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州,


    東寧城,


    城裏四條大街形成井字,把城劃成了八個坊,城開四門,東門內的坊便是東市,這是熱鬧的批發市場,各種商貨都有,也收購夷人的物品。


    而在四城門內和四條大街上,同樣也沿街開設店鋪,


    雖然此時隻有部份的鋪子開始經營,但規劃的還是比較長遠。


    北坊,新建成的流州府衙,八字牆,六扇門,大門口還立著一麵鼓,可擊鼓上訴。


    穿著皂衣柱著長棍挎著橫刀的差役很神氣的站在門前,


    一眾前來參拜的島夷部落頭人、長老們,自進了城後就拘束緊張的很,這會到了刺史衙前,看著那座比他們部落幹欄不知道雄偉多少倍的屋宇,更加緊張了。


    “諸位,請!”


    眾人小心走進衙內,結果發現轉過一道照壁後,大院裏居然有一座小屋。


    “帶大家參觀一下,這是建在刺史衙裏的土地廟。”


    一群夷人聽著翻譯的話,似懂非懂,土地神的廟。


    有人看到廟裏立著好多人一樣的東西,好像是什麽皮裏楦了草,弄成了人偶一樣,“那莫非就是土地神了?”


    莫那等人落了個剝皮之刑,很慘。


    “不,”


    劉參軍看了他一眼,又看向莫那的人皮袋子,“開始是活著剝,可剝到後麵,就沒氣了,一半活剝一半死後剝的,”


    嘶!


    一片吸氣之聲,夷們人顫抖著。


    “這是活剝下來的嗎?”一名族長忍不住問。


    他的話音落下,


    劉參軍向大家解釋,“上次戰鬥後,野豬王莫那族長被我們武相公的牙軍騎兵擊倒生擒回來,武相有令優待俘虜,並沒殺他,隻是讓他在這裏幫助築城,


    可這個野豬王不識好歹,數次逃跑,仍不知悔改,暗中煽動俘虜叛亂,被守衛拿下,


    汪刺史下令將莫那等為首者,剝皮楦草,立在這衙中土地廟中,以示警戒,他們的人頭,則將懸首城門示眾,再傳首諸部村寨,以敬效尤!”


    接下來帶他們參觀衙中各房,然後去拜見汪刺史,這些人一路就跟行屍走肉一樣,


    不少人甚至認為這次有去無回了。


    但剝皮之後楦草懸掛,更慘。


    那位金甲武相公,好像官更大,但以後不在這裏。


    野豬王是莫那的外號,莫那成人儀式的狩獵場上,獨自一人搏殺了一頭八百斤重的野豬王,他因此得了個野豬王的稱號,後來他還用這頭野豬王的下頜骨,打磨成了一把野豬骨戰斧,野豬獠牙做匕首,在此後一場場戰鬥中,搏出了一世勇名。


    今天帶這些頭人們來刺史衙門,第一站特意先來參觀這些人皮袋子,就是要警示他們。


    雖說島夷部落有出草獵頭的習俗,還會把獵得的頭顱處理後收藏掛在家中牆上,


    一想到生生剝下一張皮來,所有人都麵色血色。


    不過汪刺史倒是挺客氣的,而且他很年輕,這麽年輕的人居然是這裏最高的頭人,


    現場陷入一片死寂,


    剛才還在猜測是不是土地神的一眾夷人,全都臉色蒼白的站在那,甚至已經有人在雙股戰戰瑟瑟發抖了。


    但人家唐人更猛,


    把完整的人皮剝下來,然後楦上草做成人皮袋子。


    帶他們進來的州衙劉參軍事笑了笑,露出一口齊整的白牙,他指著那些東西道,“其實這些你們本來應當是舊識的,


    這最中間的這個,原來是帕布拉族的頭人,外號野豬王,聽說是你們這方圓幾百裏最勇猛的戰士,也是各部中最年輕有為的族長,”


    活剝皮啊,比活剮更狠更慘。


    “莫那族長?”


    誰敢想象,這位最勇猛的族長,現在成這個樣子了?


    “咱們流州的州經學校、醫學校都已經建成,並即將招生開學,武相公特批,兩校各招儒學生、醫學生五十人,供給廩食,每月廩米六鬥。”


    “並特別指示,在廩生員額外,又各給五十名增生,五十名附生、例生五十名······”


    一眾夷人不解。


    怎麽突然又提到學校,翻譯一番解釋介紹,他們又似懂非懂,好像是教授唐人文化,還有醫術的地方?


