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up把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兩句話放在華夏曆史的角度上展開,高中填鴨式教育被填進去的知識點在這一刻終於融會貫通了。”
“我驚了!第一次看曆史看出了顱內高chao!寶藏視頻啊!”
“不錯不錯,從諸侯到士族到庶族,是不是可以類比成更加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是的,扁平化!如果將華夏比作一個公司,從諸侯到門閥,從門閥到士紳,從士紳再到現在的家庭為單位,突出的就是一個扁平化管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扁平化的管理也是生產力和生產工具的進步帶來的,時代進步了,生產力發展了,社會關係也隨之變動,這是曆史的必然趨勢!”
“其實我不同意秦以後是封建製,封建封建封而建之,西周春秋戰國才是封建,秦以後大一統了,我願意其稱之為帝製時期,感覺就是大家叫白了所以才對建的[狗頭]”
“是的,所以up主才在視頻的一開始就說了......是廣義上的封建經濟!”
“這裏提一嘴,為什麽到了宋朝時社會風氣變得保守,這是因為進入士紳社會,大量小市民小地主小官員積累了超過生活必須的財富,享樂主義盛行,所嚴格的道德規則出現,來試圖控製社會風氣,這也是曆史的必然性!”
“看到很唏噓,為了抵禦外敵,各朝各代不斷加強集權,塑造出一個強有力的王朝來抵禦外敵的入侵,然而,隨著集權的進一步加深,使得民間無法再出可以抵禦外敵入侵的武裝,當朝廷武裝被擊潰,異族入主中原,反而變得比以為更加輕鬆無數倍。”
“瑪德,刷了這麽久的某音,終於看到有人用唯物史觀做曆史了!沒有帝王將相!沒有才子佳人!隻有自然規律!”
“點讚點讚點讚!”
視頻到此,全部結束。
然而視頻雖然結束了,但是帶給皇帝們的震動,卻久久不能平息。
對於各位皇帝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站在物質的基礎上,從生產力、生產資料的角度來了解、剖析曆史。
這與他們一直以來的史學觀是不同的,曆史的變遷不是王侯將相的英雄史觀。
而是從客觀的物質出發,來探尋這個世界的變化規律。
大秦位麵,嬴政恍若式神。
“生產力、生產資料、資源分配......”
他看著天幕,腦袋裏不斷浮現諸如此類的名詞,有時似有所得,有時又懵懵懂懂。
大漢位麵,劉徹通過視頻中以自己距離的那一個微小片段,敏銳的捕捉到一個關鍵點中y集權!
“隻有中y集權才能打敗匈奴!”
“也隻有中y集權,才會讓天下進一步強大!”
劉徹的眼神閃閃發亮,他聽不懂太多,但是他知道,要想要打敗匈奴,就必須加強皇權!
“可是......怎麽加強呢?”
劉徹又懵了。
大唐位麵,相較於其他皇帝的懵裏懵懂,聽得似懂非懂,李二無疑是悟性最高的那一個。
“生產力的發展,朕是否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農民能種多少地?”
“而當一個農民不需要依附於門閥就能自耕自足,這天下不就變了嗎?”
“而黃巢,就是那個破局者!”
“是他殺入了長安,將門閥屠戮一空。”
李二明白了,為什麽天幕要將黃巢與劉秀並列。
作為一名熟讀史書的皇帝。
劉秀,他自然是知道的。
劉秀之後,諸侯成為了曆史。
從此世家門閥,成為了與皇帝共治天下的的華夏主人。
而眼下,李二所麵臨的問題就是世家門閥的掣肘!
“黃巢......黃巢.....”
李二呢喃著這個陌生的名字,眼眸明滅。
這一刻,他忽然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要是現在就有一個黃巢,替朕將門閥掃蕩一空......”
這個想法剛剛出現,還沒深入的往下去想,李二自己就被嚇了一大跳!
