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天崩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終究是沒有走過貞觀二十六年。
在上元節當天,李世民看燈的時候摔了一跤,然後身體就突然急轉直下,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人就不行了。
李恪倒是能猜到一點原因,在貞觀二十三年底房玄齡病逝後,李世民就鬱鬱寡歡了一陣。雖然後來走出來了,但李恪看得出來,李世民的心氣,已經很是鬱結了。雖然有著李仁這些孫輩的陪伴,讓李世民看起來似乎開心了不少。
但李世民和李恪心裏頭都清楚,恐怕時日無多了。
在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後,李世民也看開了,奏章什麽的也不批了,全扔給了李恪。就和自己的妻妾們到處遊山玩水,或者就到軍營裏看著將士們操演,或者逗弄著孫兒孫女外孫們。
李世民突然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這種生活,這種兒孫環繞膝下的天倫之樂,果然才是自己現在最想要的啊。
李恪則很是無語,自己一堆公文,長安那邊還送一堆奏章,這是要累死自己嗎!?
李世民最初也還是會幫李恪一下,但看到李恪對於長安那邊奏章很是熟練後,就撒手不管了。
隻不過,這種快樂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
貞觀二十六年七月十八日,大唐天子、天可汗李世民,駕崩於杭州行宮。
……
接到李世民駕崩的消息,長安頓時雞飛狗跳,所有能集結的府兵全都集結,從長安到洛陽,一片肅殺!
然後,李治和長孫無忌發現,他們做得一切都是白搭了。
因為李恪壓根就沒有回來,護送李世民靈柩回來的,是秦懷道和長孫渙等一眾駙馬和公主。吳王府的人,一個都沒有來。
這對於一路上早就享受了各種嚴陣以待遭遇的秦懷道和長孫渙兩人來說,已經習慣了。
“大王說,陛下旨:吳王非國難不得回長安,所以大王隻能在府裏遙祭盡孝了。”狄仁傑開口道。
長安一眾官員臉色精彩紛呈。
由不得長安一眾官員臉色精彩紛呈,原因嗎,李治把一個女官的肚子給搞大了。如果那女官隻是個普通宮女大家還無所謂,關鍵是,那個女官是李世民的才人。
大家正想著怎麽遮掩這件事呢,好了,李世民駕崩了。
全都鬆了一口氣。
從杭州來的眾人懶得追究,他們現在隻想好好將李世民的葬禮辦完,送進陵墓裏安葬好,然後趕緊回杭州。因為,在進入關中的時候,那種嚴陣以待的態勢,仿佛他們已經造反了一樣。
李世民的葬禮很隆重,畢竟李恪將吳王府的錢糧給搬了八成。葬禮上,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等多員將領請求殉葬,岑文本立即勸止,隻是讓幾位將領按突厥風俗割破臉頰就行了。
李治鬆了口氣,自己現在極度缺人來對抗長孫無忌,這幾個突厥出身的將領也都是大唐駙馬,可不能隨便沒了。長孫無忌很是嫌棄地看著岑文本,這個家夥實在是太討厭了,有大才不說,還經常站在寒門子弟的角度說話。
不過,現在的長孫無忌眼裏,就是朝堂上宗室的臣子太多了,這不好,必須要想辦法清理清理一下。
李世民的棺槨在幾個決意赴死的太監的扛著下,緩緩進了昭陵。隨著一重重石門的重重落下,也宣告著李世民的貞觀時代的結束。
諡文皇帝,廟號太宗!
……
杭州,李恪久久地望著西方。
其實,有些事情李恪是瞞著李世民的,比如李治和武媚娘私通。李恪不想李世民最後的日子有一點糟心,就將這個消息壓下來了。當然,這不是正規路徑送來的消息,而是長孫渙的情報係統送來的。
沒錯,長孫渙現在將情報係統都弄進皇宮了,伺候李治的宮女中,就有一個是李恪的探子。最搞笑的是,李治還將那個宮女當心腹。
當心腹有一個好處,能夠接觸到李治的大量消息。不好的地方是,自由時間太少,太難和接應的傳遞消息了。
至於李治在杭州這邊有沒有安插眼線……
李恪表示,肯定是有的,但是這幫眼線,也就能探查一些很基礎的消息,比如李恪新出了一些政策什麽的,再高一點等級的他們就無能為力了。至於為什麽無能為力,李恪表示,稚奴,你要和兄長比錢多嗎?
