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靖難!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徽三年,是在李恪和長安朝廷的扯皮中度過的。
不管朝廷來多少天使,李恪回答的隻有一句:非國難,不回長安!
李治和長孫無忌也很焦急,要知道,隨著派往杭州的天使越來越多,先是晉陽,接著是長樂,再就是高陽等在杭州的公主紛紛寫信過來,問李恪涉嫌荊王謀反是什麽意思?李恪涉嫌謀反,她們這些公主就在杭州會不知道?
這種扯皮,一直扯到了荊王謀反案幾個主謀的處置下來為止。
荊王李元景、永嘉公主被賜白綾,薛萬徹、杜荷、柴令武被斬首,李道宗、執失思力涉嫌牽涉被流放象州,同樣,作為主謀家人們的柴哲威、薛萬備等也均被流放。九江公主見駙馬執失思力被流放,自請隨夫君流放。
天下震動。
“這是第幾波使者了?”蕭雅喝完杯中茶,略帶著點詫異道。
哦,蕭雅說得不是朝廷來宣詔的天使,而是各地藩王的使者,剛剛走的,是霍王李元軌的人。至於旁邊的越王李貞,以前是天使前腳來,後腳他的人來。在李元景被賜死後,就是三五天就來一趟了。
很顯然,藩王們都被刺激到了。
李恪這麽恭順忠心,還有先帝遺詔,都被朝廷屢屢下詔逼迫返回長安。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哪是要讓李恪回長安,這是讓李恪去死啊。
“夫君打算什麽時候動手?”蕭雅平靜地問道。
“明年開春!”李恪坐在了蕭雅旁邊,接過蕭雅給自己倒的茶,“今年冬,八萬訓練有素的大軍就已經足備,且道路和水道的修繕還有船隻的打造也都將在冬季完畢。
稚奴和長孫無忌的打算也很明顯,能將本王誆去長安,那就最好誆去,他們也不願意動手。要知道,沒有了本王提供的錢糧,朝廷的大軍能不能有足夠的軍費開到江南都是個問題!”
當然,還有一點事,長孫渙拿到了長孫無忌誣陷李道宗、執失思力等人的證據,正在派人快馬加鞭送來。
可以說,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而這個東風,就是明年開春!
很快,永徽四年的春天來到了,天地間一片繁忙,鳥兒們忙著北飛,人們忙著春耕。
華亭縣外的軍用碼頭,三十艘快船,每船一百餘人,李恪、薛禮、蘇烈三人互幹了一杯酒,就上了船。一麵麵船帆升起,在東南風的催動下,快船猶如離弦之箭,沿著水道向著洛陽疾馳。
長江和運河沿岸的州縣對此都見怪不怪,畢竟從江南往洛陽開得船隻多了去了,才三十艘快船而已,一般般啦。
快船日夜兼程,但也用了一個四十天的時間。
主要是,運河上的船,真的多。
也正是有這麽多船打掩護,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三十艘快船的異常。隻當是幾個大商戶的聯合船隊,趕著去洛陽發財。
夜二更,運河上靜悄悄。
三十艘快船在一個較偏僻處一一靠岸,然後一個個全副武裝的靖難將士踏著跳板迅速登岸。
由於有著充足的營養保證,李恪麾下的士兵基本上沒有夜盲症。不過,遺憾的是為了不引起注意,一匹馬都沒有帶上。
“走,洛陽城!”李恪低聲下令道。
隨著命令沿著人一個個低聲傳下去,靖難將士們口銜木枚,列成整齊的隊伍向著八裏遠的洛陽城奔去。
在離洛陽城還有三裏遠的時候,李恪下令停了下來,然後讓薛禮帶著精心挑選的五十死士去偷爬城牆,打開城門。薛禮領命而去,約半個時辰後,隻見城門緩緩打開了。
除了整齊的腳步聲,三千餘靖難將士魚貫進入了洛陽城。
天亮了,洛陽城正門大街兩邊的坊裏的百姓互相打探著,昨晚的腳步聲是怎麽回事?還沒等他們打探出來,隻見幾騎快馬從宮城方向奔出來,一邊打馬跑一邊高喊:“長孫無忌殘害宗室,玩弄朝綱,吳王李恪,奉太宗陛下遺詔、文德皇後遺書,起兵清君側、靖國難!”
