道來,最後總結道:“菩薩,道門這是要挖我們根基啊!”
“西遊之事,此乃天定,道門難不成想逆天而行?”觀音菩薩聽完後眉頭鎖起,臉泛難色。
難怪道門會出現在水陸大會上,原來是做這一出。
好一個西遊授經!
觀音剛說完,便反應過來了。
西遊天定,佛門當興沒錯,但道門西遊顯然也沒有破壞西遊大事。
反而,根據珈藍護法的說法,這道門傳經人還幫唐僧解決了不少麻煩,也沒破壞九九八十一難。
這就難辦了!
如果說道門明目張膽還好說,但現在所作所為,卻是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雖說西遊天定,佛門當興,但如果佛門沒有把握住機會,那就怪不得別人取而代之了。
看著觀音的臉色來回變化,珈藍護法老實呆在一旁,不敢出聲。
一旁的龍女卻道:“菩薩,既然那人幹擾了唐僧取經,那我們何不將他驅趕離開?”
觀音一歎:“請神容易送神難,當日我沒有阻止,如今再想出手,隻怕沒這麽簡單了。”
“道門仙神不容小覷!”
見菩薩都感到棘手,龍女不敢再出聲,生怕為自己以及背後的四海龍族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現在的龍族都快淪為食材了。
沉吟片刻,觀音菩薩向珈藍護法道:“你先回去,繼續留意西遊之事,此事我會親去靈山向佛祖說明。”
這個事情已經不是觀音一人能夠解決的了,隻能由佛祖出頭。
珈藍護法拜退。
等珈藍護法離開後,觀音吩咐龍女看家,然後駕起蓮座,飛向西天。
另一邊。
在劉伯欽的帶領下,一座大山出現在眼前,高聳入雲,巍峨萬丈,形如五指。
行到半山腰,劉伯欽與一眾家丁停下了腳步,轉身道:“安道長、三藏法師,此山名為兩界山,東邊屬大唐,西邊屬韃靼,我隻能送到此處了。”
安言聞言擺手道:“送人千裏終須一別,劉兄請回吧,接下來的路我們自個走去。”
唐三藏也是點頭,“送到此處已是勞煩太保,貧僧感激不盡。”
見二位沒有怪罪的意思,劉伯欽露出了笑容,他回去也是能向娘親複命了。
正在這分別之際,自西邊山腳下傳來如雷鳴般的聲音喊道:“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
打雷一般的聲音將唐三藏以及隨從唬住。
安言眼睛一亮,猴哥終於要登場了。
說實話,他一直都把猴哥當成自己的偶像。
特別是在讀西遊記讀到猴哥被戴上金箍時,他仿佛能夠感覺到猴哥心中的無奈與悲涼。
沒有戴上金箍,他可以是美猴王,可以是齊天大聖,也可以是鬥戰勝佛。
但一戴上金箍,除了鬥戰勝佛一條路,再無其他選擇。
安言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改變西遊大局,但既然他參與其中,他還是想拉猴哥一把,至少不能讓猴哥被坑了。
被迫戴上金箍和自願戴上金箍,完全是兩碼事。
在安言思考間,家丁們大叫道:“這叫聲,必定是那山腳下壓著的老猴。”
劉伯欽肯定道:“是他!是他!”
他在山中打獵時,聽到過這老猴的叫聲,肯定不會認錯的。
不知道情況一頭霧水的唐三藏問道:“太保,你們說的是什麽老猴?”
劉伯欽解釋道:“這山原名為五行山,後因我大唐西征,改名為兩界山。”
“我曾聽聞說這五行山下壓著一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有土地神監押,喂他吃鐵丸銅汁。”
“因此三藏法師莫怕,這老猴傷不了人。”
聞言,唐三藏又才放下心來。
“劉兄,那我們就此拜別。”安言道,他已經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猴哥了。
知道安言實力的劉伯欽,拱了拱手,道了幾句祝福話語,便帶著家丁原路返回。
“三藏,我們也走吧。”
唐三藏點了點頭,跟了上去。
翻山下山,行了數裏,隻見一石山下,果真壓著一隻猴子。
見到身穿僧服與道袍的唐三藏和安言,孫悟空撓了撓頭,觀音那老娘們不是說一和尚嗎?怎麽還有一道士?
不管了,反正那老娘們說和尚,那就和尚吧。
一想到馬上就能重獲自由,他興奮亂招手道:“師父,你怎麽才來?快快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
唐三藏看著朝自己招手的猴子,稍微一愣。
隻見這猴子長得尖嘴猴腮,火眼金睛,頭頂草,滿臉土,身體還不能動,很是狼狽不堪。
見那猴子還在喊,唐三藏搖頭道:“貧僧從未收過徒弟,你莫要喊我師父。”
“而且,有安言在,我也無須你保我上西天。”
天上的剩餘的珈藍護法齊齊翻起白眼,造孽啊!
菩薩安排的弟子不要,偏偏去相信一個沒安好心的道士,這不是缺心眼嗎?
一旁的天庭仙神,暗自偷笑,看著這出好戲。
“伱可是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的嗎?”這一聽,孫悟空急了,連忙問道,生怕晚一點唐三藏就跑了。
看著這個被打磨得圓滑的猴哥,安言一歎。
年少成名,意氣風發,在最得意的時候,被佛祖一巴掌壓在這裏五百年。
五百年時光.當初的齊天大聖,一去不複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