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啊,老李這話說得簡直太對了,那些阻礙工業發展的迂腐文人才是壞人!
朱元璋在心中想著,繼續看了下去。
“事實上,儒學本身而言,對於新生的事物並不排斥,甚至其對於所有新生事物所持的態度,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銘記於心的。
《中庸集注》中所言‘不偏不倚,無過而無不及’,這體現了儒學對於事物發展的平衡和適度的追求,對於任何事物,我們所需要秉承的態度,便是平衡和適度的追求。
《易傳》有雲‘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周易正義》也提到過,生生,不絕之辭,陰陽變轉,後生次於前生,是萬物恒生,謂之易也。
這充分表明了儒家認為,萬物都是在不斷地生成、變化和發展中,這種新舊更替、生生不息的過程,正是宇宙萬物存在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我們可以看出儒家對新生事物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其認為新生事物的產生是宇宙自然規律的體現,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動力。
如果老朱你能夠認同這一點,那麽我們便可以此來作為反抗文壇的思想基礎。
當然老朱你麾下大儒如雲,就像是方孝孺,對於儒學經典的理解,肯定比我深刻得多,具體如何引經據典據理力爭,在思想上戰勝對手,得靠他們來操作,而我在這裏要傳授於你的,是如何進行鬥爭的方法論。”
嘖嘖,老李,謙虛了啊,我看你就是想偷懶,所以故意拔高方孝孺他們吧。
經過這麽多次通信交流,朱元璋早已認定李晗無所不知,乃天下第一博聞廣記之人,他才不信李晗對於儒家的理解,沒有方孝孺那小夥子深刻呢。
不說別的,光是他以前所說儒家和其他諸子百家所融合的思想,構成了中華文明的思想基石,讓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永世流傳,光是這一觀點,就已經超出大儒們太多了。
他是站在整個曆史的維度來理解儒學的,能達到這個高度的,咱老朱看來就沒幾個大儒能做到。
不過老李所說的方法論,又是何種方法,老李這家夥鬼點子最多了,鬼點子就鬼點子嘛,還非得整出方法論這般高深的詞匯。
“那麽接下來,我便傳授於你報紙的進階使用方法——統戰!”
統戰?
這個詞令朱元璋不由渾身一震,雖不明白什麽意思,但總感覺有種淩厲而肅然的殺氣撲麵而來。
在論學大會時,老李已教過自己以官府邸報為基礎,辦設報紙,以此來爭奪和文壇的輿論話語權。
而這一招也確實好用,報紙發行之處,便一下子將民心歸攏過來,讓百姓都站在了自己這一邊。
而如今,報紙已經成為大明最重要的輿論宣傳工具了,甚至在方孝孺的主導下,官辦報社已經出了好幾份報紙了。
而報紙也成為全國各階層獲取信息的最重要的來源,甚至是許多番邦,都通過報紙來獲取大明朝廷信息。
就像是南征安南時,報紙的宣發,便為朝廷爭取到了所有百姓的支持,不少番邦也深受報紙影響,對安南黎季嫠也是口誅筆伐。
雖然從應天府發放報紙到全國各地需要耗費一些時間,不過方孝孺考慮在各州府也興辦報社,通過無線電手台傳遞朝廷最新信息,以便在更短的時間內讓百姓知道朝廷的動向和舉措。
這便是輿論的力量,而如今不少百姓都想進入工廠做工,除了因為掙錢多外,報紙的宣傳也功不可沒。
現在老李又要傳授於自己報紙的進階用法,看來這家夥的新奇思路,總是層出不窮啊,自己得好好學習學習了。
“在論學大會時,我已經教過你,用報紙進行輿論宣傳,讓百姓了解工業的重要性,從而獲取民心。
那麽這一次,我們便更進一步,利用報紙,對文壇進行分化,在文壇內部,尋找支持的聲音,並將反對的聲音降到最低。”
這到是個好思路啊,朱元璋眼睛一亮,自己咋就沒想到呢,還是老李的腦子好使。
俗話說文人相輕藝人相賤,文壇也不是鐵板一塊啊,他們互相之間的矛盾,也挺深刻的。
“那麽在此之前,我們得了解在大明工業化的道路上所麵臨的阻礙,其主要矛盾是什麽,次要矛盾又是什麽,分清主次,才好開展工作。”
咱就說嘛,矛盾!
