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都是技術活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養心殿,楊妃正看著一群小屁孩在院子裏玩鬧。
李世民進來就看到幾個小的雪人堆趴了,嘻嘻哈哈正在重新堆,頓時樂了:“我說這幫小家夥怎麽沒有來兩儀殿來鬧,敢情是都來楊妃你的養心殿了啊。”
抬頭製止了楊妃的請安,李世民走過去,從袖籠裏掏出奏折遞到楊妃的手裏,見楊妃的眼睛有點發紅,輕聲安慰道:“恪兒這小子,還是很孝順的,半個月就送一次信過來。這不,昨天你還念叨,今天這平安信就送來了。”
接過奏折,楊妃苦笑了一下但很快又開心道:“恪兒這孩子,怎麽這麽死板?寫封信不就行了,非得用正式的奏折。”
“錯了,恪兒可不是死板,他就是個懶。”李世民毫不猶豫揭李恪的短,“一封請安奏折,公私兩便,平安信和公務都寫在裏麵了。如果公務奏折一封,平安信一封,他要多寫好幾百字。就恪兒那個偶爾發作的憊懶性子,這種事能一封寫完,他就不會寫兩封。”
楊妃打開奏折,果然,前麵幾頁都是公文。略微掃了眼楊妃就略了過去,畢竟後宮不幹政,後麵,就是李恪的平安信了。
看完後,楊妃擦了擦眼角,這孩子,還是隻想著家人,自己卻不多想想。平安信裏,問了自己,問了六郎,叮囑自己吃哪些好,哪些少碰……可關於自己的就四個字:兒安,勿念。
李世民沒有讓院子裏的皇子公主們過來請安,而是讓他們繼續玩。
“誒,青雀怎麽沒來和大家一起玩?”初始沒注意,認真看後卻沒見到李泰,李世民頓時問道。
楊妃奇怪地看了李世民一眼,見李世民似乎忘了李泰現在在幹什麽,就開口道:“夫君不是讓青雀最近在編什麽書嗎?”
李世民更疑惑了:“不就是《括地誌》嗎?可我讓青雀編書,沒讓他出來玩也不行吧?”
楊妃沒有接話,李世民看著院子裏玩耍的孩子,也頓時歎口氣。
要知道,李恪當年讀書習武,比起李泰現在編寫《括地誌》忙碌多了,可卻一點也不妨礙李恪帶著弟弟妹妹們玩耍。而且,後來李恪開起了養兔場,那更是忙碌,可李恪愣是做到了讀書習武賺錢帶弟妹四不誤。
李恪身邊可沒什麽人幫忙,除了他在人牙子那裏買了兩個小廝,一個伴讀,兩個小黃門,兩個小宮女外。到現在,李恪也沒招攬幕僚什麽的,除了在長安買了院子後,蕭瑀送了他幾個仆役。
一對比,李泰在親情方麵,就顯得冷漠了些。承乾那孩子沒時間帶弟妹李世民很理解,畢竟承乾已經是太子,除了正常的經義典籍外,還得學習治國之道,確實時間少。可青雀你說你沒時間,那就是有點過分了。
青雀和承乾的關係隻是一般,和恪兒有點互相看不順眼,現在又不帶弟弟妹妹,以後可怎麽辦喲。
李世民感覺有點頭疼。
楊妃見狀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低聲勸解道:“青雀文才太高,傲氣很正常。夫君,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給他們鋪好路就行了。”
說完,楊妃還有些話沒說,也不敢說,沒說的話就是,夫君,青雀的路,你想好怎麽鋪了嗎?
因為父親是楊廣,楊妃太清楚阿耶當年是怎麽上位了。邀賢名,暗地裏籠絡重臣……再看看李泰,編寫《括地誌》這就是邀賢名最好的一步棋,而且,李泰還和很多功臣二代走得很近,比如柴紹之子柴哲威,杜如晦之子杜荷。
可問題是,夫君太過於寵愛李泰了。
楊妃都有點想不明白,對於李承乾和恪兒的路,夫君想得很清楚,鋪得也很明白,怎麽到了李泰那裏,怎麽就糊塗了呢?
……
李恪不知道李世民現在心裏在想什麽,但很清楚自己在齊州現在要幹什麽。
權萬紀看著李恪根據秦懷道他們繪製的各縣地圖總結出來的齊州地圖,看著那上麵的田地村莊,雙眼有點發紅道:“多好的地,卻盡落碩鼠嘴裏!”