百姓聞言先是驚愕,然後嘩然,什麽吳王殿下起兵靖難了?還已經打進洛陽城了?這是怎麽回事,怎麽一點風聲都沒有?
心思劇震的洛陽百姓也都沒有出門的心思,一個個趕緊回家房門緊閉,生怕有亂兵燒殺搶掠。
尉遲寶林很是無語地看著李恪,他做夢都沒想到,年前他從幽州調到洛陽為官,五天前才正式上任,結果今天就成了階下囚。
現在,尉遲寶林算是明白李恪為什麽要出錢修繕運河水道了,感情就是為了這一天。關鍵是,你還不能說李恪早有謀反之心,因為運河水道的修繕,對於朝廷漕運好處也是極大。
況且,這段時間朝廷對李恪是什麽態度尉遲寶林也是很清楚,李恪真的可以說是被逼的。朝廷壓根不聽李恪的解釋,一味逼迫李恪回長安,但誰都清楚,李恪回了長安隻有一死。
要不是李恪賢名滿天下,朝廷又實在找不到光明正大攻打李恪封地的理由,隻能用涉嫌謀反這個蹩腳的借口想誆李恪去長安,不然早就大軍壓境了。更別提朝廷逼迫的日子,李恪也沒有掐斷對朝廷的賦稅運輸。
可以說,別說李恪有正當靖難的理由,就算李恪真的是造反了,現在的百姓也都隻會說,朝廷是真活該。
李恪也沒有說太多廢話,隻是將濮王妃閻氏給自己的李泰遺書拿了出來,然後遞給了尉遲寶林。
尉遲寶林一張張看過去,越看越是心驚。李泰遺書,其實就是李泰服了藥後身體的日漸變化,每張紙上的字不多,但一張張看過去,就可以看出一個健康的人,是如何被人用慢性毒藥生生折磨死的!
尉遲寶林硬生生看完了,看完後,尉遲寶林定定地看著李恪,半晌後才道:“這是真的嗎?”
“濮王妃親手交給孤的。”李恪淡淡道。
尉遲寶林聞言當即拜道:“我,尉遲寶林,願和尉遲恭斷絕父子關係,追隨吳王殿下清君側、靖國難!”
不管朝廷來多少天使,李恪回答的隻有一句:非國難,不回長安!
李治和長孫無忌也很焦急,要知道,隨著派往杭州的天使越來越多,先是晉陽,接著是長樂,再就是高陽等在杭州的公主紛紛寫信過來,問李恪涉嫌荊王謀反是什麽意思?李恪涉嫌謀反,她們這些公主就在杭州會不知道?
這種扯皮,一直扯到了荊王謀反案幾個主謀的處置下來為止。
荊王李元景、永嘉公主被賜白綾,薛萬徹、杜荷、柴令武被斬首,李道宗、執失思力涉嫌牽涉被流放象州,同樣,作為主謀家人們的柴哲威、薛萬備等也均被流放。九江公主見駙馬執失思力被流放,自請隨夫君流放。
天下震動。
“這是第幾波使者了?”蕭雅喝完杯中茶,略帶著點詫異道。
哦,蕭雅說得不是朝廷來宣詔的天使,而是各地藩王的使者,剛剛走的,是霍王李元軌的人。至於旁邊的越王李貞,以前是天使前腳來,後腳他的人來。在李元景被賜死後,就是三五天就來一趟了。
很顯然,藩王們都被刺激到了。
李恪這麽恭順忠心,還有先帝遺詔,都被朝廷屢屢下詔逼迫返回長安。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哪是要讓李恪回長安,這是讓李恪去死啊。
“夫君打算什麽時候動手?”蕭雅平靜地問道。
“明年開春!”李恪坐在了蕭雅旁邊,接過蕭雅給自己倒的茶,“今年冬,八萬訓練有素的大軍就已經足備,且道路和水道的修繕還有船隻的打造也都將在冬季完畢。
稚奴和長孫無忌的打算也很明顯,能將本王誆去長安,那就最好誆去,他們也不願意動手。要知道,沒有了本王提供的錢糧,朝廷的大軍能不能有足夠的軍費開到江南都是個問題!”
當然,還有一點事,長孫渙拿到了長孫無忌誣陷李道宗、執失思力等人的證據,正在派人快馬加鞭送來。
可以說,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而這個東風,就是明年開春!
