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永昌軍萬歲!
從土匪開始的軍閥之路 作者:暗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中縣, 永昌軍司令部。
黃興業走進來後趕緊將手靠近火盆,臉上充滿了疲憊之色。
“司令!這段時間從前方逃過來的流民實在太多了!這樣下去恐怕會生出亂子啊!”
羅永昌放下手中的文件,“是人手不夠,還是糧食開始緊張了?”
接收流民的事情,是羅永昌親自安排下去的,劉黑子這邊也會和他反映一些流民的情況。
自從永昌軍相繼占領雲陽,又攻下永中,洪縣,實際掌握了陽河之後。馮國勝控製的地盤實際上已經和永昌軍差不多了。
地盤雖然相差不大,不過馮國勝掌控的都是人口密集,商業相對繁華的地方。而永昌軍控製的除了永中,其他基本都靠近山區,典型的地多人少。
不過自唐家和宋正和開戰以來,臨近的郡縣就有無數的百姓紛紛逃亡。當然,不是逃入馮國勝治下,因為那裏離交戰地區仍然太近。況且馮國勝和唐,宋兩方的實力比起來,明顯也不在一個檔次,遲早還是得打起來。
利州百姓曆經多年的戰亂,早就知道隻有越是靠近山區的地方,才越是安全。即便真的戰亂來臨,還可以往山裏跑嘛!
再一個就是,對於這種渾身榨不出幾兩油,又還需要地方官府救濟的難民,馮國勝自然不希望他們出現在自己治下,擾亂地方。
於是除了一些有錢,有點資本的士紳富商,其他平民百姓都被他一律趕往了永昌軍治下。
這就導致無數的流民,紛紛湧向洪縣,永昌軍治下每天都能迎數以千計的流民。
而因為有著司令部的命令,各縣都遵照指示開倉熬粥,每個縣都設立了數個施粥點。
黃興業搖搖頭說道:“那倒不是,得益於咱們之前讓雲陽商隊四處購糧,以及去年的收成也不錯,目前庫存糧食暫時還夠。主要是這些流民太不安分了,各縣都出現了不少流民搶劫,打砸的事情。”
警察局長李牧之也跟著說道:“這些天我們各地的警局都接到不少案子。前幾天居然還出現了,搶奪救濟糧食的事情。這些流民因為沒有身份文牒,又居無定所,管理起來實在有些難辦啊!”
劉黑子掌握情報處,對於這些情況也是知道一些的。
也恨恨的說道:“司令,要我說咱們就不應該接收這些白眼狼,人家馮國勝不就是不要麽?咱們供他們白吃白喝,這些王八蛋竟然還敢惹是生非,簡直就是不知好歹。”
“要我說啊!幹脆調部隊上來,把那些鬧事的殺上一些,看他們老實不老實!”
“萬萬不可!”,黃興業連忙說道:“這些流民本來就流離失所,慘不忍睹,倘若貿然捕殺,恐怕會激起民憤啊!”
戴文彥緩緩說道:“流民之禍,古往今來皆有之,殺戮,鎮壓隻會適得其反。若要根治,隻能吸收轉化,可招之為軍卒,也可化之為農戶。百姓隻有活不下去了,才會成為流民,背井離鄉,他們隻想找個安全的地方活下去而已。”
“司令若想留住他們,須先讓他們知道,我們永昌軍可以保他們安全。其次可以組織他們開荒,開出來的地無償分給流民,有了田產,流民生活安定,有了盼頭,自然也就不會生事了。”
羅永昌點點頭,自己之前還是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原本以為讓各地自行轉化,就能吸收大量流民,如今看來,沒有針對性的政策,想要妥善安置這些流民是不行的了。
畢竟各縣好一些的資源如今都是有主的,而這些流民初來乍到,想要生存,就會跟原來的本地人形成對立,很容易激起矛盾。
“彥文說得對,要想讓他們安分守己,不生事,其實很簡單,隻要讓他們忙起來,都有活幹就行了。”
羅永昌笑了笑,“咱們不是一直在修路麽?可以組織一部分流民前去修路。流民們可以吃飽,咱們也可以快速完成各縣的官道修建!兩全其美,豈不是很好!”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可都是免費的勞動力啊!管吃飯就行,還不用給工錢,這種好事到哪裏去找啊!
