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臘日後有臘月。


    南北朝開始,十二月八日為臘日,過了臘八就是年便開始流行起來。


    對唐朝人來說,臘八也是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那是宋朝才開始的。


    武懷玉今年回來的晚,所以武家二十四祭祀祖廟並祭祀灶王爺。


    樊玄符等女人們這天早早就起來製作祭品,


    連老武夫婦都帶著妾侍兒女們從三原龍橋進京來了,


    祭祀家廟是個很隆重的儀式,


    “祭祀三牲準備好沒?”老武身子依然健朗,他昨日就到了長安,仍是住在永安坊懷義那邊。


    “都備好了,阿兄會回來?”


    “來信說是會趕在年前回京,這都二十四了,也還沒見人。”老武抱怨。


    “阿兄鎮守北疆,也不能輕離。”


    武懷義要是今天趕不回來,那老武到時就要帶著懷義的嫡長子去祭祀家廟。


    懷義懷玉兄弟倆各有家廟,這是貞觀朝來說,都是比較罕見的。


    長安什麽三戟張家這樣的名門不少,一家出了幾個三品以上金紫,皆得以門內列戟,榮耀無比。


    但一家親兄弟倆都立家廟卻不多見。


    大唐的家廟製度還是比較嚴格的,六品以下及庶人,祭於寢不立家廟。


    四品、五品職事官,二廟,兼有封爵立三廟。


    三品三廟,二品以上四廟。


    立家廟是要嚴格按照品級來的。


    武懷玉是一品司空、晉國公,武懷義也是三品金紫光祿大夫、曲水縣公。兄弟倆都達到立家廟資格,但他們是親兄弟,一般情況下禮部也隻準一人立廟。


    可武家卻很特別的得到皇帝特許,讓兄弟倆都立家廟。


    再加上武士彠那支兄弟四人,武士彠也立有家廟,


    武家在長安立了三座家廟,都建在城南,占地都是數十畝,規模不小。


    在近年,因為長安人口漸漸增加,朝廷現在已經出了新規,道觀、寺廟,以及家廟,已經不準再建在長安城內了,品級達到立家廟資格得到禮部批準後,也隻得建到郊外。


    武懷玉更特別的是,別人一二品官立四廟,他卻得旨立五廟。


    要知道,大唐開國之初,天子亦隻立五廟,後來才改為天子七廟。


    五廟以下,家廟祭祀用少牢,少牢隻有豬羊沒有牛。


    而五廟,卻是要用一太牢。


    太牢,牛羊豬三牲,且整隻,全備為太牢。


    又根據數量,有一太牢,七牢、九牢甚至百牢。


    一太牢,那就是牛、羊、豬,整隻一套。


    這是擁有五廟家廟的大臣才能享受的待遇,雖說一次祭祀要用全牛全豬全羊各一頭,花費不小,但對於武家來說,這點真不算什麽。


    家裏早就安排好了。


    “牛是選用的老牛吧?”武懷玉問管家。


    雖說武家有資格用一太牢祭祀家廟,武家也不缺牛,但牛是很特殊的,朝廷立法都規定禁止私宰耕牛。


    “阿郎,夫人早有交待,不得屠殺少齒,選的是莊子裏的老牛,已經耕不動地了,”管家回答。


    武懷玉點頭,


    有些事情大意不得,會有人特意盯著,武懷玉也知道有些勳戚權貴,並不會理會朝廷限令,他們照樣經常吃牛肉,有的是辦法。


    一是朝廷禁私宰耕牛,但老弱病殘的牛也是要殺的,隻是不許百姓殺,要由官府指定屠夫殺,且會把皮筋角骨肉等收購,這些牛肉一般百姓吃不到,自然是供給了上層貴族官員們。


    當然不少勳戚貴族們自家養了很多牛,他們想吃牛肉了,根本不用等那些什麽老弱病殘的,自己宰殺便是,隨便找個由頭,什麽摔斷了腿殘了,什麽溺水淹死了,曬太陽中暑曬死了,反正他們有的是辦法,也不會有誰真正在意權貴們吃點牛肉的事,隻要不是公然屠宰耕牛販賣牛肉就行。


    一縷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


    武家給灶神也準備了豐盛的祭品,用的就不是太牢了。


    而是一大塊熟豬肉,一整隻煮好的雞,還有一整條煎好的魚,然後一壺酒一壺茶,再點上三根香。


    武懷玉帶著兒子們祭祀灶神,


    妻妾女兒們卻是隻能在一邊看著。


    家裏灶台牆上,貼著一副畫,這畫還是武懷玉畫的,一老頭一老婆婆,這就是灶神和灶神婆婆了。


    “灶神叫什麽名字啊?”也不知道哪個小子問。


    懷玉笑道,“灶神姓蘇名利,婦名搏頰。”灶神跟門神一樣,不同時期名字也是不同的,可能也有任期吧,反正唐代的灶神叫蘇利,他老婆叫博頰。


    不過別看畫像上這兩老頭老太太一臉慈祥的樣子,可實際民間傳說裏這老頭可不是啥好惹的。


    因為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


    意思就是這灶神每月晦日的時候就要上天,向天帝報告人之短處。


    為了怕灶神揭短告罪,所以大家以前每月都要祭祀灶神,給他好吃好喝的,就希望他能吃人嘴短,少告些罪。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這都是大家的美好期盼。


