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
穿成農家老婦,賣豆腐還債致富 作者:宅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說著話,外頭來了一夥送糧的人,打頭的赫然是趙大榮。
見著鄭晴琅也在,他原本明亮的眼睛又亮多了幾分,連忙上前打招呼,“大娘,您也在呀,正好,二百五十斤粳稻給您送過來了,明天我還打算送另外的二百五十斤去下壩村呢。”
“這麽快的嘛?我們村裏今日才開鐮呢,你們都已經曬好了?”鄭晴琅難掩驚訝道。
“啊呀,你們今日才開鐮呀,我們村長說,怕接下來要下雨,所以今年收割的時間比較早,七天前就開鐮了。”
“接下來要下雨嗎?哎呀,這可怎麽辦才好,我家的田還沒收完呢!”
鄭晴琅瞬間焦慮了,為自家那五畝稻田,也為下壩村其他苦哈哈種地的村民。今年的收成本來就不好,這萬一湊上下雨,那可真是雪上加霜了。
“大娘,您先別接,也不一定會下,隻是村裏的老人這麽一說,我們就聽了。”趙大榮安慰道。
鄭晴琅勉強應了他一聲,心裏卻想著有什麽快速完成收割的方法,突然,靈光一閃,心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呀!
隻見她眼神灼灼得望向趙大榮,問道,“這麽說,你家的田都收好了?”
趙大榮點點頭,雖說還有些收尾工作,但是秋收的主要工作基本完成了。
鄭晴琅雙手一拍,笑道,“大榮啊,大娘求你件事,明日送糧去下壩村時,帶上你兄弟,湊四個壯勞力,幫我家秋收如何?放心,工錢按市場價,少不了你們的。”
趙大榮一聽,哪裏有什麽不樂意的,拍著胸脯說道,“大娘,這個容易,不過,我和我弟弟不用工錢,您給口飯吃就成。”
“這可不成,大娘我做不來殺熟這種事。你想想,哪有這樣的道理,另兩個不熟的給工錢,反倒是咱們相熟的不給?真要這樣的話,你幹脆給我找四個不熟的,我才不累著你們兄弟兩個呢。”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趙大榮也隻得笑著應下了,心裏美得不成,隻覺得每次碰到大娘一家,他都會有額外的收入,這家人實在是他的貴人!
談妥了幫工的事情,趙大榮便帶著人幫忙卸貨了。
一群人呼呼喝喝的,自然引起了鄰近店鋪的注意,有好幾個掌櫃走到自家店門口看情況,發現豆腐坊門前站著鄭晴琅,便順勢走進來攀談了。
閑聊過後,幾個掌櫃知道這群人是來送粳米的,心下有些好奇。
鄭晴琅見狀,順勢打開其中一個糧食袋子,讓他們看了實物,又各種吹捧粳米的好滋味,一下子,便讓這些人的好奇變成了心動。
雲山街如今的生意好了許多,這些掌櫃都比往常掙得多了,在吃食上也更願意花錢了,又聽說從趙大榮手裏直接買粳米的話,比去糧鋪還便宜幾文錢,當場同趙大榮談起了買賣。
就這樣,完全在趙大榮的意料之外,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又談成了幾筆不小的生意。
有人要五十斤的,也有人要上百斤的,攏共加起來足有五六百斤,幾乎把他家剩餘的粳米都要光了,喜得他差點沒當場蹦起來。
鄭晴琅在一旁看著,也忍不住跟他一樣樂了起來,心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雖出身貧寒,卻自有風骨。”
回想那次豆腐坊火災後,她曾攜帶厚禮,親自去光明村趙家謝恩。誰知,那家人一開始隻說心領,什麽都不要。
後來,好說歹說,趙家才勉強收了兩份糕餅。至於價格略高的布匹和肉脯卻一點不要,更別說她提前準備好的謝銀了。
當時,麵對她的厚禮,趙大榮可沒有眼下這麽高興。此刻,他新賣出糧食得的銀子,還不及那謝銀的一半呢。
趙大榮可不知道鄭晴琅想了那麽多,他同幾個掌櫃商量好送糧食的時間,同薛家結算完銀子,便匆匆回去了,顯然是想要早點回去分享這個好消息。
