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看著報紙,也有人在為更多不識字的百姓讀著報紙,雖然官府會定期派專人為百姓讀報,不過更多的時候,不少識字的人在看報紙時,便已經將上邊的內容念給其他人聽了。
“工人短缺,工廠不能順利生產?這可是大事啊!”
一位夥計打扮的年輕人一邊讀著報紙,一邊和身旁聽報紙的人討論著。
這年輕人便是附近一家酒樓的夥計,因為識字,因此附近不少百姓都會買來報紙讓他誦讀,而他也樂意如此,這樣就能顯得他與其他賣力氣討生活不一樣,他可是念過書的。
此時正在聽著讀報的老頭說道:“我看不少人都願意進廠去做事啊,為何還會缺乏工人呢,可惜老漢我年歲已高,不然也進那工廠吃皇糧去。”
“老人家,人家要的是會識文斷字的,可不需要白丁。”旁邊另一人笑道。
此時有人靈光一閃,拍著大腿很是激動道:
“誒,你們說,既然缺少工人,那朝廷再多建幾所匠造書院那樣的技術官學不就行了,官學一多,教出來的工人不就更多了麽?”
說完,他還很得意的看著眾人,鼻孔都快抬到天上去了,不過很快就有人給他潑了一盆涼水。
給眾人讀報紙的那位夥計說道:“這位兄台,此言差矣,這技術官學,可不是說辦就辦的?”
“為何不能,隻要朝廷想辦,難道還有人能阻攔不成,況且辦技術官學的話,利國利民,咱老百姓也是很支持的啊!”
那人有些不服氣道,其餘的百姓,也紛紛點頭附和。
“沒錯啊,此等利國利民之好事,沒人會反對啊。”
“說的極是,就是這個理兒!”
那夥計打扮的人卻是搖了搖頭,然後朝眾人勾了勾手指,周圍的人不約而同的被勾起了好奇心,紛紛湊上前去。
隻見那夥計臉上露出神秘之色,沉聲道:“諸位都知道在去年之時,朝廷新建京師匠造書院之時發生了什麽吧?”
眾人頓時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樣子,剛才提出要新建技術官學的人忍不住開口道:
“去年新建匠造書院之時,國子監的學子們就去書院鬧事,後來越鬧越大,國子監還擺出了論學大會要和朝廷論學,如果不是陛下祭出了那能夠飛上天空的神器,恐怕如今京師匠造書院都開不了了。”
眾人露出了深以為然的表情,文士壓低了聲音,故作高深道:
“那你們可知道,其實在前些日子,陛下便在朝會上提出,要解決工人短缺的問題,就必須得繼續新建技術官學,但是卻遭到了不少文臣的反對!”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嘩然,紛紛露出震驚之色。
“你吹牛的吧,既是陛下提出,那些文官又豈敢反對,話說朝堂上的事情,你又是怎麽知道的?”
夥計頓時露出不滿的神色,然後又神秘兮兮道:“你們還別不信,我說出來,你們可別到處亂說去,這可是要殺頭的。
告訴你們,我家二叔就在宮裏當差,當日朝會之時,他便在宮殿外給聽得一清二楚的!”
見小夥計說得言之鑿鑿,眾人便相信了幾分,卻是對文官們更為不忿起來。
那老頭更是義憤填膺道:“哼,那些高高在上的文官,還有那些讀書人,整日將聖賢之道掛在嘴邊,卻是雙手不沾陽春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四肢不勤五穀不分。
他們也不想想,他們用以保暖的衣裳是誰做的,他們吃飯的碗,又是誰燒的?
我看啊,這群家夥就是閑的,統統餓上幾天就好了!”
此話一出,更是打開了眾人的話匣子,紛紛討論開來了。
“自從陛下開礦建廠以來,咱們的日子是一天過得比一天好了,你們看啊,以前那霜糖,誰可曾見過,現在不說頓頓有糖吃,最起碼每月吃上一兩次不難吧。”
“對啊,我還聽說,咱們的陛下開海禁搞海貿,那是運了好幾船的霜糖出去了,在番邦可是換好幾船的金銀珠寶回來了,聽說在番邦,就是那什麽琉球暹羅的,霜糖隻有官老爺才吃得起呢,沒想到咱大明百姓也能吃得起了現在。”
“就是就是,那些讀書人啊,平日裏就看不起我們幹活的,他們就是不想見到咱們過上好日子啊!”
