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布射僚丸,


    嵇琴阮嘯。


    恬筆倫紙,


    鈞巧任釣。


    【注釋】


    布:三國時期的呂布。“布射”講的是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僚:楚國的宜僚。“僚丸”講的是宜僚拋丸的故事。嵇:西晉名士嵇康。“嵇琴”講的是嵇康撫琴的故事。阮:魏晉名士阮籍。“阮嘯”講的是阮籍長嘯的故事。恬:秦國的蒙恬。“恬筆”講的是蒙恬造筆的故事。倫:東漢的蔡倫。“倫紙”講的是東漢蔡倫造紙的故事。“鈞巧”講的是三國時期馬鈞發明水車的故事。“任釣”講的是任公子釣魚的故事。


    這四句話分別介紹了古代的八個人物,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要麽身懷絕技,要麽造福了社會和老百姓的生活,成為了人們競相學習和效仿的榜樣。


    【釋義】


    三國的呂布擅長射箭,楚國宜僚的雜耍技藝高超;西晉名士嵇康擅長彈琴賦詩,而阮籍則善於長嘯相和。秦朝的蒙恬製造出了毛筆,東漢的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馬鈞發明了水車,而任公子則擅長釣魚。


    【典故】


    文人雅士的滿灑


    魏晉時期有兩位非常有名的文人,一個叫嵇康,另一個叫阮籍,嵇康擅長彈琴,阮籍則擅長放聲長嘯。


    據說有一次,嵇康的所作所為惹惱了司馬昭,司馬昭很生氣,要立刻殺了他。但嵇康聽到後卻麵不改色心不跳,一點都不緊張,他隻向司馬昭提出了最後一個要求,就是讓他再彈奏一曲《廣陵散》。司馬昭同意了,當稽康彈奏完《廣陵散》後,在座的太學生們被深深地打動了,都要求學習這首名曲,但司馬昭不同意。嵇康被殺後,《廣陵散》也就失傳了。


    另一個是阮籍,有一次他去蘇門山向一位老道士求教吐納練氣的方法,無論阮籍怎麽懇求,這位老道士就是坐在原地一動不動,不理他。阮籍看著實在沒辦法,也隻好就此打道回府了,但當他走到半山腰時,忽然聽到山上傳來一聲悠揚深遠的長嘯,阮籍似乎突然之間明白了老道士嘯聲的意思,也跟著老道士放聲長嘯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字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震並收藏千字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