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早朝過後,


    “皇太子有令,請政事堂諸相公崇文殿議事。”


    房玄齡溫彥博諸相前往崇文殿,


    武士彠路上向馬周道喜,韓映素先太子妃懷上,還懷的是皇孫,這可是皇長孫,天大的喜事。皇帝確實高興,連下多道賞賜旨意,不僅馬周檢校中書令的檢校二字去了,連武士彠都跟著沾光得賞,他兒子也得了一級勳。


    他今天一早就吩咐了妻子楊氏,讓她帶上女兒們先到馬周府上拜訪侄女玉娥,然後一同進宮去看望韓氏,特意準備了許多人參阿膠等物,


    當年,武士彠這支是並州武氏的大宗,可如今並州武氏家族,反倒是武士恪這支後來居上勢頭更猛。


    想武德末年,馬周還不過是個落魄的書生,說在長安流浪都不不過,可他遇到武懷玉後,卻從此青雲直上,不僅在隴右跟著立了功,還因此得入皇帝法眼,從此成為皇帝心腹禦筆杆子,


    如今不僅成為中書令,女兒也成為太子承徽,還懷了太子第一個孩子,也是皇帝第一個孫子。


    貞觀朝有幾個勢頭極猛的,魏征算一個,武懷玉也是一個,還有這馬周也是一個。


    而且這三人跟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他們不同,長孫房杜等人那是很早就跟著李世民的心腹元從,而魏武馬卻是玄武門之變後才開始跟隨今上的。


    他武士彠這個太原元謀都還是靠著武懷玉這侄兒的關係,才能一步步得到當今信任,甚至進入了政事堂,還能把女兒許給太子為良娣。


    可惜女兒年紀小,還得過兩年才能進東宮,否則要是這次先懷上太子孩子的是二娘,那就好了。


    武士彠當年能從一個落魄的寒門庶族,一眼相中李淵,舍得全部家業跟隨李淵起事,眼光自是極好的,而他這幾年也一直暗裏關注研究著武懷玉和馬周。


    武懷玉那個本家侄兒自不用說,堪稱妖孽般的人物。


    倒是馬周,從落魄書生到中書令,馬周短短八年時間登天路,但是這些年他如此迅速的升遷,他整個人並沒因此膨脹張揚,


    武懷玉那還有個許敬宗,還出身名門,但許敬宗的行事做派,跟馬周相比卻差的多,雖然許敬宗近年也很了不得了。


    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幾個人能跟馬周一樣經曆,如今還能這麽低調內斂的,而馬周這樣的皇家大手筆,如今依然對武懷玉是極為敬重信任。


    這對郎舅倆的關係,比他跟懷玉的叔侄關係親密的多。


    到了崇賢殿,


    太子更換了一身衣服,換上了黑襆頭紫綾袍,氣色很好。


    “房相,黃淮水災賑災情況如何了?”


    房玄齡早有準備,便詳細稟報,得益於去年水災後就開始撥款修堤疏通河道,這次雖然普降暴雨導致洪災,但有提前預警,又有去年的經驗,救災很及時,


    災區情況還算穩定,沒有大決堤,也沒有出現糧荒、大疫等情況,


    不僅地方上積極救援,而且朝廷也是第一時間派出大臣巡省慰撫災區,同時也調撥錢糧賑濟百姓,


    當然這場水災突如其來,也給朝廷帶來巨大損失,今年三十州水災,許多地方夏糧將顆粒無收,


    許多村莊房屋淹沒衝垮泡塌,這都是損失。


    承乾道,“天災無情人有情,朝廷要不惜代價救援災民,保障災區糧食和藥品供給,今年災區的兩稅應當免除,”


    “災情剛發生,遠在流州的武公就已經上書朝廷,說嶺南道願向災區伸出援助之手,願為朝廷分憂解難,


    嶺南道七府四十九州,將對口援助黃淮三十個受災州,不僅會送去糧食藥品布匹等,也還將竭盡所能,從災區招工,隻要願意去的,他們都會包接送,包安置,讓災民們能夠在嶺南迅速的重新恢複生活和安定,


    讓他們能夠在這個災年,依然過上溫飽的生活,也為災區地方衙門減輕負擔。”


    中書令馬周第一時間支持,“嶺南道能夠這麽迅速出手相助,這確實能大大緩解災情。”


    侍中魏征則有些擔憂,“嶺南與黃淮可不近,嶺南道也就這幾年才剛開始安定下來,可畢竟是在五嶺以南,那裏偏僻落後窮困,


    武公有這個心,但是否有這個力呢?”


    右仆射溫彥博也是打蛇隨棍上,馬上公然懷疑武懷玉的能力,甚至懷疑武懷玉的動機,


    “晉國公話說的好聽,但能否說到做到?他能送去多少救援物資,又能招走安置多少災民?”


