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橋,


    渭北往來長安的許多商旅都要經過此處,橋兩岸也就形成了熱鬧的草市,


    路邊一座簡單的茶鋪前,停下一行人馬。


    “小二,來壺熱茶,再來些點心,”


    “客官好,小店隻有大碗茶,用的磚茶,隻此一種,點心有黃米饃、江米糕、饊子幾種······”


    “那就先一人來一大碗茶,三種點心一樣來一大盤。”


    簡陋茶鋪那個中年男人笑的合不攏嘴,這可是個大單,這一行十來個人呢。看他們都騎著高頭大馬,雖沒穿官袍,可也個個衣著不凡,寒冬臘月的都是錦衣裘袍,他們還帶著弓刀,


    一看就是貴族官員,還以為瞧不起自己這小店呢。


    很快,男人提著大茶壺過來,他後麵還跟著兩個孩子,一人抱著幾個碗,一個則端著幾盤點心。


    男人熟練的把茶倒入擺在桌上的大碗裏,


    碗是很粗笨的黑陶碗,


    茶湯入碗,倒是湯色橙黃,香氣很足。


    “你這茶還不錯啊,”


    武懷玉都有些意外這種隻有一個茅草頂,四麵透著風的路邊小茶鋪,這茶居然還不錯。


    “這茶涇陽的吧?”


    “這位客官好眼力,咱這雖是小本買賣,但用的茶可是正經好茶,我特意去涇陽買的,就涇陽迎冬茶莊買的,這可是好茶啊,都賣到陰山內外,大漠南北,甚至好多西域胡商,都是一駝隊一駝隊的采買運回去呢,這黑黑的茶磚,號稱黑黃金。”


    武懷玉笑了笑,


    端起茶碗慢慢品,大壺煮的這大碗茶,確實用的涇陽的黑茶磚,味挺純正,真正的武家出品。


    涇陽在長安之北,南茶北上必經之路。


    很早武家就在涇陽做起了藥材、茶葉的加工銷售了,武家涇陽茶莊的茶,主要用的是陝南、四川的茶葉為原料,手工築製,因原料送到涇陽加工,所以又稱為涇陽磚,又因主要在伏天加工,故稱伏茶。


    都說伏茶效果勝似土茯苓,也有人稱茯茶,或是福磚。


    最好的伏茶,是要帶金花菌的。


    如今武家涇陽磚,以優質黑毛茶為原料,通過篩分、發酵、蒸製、築壓、發花、烘幹等多帶工藝精製,磚麵平整、厚薄一致、色澤黑褐、金花茂盛,香氣純正,回味回苦、滋味醇和,


    成為內外暢銷的精品,


    尤其是在遊牧部落裏,涇陽磚甚至成為硬通貨,比錢還好用,牧民們平時都把茶磚當成貨幣單位用了,


    磚羊成了漢商和牧民交易的基本參照物。


    鹹陽橋這裏南來北往的客商旅人很多,而關中這邊飲食習慣上,也使的大家喜歡喝磚茶,尤其是煮奶茶最合適,比起傳統的片茶更受歡迎。


    現在做茶磚販去塞外的茶商很多,但要說口碑和市場份額,那無疑是武家名利雙收,誰也比不過這巨無霸,僅僅一個涇陽磚,其年產銷量就相當驚人了,


    不過武懷玉今天倒不是來這裏考察市場,也不是來品嚐自家的茶的。


    寒風蕭蕭,


    他特意跑來這個離長安城門二十裏的中渭橋,其實是來送人的。


    馬上快過年了,這天氣騎著馬跑二十裏,就算身上穿貂套裘也很凍人。


    遠處,


    傳來一陣馬蹄聲,


    “來了,”


    武懷玉抬頭看去,果然看到要等的人,便站起身來。


    石守信留下二十文錢在桌上,跟那男人說了聲。


    男人笑著跑過來,掃了眼桌上這兩串銅錢,都是近年新鑄的開元通寶,上好的銅錢,


    “哎呀,客官,就十碗茶水三盤點心,要不了那麽多錢,”


    “你家茶和點心都不錯,多的是賞你的。”


    “謝客官,要是不急著走,先不收桌子,一會過來免費續茶,”


    他這是一文錢兩碗茶,續茶是不收錢的,點心什麽的也不貴。


    武懷玉走到路上,


    那邊從長安一路過來的樊興看到他,還有些意外,勒住馬,跳了下來。


    “二郎怎麽在這?”


