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誌南


    古木陰中係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麵不寒楊柳風。


    注釋


    古木:老樹。陰:樹陰。短篷:小船。篷:船上遮風擋雨的設備。杖藜:用藜莖做的手杖。藜莖質堅,可做手杖。扶:扶助。杏花雨:即指清明時節所降之雨,因為時值杏花盛開,所以有這樣的稱呼。楊柳風:春風。


    這首詩,寫一個老和尚在微風細雨中拄著拐杖春遊時愉悅的心情。


    【釋義】


    在幽暗的老樹下,我輕輕地將小船係在樹陰裏。我拄著拐杖,走向小橋的東邊。在這杏花開放的時節,飄飄的春雨,將要打濕我的衣裳。春天的風真是溫暖啊,它吹拂在我的臉上,我一點都不覺得寒冷。


    【典故】


    常香玉義演捐飛機


    常香玉是一代豫劇大師,她高超的唱功、堅定的愛國熱忱遠近聞名。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她剛20歲時,就獲得了“愛國藝人”的榮譽。


    1951年夏,由常香玉發起,她和她的民營劇社,決定利用半年時間進行全國義演。並用義演的收入捐獻一架戰鬥機。消息一經傳出,群情振奮。其中也有不少人將信將疑,他們認為靠一個僅有59人的民營劇社(其中還有從9歲到17歲的小學員)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麽大的捐款。但常香玉拿定了主意,開始籌劃義演。


    常香玉為抗美援朝義演捐款,得到了各級政府廣泛的支持。常香玉在出發前的歡送會上,代表劇社全體同誌表白了決心,她說:“這次捐獻飛機義演,宛似戰士出征,不打勝仗決不回還。”常香玉全力投入義演,她將三個孩子送到幼兒園,還賣掉卡車,拿積蓄作為義演的基金。她的為國奉獻的精神,激勵了劇社的每一個同誌。


    香玉劇社義演的第一個城市是河南開封。古城大為轟動,街談巷議常香玉:“她是抗戰前在咱開封唱紅的!”“十幾歲,她就為老家修石壩義演!”……


    1951年8月下旬,常香玉的劇社轉戰鄭州,演出期間,感人場麵層出不窮。曾有一位老大娘,提一籃新鮮雞蛋,步行幾十裏,來“看看常香玉”。香玉要給大娘錢,大娘說:“閨女,我不是來這兒賣雞蛋哩!要賣雞蛋,俺不用跑這麽遠。這是我老婆兒的心意,你得收下。你愛國,就不興大娘愛愛你?”


    香玉劇社在南方名城廣州演出時,語言交流產生障礙,但沒多久,兩地人的情誼就很快得以溝通。演出期間,為了給劇社提供一切便利條件,有的劇場降低場租,有的則不要場租。還有一次換台時,十位搬運工人用大板車為劇社搬運戲箱,從午夜幹到黎明,給他們工錢,工人們謝絕了。他們說,要是收捐獻義演的錢,那就太沒覺悟了。並且表示,下次換台,還由他們承擔搬運任務。


    經過在開封、鄭州、新鄉、武漢、廣州、長沙六個城市長達半年的義演,在黨、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香玉劇社捐獻金額達15.2萬餘元(折合新幣),超額完成了捐獻一架戰鬥機的任務。


    1952年2月,常香玉率劇社演職員勝利返回西安,受到眾多獎勵及表彰。與此同時,新誕生的“香玉劇社號”戰鬥機,已在朝鮮上空搏擊侵略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家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震並收藏千家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