    “還有,黃淮距離嶺南那麽遠,現在把人招走,那災後再回來,這千裏迢迢來回折騰,是否有點太過了?”


    溫彥博就差沒說武懷玉這是在故意邀名撈政治資本了。


    身為民部尚書,參預政事的武士彠對這個河東老鄉可不慣著,立馬反駁溫彥博,黃淮大水,跟嶺南道根本不搭界,但人家武懷玉卻還主動願意相幫,你右仆射不但不鼓勵讚賞,卻還說這種風涼話,好意思?


    居心何在?


    “不管嶺南道能接收安置多少災民,也不管他們能拿出多少救援物資送到災區,我覺得都應當值得朝廷的誇讚和鼓勵,


    千裏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何況此時大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管多少,都是情義,都當鼓勵。”


    一年時間內,黃淮數十州連續遭遇兩次大水災,許多百姓苦不堪言,現在嶺南道願意接收一批災民過去,也有不錯的安置,我們有何理由不支持呢。


    承乾也是公開支持武懷玉,支持嶺南道。


    這位皇太子雖還年輕,可這兩年皇帝放手讓他監國留守,他的表現也是得到皇帝的不少讚賞的。


    皇太子身上也漸有了一股威儀。


    不再隻是個擺設了。


    有皇太子的明確支持,這件事情也是順利通過,左仆射房玄齡先前一直沒表態,但當太子出聲後,房玄齡便馬上全力支持了。


    幾天後,


    皇帝皇後一行從九成宮回來,


    “你的處置很好,武懷玉做的沒錯,他嶺南道缺少人口,尤其是新置的流州,現在黃淮再次大水,他這個時候打著救援賑濟的旗號北上拉人,既為朝廷排憂解難,也是為他自己搶人,挺好的。”


    “要是朝廷官員們都能這般為朝廷分憂解難,又能惠及百姓,那就太好了。”


    皇帝父子見麵聊完這些公事,李世民主動問起韓映素懷孕的事來。


    “這馬上就要當阿耶了,什麽感受?”


    承乾笑笑,“就是突然有種感覺,好像自己成熟了許多,我成大人了,”


    “哈哈哈,這話說的對,這人啊,沒為人父母,就不算成熟,隻有真正成家生子,肩上有了不一樣的責任,那才能成長,你現在就有這樣的領悟,很好,是真的長大了。”


    拍了拍承乾的肩膀,


    李世民猶豫了一下,還是歎道,“如果這次懷孕的是太子妃,那就更好了,”


    承乾低頭不語。


    “其實朕也聽說了,自蘇氏進東宮後,你一旬才進麗正殿一次,甚至這幾旬都沒再跟蘇氏好?”


    承乾依然不語。


    “朕剛還說你成熟了,可這事卻怎麽還這麽幼稚?蘇氏是太子妃,是你嫡妻,你隻有跟蘇氏生的兒子,才是嫡子。”


    “韓氏就算現在生下兒子,可也始終是庶子,你難道不明白嗎?”


    “蘇氏再不好,伱也不能冷落了。”


    “現在韓承徽既然已有孕在身,那以後你每旬去陪一天就好了,其餘時間,你都到麗正殿蘇太子妃那住,


    朕給你下一個任務,韓氏那孩子出生之前,你必須讓蘇氏懷上。”


    “你母後去看韓承徽了,你去見你母後吧,”


    李世民看著退下的承乾,搖了搖頭,這小子終究不是太年輕了點,從與蘇氏的關係就能看出他還很幼稚,再不喜蘇氏,可也不能妨礙他讓蘇氏生兒育女,他需要蘇氏為他早點生嫡子,而且最好是多生幾個。


    回到太極宮不久,老四魏王李泰便來請安。


    “兒臣有個好消息稟報父皇,閻婉有喜了。”


    閻婉是魏王妃,將作少監閻立德的長女,十一歲時選為魏王妃,也是今年才剛大婚,這才婚後不久,居然馬上就懷上了。


    李泰才十五,閻婉更是才十三。


    李世民聽到這消息居然是皺了皺眉,“閻氏年少,之前不是說婚後先不急著圓房嗎?”


    肥胖的李泰說是想早點讓父皇母後抱上孫子。


    懷都懷上了,李世民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是吩咐派禦醫去看診,開些溫補的藥,再派些有經驗的宮人女官去照顧。