    “聽說阿耶被催立馬出京上任,我這也是趕緊來送別,”


    馬上要過年了,樊興卻接到朝廷命令,立即出京赴利州就任都督,且限期半個月內到達利州,這可是十分急了。


    從長安到利州可不近,馬上就進川了。


    得此令樊興也不敢抱怨耽誤了,畢竟這次是獲罪懲罰的貶降,


    當然,朝廷這邊給出的理由,是吐穀渾正亂,而黨項羌這邊拓跋部也一直不肯歸附,如今也亂著,甚至拓跋部還率部進犯邊境,


    現在隴右、劍南邊境都開始警戒備戰,


    甚至諸如迭州鬆州洮州等地都開始在打仗了。


    利州雖不是在邊境前線,但利州做為川北門戶,蜀道咽喉,卻也是非常重要的,這裏是朝廷的戰略要地,


    一座大劍山隔開劍州和利州,劍閣天險,可以說利州是甘南川北的一個戰略支撐點。


    一旦邊境烽火點燃,那這裏也要啟動。


    樊興這個利州都督這個時候,也就無法在長安過年,現在就得趕去利州做戰備,隨時得視情況增援邊境。


    “我接了命令,連家都顧不得回,直接就出城了,沒想到你也知道了,還跑我前麵來等我了。”


    “我也是恰好在宮裏聽陛下說起,出宮便直接來這送一程。”


    樊興拍了拍女婿的肩膀,“大娘昨天回家裏來,說又有了,這是好事,本以為今年終於能一家團聚過個年,可惜,”


    他用力拍了拍女婿,“你放心吧,我也才四十出頭,這次被貶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這不將功贖罪的機會又來了。”


    “嗯,我來也是想提醒一下阿耶,這次要做好準備,可能會有一場大戰。”


    “大戰?”樊興倒是意外,“就拓跋赤辭那老不死的?他能掀起什麽浪來,伏允那樣老奸巨滑的家夥,逃到圖倫磧都被砍了,拓跋赤辭部落才多少人馬?


    別看他跳的歡,可他親侄子都已經暗中降唐了。”


    “阿耶,拓跋部實力確實算不了多強,可他們占據的地方可是很偏遠難攻,何況最需要擔心的是吐蕃,


    這次慕容諾曷缽入朝,皇帝賜婚弘化公主,又賜國姓賜名字的,還要把吐穀渾廢除,設立青海都督府,要以紫山與吐蕃為界線,


    吐蕃人之前跟吐穀渾打了許久,一點好處沒有,現在還要他們退回到紫山以南,他們豈會甘心?


    何況他們今年又派使來請婚,可朝廷卻再次拒絕。


    他們更加不甘心,


    如今趁著吐穀渾內亂之機,吐蕃人肯定要下陰招,他們定會支持吐穀渾以及黨項中反唐的勢力,結成同盟一起對付大唐,”


    “不會吧,吐蕃有那個野心和實力?”


    “不可小覷。”


    “有情報顯示,吐蕃那位讚普對白蘭誓在必得,而且他在高原上也立誓一定要迎娶大唐公主,”


    樊興笑了笑,“管他娘的,水來土淹,兵來將擋,吐蕃人真要是敢來,我倒正好有用武之地了,”


    “阿耶心裏有數便好,”


    跟樊興聊了會,牛進達也到了。


    他是貶靜州刺史,就是在樊興這個都督手下,他的靜州地盤很小,且大都是山區,獠蠻部落為主,之前也是反叛無常,前任就是侯君集,在靜州大開殺戒,拿那些獠蠻的鮮血染紅了一條重返朝堂之路,甚至捕掠了無數獠蠻變賣為奴。