皇帝是最大的地主。
在東漢以前,皇帝是最大的諸侯。
那麽現在,皇帝又豈不是最大的門閥?
那要是真有個黃巢,他們李氏不也是一樣處境不妙?
可是,若是想要加強中y集權,就必須脫離世家的掣肘,這又該如何做呢?
提高生產力?
嗯?
那天幕中提到的工業化,又是什麽意思?
李二是越往深入想,越覺得心裏的問題更多。
大明位麵,老朱倒是沒有李二那麽多的問題。
此刻,他微微點頭,瞥了一眼朱標,問道。
“標兒,你可知朕將你們的弟弟們裂土封王都封在了哪些地方?”
身為太子,要時刻麵臨皇帝的考校,對於這些常規問題,朱標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因此不做多想,隨即便回答道。
“回父皇,晉王封地太原、燕王封地北平、寧王封地大寧、安王封地平涼..”
秦王、周王、魯王......朱標——說來,將大明諸位藩王的封地說的一分不差。
聽完,老朱點了點頭。“那你可知咱為何這麽安排?”
朱標躬身道。“孩兒不知,還請父皇明示。”
老朱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轉頭看著天幕,緩緩說道。
“標兒,剛才天幕說的你也看到了。”
“自宋朝之後,我華夏進入了士紳時代,與皇帝共治天下的不是諸侯,也不是門閥,而是這天下數不盡的士紳。”
“士紳弱小且分散,咱身為皇帝,不怕他們造反。”
“然而,如此一來......嗯,天幕也說了,一旦異族入侵,隻要我朝廷的大軍敗了,那天下就再也沒能擋住他們的能力。”
“所以,你明白了嗎?”
朱標腦海中靈光一閃。“所以父皇你的意思是?讓藩王代替諸侯門閥?”
老朱轉過身來,雙眉一挑。“沒錯!”
“既然這天下沒有諸侯和門閥可以替咱漢人守衛國家,那麽朕隻好用自己的兒子來守!”
“你看。”
老朱以手蘸水為筆,在桌案上畫出三道橫線。
“我驚了!第一次看曆史看出了顱內高chao!寶藏視頻啊!”
“不錯不錯,從諸侯到士族到庶族,是不是可以類比成更加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是的,扁平化!如果將華夏比作一個公司,從諸侯到門閥,從門閥到士紳,從士紳再到現在的家庭為單位,突出的就是一個扁平化管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扁平化的管理也是生產力和生產工具的進步帶來的,時代進步了,生產力發展了,社會關係也隨之變動,這是曆史的必然趨勢!”
“其實我不同意秦以後是封建製,封建封建封而建之,西周春秋戰國才是封建,秦以後大一統了,我願意其稱之為帝製時期,感覺就是大家叫白了所以才對建的[狗頭]”
“是的,所以up主才在視頻的一開始就說了......是廣義上的封建經濟!”
“這裏提一嘴,為什麽到了宋朝時社會風氣變得保守,這是因為進入士紳社會,大量小市民小地主小官員積累了超過生活必須的財富,享樂主義盛行,所嚴格的道德規則出現,來試圖控製社會風氣,這也是曆史的必然性!”
“看到很唏噓,為了抵禦外敵,各朝各代不斷加強集權,塑造出一個強有力的王朝來抵禦外敵的入侵,然而,隨著集權的進一步加深,使得民間無法再出可以抵禦外敵入侵的武裝,當朝廷武裝被擊潰,異族入主中原,反而變得比以為更加輕鬆無數倍。”
“瑪德,刷了這麽久的某音,終於看到有人用唯物史觀做曆史了!沒有帝王將相!沒有才子佳人!隻有自然規律!”
“點讚點讚點讚!”