“至於剩下的人,我們可以組織他們去開荒,去造房子,依然每天管飯。等到荒地開出來了,也可以搶種一些糧食,明年不僅多少能有些收獲,這些流民也就可以安定下來。”
黃興業點頭讚同道:“司令說得是,不過這件事情要執行起來,怕是還得部隊保駕護航才行啊!”
流民之中龍蛇混雜,既有良善之輩,也有不法之徒,軍隊的威懾力還是需要的。
“讓七旅,八旅配合地方縣府執行吧!告訴張雲虎和方誌文,地方執法之事,一律由縣府,警察局處理,部隊隻能配合,萬萬不可越俎代庖,以免激起民憤!”
“是!”
軍政分離是羅永昌這幾年逐漸推行的一個政策,這也是自己今後治理地方,管理軍隊必不可少的手段。
羅永昌可不想將來像大乾一樣,讓自己的部下尾大不掉,弄得軍閥割據,戰亂四起。
警察局設立好幾年了,李牧之他們對於處理這些民事問題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比起部隊裏的那些士兵們效果自然要好得多,而且也能在中間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
“另外還有一個,民政這邊安置完流民之後,迅速為他們登記造冊,製作新的身份文牒。這些人以後可就是咱們永昌軍治下的百姓了。”
黃興業笑道:“司令考慮的極是!這樣一來,既安置了流民,咱們治下的人口多了。”
李牧之又問道:“那些犯事的人怎麽辦?就不管了麽?”
“不!”羅永昌繼續說道:“亂世須用重典,觸犯律法的人必須得到懲戒。該抓的抓,該判的判,而且還要公布原因和結果,大力宣傳,讓流民們都知道遵守咱們的律法,這樣才能相安無事。”
“是!我知道怎麽做了。”
李牧之也不願這些趁亂鬧事,視律法於無物的人逍遙法外。
“各位父老鄉親們,我是縣令王林,我旁邊這位是縣警察局候軍局長。”
“你們聽著,從今日起,每一個城池的四個城門口都會有縣府的人。你們在他們那裏報名登記,隨後便聽從當地官府的調遣,當地官府會給你們安排活計。”
“可以選擇做工修路,也可以開荒種地,或者建房子。到時候你們住的地方,吃飯的問題官府都會給你們解決,保證大家都不會餓肚子。”
連續施粥,讓流民安定了一些,也對當地的官府以及永昌軍多了一些信任。
“而且你們開出來的荒地,之後就會無償分給你們,官府還給你們提供種子,耕牛!這些都不要錢。”
“嗡!”的一聲,流民們瞬間就沸騰了,王林的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吃的餓不死就不錯了,竟然還給分地,天底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
“大老爺,真的管吃住,還給地麽?”
“管吃住,不要錢還分地,給種子,這是真的麽?”
“還有耕牛也讓用呢!世上有這麽好的事?莫不是騙人的吧!”
待流民們議論了一會兒,王林才繼續大聲說道:“安靜,大家聽我說,我們司令說了,你們既然來了我們永昌軍治下,那就是自己人。所以還要給你們登記造冊,重新製定身份文牒,你們以後就是永昌軍治下的百姓。”
很多流民來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多少也知道一些消息。
永昌軍治下的百姓雖不說有多富裕,過得有多好。但是人家是真的都有地種,生活也很安定啊!
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些天他們可是親眼見到洪縣百姓是過著怎樣的生活。
“永昌軍真是活菩薩啊!司令大老爺萬歲!”
