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獲得‘叟翁’的稱號,以後衡量一位村正,望老的政績,叟翁的數量也算參考其一。”
這一點厲夏是借鑒貞節牌坊,目的是想讓當地的村正,望老之類的,多多關注這些老人。
既是附和大周的孝道,同時也為了提升大家的道德水準,以及尊老愛幼的意識。
至於會不會演變成類似對女人的壓迫,從而變成對老人的壓迫,這一點也沒看到,厲夏也管不了那麽多。
不能因為害怕這害怕那,就真的什麽都不做了吧。
雖然俗語說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但是在炎國這樣的國家,六十歲都不一定能過去。
孫夫子卻異常的高興,一來他也是老人,自然對自己同一類人比較關注,另外一方麵,很多人族國家,都麵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溺嬰,棄嬰的事情,卻沒有人關注老人這個群體,其實老人在五六十歲或者殘疾生病的時候,也會麵臨死亡的危險。
俗稱寄死窟或者棄老。
不是大家願意這麽做,實在是被逼無奈,不然誰也不願意把自己父母給殺死啊。
勞動力低下,田地產量比較低。年紀太大了,沒有勞動力不說,還多了一張嘴。
同時還要繳納沉重的賦稅,辛辛苦苦一整年,都不可能養活自己的家庭。
奴隸的老人,直接被當做祭品了。
但是平民或者士大夫當中的老人,又不能直接殺死了,不然大家也會戳脊梁骨,一般都會把沒用的老人“不小心”死亡。
甚至有的地方還成為了風俗,找一個山穀或者不方便進出,罕有人至的地方,把老人背進去放點食物離開,至於生死根本不管。
而老人一旦達到了這個年限,也差不多知道了自己的結局,一般也都很淡定,畢竟他們也是這麽過來的。
不過這種連收屍的人都沒有,還有一種是挖一個小山洞,把老人放進去。就是所謂的寄死窟了,這樣的好一點點,相當於有一個收屍的地方。
隻有這一點有錢人,才會大規模舉辦葬禮,進行殉葬一類的。
平民好一點的,也會讓老人壽終就寢,前提是不發生天災人禍,一旦發生天災就不好說了,老人被意外死亡的不在不少。
儒家提出以孝道治天下,就是在這股風氣肆虐的背景提出的。
彌補了禮樂的一些缺陷,製止住了這股不良風氣。而且對於一些收人頭稅的國家來說,更是對這股不良風氣嚴厲打壓,殺父母的一般都是死。
雖然那些人出發點是為了人頭稅,但是也間接的做了一些好事不是。
不過推崇孝道治天下,不代表真的能夠禁止,隻不過從明處轉到了暗處,孫夫子在炎國沒見到,不代表炎國沒有。
像這樣的冬天,突然來個凍死多正常啊。
別的不說,就現場排隊的老人,每一位都是衣裳單薄,能活到現在,是因為這裏是王都。
不是大家不想養,關鍵是養不活。
不過厲夏今天這個詔書下去,改變了這些老人的未來,因為厲夏改變了老人的處境,不再是沒用的廢物了,而是有利可圖事情。
見王不禮就是一種特權,這就是提升了老人的地位。
其次家有老人可以得到一定的免稅,大家最害怕的就是稅收,免去一石糧食,相當於給老人的口糧了。
再配上一些野菜之類的,足夠老人勉強活下來了。
雖然還是有點不夠,但是做為子女的壓力降低了,也避免了被人戳脊梁骨,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再加上大周推廣的孝道,也不可能有人再冒險行不孝事情。
更何況有兩位老人免稅三石,絕對夠兩位老人吃的了。
雖然口口聲聲說老人沒用了,但是老人在家幫忙帶個孩子,撿柴火,看家,煮飯等等,其實也是可以幫上一點忙的。
養老人就成了穩賺不賠的事情,如此一來的話,儒家推行的孝道治天下,反而在炎國得到了實現。
大逆不道的事情,順理成章的就消除了。
關鍵是隻要你不發生意外死亡,都有老的那一天,父母的今天,其實就是自己的明天。
這樣一來,老人就成了厲夏的堅定支持者,老人還不拚了命的把兒子送到戰場,為厲夏去征戰啊。
你要是不去就是不孝,來個以死相逼,讓你得不到一點好處不說,還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
然而厲夏並沒有想那麽多,他更多的還是出於一種同情,而且很奇妙的,也隻有這些老人麵對他迫不及待的下跪。
那些年輕人需要排隊,影響到了自己的利益,不敢和厲夏對視,更不會去跪下,影響到了自己排隊。
厲夏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僅無意間收服了很多人心,同時也徹底的收服了江夫子,他感覺厲夏這個大王做的,確實非常的好。
平山王雖然也有大智慧,也有明主的潛力。
但是平山王的本質一直都是貴族。隻不過是代表平山國北部貴族的利益,爭鬥再激烈,對於平民沒有太大的好處,說不定還要被波及了。
厲夏當初許諾了孫夫子那麽多東西,都無法讓孫夫子徹底認可,甚至成為屬臣讓他感覺到慶幸,有種晚節保住了的輕鬆感。
反而厲夏這無意間的手腕魄力,讓孫夫子徹底的認可了厲夏。
以前不主動為厲夏效力,現在他覺得可以給自己的那些朋友,師兄弟去消息了,讓他們來炎國看看吧。
說到底,他還是炎國學宮的祭酒呢,而兵家也需要在炎國,占據一席之地了。
雖然他不是儒家,孝道是儒家提出來的。但是他也是認可儒家這一點的,畢竟百家雖然核心主張不同,但是各家的主張也是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不是。
要不然怎麽會有百家同源的說法,大家對各派主張爭執不下,但是百家所有人的目的是一樣的啊,那就是為了人族的偉大強盛努力。
