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


    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釋義】


    本章言“道”之高層次性。“道”層次之高,不可用言語道出,不可定名。“有”和“無”與“道”相比是低一層次的。“道”是“有”和“無”背後的無形的手,“有”和“無”是“道”的外在體現。


    “有”和“無”是用來具體描繪“道”的。“無名,天地始”——用“無”來形容“道”,表明天地間任何具體事物在即將產生時都是不確定的;“有名,萬物母”——用“有”來形容“道”,表明天地間任何具體事物都有自己所從脫胎的母體。“常無,欲觀其妙”,“常無”——永恒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無形的,難以把捉,故稱其“無”;“常有,欲觀其徼”,“常有”——永恒的母體,母體是有形的,可從其中觀察到界線(“徼”)。“有”和“無”是“道”的不同側麵,異名而同體。“有”和“無”兩者在一起有無數種組合,故曰“眾妙之門”。“妙”指包含無數種可能性的不確定性。“眾妙”指“有”和“無”的無數種不確定的組合,如有之無、無之有、內有外無、內無外有、上有下無、上無下有、一有兩無、一無兩有、陰有陽無、陰無陽有、剛有柔無、剛無柔有,等等。無數組合,成就了“道”的廣大而豐富。“道”之高層次性在於:


    第一,“道”意味著永無止境的超越,體現“道”的“有”和“無”永遠有新的組合。所以“有”和“無”作為兩根柱子,共同組成了“道”生萬物的“眾妙之門”。


    第二,“道”是“有”和“無”的根。這意味著“有”和“無”維護對方,就是維護自己的根基;致對方於死命,就是摧毀自己的根基。所以矛盾雙方合作、雙贏是主流,無論怎樣鬥爭,最終以和解為歸宿。


    【啟示】


    本文短短數行就用“道”字串聯起了有形和無形,體現出“道”的玄妙,又點出了“無論怎樣鬥爭,最終以和解為歸宿”的處世態度。


    【致用】


    “道”不可作為一個獨立對象來追求。“道”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其中包括:


    第一,永無止境地追求各種要素之間的最佳組合;


    第二,以順應同化之心態對待對立要素,力爭與對方一起升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德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震並收藏道德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