“萬歲!”
“永昌軍萬歲!”
黃興業走進來後趕緊將手靠近火盆,臉上充滿了疲憊之色。
“司令!這段時間從前方逃過來的流民實在太多了!這樣下去恐怕會生出亂子啊!”
羅永昌放下手中的文件,“是人手不夠,還是糧食開始緊張了?”
接收流民的事情,是羅永昌親自安排下去的,劉黑子這邊也會和他反映一些流民的情況。
自從永昌軍相繼占領雲陽,又攻下永中,洪縣,實際掌握了陽河之後。馮國勝控製的地盤實際上已經和永昌軍差不多了。
地盤雖然相差不大,不過馮國勝掌控的都是人口密集,商業相對繁華的地方。而永昌軍控製的除了永中,其他基本都靠近山區,典型的地多人少。
不過自唐家和宋正和開戰以來,臨近的郡縣就有無數的百姓紛紛逃亡。當然,不是逃入馮國勝治下,因為那裏離交戰地區仍然太近。況且馮國勝和唐,宋兩方的實力比起來,明顯也不在一個檔次,遲早還是得打起來。
利州百姓曆經多年的戰亂,早就知道隻有越是靠近山區的地方,才越是安全。即便真的戰亂來臨,還可以往山裏跑嘛!
再一個就是,對於這種渾身榨不出幾兩油,又還需要地方官府救濟的難民,馮國勝自然不希望他們出現在自己治下,擾亂地方。
於是除了一些有錢,有點資本的士紳富商,其他平民百姓都被他一律趕往了永昌軍治下。
這就導致無數的流民,紛紛湧向洪縣,永昌軍治下每天都能迎數以千計的流民。
而因為有著司令部的命令,各縣都遵照指示開倉熬粥,每個縣都設立了數個施粥點。
黃興業搖搖頭說道:“那倒不是,得益於咱們之前讓雲陽商隊四處購糧,以及去年的收成也不錯,目前庫存糧食暫時還夠。主要是這些流民太不安分了,各縣都出現了不少流民搶劫,打砸的事情。”
警察局長李牧之也跟著說道:“這些天我們各地的警局都接到不少案子。前幾天居然還出現了,搶奪救濟糧食的事情。這些流民因為沒有身份文牒,又居無定所,管理起來實在有些難辦啊!”
劉黑子掌握情報處,對於這些情況也是知道一些的。
也恨恨的說道:“司令,要我說咱們就不應該接收這些白眼狼,人家馮國勝不就是不要麽?咱們供他們白吃白喝,這些王八蛋竟然還敢惹是生非,簡直就是不知好歹。”
“要我說啊!幹脆調部隊上來,把那些鬧事的殺上一些,看他們老實不老實!”
“萬萬不可!”,黃興業連忙說道:“這些流民本來就流離失所,慘不忍睹,倘若貿然捕殺,恐怕會激起民憤啊!”
戴文彥緩緩說道:“流民之禍,古往今來皆有之,殺戮,鎮壓隻會適得其反。若要根治,隻能吸收轉化,可招之為軍卒,也可化之為農戶。百姓隻有活不下去了,才會成為流民,背井離鄉,他們隻想找個安全的地方活下去而已。”
“司令若想留住他們,須先讓他們知道,我們永昌軍可以保他們安全。其次可以組織他們開荒,開出來的地無償分給流民,有了田產,流民生活安定,有了盼頭,自然也就不會生事了。”
羅永昌點點頭,自己之前還是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原本以為讓各地自行轉化,就能吸收大量流民,如今看來,沒有針對性的政策,想要妥善安置這些流民是不行的了。
畢竟各縣好一些的資源如今都是有主的,而這些流民初來乍到,想要生存,就會跟原來的本地人形成對立,很容易激起矛盾。
“彥文說得對,要想讓他們安分守己,不生事,其實很簡單,隻要讓他們忙起來,都有活幹就行了。”
羅永昌笑了笑,“咱們不是一直在修路麽?可以組織一部分流民前去修路。流民們可以吃飽,咱們也可以快速完成各縣的官道修建!兩全其美,豈不是很好!”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可都是免費的勞動力啊!管吃飯就行,還不用給工錢,這種好事到哪裏去找啊!