翌日一大早,他就帶著弟弟趙二榮,以及兩個光明村的好朋友,押著一車糧食到下壩村來。
兩村距離不近,足足走了一個時辰,才堪堪到村口。
巧的是,鄭晴琅和村長、李成銳也正從鎮上回村,碰到一處,倒省得他到處問路了。
大家都在田地裏忙活,沒多少人注意到這車糧食,就算注意到了,也不會像從前那樣大驚小怪了,村裏人都知道薛家發達了,別說買一車糧食了,就是買一車豬,他們也就是眨眨眼睛,再也不會咋咋呼呼了。
糧車順利到達薛家大門口,接著便是搬搬抬抬。
來的都是結實壯漢,沒幾下就把兩百二十五斤的糧食送到薛家的倉房。
鄭晴琅等他們卸完貨後,忙招呼他們坐一會兒,喝碗糖鹽水補充體力。
趙大榮一開始以為是白水,端起碗,咕嚕咕嚕就往嘴裏灌,等一碗入喉,咂吧了下嘴巴,這才回過味來。
“大娘,這水怎麽有味道呀?又甜又鹹的。”
其他三人也有同樣的問題,紛紛點頭。
鄭晴琅解釋道,“這會兒秋老虎厲害得很,我瞧你們一路走過來,又要搬東西,怕你們脫水,就給了糖鹽水。”
“脫水?”趙大榮有些聽不懂,繼續一臉疑惑。
“哦,就是流汗流太多的意思,反正你們記住,喝這個糖鹽水可以預防中暑和脫水就是了。”
四個人雖不太懂,但是都一致覺得,糖和鹽都是好東西,對方拿來招待他們,就是對他們的重視和善待,所以,他們都很有默契得齊聲道謝。
鄭晴琅忙擺手,又給他們添了一碗,然後將他們四個的水壺要了過來,灌上了家裏已經晾溫的涼茶。
涼茶是用淡竹葉的莖葉加水煎煮的,聞著有一股淡淡的竹香,喝起來十分清甜。
下壩村的村民,一到夏天上田或是秋收時,都會熬煮這種涼茶,不僅比白水美味些,而且清熱解暑。
趙大榮聽她這麽一介紹,笑了笑,分享道,“我們光明村也煮涼茶,但是用的是牛筋草,喝起來也挺清甜的。”
鄭晴琅微微詫異,心道,這牛筋草可是他們這些農民十分討厭的田間雜草,沒想到還有這種妙用?
大家就著這個話題,閑聊了小半會兒。
趙大榮眼見日頭漸高,有些坐不住了,催著讓鄭晴琅帶著他們過去田地那邊,說好的幫工秋收,可不能這麽偷懶。
鄭晴琅原想,這幾人趕了那麽多路,想讓他們歇多些時候,眼見主動催促了,便也不再拖延,直接領著人過去了。
見著鄭晴琅也在,他原本明亮的眼睛又亮多了幾分,連忙上前打招呼,“大娘,您也在呀,正好,二百五十斤粳稻給您送過來了,明天我還打算送另外的二百五十斤去下壩村呢。”
“這麽快的嘛?我們村裏今日才開鐮呢,你們都已經曬好了?”鄭晴琅難掩驚訝道。
“啊呀,你們今日才開鐮呀,我們村長說,怕接下來要下雨,所以今年收割的時間比較早,七天前就開鐮了。”
“接下來要下雨嗎?哎呀,這可怎麽辦才好,我家的田還沒收完呢!”
鄭晴琅瞬間焦慮了,為自家那五畝稻田,也為下壩村其他苦哈哈種地的村民。今年的收成本來就不好,這萬一湊上下雨,那可真是雪上加霜了。
“大娘,您先別接,也不一定會下,隻是村裏的老人這麽一說,我們就聽了。”趙大榮安慰道。
鄭晴琅勉強應了他一聲,心裏卻想著有什麽快速完成收割的方法,突然,靈光一閃,心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呀!
隻見她眼神灼灼得望向趙大榮,問道,“這麽說,你家的田都收好了?”
趙大榮點點頭,雖說還有些收尾工作,但是秋收的主要工作基本完成了。
鄭晴琅雙手一拍,笑道,“大榮啊,大娘求你件事,明日送糧去下壩村時,帶上你兄弟,湊四個壯勞力,幫我家秋收如何?放心,工錢按市場價,少不了你們的。”
趙大榮一聽,哪裏有什麽不樂意的,拍著胸脯說道,“大娘,這個容易,不過,我和我弟弟不用工錢,您給口飯吃就成。”
“這可不成,大娘我做不來殺熟這種事。你想想,哪有這樣的道理,另兩個不熟的給工錢,反倒是咱們相熟的不給?真要這樣的話,你幹脆給我找四個不熟的,我才不累著你們兄弟兩個呢。”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趙大榮也隻得笑著應下了,心裏美得不成,隻覺得每次碰到大娘一家,他都會有額外的收入,這家人實在是他的貴人!