“從洛陽到長安,我們可以說是一路被監視的。”長孫渙撇了撇嘴,“看那十二衛將士的眼神,看我們就像叛賊一樣!”
秦懷道歎口氣道:“可惜,柴令武那家夥,不願意出長安。”
“不止是柴令武,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也都不願意離開長安。”長孫渙歎道。
“阿耶對他們有大恩,他們會很效忠李治的。”李恪倒是看得很明白,阿史那社爾和執失思力,可都不是能夠輕易收買的,要想收服他們,就得交心,“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別讓長安那邊找到任何借口。錢糧該送就送,甚至可以多送,一定要讓當今陛下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
“可是,咱們缺人啊。”狄仁傑歎口氣道,“路過弘農的時候,某去探了下弘農楊家,結果大門都沒有進去。”說到這裏,狄仁傑都忍不住唏噓了一聲。
“算了,還是別提弘農那邊的事了。”見李恪臉色有點不虞,黑齒常之趕緊插話道,“殿下,遼東現在很是缺人,能不能,再給個十萬人到遼東。”
見眾人全都惡狠狠盯著自己,黑齒常之趕緊到:“別別別,八萬人、八萬人就可以了。”
楊虞冷笑了一聲道:“八萬人?八千人還差不多!江南八州和南海大都護府,在冊的人丁才過六百萬,自己都不夠,能給安東大都護府八千人已經很不錯了。”
“人的事慢慢想辦法。”李恪抬頭製止了眾人的討論,“現在最要緊的事,就是練兵。我們不知道陛下和長孫無忌會什麽時候動手,而且我們現在準備也不充分。但是,練兵絕對不能耽擱!”
“是,大王!”
院子裏很快就剩了李恪一個人。
對於李恪來說,曾經罩著他的天已經崩了。這新的天,到底會是怎麽樣的呢?
在上元節當天,李世民看燈的時候摔了一跤,然後身體就突然急轉直下,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人就不行了。
李恪倒是能猜到一點原因,在貞觀二十三年底房玄齡病逝後,李世民就鬱鬱寡歡了一陣。雖然後來走出來了,但李恪看得出來,李世民的心氣,已經很是鬱結了。雖然有著李仁這些孫輩的陪伴,讓李世民看起來似乎開心了不少。
但李世民和李恪心裏頭都清楚,恐怕時日無多了。
在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後,李世民也看開了,奏章什麽的也不批了,全扔給了李恪。就和自己的妻妾們到處遊山玩水,或者就到軍營裏看著將士們操演,或者逗弄著孫兒孫女外孫們。
李世民突然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這種生活,這種兒孫環繞膝下的天倫之樂,果然才是自己現在最想要的啊。
李恪則很是無語,自己一堆公文,長安那邊還送一堆奏章,這是要累死自己嗎!?
李世民最初也還是會幫李恪一下,但看到李恪對於長安那邊奏章很是熟練後,就撒手不管了。
隻不過,這種快樂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
貞觀二十六年七月十八日,大唐天子、天可汗李世民,駕崩於杭州行宮。
……
接到李世民駕崩的消息,長安頓時雞飛狗跳,所有能集結的府兵全都集結,從長安到洛陽,一片肅殺!