“至於剩下的人,我們可以組織他們去開荒,去造房子,依然每天管飯。等到荒地開出來了,也可以搶種一些糧食,明年不僅多少能有些收獲,這些流民也就可以安定下來。”
黃興業點頭讚同道:“司令說得是,不過這件事情要執行起來,怕是還得部隊保駕護航才行啊!”
流民之中龍蛇混雜,既有良善之輩,也有不法之徒,軍隊的威懾力還是需要的。
“讓七旅,八旅配合地方縣府執行吧!告訴張雲虎和方誌文,地方執法之事,一律由縣府,警察局處理,部隊隻能配合,萬萬不可越俎代庖,以免激起民憤!”
“是!”
軍政分離是羅永昌這幾年逐漸推行的一個政策,這也是自己今後治理地方,管理軍隊必不可少的手段。
羅永昌可不想將來像大乾一樣,讓自己的部下尾大不掉,弄得軍閥割據,戰亂四起。
警察局設立好幾年了,李牧之他們對於處理這些民事問題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比起部隊裏的那些士兵們效果自然要好得多,而且也能在中間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
“另外還有一個,民政這邊安置完流民之後,迅速為他們登記造冊,製作新的身份文牒。這些人以後可就是咱們永昌軍治下的百姓了。”
黃興業笑道:“司令考慮的極是!這樣一來,既安置了流民,咱們治下的人口多了。”
李牧之又問道:“那些犯事的人怎麽辦?就不管了麽?”
“不!”羅永昌繼續說道:“亂世須用重典,觸犯律法的人必須得到懲戒。該抓的抓,該判的判,而且還要公布原因和結果,大力宣傳,讓流民們都知道遵守咱們的律法,這樣才能相安無事。”
“是!我知道怎麽做了。”
李牧之也不願這些趁亂鬧事,視律法於無物的人逍遙法外。
“各位父老鄉親們,我是縣令王林,我旁邊這位是縣警察局候軍局長。”
“你們聽著,從今日起,每一個城池的四個城門口都會有縣府的人。你們在他們那裏報名登記,隨後便聽從當地官府的調遣,當地官府會給你們安排活計。”
“可以選擇做工修路,也可以開荒種地,或者建房子。到時候你們住的地方,吃飯的問題官府都會給你們解決,保證大家都不會餓肚子。”
連續施粥,讓流民安定了一些,也對當地的官府以及永昌軍多了一些信任。
“而且你們開出來的荒地,之後就會無償分給你們,官府還給你們提供種子,耕牛!這些都不要錢。”
“嗡!”的一聲,流民們瞬間就沸騰了,王林的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吃的餓不死就不錯了,竟然還給分地,天底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
“大老爺,真的管吃住,還給地麽?”
“管吃住,不要錢還分地,給種子,這是真的麽?”
“還有耕牛也讓用呢!世上有這麽好的事?莫不是騙人的吧!”
待流民們議論了一會兒,王林才繼續大聲說道:“安靜,大家聽我說,我們司令說了,你們既然來了我們永昌軍治下,那就是自己人。所以還要給你們登記造冊,重新製定身份文牒,你們以後就是永昌軍治下的百姓。”
很多流民來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多少也知道一些消息。
永昌軍治下的百姓雖不說有多富裕,過得有多好。但是人家是真的都有地種,生活也很安定啊!
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些天他們可是親眼見到洪縣百姓是過著怎樣的生活。
“永昌軍真是活菩薩啊!司令大老爺萬歲!”
“萬歲!”
“永昌軍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