朱元璋不由有些沾沾自喜,老李也提到矛盾了,說明自己想得沒錯,已經跟上老李的思路了。
“主要矛盾,其實老朱你在上一封信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咱們可以更深入一些,便是不同利益集團的矛盾。”
嘿嘿,沒錯沒錯,老李你這話說得真對!
朱元璋心中更加得意了,能夠獲得李晗的讚同,是他最為開心的時刻了。
“那麽何謂次要矛盾呢,很簡單,便是文壇內部之間的矛盾,畢竟文壇也不是鐵板一塊。”
瞧瞧,老李和咱想得一模一樣,看來咱老朱也深得老李幾分功力了啊!
朱元璋越來越得意,不過接下來他看到的,卻是令他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這些都很好理解,那麽我們要做的,便是在文壇內部繼續細化,即文壇內,肯定有支持教育改革的,這一部分人天然便是我們的盟友,是一定要拉攏過來的。
而有一部分人,雖然不支持教育改革,但是支持工業化發展,這一類人,可以是小手工業者,也可以是小地主,小工商業主,需要進行思想工作,將他們也變成我們的人。
而還有一部分人,便是左右搖擺不定的,俗話說牆頭草的一類,這些人其實最好辦了,哪邊強他們就幫哪邊,無須花費太多心思。
而最後一部分,便是文壇中的死硬派,最古板也是最腐朽的一群人,這些人,便是地主士族階層的中堅力量,也是我們需要堅決打擊的對象!
你看,將文壇細分之後,哪些是朋友,哪些是敵人,是不是思路就清晰許多了?”
看到這裏,朱元璋頓時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突然間他想到,早在論學大會之時,其實老李就教過自己這個方法了。
即將百姓和文壇區分開來,在老李的講解中,自己明白了,也利用報紙,將百姓的民心全部歸攏。
這是老李教給自己的方法論啊,可自己被俗世所煩擾,事務太多,將這個方法論給忘得一幹二淨了!
得虧現在老李又一次點醒了自己,否則自己一看到文人反對,隻知道幹著急生氣,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啊。
朱元璋在心中想著,繼續看了下去。
“事實上,儒學本身而言,對於新生的事物並不排斥,甚至其對於所有新生事物所持的態度,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銘記於心的。
《中庸集注》中所言‘不偏不倚,無過而無不及’,這體現了儒學對於事物發展的平衡和適度的追求,對於任何事物,我們所需要秉承的態度,便是平衡和適度的追求。
《易傳》有雲‘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周易正義》也提到過,生生,不絕之辭,陰陽變轉,後生次於前生,是萬物恒生,謂之易也。
這充分表明了儒家認為,萬物都是在不斷地生成、變化和發展中,這種新舊更替、生生不息的過程,正是宇宙萬物存在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我們可以看出儒家對新生事物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其認為新生事物的產生是宇宙自然規律的體現,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動力。
如果老朱你能夠認同這一點,那麽我們便可以此來作為反抗文壇的思想基礎。
當然老朱你麾下大儒如雲,就像是方孝孺,對於儒學經典的理解,肯定比我深刻得多,具體如何引經據典據理力爭,在思想上戰勝對手,得靠他們來操作,而我在這裏要傳授於你的,是如何進行鬥爭的方法論。”
嘖嘖,老李,謙虛了啊,我看你就是想偷懶,所以故意拔高方孝孺他們吧。
經過這麽多次通信交流,朱元璋早已認定李晗無所不知,乃天下第一博聞廣記之人,他才不信李晗對於儒家的理解,沒有方孝孺那小夥子深刻呢。
不說別的,光是他以前所說儒家和其他諸子百家所融合的思想,構成了中華文明的思想基石,讓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永世流傳,光是這一觀點,就已經超出大儒們太多了。
他是站在整個曆史的維度來理解儒學的,能達到這個高度的,咱老朱看來就沒幾個大儒能做到。
不過老李所說的方法論,又是何種方法,老李這家夥鬼點子最多了,鬼點子就鬼點子嘛,還非得整出方法論這般高深的詞匯。
“那麽接下來,我便傳授於你報紙的進階使用方法——統戰!”