“你還真別說,我家老三在冶煉廠做工,那工錢比起以前在鐵匠鋪時,可高出不少呢,我們家的大瓦房,就是老三做工賺來的錢給修的。”
“是啊,我還想著等我家小子長大了,也去匠造書院讀書,將來也去工廠裏吃皇糧去,說不定將來還能去工部當官呢,要是陛下能多建新學就好啦。”
“咱們想的一樣啊,可恨那些文臣讀書人,膽敢反對陛下新建官學,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哼,陛下最好都將他們扒皮充草,他們就沒一個好人!”
這日,在應天府內,像這般討論著的百姓們,那是越來越多,很快便將文人給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不少讀書人也發現,在大街上平日對自己畢恭畢敬的百姓們,見到自己還會恭敬叫上一聲的“秀才”老爺的百姓們,如今再看到自己時,都會露出頗為鄙夷的表情,有的甚至是會故意咳嗽一聲,再吐上一口陳年老痰。
隨著話題討論的熱度越來越高,在文人內部,也逐漸分裂出不同觀點的派別。
在國子監和各地的書院內,不時會傳出激烈的爭論聲,儒生學子們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有時甚至會爭得口沫橫飛麵紅耳赤。
而隨著某個不知名的讀書人在大明周報上發表的一篇名為《科學之道,大明未來之道》的文章,將此次事件推向了第一個高潮。
文章中寫到,科學,探尋天地自然的學科,乃開啟新的民智,發展工業增強國力的根本之道,應提升到和儒學同等重要的位置。
文章一經發表,立刻在大明引起軒然大波,霎時間,整個文壇都沸騰了。
一時之間,不少文人紛紛向報館投稿,而方孝孺也按照朱元璋的計劃,精心挑選出觀點最為對立的觀點,然後刊登在報紙上,繼續引發文壇新一輪的討論。
逐漸的,文壇的派別對立也越來越尖銳,一時之間,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工人短缺,工廠不能順利生產?這可是大事啊!”
一位夥計打扮的年輕人一邊讀著報紙,一邊和身旁聽報紙的人討論著。
這年輕人便是附近一家酒樓的夥計,因為識字,因此附近不少百姓都會買來報紙讓他誦讀,而他也樂意如此,這樣就能顯得他與其他賣力氣討生活不一樣,他可是念過書的。
此時正在聽著讀報的老頭說道:“我看不少人都願意進廠去做事啊,為何還會缺乏工人呢,可惜老漢我年歲已高,不然也進那工廠吃皇糧去。”
“老人家,人家要的是會識文斷字的,可不需要白丁。”旁邊另一人笑道。
此時有人靈光一閃,拍著大腿很是激動道:
“誒,你們說,既然缺少工人,那朝廷再多建幾所匠造書院那樣的技術官學不就行了,官學一多,教出來的工人不就更多了麽?”
說完,他還很得意的看著眾人,鼻孔都快抬到天上去了,不過很快就有人給他潑了一盆涼水。
給眾人讀報紙的那位夥計說道:“這位兄台,此言差矣,這技術官學,可不是說辦就辦的?”
“為何不能,隻要朝廷想辦,難道還有人能阻攔不成,況且辦技術官學的話,利國利民,咱老百姓也是很支持的啊!”
那人有些不服氣道,其餘的百姓,也紛紛點頭附和。
“沒錯啊,此等利國利民之好事,沒人會反對啊。”
“說的極是,就是這個理兒!”
那夥計打扮的人卻是搖了搖頭,然後朝眾人勾了勾手指,周圍的人不約而同的被勾起了好奇心,紛紛湊上前去。
隻見那夥計臉上露出神秘之色,沉聲道:“諸位都知道在去年之時,朝廷新建京師匠造書院之時發生了什麽吧?”