這也是百家和平相處的前提。
這一點厲夏是借鑒貞節牌坊,目的是想讓當地的村正,望老之類的,多多關注這些老人。
既是附和大周的孝道,同時也為了提升大家的道德水準,以及尊老愛幼的意識。
至於會不會演變成類似對女人的壓迫,從而變成對老人的壓迫,這一點也沒看到,厲夏也管不了那麽多。
不能因為害怕這害怕那,就真的什麽都不做了吧。
雖然俗語說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但是在炎國這樣的國家,六十歲都不一定能過去。
孫夫子卻異常的高興,一來他也是老人,自然對自己同一類人比較關注,另外一方麵,很多人族國家,都麵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溺嬰,棄嬰的事情,卻沒有人關注老人這個群體,其實老人在五六十歲或者殘疾生病的時候,也會麵臨死亡的危險。
俗稱寄死窟或者棄老。
不是大家願意這麽做,實在是被逼無奈,不然誰也不願意把自己父母給殺死啊。
勞動力低下,田地產量比較低。年紀太大了,沒有勞動力不說,還多了一張嘴。
同時還要繳納沉重的賦稅,辛辛苦苦一整年,都不可能養活自己的家庭。
奴隸的老人,直接被當做祭品了。
但是平民或者士大夫當中的老人,又不能直接殺死了,不然大家也會戳脊梁骨,一般都會把沒用的老人“不小心”死亡。
甚至有的地方還成為了風俗,找一個山穀或者不方便進出,罕有人至的地方,把老人背進去放點食物離開,至於生死根本不管。
而老人一旦達到了這個年限,也差不多知道了自己的結局,一般也都很淡定,畢竟他們也是這麽過來的。
不過這種連收屍的人都沒有,還有一種是挖一個小山洞,把老人放進去。就是所謂的寄死窟了,這樣的好一點點,相當於有一個收屍的地方。
隻有這一點有錢人,才會大規模舉辦葬禮,進行殉葬一類的。
平民好一點的,也會讓老人壽終就寢,前提是不發生天災人禍,一旦發生天災就不好說了,老人被意外死亡的不在不少。
儒家提出以孝道治天下,就是在這股風氣肆虐的背景提出的。
彌補了禮樂的一些缺陷,製止住了這股不良風氣。而且對於一些收人頭稅的國家來說,更是對這股不良風氣嚴厲打壓,殺父母的一般都是死。
雖然那些人出發點是為了人頭稅,但是也間接的做了一些好事不是。
不過推崇孝道治天下,不代表真的能夠禁止,隻不過從明處轉到了暗處,孫夫子在炎國沒見到,不代表炎國沒有。
像這樣的冬天,突然來個凍死多正常啊。
別的不說,就現場排隊的老人,每一位都是衣裳單薄,能活到現在,是因為這裏是王都。
不是大家不想養,關鍵是養不活。
不過厲夏今天這個詔書下去,改變了這些老人的未來,因為厲夏改變了老人的處境,不再是沒用的廢物了,而是有利可圖事情。
見王不禮就是一種特權,這就是提升了老人的地位。
其次家有老人可以得到一定的免稅,大家最害怕的就是稅收,免去一石糧食,相當於給老人的口糧了。
再配上一些野菜之類的,足夠老人勉強活下來了。
雖然還是有點不夠,但是做為子女的壓力降低了,也避免了被人戳脊梁骨,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再加上大周推廣的孝道,也不可能有人再冒險行不孝事情。
更何況有兩位老人免稅三石,絕對夠兩位老人吃的了。
雖然口口聲聲說老人沒用了,但是老人在家幫忙帶個孩子,撿柴火,看家,煮飯等等,其實也是可以幫上一點忙的。
養老人就成了穩賺不賠的事情,如此一來的話,儒家推行的孝道治天下,反而在炎國得到了實現。
大逆不道的事情,順理成章的就消除了。
關鍵是隻要你不發生意外死亡,都有老的那一天,父母的今天,其實就是自己的明天。
這樣一來,老人就成了厲夏的堅定支持者,老人還不拚了命的把兒子送到戰場,為厲夏去征戰啊。
你要是不去就是不孝,來個以死相逼,讓你得不到一點好處不說,還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
然而厲夏並沒有想那麽多,他更多的還是出於一種同情,而且很奇妙的,也隻有這些老人麵對他迫不及待的下跪。
那些年輕人需要排隊,影響到了自己的利益,不敢和厲夏對視,更不會去跪下,影響到了自己排隊。
厲夏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僅無意間收服了很多人心,同時也徹底的收服了江夫子,他感覺厲夏這個大王做的,確實非常的好。
平山王雖然也有大智慧,也有明主的潛力。
但是平山王的本質一直都是貴族。隻不過是代表平山國北部貴族的利益,爭鬥再激烈,對於平民沒有太大的好處,說不定還要被波及了。
厲夏當初許諾了孫夫子那麽多東西,都無法讓孫夫子徹底認可,甚至成為屬臣讓他感覺到慶幸,有種晚節保住了的輕鬆感。
反而厲夏這無意間的手腕魄力,讓孫夫子徹底的認可了厲夏。
以前不主動為厲夏效力,現在他覺得可以給自己的那些朋友,師兄弟去消息了,讓他們來炎國看看吧。
說到底,他還是炎國學宮的祭酒呢,而兵家也需要在炎國,占據一席之地了。
雖然他不是儒家,孝道是儒家提出來的。但是他也是認可儒家這一點的,畢竟百家雖然核心主張不同,但是各家的主張也是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不是。
要不然怎麽會有百家同源的說法,大家對各派主張爭執不下,但是百家所有人的目的是一樣的啊,那就是為了人族的偉大強盛努力。
這也是百家和平相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