談妥了幫工的事情,趙大榮便帶著人幫忙卸貨了。
一群人呼呼喝喝的,自然引起了鄰近店鋪的注意,有好幾個掌櫃走到自家店門口看情況,發現豆腐坊門前站著鄭晴琅,便順勢走進來攀談了。
閑聊過後,幾個掌櫃知道這群人是來送粳米的,心下有些好奇。
鄭晴琅見狀,順勢打開其中一個糧食袋子,讓他們看了實物,又各種吹捧粳米的好滋味,一下子,便讓這些人的好奇變成了心動。
雲山街如今的生意好了許多,這些掌櫃都比往常掙得多了,在吃食上也更願意花錢了,又聽說從趙大榮手裏直接買粳米的話,比去糧鋪還便宜幾文錢,當場同趙大榮談起了買賣。
就這樣,完全在趙大榮的意料之外,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又談成了幾筆不小的生意。
有人要五十斤的,也有人要上百斤的,攏共加起來足有五六百斤,幾乎把他家剩餘的粳米都要光了,喜得他差點沒當場蹦起來。
鄭晴琅在一旁看著,也忍不住跟他一樣樂了起來,心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雖出身貧寒,卻自有風骨。”
回想那次豆腐坊火災後,她曾攜帶厚禮,親自去光明村趙家謝恩。誰知,那家人一開始隻說心領,什麽都不要。
後來,好說歹說,趙家才勉強收了兩份糕餅。至於價格略高的布匹和肉脯卻一點不要,更別說她提前準備好的謝銀了。
當時,麵對她的厚禮,趙大榮可沒有眼下這麽高興。此刻,他新賣出糧食得的銀子,還不及那謝銀的一半呢。
趙大榮可不知道鄭晴琅想了那麽多,他同幾個掌櫃商量好送糧食的時間,同薛家結算完銀子,便匆匆回去了,顯然是想要早點回去分享這個好消息。
翌日一大早,他就帶著弟弟趙二榮,以及兩個光明村的好朋友,押著一車糧食到下壩村來。
兩村距離不近,足足走了一個時辰,才堪堪到村口。
巧的是,鄭晴琅和村長、李成銳也正從鎮上回村,碰到一處,倒省得他到處問路了。
大家都在田地裏忙活,沒多少人注意到這車糧食,就算注意到了,也不會像從前那樣大驚小怪了,村裏人都知道薛家發達了,別說買一車糧食了,就是買一車豬,他們也就是眨眨眼睛,再也不會咋咋呼呼了。
糧車順利到達薛家大門口,接著便是搬搬抬抬。
來的都是結實壯漢,沒幾下就把兩百二十五斤的糧食送到薛家的倉房。
鄭晴琅等他們卸完貨後,忙招呼他們坐一會兒,喝碗糖鹽水補充體力。
趙大榮一開始以為是白水,端起碗,咕嚕咕嚕就往嘴裏灌,等一碗入喉,咂吧了下嘴巴,這才回過味來。
“大娘,這水怎麽有味道呀?又甜又鹹的。”
其他三人也有同樣的問題,紛紛點頭。
鄭晴琅解釋道,“這會兒秋老虎厲害得很,我瞧你們一路走過來,又要搬東西,怕你們脫水,就給了糖鹽水。”
“脫水?”趙大榮有些聽不懂,繼續一臉疑惑。
“哦,就是流汗流太多的意思,反正你們記住,喝這個糖鹽水可以預防中暑和脫水就是了。”
四個人雖不太懂,但是都一致覺得,糖和鹽都是好東西,對方拿來招待他們,就是對他們的重視和善待,所以,他們都很有默契得齊聲道謝。
鄭晴琅忙擺手,又給他們添了一碗,然後將他們四個的水壺要了過來,灌上了家裏已經晾溫的涼茶。
涼茶是用淡竹葉的莖葉加水煎煮的,聞著有一股淡淡的竹香,喝起來十分清甜。
下壩村的村民,一到夏天上田或是秋收時,都會熬煮這種涼茶,不僅比白水美味些,而且清熱解暑。
趙大榮聽她這麽一介紹,笑了笑,分享道,“我們光明村也煮涼茶,但是用的是牛筋草,喝起來也挺清甜的。”
鄭晴琅微微詫異,心道,這牛筋草可是他們這些農民十分討厭的田間雜草,沒想到還有這種妙用?
大家就著這個話題,閑聊了小半會兒。
趙大榮眼見日頭漸高,有些坐不住了,催著讓鄭晴琅帶著他們過去田地那邊,說好的幫工秋收,可不能這麽偷懶。
鄭晴琅原想,這幾人趕了那麽多路,想讓他們歇多些時候,眼見主動催促了,便也不再拖延,直接領著人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