很快,永徽四年的春天來到了,天地間一片繁忙,鳥兒們忙著北飛,人們忙著春耕。
華亭縣外的軍用碼頭,三十艘快船,每船一百餘人,李恪、薛禮、蘇烈三人互幹了一杯酒,就上了船。一麵麵船帆升起,在東南風的催動下,快船猶如離弦之箭,沿著水道向著洛陽疾馳。
長江和運河沿岸的州縣對此都見怪不怪,畢竟從江南往洛陽開得船隻多了去了,才三十艘快船而已,一般般啦。
快船日夜兼程,但也用了一個四十天的時間。
主要是,運河上的船,真的多。
也正是有這麽多船打掩護,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三十艘快船的異常。隻當是幾個大商戶的聯合船隊,趕著去洛陽發財。
夜二更,運河上靜悄悄。
三十艘快船在一個較偏僻處一一靠岸,然後一個個全副武裝的靖難將士踏著跳板迅速登岸。
由於有著充足的營養保證,李恪麾下的士兵基本上沒有夜盲症。不過,遺憾的是為了不引起注意,一匹馬都沒有帶上。
“走,洛陽城!”李恪低聲下令道。
隨著命令沿著人一個個低聲傳下去,靖難將士們口銜木枚,列成整齊的隊伍向著八裏遠的洛陽城奔去。
在離洛陽城還有三裏遠的時候,李恪下令停了下來,然後讓薛禮帶著精心挑選的五十死士去偷爬城牆,打開城門。薛禮領命而去,約半個時辰後,隻見城門緩緩打開了。
除了整齊的腳步聲,三千餘靖難將士魚貫進入了洛陽城。
天亮了,洛陽城正門大街兩邊的坊裏的百姓互相打探著,昨晚的腳步聲是怎麽回事?還沒等他們打探出來,隻見幾騎快馬從宮城方向奔出來,一邊打馬跑一邊高喊:“長孫無忌殘害宗室,玩弄朝綱,吳王李恪,奉太宗陛下遺詔、文德皇後遺書,起兵清君側、靖國難!”
百姓聞言先是驚愕,然後嘩然,什麽吳王殿下起兵靖難了?還已經打進洛陽城了?這是怎麽回事,怎麽一點風聲都沒有?
心思劇震的洛陽百姓也都沒有出門的心思,一個個趕緊回家房門緊閉,生怕有亂兵燒殺搶掠。
尉遲寶林很是無語地看著李恪,他做夢都沒想到,年前他從幽州調到洛陽為官,五天前才正式上任,結果今天就成了階下囚。
現在,尉遲寶林算是明白李恪為什麽要出錢修繕運河水道了,感情就是為了這一天。關鍵是,你還不能說李恪早有謀反之心,因為運河水道的修繕,對於朝廷漕運好處也是極大。
況且,這段時間朝廷對李恪是什麽態度尉遲寶林也是很清楚,李恪真的可以說是被逼的。朝廷壓根不聽李恪的解釋,一味逼迫李恪回長安,但誰都清楚,李恪回了長安隻有一死。
要不是李恪賢名滿天下,朝廷又實在找不到光明正大攻打李恪封地的理由,隻能用涉嫌謀反這個蹩腳的借口想誆李恪去長安,不然早就大軍壓境了。更別提朝廷逼迫的日子,李恪也沒有掐斷對朝廷的賦稅運輸。
可以說,別說李恪有正當靖難的理由,就算李恪真的是造反了,現在的百姓也都隻會說,朝廷是真活該。
李恪也沒有說太多廢話,隻是將濮王妃閻氏給自己的李泰遺書拿了出來,然後遞給了尉遲寶林。
尉遲寶林一張張看過去,越看越是心驚。李泰遺書,其實就是李泰服了藥後身體的日漸變化,每張紙上的字不多,但一張張看過去,就可以看出一個健康的人,是如何被人用慢性毒藥生生折磨死的!
尉遲寶林硬生生看完了,看完後,尉遲寶林定定地看著李恪,半晌後才道:“這是真的嗎?”
“濮王妃親手交給孤的。”李恪淡淡道。
尉遲寶林聞言當即拜道:“我,尉遲寶林,願和尉遲恭斷絕父子關係,追隨吳王殿下清君側、靖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