李恪暗暗翻了個白眼,你權家難道就不是世家了?至於李唐皇族,嗬嗬。
不過,李恪也隻是心裏吐槽,畢竟,現在兩人是同一陣線的人,都看齊州士族不順眼。
看了一陣地圖,權萬紀指著那些用毛筆圈起來的村鎮道:“殿下,這些圈起來的村鎮是何意?”
“這些都是朝廷戶籍的村鎮,等開春後,本王要在這些村鎮打井修渠、挖溝建塘。搞好了這些水利,隻要不是大旱,都能輕鬆渡過去。“
李恪可不是說大話,出長安之前,李恪就去找過蕭瑀,希望蕭瑀寫信給蘭陵蕭家,讓蕭家在開春之時派懂打井修渠的人來齊州。誰能想到,挖井修渠,在這個時候,竟然是一門極少人才能懂的技術活。
關鍵是,懂這行的工匠,還都基本掌控在世家手裏!
哪像現代,挖井有鑽機,修渠有挖機,探測地下水有專業的雷達。而在這可憐的古代,修渠的人好找,但是,懂打井的工匠可不好找,懂水脈的人更是不好找。
為什麽懂找水脈的人更是不好找,原因也很簡單,堪輿!
而在古代,懂堪輿的在兩個行當很常見,一個是給豪強貴族修墓的;另一個則是專門盜豪強貴族墓的。
不過還好,該做的準備在出長安前都做了準備了,李恪也就很是悠閑的熬著時間,等著春天到來。
不過,權萬紀有點等不住了,尤其是看著齊州地圖上朝廷掌控的土地隻有那麽一點後。
“殿下,整頓吏治必須要等開春後嗎?”權萬紀憋著怒火道。
“小不忍則亂大謀。”李恪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聲音很是平靜,“他們在這裏紮根了幾百年,這裏的筆杆子天然向著世家。本王不給這裏的百姓一點利益,他們是不會心向我們的。更何況,朝廷在這裏的口碑不是很好。長史,別忘了竇建德是怎麽死的。”
權萬紀啞然,確實,朝廷在河北的口碑不太好。畢竟,陛下當年生擒了竇建德後,是答應過要留他一命的,結果,被太上皇給砍了。其實,殺竇建德不要緊,好歹等朝廷收了河北民心再殺也不遲啊。結果,不僅弄出了劉黑闥,還間接害死了淮陽王李道玄和郯國公羅士信。
李世民進來就看到幾個小的雪人堆趴了,嘻嘻哈哈正在重新堆,頓時樂了:“我說這幫小家夥怎麽沒有來兩儀殿來鬧,敢情是都來楊妃你的養心殿了啊。”
抬頭製止了楊妃的請安,李世民走過去,從袖籠裏掏出奏折遞到楊妃的手裏,見楊妃的眼睛有點發紅,輕聲安慰道:“恪兒這小子,還是很孝順的,半個月就送一次信過來。這不,昨天你還念叨,今天這平安信就送來了。”
接過奏折,楊妃苦笑了一下但很快又開心道:“恪兒這孩子,怎麽這麽死板?寫封信不就行了,非得用正式的奏折。”
“錯了,恪兒可不是死板,他就是個懶。”李世民毫不猶豫揭李恪的短,“一封請安奏折,公私兩便,平安信和公務都寫在裏麵了。如果公務奏折一封,平安信一封,他要多寫好幾百字。就恪兒那個偶爾發作的憊懶性子,這種事能一封寫完,他就不會寫兩封。”
楊妃打開奏折,果然,前麵幾頁都是公文。略微掃了眼楊妃就略了過去,畢竟後宮不幹政,後麵,就是李恪的平安信了。
看完後,楊妃擦了擦眼角,這孩子,還是隻想著家人,自己卻不多想想。平安信裏,問了自己,問了六郎,叮囑自己吃哪些好,哪些少碰……可關於自己的就四個字:兒安,勿念。
李世民沒有讓院子裏的皇子公主們過來請安,而是讓他們繼續玩。
“誒,青雀怎麽沒來和大家一起玩?”初始沒注意,認真看後卻沒見到李泰,李世民頓時問道。
楊妃奇怪地看了李世民一眼,見李世民似乎忘了李泰現在在幹什麽,就開口道:“夫君不是讓青雀最近在編什麽書嗎?”
李世民更疑惑了:“不就是《括地誌》嗎?可我讓青雀編書,沒讓他出來玩也不行吧?”