眾人頓時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樣子,剛才提出要新建技術官學的人忍不住開口道:
“去年新建匠造書院之時,國子監的學子們就去書院鬧事,後來越鬧越大,國子監還擺出了論學大會要和朝廷論學,如果不是陛下祭出了那能夠飛上天空的神器,恐怕如今京師匠造書院都開不了了。”
眾人露出了深以為然的表情,文士壓低了聲音,故作高深道:
“那你們可知道,其實在前些日子,陛下便在朝會上提出,要解決工人短缺的問題,就必須得繼續新建技術官學,但是卻遭到了不少文臣的反對!”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嘩然,紛紛露出震驚之色。
“你吹牛的吧,既是陛下提出,那些文官又豈敢反對,話說朝堂上的事情,你又是怎麽知道的?”
夥計頓時露出不滿的神色,然後又神秘兮兮道:“你們還別不信,我說出來,你們可別到處亂說去,這可是要殺頭的。
告訴你們,我家二叔就在宮裏當差,當日朝會之時,他便在宮殿外給聽得一清二楚的!”
見小夥計說得言之鑿鑿,眾人便相信了幾分,卻是對文官們更為不忿起來。
那老頭更是義憤填膺道:“哼,那些高高在上的文官,還有那些讀書人,整日將聖賢之道掛在嘴邊,卻是雙手不沾陽春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四肢不勤五穀不分。
他們也不想想,他們用以保暖的衣裳是誰做的,他們吃飯的碗,又是誰燒的?
我看啊,這群家夥就是閑的,統統餓上幾天就好了!”
此話一出,更是打開了眾人的話匣子,紛紛討論開來了。
“自從陛下開礦建廠以來,咱們的日子是一天過得比一天好了,你們看啊,以前那霜糖,誰可曾見過,現在不說頓頓有糖吃,最起碼每月吃上一兩次不難吧。”
“對啊,我還聽說,咱們的陛下開海禁搞海貿,那是運了好幾船的霜糖出去了,在番邦可是換好幾船的金銀珠寶回來了,聽說在番邦,就是那什麽琉球暹羅的,霜糖隻有官老爺才吃得起呢,沒想到咱大明百姓也能吃得起了現在。”
“就是就是,那些讀書人啊,平日裏就看不起我們幹活的,他們就是不想見到咱們過上好日子啊!”
“你還真別說,我家老三在冶煉廠做工,那工錢比起以前在鐵匠鋪時,可高出不少呢,我們家的大瓦房,就是老三做工賺來的錢給修的。”
“是啊,我還想著等我家小子長大了,也去匠造書院讀書,將來也去工廠裏吃皇糧去,說不定將來還能去工部當官呢,要是陛下能多建新學就好啦。”
“咱們想的一樣啊,可恨那些文臣讀書人,膽敢反對陛下新建官學,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哼,陛下最好都將他們扒皮充草,他們就沒一個好人!”
這日,在應天府內,像這般討論著的百姓們,那是越來越多,很快便將文人給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不少讀書人也發現,在大街上平日對自己畢恭畢敬的百姓們,見到自己還會恭敬叫上一聲的“秀才”老爺的百姓們,如今再看到自己時,都會露出頗為鄙夷的表情,有的甚至是會故意咳嗽一聲,再吐上一口陳年老痰。
隨著話題討論的熱度越來越高,在文人內部,也逐漸分裂出不同觀點的派別。
在國子監和各地的書院內,不時會傳出激烈的爭論聲,儒生學子們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有時甚至會爭得口沫橫飛麵紅耳赤。
而隨著某個不知名的讀書人在大明周報上發表的一篇名為《科學之道,大明未來之道》的文章,將此次事件推向了第一個高潮。
文章中寫到,科學,探尋天地自然的學科,乃開啟新的民智,發展工業增強國力的根本之道,應提升到和儒學同等重要的位置。
文章一經發表,立刻在大明引起軒然大波,霎時間,整個文壇都沸騰了。
一時之間,不少文人紛紛向報館投稿,而方孝孺也按照朱元璋的計劃,精心挑選出觀點最為對立的觀點,然後刊登在報紙上,繼續引發文壇新一輪的討論。
逐漸的,文壇的派別對立也越來越尖銳,一時之間,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