    侯君集的強力手腕,雖然迅速平定了靜州,可其實也讓現在的靜州暗流湧動,獠蠻們雖被鎮壓下去,可對大唐卻更是離心離德,時刻在等待著機會。


    要是黨項、吐穀渾、吐蕃一起來犯,那靜州獠蠻也必然要趁機再反。


    “看來我也得早做打算才行,”牛進達道,他也不想這次貶去靜州後還翻船。


    武懷玉給樊興和牛進達提了個建議,跟劉蘭成和李君羨加強聯絡,互相支援。


    李君羨原本是蘭州都督,劉蘭成是夏州都督,這兩人都是瓦崗出身,屬於秦瓊程咬金武懷玉這一係的,大家關係不錯。


    李君羨這次征吐穀渾之戰,處於二線,沒撈到啥功勞,但苦勞也是有的,結果不僅沒賞賜,反而從蘭州調去茂州做都督。


    那茂州,可不是在蜀中平原,而是在川西高原上,手下說是十餘州,可十餘州都比不得中原一州的人口稅賦等,境內倒多是獠蠻羌部,同樣也是個叛服不常的地方。


    劉蘭成的夏州都督調鬆州都督,也是一樣的實際貶降。


    而且這次他們突然貶到川西,還要麵臨黨項羌等招撫的問題,要是處置不當,控製不住局勢,甚至被襲擾、吃了敗仗,那後麵肯定要被問罪的。


    武懷玉是十分肯定這是皇帝要打壓他這一係的意思,


    倒是說剪除他羽翼,然後對他下手,純粹是要搞平衡,削弱下如今東宮下各係中最強的武懷玉係了,


    東宮太子黨,其實也有挺多派係山頭的,


    武懷玉這個太子老師,就是現在東宮黨裏較強一係,另外還有國舅長孫無忌等了,但長孫國舅在軍方的根底不深,


    而武懷玉偏偏在軍界人脈廣,影響大。


    不說李靖、秦瓊這兩大佬,就光是瓦崗係,現在主要的兩支,一支以李績為首,另一支就是武懷玉為首了,


    武懷玉為首的這支瓦崗係,甚至強過李績的那支瓦崗人馬。


    “你們四人隻要聯起手來,互通有無,守望相助,那麽不管是治下獠蠻,還是說鬆外黨項,又或是吐穀渾,甚至是吐蕃來犯,你們都足以應對了,”


    “甚至有機會打個大勝仗,立個大功。”


    武懷玉判斷鬆州之戰可能要提前到來,因為吐蕃人打這仗的外部誘因條件基本都成熟了,


    有動機有條件,那隨時就可能發生。


    而朝廷現在對此準備還不足,沒人真相信吐蕃會敢來打大唐,甚至覺得吐蕃相距遙遠,根本來不了。


    要是這幾位貶去的將領們也沒準備,那到時可能真要吃大虧,這幾位要是他重要的盟友,


    必須要提醒,甚至得幫他們組織一下。


    這也是為何武懷玉特意跑來渭橋等他們,而不是在長安,或長安城門送別的原因。


    這天,他在渭橋一個個的攔,


    攔下了樊興,攔下了牛進達,也攔下了劉蘭成和李君羨,


    三位都督一位刺史,


    武懷玉跟他們詳細分析,認真交待。


    小心駛得萬年船,


    就算吐蕃真不來,但他們四將聯動,起碼也能夠掌握先機,先把拓跋黨項拿下,這也是能立一大功的,朝廷本來就計劃要盡快招撫黨項諸羌,完成對川西高原的羈縻統治的戰略部署的。


    皇帝是想把這事交給侯君集,但武懷玉認為侯君集和段誌玄解決吐穀渾已經不易了,要是吐蕃插手吐穀渾,那他們根本顧不上黨項羌。


    到時,川西這幾將替朝廷把黨項羌解決了,甚至把邊地的那些獠蠻鎮住了,那大功一件,朝廷豈能不記此功,甚至在皇帝麵前也能再漲回臉。


    換言之,


    就算這四將要在川西很長時間,武懷玉也希望他們能夠打開局麵,掌握形勢,甚至營建出一定勢力的。


    這四將可是他這係的大將,哪怕是被扔去了川西,也得保持足夠的戰鬥力。


    侯君集在吐穀渾和河西不會呆太久的,頂多一兩年,若是一切進展順利,那到時皇帝就能以侯君集平定吐穀渾之功,召他入朝再拜相。


    畢竟,這家夥現在已經又加了個檢校兵部尚書銜了,皇帝的用心,昭然若揭。


    對此武懷玉雖心裏不高興,卻也沒法阻擋。


    侯君集對皇帝來說,那是他的小夥伴,是他心腹,對他忠心耿耿,曾在戰場上一次次隨他出生入死,更是為了他,敢於深夜闖宮斬殺禁衛,挾持太上皇到後海龍舟上去,


    玄武門之變功列第一,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當初侯君集那不僅是把自己腦袋拐褲腰帶上,也是把整個九族都綁在褲腰帶上了,要是失敗了,


    誅滅九族,萬劫不複。


    所以雖然後來侯君集被搞倒了,但皇帝一直在保著他,一有機會又把他扶起來了。


    論資曆,論親近,侯君集跟皇帝的關係,比武懷玉強多了。


    更何況,正因武懷玉跟侯君集關係是公開的不和,甚至有私怨,皇帝才更加會重和侯君集,甚至急著要讓他重新回到中樞政事堂為相。


    皇帝玩平衡術可是越來越熟練了。


    對此,武懷玉也隻能說先不管侯君集了,自己這四員盟友大將,可是不能再翻船。


    “回頭我會跟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唐儉聯係,一旦有事,他在益州也能夠支援一二。”


    可惜蘇烈在南中,離的太遠,否則蘇烈加上他麾下的二劉,劉仁軌劉仁願,那倒是強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