統戰?
這個詞令朱元璋不由渾身一震,雖不明白什麽意思,但總感覺有種淩厲而肅然的殺氣撲麵而來。
在論學大會時,老李已教過自己以官府邸報為基礎,辦設報紙,以此來爭奪和文壇的輿論話語權。
而這一招也確實好用,報紙發行之處,便一下子將民心歸攏過來,讓百姓都站在了自己這一邊。
而如今,報紙已經成為大明最重要的輿論宣傳工具了,甚至在方孝孺的主導下,官辦報社已經出了好幾份報紙了。
而報紙也成為全國各階層獲取信息的最重要的來源,甚至是許多番邦,都通過報紙來獲取大明朝廷信息。
就像是南征安南時,報紙的宣發,便為朝廷爭取到了所有百姓的支持,不少番邦也深受報紙影響,對安南黎季嫠也是口誅筆伐。
雖然從應天府發放報紙到全國各地需要耗費一些時間,不過方孝孺考慮在各州府也興辦報社,通過無線電手台傳遞朝廷最新信息,以便在更短的時間內讓百姓知道朝廷的動向和舉措。
這便是輿論的力量,而如今不少百姓都想進入工廠做工,除了因為掙錢多外,報紙的宣傳也功不可沒。
現在老李又要傳授於自己報紙的進階用法,看來這家夥的新奇思路,總是層出不窮啊,自己得好好學習學習了。
“在論學大會時,我已經教過你,用報紙進行輿論宣傳,讓百姓了解工業的重要性,從而獲取民心。
那麽這一次,我們便更進一步,利用報紙,對文壇進行分化,在文壇內部,尋找支持的聲音,並將反對的聲音降到最低。”
這到是個好思路啊,朱元璋眼睛一亮,自己咋就沒想到呢,還是老李的腦子好使。
俗話說文人相輕藝人相賤,文壇也不是鐵板一塊啊,他們互相之間的矛盾,也挺深刻的。
“那麽在此之前,我們得了解在大明工業化的道路上所麵臨的阻礙,其主要矛盾是什麽,次要矛盾又是什麽,分清主次,才好開展工作。”
咱就說嘛,矛盾!
朱元璋不由有些沾沾自喜,老李也提到矛盾了,說明自己想得沒錯,已經跟上老李的思路了。
“主要矛盾,其實老朱你在上一封信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咱們可以更深入一些,便是不同利益集團的矛盾。”
嘿嘿,沒錯沒錯,老李你這話說得真對!
朱元璋心中更加得意了,能夠獲得李晗的讚同,是他最為開心的時刻了。
“那麽何謂次要矛盾呢,很簡單,便是文壇內部之間的矛盾,畢竟文壇也不是鐵板一塊。”
瞧瞧,老李和咱想得一模一樣,看來咱老朱也深得老李幾分功力了啊!
朱元璋越來越得意,不過接下來他看到的,卻是令他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這些都很好理解,那麽我們要做的,便是在文壇內部繼續細化,即文壇內,肯定有支持教育改革的,這一部分人天然便是我們的盟友,是一定要拉攏過來的。
而有一部分人,雖然不支持教育改革,但是支持工業化發展,這一類人,可以是小手工業者,也可以是小地主,小工商業主,需要進行思想工作,將他們也變成我們的人。
而還有一部分人,便是左右搖擺不定的,俗話說牆頭草的一類,這些人其實最好辦了,哪邊強他們就幫哪邊,無須花費太多心思。
而最後一部分,便是文壇中的死硬派,最古板也是最腐朽的一群人,這些人,便是地主士族階層的中堅力量,也是我們需要堅決打擊的對象!
你看,將文壇細分之後,哪些是朋友,哪些是敵人,是不是思路就清晰許多了?”
看到這裏,朱元璋頓時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突然間他想到,早在論學大會之時,其實老李就教過自己這個方法了。
即將百姓和文壇區分開來,在老李的講解中,自己明白了,也利用報紙,將百姓的民心全部歸攏。
這是老李教給自己的方法論啊,可自己被俗世所煩擾,事務太多,將這個方法論給忘得一幹二淨了!
得虧現在老李又一次點醒了自己,否則自己一看到文人反對,隻知道幹著急生氣,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