    “諸部落有年輕優秀子弟者,都可選來學校,通過麵試者可以留下學習,將來學成,自當有重用。”


    大家認真聽著,越聽倒是越上心,好像真的挺好,起碼來這裏可以學習唐人的語言文字,甚至是醫術。


    在部落裏,醫術是由巫醫們掌握的,那可是非常神秘且珍貴的技藝,絕不會輕傳的。


    還有人倒不相信唐人會輕易傳授他們子弟醫術,也沒想著學了後就能當官當兵什麽的,但想的是學會唐人的話,到時跟唐人做生意什麽的就方便多了。


    廩生還有每月廩米六鬥,這可是待遇極好,公費學生。


    當然,名額有限,部落頭人們也知道自己的子弟估計肯定選不上,不過後麵還有增生附生例生等,聽解釋這些是額外招收的,但需要自費,交學費住宿費食費校服費等,這幾種生不同之處就在於,增生比附生交的錢少,附生比例生交的錢少,


    例生不僅交的各種學費等多,還得再額外交一筆例錢,相當於是買的入學資格。


    你部落子弟中要是各方麵都差點的,但你肯交納一筆例錢,則就有機會成為例生,當然例生也是有限額的,州經學、醫學都隻各有五十名額,招滿為止。


    每年一招,學製五年。


    這些學生中,隻有公費的廩生,是有官生身份的,也就是有預備吏員身份,優秀者還會被舉薦為貢生,進京參加科舉。五年學滿,合格畢業後,可獲得做吏的資格。


    這些條件還是挺不錯的。


    其它各種生就沒這些待遇了,


    現在流州開設二學,不設崇玄學,另外下屬的兩個縣,也各設醫學、經學兩校,生員比州學減半。


    所以這次一州兩縣,經、醫兩學,廩生各要招一百人,另外還要招增生附生例生,各一百。


    六所學校,總共招八百人。


    對於新設的流州來說,這簡直是大擴招了,畢竟現在都沒啥人口,現在不僅六所官學齊全,還比額定的多招了不少,又有這麽些附生增生例生存在。


    “武相公和汪刺史對你們這些主動歸附的部族,還是非常讚賞的,所以這次特別指示,直接分給你們各部學生名額,”


    沒參加聯盟來攻的部落,有四個完整的,也還有其它三個部落的一支,總共是有七部十三支族。


    “你們每支族,給三十個生員名額,六校各五人,增生附生例生各十人。”


    頭人們又愣住了。


    這是直接攤派了?


    一個部落必須出三十個年輕族人了,


    “入學要求年齡十歲到十六之間,男孩。”


    夷人們聽到這些要求後,並沒有太大反應,他們反應過來,認為這學校,其實是唐人要他們部落交人質。


    一個部落交三十個少年人質。


    想明白這點的他們,並沒有說不滿,反倒是很平靜的接受了,比起看到莫那被剝皮做了人皮袋子掛在那,


    交人質倒更能理解和接受。


    雖然來讀書,還要交錢,例生交的更多,但交錢他們也能接受,畢竟做為被征服者,這些是他們早有心理準備的。


    十三個部落,共要交出三百九十個質子。


    隻是那些唐人說的好聽,學生,傳授經學和醫術。


    夷人們沒聽說過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但有莫那他們的慘痛教訓在前,他們現在都是非常識時務。


    一個個紛紛在劉參軍麵前表態應允,甚至還有人要馬上就交學費和助學金,承諾回去就把孩子送來,或者現在就派人去接孩子來。


    “很好,”劉參軍以為還需要費很多口舌,沒想到他們這麽配合。


    “大家放心,部落孩子來州縣城讀書,每旬休息一天,他們沒時間回部落,但你們有空時可以來看望他們,而且每年會有寒暑長,是可以回家的。”


    “我們很快還會在各部落裏開辦社學,派行生去社學教部落裏的孩童啟蒙,教識字算學等·······”


    參觀完學校,


    部落頭人們其實也還是挺羨慕的,這些學校雖然在汪達他們看來還是比較簡陋了點,可頭人們卻覺得真豪華。


    尤其是參觀了學校食堂,中午還直接在食堂試了一餐後,知曉這些就是以後學生們的餐食,更羨慕了。


    那個叫湯餅的玩意,好滑溜好筋道好好吃,那個叫蒸餅的又鬆又軟還好有彈性,捏著讓他們不免想到新婚之夜妻子的····


    大米飯都與他們吃的不一樣,


    每天還能吃到魚蝦,


    ······


    “諸位,還有幾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


    “我們將在各村寨開設一家商鋪,收購當地土產貨物,也運銷中原商貨給大家,油鹽茶酒,鍋盆碗碟,還有針線繩索,刀子鋤頭,布匹藥物等等,而且出售價格比之前海邊集市的要便宜,而對伱們的鹿皮樟腦藥材稻米等收購價格卻提高了不少,”


    “還有,我們近期會向各村寨招募一些人做工,待遇優厚,給的工錢多,有意的速速報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