    “把灶馬請來,”武懷玉吩咐,大郎承嗣便把一張畫拿來,上麵卻是畫著駿馬,這是灶神的坐騎,也叫灶馬,今天武家要給灶神更換新坐騎,這也是武懷玉親自畫的,相當神駿。


    灶馬貼好,


    二郎則取來了酒糟,並塗抹到了灶門上。


    這叫醉司命,讓灶王爺喝醉上天,就無法跟天帝打小報告了,武家也不怕人家灶神醉駕出事故。


    接著還要供上灶糖,這叫黏灶神之口,也是甜他的嘴。


    再然後擺上果子,還要燒些紙,


    最後就是晚上時還要在床底下點盞燈。


    女人們晚上也可以拿麵銅鏡來到灶神像前,據說這有神奇的功效,據說在這一天拿著鏡子對著灶神虔誠跪拜,然後再抱著鏡子站在門口,仔細聽路上行人的第一句話,就能得到自己想知道事情的吉凶。


    很玄。


    其實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祭灶既是一件莊重的祭祀祈禱,其實也是年底難得的一次團聚熱鬧,甚至改善生活的日子,畢竟給那雞鴨魚肉灶糖等,請灶神先享用過後,也還是要一家人再分享的。


    老武在這邊跟著祭了灶後,就回永安坊了,嫡長孫還年少,祭祀家廟這可是大事,馬虎不得,懷義沒回家,他這個當爹的就要幫忙,雖然主祭的還是嫡長孫。


    準備好一太牢等祭品,


    晉國公府也就浩蕩出門,往南城家廟而去。


    年前祭祖儀式很隆重,


    武懷玉如今也算是家中人丁興旺,他現在有二十三個兒子,二十個女兒,而他還這麽年輕。


    大郎承嗣帶著一群弟弟們騎著馬,錦衣裘袍,引人側目。


    這次祭家廟,並不僅是武懷玉一房人,雖說大哥懷義也立了家廟,甚至老武帶著其餘兒子們現在也是跟大房那邊生活,祭祖也是在那邊。


    但長安武氏族人不少,


    現在祭祖分為三支,一支是跟武士彠他們那支更近的,就附在他們後麵祭祀,而其餘的族人,則基本上是跟著武懷玉祭祀。


    能夠附於這三房祭祀家廟,還是比在家裏祭祖要強的,這也是接近與武懷玉的關係。


    武懷玉這樣的家族強大靠山,誰會不靠攏。


    甚至往年跟著武士彠家祭祀的一些族人,如今因武士彠病逝,老族長武士棱病逝,武士讓也病逝,武士彠四兄弟現在就剩下一個武士逸,


    遠不如武懷玉武懷義兄弟的權勢,一些族人也就直接轉而依附於武懷玉,附在後麵跟祭懷玉的家廟。


    對此,武懷玉倒是不在意的。


    他也願意接納這些族人,


    這年頭,家族的作用不是後世能比的,這種血緣宗族關係,一榮共榮一損共損。


    南郊,


    武懷玉家的家廟占地數十畝,修建的還是很氣派的,有人專門看管。


    家廟裏供著五廟,也就是五位祖先,


    始祖之下,是左昭右穆四祖,


    武懷玉也隻能祭祀五廟,以後進一人,就要移出一人。


    貴族雖修有家譜家史,但也不會把所有祖先都一進祭祀的。


    一太牢被抬上來,


    頭朝著神牌。


    一堂五世,


    五世祖居中,東二昭,西二穆。


    堂上還掛著武懷玉根據家譜家史中記錄的祖先們的內容繪畫的圖像,


    武懷玉主祭,嫡長子承嗣陪在旁邊。


    家廟四時祭祀,元旦、夏至、中秋、冬至,冬至最為重要。


    因今年武懷玉一直在外,故此現在率諸子和族人來祭祀。


    率子弟族人祭祀先祖,也是向祖先匯報一下家族情況,並祈求祖先的護佑。


    祭祀完成,


    剛到家,發現阿兄懷義來了。


    “剛回來?”


    “回來半天了,先去家廟祭祖了,也是從南城回來的。”


    武懷義打量著兄弟,“黑了。”


    “呂宋太陽大,今年在那邊呆了半年,曬黑的,現在那邊還如炎夏呢。”懷玉笑著說道,“阿兄你這臉倒是被朔風吹糙了。”


    “沒辦法,邊塞風大,那風跟刀子似的,天天塗牛油在臉上,都還扛不住呢。”


    “走,喝茶去,邊喝邊聊。”


    兄弟倆進了書房,


    圍爐煮茶,


    “朝廷在北邊的政策又有大調整了,陛下要讓dtz複國。”


    “啊?”武懷義有些驚到。


    “懷化郡王李思摩有可能被冊封為可汗。”


    武懷義再度被驚到。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