然後,李治和長孫無忌發現,他們做得一切都是白搭了。
因為李恪壓根就沒有回來,護送李世民靈柩回來的,是秦懷道和長孫渙等一眾駙馬和公主。吳王府的人,一個都沒有來。
這對於一路上早就享受了各種嚴陣以待遭遇的秦懷道和長孫渙兩人來說,已經習慣了。
“大王說,陛下旨:吳王非國難不得回長安,所以大王隻能在府裏遙祭盡孝了。”狄仁傑開口道。
長安一眾官員臉色精彩紛呈。
由不得長安一眾官員臉色精彩紛呈,原因嗎,李治把一個女官的肚子給搞大了。如果那女官隻是個普通宮女大家還無所謂,關鍵是,那個女官是李世民的才人。
大家正想著怎麽遮掩這件事呢,好了,李世民駕崩了。
全都鬆了一口氣。
從杭州來的眾人懶得追究,他們現在隻想好好將李世民的葬禮辦完,送進陵墓裏安葬好,然後趕緊回杭州。因為,在進入關中的時候,那種嚴陣以待的態勢,仿佛他們已經造反了一樣。
李世民的葬禮很隆重,畢竟李恪將吳王府的錢糧給搬了八成。葬禮上,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等多員將領請求殉葬,岑文本立即勸止,隻是讓幾位將領按突厥風俗割破臉頰就行了。
李治鬆了口氣,自己現在極度缺人來對抗長孫無忌,這幾個突厥出身的將領也都是大唐駙馬,可不能隨便沒了。長孫無忌很是嫌棄地看著岑文本,這個家夥實在是太討厭了,有大才不說,還經常站在寒門子弟的角度說話。
不過,現在的長孫無忌眼裏,就是朝堂上宗室的臣子太多了,這不好,必須要想辦法清理清理一下。
李世民的棺槨在幾個決意赴死的太監的扛著下,緩緩進了昭陵。隨著一重重石門的重重落下,也宣告著李世民的貞觀時代的結束。
諡文皇帝,廟號太宗!
……
杭州,李恪久久地望著西方。
其實,有些事情李恪是瞞著李世民的,比如李治和武媚娘私通。李恪不想李世民最後的日子有一點糟心,就將這個消息壓下來了。當然,這不是正規路徑送來的消息,而是長孫渙的情報係統送來的。
沒錯,長孫渙現在將情報係統都弄進皇宮了,伺候李治的宮女中,就有一個是李恪的探子。最搞笑的是,李治還將那個宮女當心腹。
當心腹有一個好處,能夠接觸到李治的大量消息。不好的地方是,自由時間太少,太難和接應的傳遞消息了。
至於李治在杭州這邊有沒有安插眼線……
李恪表示,肯定是有的,但是這幫眼線,也就能探查一些很基礎的消息,比如李恪新出了一些政策什麽的,再高一點等級的他們就無能為力了。至於為什麽無能為力,李恪表示,稚奴,你要和兄長比錢多嗎?
“從洛陽到長安,我們可以說是一路被監視的。”長孫渙撇了撇嘴,“看那十二衛將士的眼神,看我們就像叛賊一樣!”
秦懷道歎口氣道:“可惜,柴令武那家夥,不願意出長安。”
“不止是柴令武,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也都不願意離開長安。”長孫渙歎道。
“阿耶對他們有大恩,他們會很效忠李治的。”李恪倒是看得很明白,阿史那社爾和執失思力,可都不是能夠輕易收買的,要想收服他們,就得交心,“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別讓長安那邊找到任何借口。錢糧該送就送,甚至可以多送,一定要讓當今陛下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
“可是,咱們缺人啊。”狄仁傑歎口氣道,“路過弘農的時候,某去探了下弘農楊家,結果大門都沒有進去。”說到這裏,狄仁傑都忍不住唏噓了一聲。
“算了,還是別提弘農那邊的事了。”見李恪臉色有點不虞,黑齒常之趕緊插話道,“殿下,遼東現在很是缺人,能不能,再給個十萬人到遼東。”
見眾人全都惡狠狠盯著自己,黑齒常之趕緊到:“別別別,八萬人、八萬人就可以了。”
楊虞冷笑了一聲道:“八萬人?八千人還差不多!江南八州和南海大都護府,在冊的人丁才過六百萬,自己都不夠,能給安東大都護府八千人已經很不錯了。”
“人的事慢慢想辦法。”李恪抬頭製止了眾人的討論,“現在最要緊的事,就是練兵。我們不知道陛下和長孫無忌會什麽時候動手,而且我們現在準備也不充分。但是,練兵絕對不能耽擱!”
“是,大王!”
院子裏很快就剩了李恪一個人。
對於李恪來說,曾經罩著他的天已經崩了。這新的天,到底會是怎麽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