楊妃沒有接話,李世民看著院子裏玩耍的孩子,也頓時歎口氣。
要知道,李恪當年讀書習武,比起李泰現在編寫《括地誌》忙碌多了,可卻一點也不妨礙李恪帶著弟弟妹妹們玩耍。而且,後來李恪開起了養兔場,那更是忙碌,可李恪愣是做到了讀書習武賺錢帶弟妹四不誤。
李恪身邊可沒什麽人幫忙,除了他在人牙子那裏買了兩個小廝,一個伴讀,兩個小黃門,兩個小宮女外。到現在,李恪也沒招攬幕僚什麽的,除了在長安買了院子後,蕭瑀送了他幾個仆役。
一對比,李泰在親情方麵,就顯得冷漠了些。承乾那孩子沒時間帶弟妹李世民很理解,畢竟承乾已經是太子,除了正常的經義典籍外,還得學習治國之道,確實時間少。可青雀你說你沒時間,那就是有點過分了。
青雀和承乾的關係隻是一般,和恪兒有點互相看不順眼,現在又不帶弟弟妹妹,以後可怎麽辦喲。
李世民感覺有點頭疼。
楊妃見狀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低聲勸解道:“青雀文才太高,傲氣很正常。夫君,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給他們鋪好路就行了。”
說完,楊妃還有些話沒說,也不敢說,沒說的話就是,夫君,青雀的路,你想好怎麽鋪了嗎?
因為父親是楊廣,楊妃太清楚阿耶當年是怎麽上位了。邀賢名,暗地裏籠絡重臣……再看看李泰,編寫《括地誌》這就是邀賢名最好的一步棋,而且,李泰還和很多功臣二代走得很近,比如柴紹之子柴哲威,杜如晦之子杜荷。
可問題是,夫君太過於寵愛李泰了。
楊妃都有點想不明白,對於李承乾和恪兒的路,夫君想得很清楚,鋪得也很明白,怎麽到了李泰那裏,怎麽就糊塗了呢?
……
李恪不知道李世民現在心裏在想什麽,但很清楚自己在齊州現在要幹什麽。
權萬紀看著李恪根據秦懷道他們繪製的各縣地圖總結出來的齊州地圖,看著那上麵的田地村莊,雙眼有點發紅道:“多好的地,卻盡落碩鼠嘴裏!”
李恪暗暗翻了個白眼,你權家難道就不是世家了?至於李唐皇族,嗬嗬。
不過,李恪也隻是心裏吐槽,畢竟,現在兩人是同一陣線的人,都看齊州士族不順眼。
看了一陣地圖,權萬紀指著那些用毛筆圈起來的村鎮道:“殿下,這些圈起來的村鎮是何意?”
“這些都是朝廷戶籍的村鎮,等開春後,本王要在這些村鎮打井修渠、挖溝建塘。搞好了這些水利,隻要不是大旱,都能輕鬆渡過去。“
李恪可不是說大話,出長安之前,李恪就去找過蕭瑀,希望蕭瑀寫信給蘭陵蕭家,讓蕭家在開春之時派懂打井修渠的人來齊州。誰能想到,挖井修渠,在這個時候,竟然是一門極少人才能懂的技術活。
關鍵是,懂這行的工匠,還都基本掌控在世家手裏!
哪像現代,挖井有鑽機,修渠有挖機,探測地下水有專業的雷達。而在這可憐的古代,修渠的人好找,但是,懂打井的工匠可不好找,懂水脈的人更是不好找。
為什麽懂找水脈的人更是不好找,原因也很簡單,堪輿!
而在古代,懂堪輿的在兩個行當很常見,一個是給豪強貴族修墓的;另一個則是專門盜豪強貴族墓的。
不過還好,該做的準備在出長安前都做了準備了,李恪也就很是悠閑的熬著時間,等著春天到來。
不過,權萬紀有點等不住了,尤其是看著齊州地圖上朝廷掌控的土地隻有那麽一點後。
“殿下,整頓吏治必須要等開春後嗎?”權萬紀憋著怒火道。
“小不忍則亂大謀。”李恪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聲音很是平靜,“他們在這裏紮根了幾百年,這裏的筆杆子天然向著世家。本王不給這裏的百姓一點利益,他們是不會心向我們的。更何況,朝廷在這裏的口碑不是很好。長史,別忘了竇建德是怎麽死的。”
權萬紀啞然,確實,朝廷在河北的口碑不太好。畢竟,陛下當年生擒了竇建德後,是答應過要留他一命的,結果,被太上皇給砍了。其實,殺竇建德不要緊,好歹等朝廷收了河北民心再殺也不遲啊。結果,不僅弄出了劉黑闥,還間接害死了淮陽王李道玄和郯國公羅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