視頻到此,全部結束。
然而視頻雖然結束了,但是帶給皇帝們的震動,卻久久不能平息。
對於各位皇帝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站在物質的基礎上,從生產力、生產資料的角度來了解、剖析曆史。
這與他們一直以來的史學觀是不同的,曆史的變遷不是王侯將相的英雄史觀。
而是從客觀的物質出發,來探尋這個世界的變化規律。
大秦位麵,嬴政恍若式神。
“生產力、生產資料、資源分配......”
他看著天幕,腦袋裏不斷浮現諸如此類的名詞,有時似有所得,有時又懵懵懂懂。
大漢位麵,劉徹通過視頻中以自己距離的那一個微小片段,敏銳的捕捉到一個關鍵點中y集權!
“隻有中y集權才能打敗匈奴!”
“也隻有中y集權,才會讓天下進一步強大!”
劉徹的眼神閃閃發亮,他聽不懂太多,但是他知道,要想要打敗匈奴,就必須加強皇權!
“可是......怎麽加強呢?”
劉徹又懵了。
大唐位麵,相較於其他皇帝的懵裏懵懂,聽得似懂非懂,李二無疑是悟性最高的那一個。
“生產力的發展,朕是否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農民能種多少地?”
“而當一個農民不需要依附於門閥就能自耕自足,這天下不就變了嗎?”
“而黃巢,就是那個破局者!”
“是他殺入了長安,將門閥屠戮一空。”
李二明白了,為什麽天幕要將黃巢與劉秀並列。
作為一名熟讀史書的皇帝。
劉秀,他自然是知道的。
劉秀之後,諸侯成為了曆史。
從此世家門閥,成為了與皇帝共治天下的的華夏主人。
而眼下,李二所麵臨的問題就是世家門閥的掣肘!
“黃巢......黃巢.....”
李二呢喃著這個陌生的名字,眼眸明滅。
這一刻,他忽然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要是現在就有一個黃巢,替朕將門閥掃蕩一空......”
這個想法剛剛出現,還沒深入的往下去想,李二自己就被嚇了一大跳!
皇帝是最大的地主。
在東漢以前,皇帝是最大的諸侯。
那麽現在,皇帝又豈不是最大的門閥?
那要是真有個黃巢,他們李氏不也是一樣處境不妙?
可是,若是想要加強中y集權,就必須脫離世家的掣肘,這又該如何做呢?
提高生產力?
嗯?
那天幕中提到的工業化,又是什麽意思?
李二是越往深入想,越覺得心裏的問題更多。
大明位麵,老朱倒是沒有李二那麽多的問題。
此刻,他微微點頭,瞥了一眼朱標,問道。
“標兒,你可知朕將你們的弟弟們裂土封王都封在了哪些地方?”
身為太子,要時刻麵臨皇帝的考校,對於這些常規問題,朱標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因此不做多想,隨即便回答道。
“回父皇,晉王封地太原、燕王封地北平、寧王封地大寧、安王封地平涼..”
秦王、周王、魯王......朱標——說來,將大明諸位藩王的封地說的一分不差。
聽完,老朱點了點頭。“那你可知咱為何這麽安排?”
朱標躬身道。“孩兒不知,還請父皇明示。”
老朱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轉頭看著天幕,緩緩說道。
“標兒,剛才天幕說的你也看到了。”
“自宋朝之後,我華夏進入了士紳時代,與皇帝共治天下的不是諸侯,也不是門閥,而是這天下數不盡的士紳。”
“士紳弱小且分散,咱身為皇帝,不怕他們造反。”
“然而,如此一來......嗯,天幕也說了,一旦異族入侵,隻要我朝廷的大軍敗了,那天下就再也沒能擋住他們的能力。”
“所以,你明白了嗎?”
朱標腦海中靈光一閃。“所以父皇你的意思是?讓藩王代替諸侯門閥?”
老朱轉過身來,雙眉一挑。“沒錯!”
“既然這天下沒有諸侯和門閥可以替咱漢人守衛國家,那麽朕隻好用自己的兒子來守!”
“你看。”
老朱以手蘸水為筆,在桌案上畫出三道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