    “你趕緊回去好好照顧閻氏吧,”李世民突然不太願意跟這老四說話了,或許是太子承乾表現的挺好,李世民也不想因李泰而讓承乾難受。


    李泰有些不情不願的退下,


    當天,李世民又分別召見了一眾宰相。


    魏征麵聖時奏報,皇帝命他主編的史書,周書梁書陳書齊書及隋書等,皆已編成,


    請皇帝最後審閱。


    這些史書,主編不僅有魏征,還有其它宰相們,比如武懷玉、馬周,也有長孫無忌房玄齡等,甚至還有許敬宗李百藥等。


    後朝修前朝史,這是慣例了。


    次日,


    皇帝下詔,五史編修有功,魏征加授左光祿大夫,進封鄭國公,賜物兩千段。


    馬周加授右光祿大夫,進封燕國公,賜物兩千段。


    梁國公房玄齡加太子少師,晉開府儀同三司。


    申國公高士廉,加封特進、上柱國。


    趙國公長孫無忌進拜司徒,晉國公武懷玉代司空,


    右仆射虞國公溫彥博,加右光祿大夫,


    房高溫武長孫等俱賜物兩千段,


    武士彠李大亮等宰相沒參與修史,不在封賞之列,而許敬宗和李百藥令狐德棻等參與修史的大臣,倒是都得到了加官晉階和賜物千段的封賞。


    皇帝剛回京,幾位使者便紛紛求見。


    “西突厥奚利邲咄陸可汗泥孰遣其弟同俄設來朝貢,獻寶馬五百匹,上表請婚。”


    “為誰請婚?”


    “泥孰為弟同俄設請婚,”鴻臚寺少卿劉善因答道,他也是剛出使西域回來,此前在西域的dtz拓設阿史那社爾、以及欲穀設都是從漠北敗退到西域,在高昌附近遊牧,還先生自立為汗,但又都因打薛延陀和跟西突厥交戰而兵敗,不得不向東臣服大唐。


    但這兩人卻也隻是表麵歸附大唐,暗裏仍然覬覦西域之地,


    泥孰是李世民的結拜兄弟,當年是西突厥的葉護,曾擁立了肆葉護可汗,但卻被猜忌,後來泥孰在唐朝的支持下幹掉了肆葉護,被冊封為西突厥大汗。


    可這幾年泥孰也過的不太平,既要跟薛延陀打,還要跟社爾和欲穀設打,更倒黴的是他打仗時中的箭有毒,如今傷勢嚴重,可能要撐不過去了。


    泥孰兒子年幼,隻能讓兄弟來繼承,他這次派同俄設來長安,就是希望能夠請婚和親,然後得到大唐這邊的支持的。


    欲穀設現在實力挺強悍,泥孰怕自己一死,同俄設滅不掉欲穀設,急需義兄天可汗的支持,為此他希望弟弟能夠娶義兄的女兒或是妹妹。


    李世民沒急著做出決定,


    西域和漠北,這是跟大唐息息相關的,但大唐現階段要打也是先滅吐穀渾,不可能直接插手西域和漠北,太遠,而且對手也很強。


    之前的策略還是效果不錯的,冊封社爾為可汗,拜封都督,讓社爾去跟薛延陀打,


    雖說社爾是處羅可汗兒子,也很勇悍,但他畢竟是當初從漠北被薛延陀趕走的,他雖在天山奪取了近半西突領土,但在出征漠北薛延陀後,還是大敗,領地、牛羊、人口損失大半,徹底失去稱雄漠北、西霸的本錢,


    如今也隻得苛延殘喘,夾縫中生存,已經被大唐說服的差不多,準備率部落東遷投奔大唐了。


    朝廷不用一兵一卒,把dtz的這一支強悍勢力給幹挺了,同樣利用社爾牽製了薛延陀很多時間,甚至消耗了薛延陀不少人馬。


    而大唐同樣利用欲穀設,牽製著泥孰統一西域,一直讓他們兩虎相爭,這使喚的這幾年西域自顧不暇,讓大唐甚至能夠從容的進入伊吾,在西域占領了橋頭堡。


    “吐穀渾使者再次來請婚,為伏允的小兒子請婚。”


    “還有吐蕃也遣使喚入貢,仍請婚!”


    聽到吐穀渾和吐蕃也來請婚,李世民嗬嗬一笑,真是什麽阿貓阿狗都想尚大唐公主,之前西突厥和薛延陀就一直請婚,大唐都沒答應呢。


    吐穀渾也請婚多次了,現在吐蕃也跟著來請婚了?


    “朕記得武懷玉跟朕提過,說吐蕃在吐穀渾以南,民風驃悍,他們國王好像叫讚普,是個年輕人,但挺有本事的,貞觀三年,才十二歲的他就在叔父、娘舅等大臣擁戴下登上讚普之位,而且僅用三年就平定了貴族的大叛亂,”


    “算來,他年紀跟承乾一樣大,倒是個有本事的,”


    李世民撚著胡須,突然對鴻臚少卿道,“你把吐蕃使者跟吐穀渾的使者安排到一起住,就說這次三家請婚,但大唐隻能下嫁兩位公主,就看他們誰有誠意!”


    古有二桃殺三士,


    李世民想要兩公主挑三國,本來今年要征吐穀渾,現在因水災暫停計劃,既然吐穀渾和吐蕃人送上門來了,那不妨動動嘴皮子,先挑動他們打起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