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走停停,在府試前一個星期,他們一行踏入了昆明城內。


    昆明街道上不同於宜良縣的繁華景象,一度讓初次來到的薛子俊和薛子善看花了眼。


    等他們到了門口正上方掛著“薛宅”二字匾額的一處院落前,那兩扇大大的黑漆木門以及金色的銅鎖,同樣給了兩人不小的震撼。


    “這就是咱們在昆明的宅子嗎?從外麵看好大的樣子呀!”薛子俊忍不住感慨道。


    弟弟薛子善也微微張著嘴巴,有些驚訝於大哥薛子仁口中的小宅子竟是這個樣式的,他還以為會像宜良縣鎮上那處,從張家得到賠償的一進小院呢。


    自從鄭晴琅打消了先開拓京城市場的念頭,薛家就專注於在雲南各處開分店賣豆製品。


    不過受限於這個時代的保鮮和包裝技術,這些分店賣的都是作坊出品的發酵類豆製品,像嫩豆腐、豆腐串這種,隻在宜良縣的薛氏豆腐坊出售。


    去年,為了方便過來昆明開鋪子的人員居住、也方便薛家人偶爾過來巡查鋪子,順便給去各地送貨的車隊找個臨時落腳處,薛滿倉在昆明買了這處兩進的宅院,還雇了一個廚娘和門房。


    鄭晴琅一行人出發前,薛子仁已經給這邊提前傳了信,讓安排人收拾好宅院,迎接他們入住。


    此時,整個宅子隻有門房張伯在,聽見叩門聲,打開一條門縫,見到四人中的薛子仁,連忙笑著迎出來。


    “哎呀,你們總算到了,我這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脖子都快等長了,眼看著府試時間都快到了,你們還沒到,急得我呀……”


    薛子仁來過這裏幾次,曉得門房張伯是個愛念叨的性子,並沒有不耐煩,隻是笑著說道,“張伯,我信裏不是說了麽?不會那麽早到的。”


    張伯也不知道聽沒聽進去,一邊下門檻,忙著將他們的騾車趕進去,一邊又衝著鄭晴琅點頭弓腰,忙著打招呼。


    “這就是老夫人了吧,我是門房張伯,哎呀,也不對,您年紀比我還大,喚我一聲小張也成!”


    鄭晴琅望著對方有些花白的頭發,嗯,那聲“小張”實在叫不出口,便笑著答道,“我還是喚你一聲老張吧,顯得尊重些。”


    張伯無所謂得點了點頭,將騾車趕進門後,又手腳麻利得想要幫忙搬行李。


    薛子俊見他年紀也不小了,連忙阻止他的動作。


    “張伯,我們自己來就行了,每人隻有一個小行李,不用您費力。”


    張伯卻不理會,抱起了其中一個箱子,臉不紅氣不喘的問道,“這個是誰的,我直接送去房內。”


    鄭晴琅見狀,向上笑道,“有勞,是老身的。”


    張伯咧嘴一笑,“老夫人客氣了,您的房間已經收拾妥當,這邊請。”


    薛宅除了一個廚娘,其餘進出的都是一些糙漢,張伯習慣了,故而沒有講究什麽“外男不入後院”的規矩,直接將行李送到了給鄭晴琅準備的房間。


    鄭晴琅也沒有在乎這些,見他動作利索,態度熱情,最後賞了十幾文的銅錢。


    張伯樂嗬嗬得接了過去,又交代了宅子的一些情況,便去前門處待著了。


    鄭晴琅擺手讓跟過來的三個孫兒去各自的房間收拾,前院的房子有人住,所以他們跟著自己一起,都住在第二進的院子裏。


    等到她收拾妥當後,已經是將近中午的時分,傳說中的那個廚娘才姍姍來遲。


    廚娘夫家姓湯,因熬湯的手藝比較好,外人給取了個諢號,叫“高湯”。


    高湯是昆明本地人,並不住在薛宅裏,隻是固定時辰過來準備一日三餐。


    她一進門,就聽張伯說宅子的主人家來了,連忙過來後院向鄭晴琅請安。


    鄭晴琅並不擺什麽架子,將她迎進房內敘話,兩人說了一些套話,又講了一些昆明的風土人情,倒也聊得融洽。


    高湯因見她身邊沒有人跟著,有些疑惑道,“老夫人這家大業大的,怎麽沒買個丫鬟婆子跟在身邊服侍呀?”


    鄭晴琅笑著答道,“我們隻是普通農戶,按規矩,是不能買奴仆的。”


    高湯不以為意得“嗐”了一聲,笑道,“這滿大街打聽去,那些有錢的商戶不也照常丫鬟奴仆一大堆,這種事情,沒有人管的。”


    “你說的也沒錯,隻是我孫兒是要考科舉的,為防止以後被人詬病,還是謹慎些吧。”


    見她這麽一說,高湯也就不勸了,反倒為她想了個主意。


    “老夫人,您難得來昆明一遭,人生地不熟的,要不這麽著,這陣子,我讓我閨女過來當個使喚人,她從小就滿大街跑的,昆明這地界,哪哪都熟,到時候還可以給您當個向導。”


    鄭晴琅剛要說她有大孫子薛子仁帶著,但轉念一想,大孫子這次過來還要去鋪子看看,順便查賬,總不能老是將時間花在自己身上,還不如真雇個本地向導來得方便。


    於是,她將拒絕的話吞了回去,欣喜道,“要是你閨女方便的話,我倒是挺樂意有人陪著的。隻不過,這工錢要怎麽算?”


    “嗐,提什麽工錢呀,讓我那瘋丫頭跟在老夫人身邊學點規矩體統,這就是她的福氣了。”


    說完,她見鄭晴琅一臉猶豫,連忙補充道。


    “不瞞老夫人您,我過來薛宅上工後,聽大家夥提起不少您的事跡,哎呀我的天爺,當時聽得我這顆心熱熱的,老夫人您太厲害了,要不是您,這薛家哪裏有今天。我說讓我閨女跟著您學習,那可不是說好聽話……”


    鄭晴琅這才意識到,原來高湯是她的粉絲喲。


    想了想,她便承了高湯的好意,“行吧,明日就讓你閨女過來跟著我吧。”


    至於工錢,眼下暫且不提,回頭她離開前再一次性結算給她就行了。


    高湯見自己的提議被采納,喜歡得不得了。


    可惜時候不早了,她隻得向鄭晴琅問過他們幾個人的飲食偏好後,趕緊去廚房裏準備飯菜去了。


    鄭晴琅閑著沒事幹,幹脆自己在院子裏逛了起來。


    事實上,這宅子沒什麽好逛的,因著常來居住的都是一群糙漢,所以沒什麽溫馨的裝飾和布置。


    唯一有點生活氣息的,便是廚娘高湯在院子中間一處空地上開辟的一片菜地。


    鄭晴琅暗道可惜了,這麽古色古香的一處宅院,要是正經拾掇好,居住起來的幸福感該多高呀。


    她一邊逛,一邊思忖著,突然聽見兩個孫子此起彼伏的讀書聲。


    一人念,“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一人念,“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前麵出自《孝經》,後麵出自《論語》,都是府試的必選內容。


    鄭晴琅笑著走過去,“也就這幾天的時間了,這會子臨時抱佛腳有作用嗎?”


    薛子善立刻答道,“奶奶,溫故而知新嘛。這一路從咱們家逛到這裏,心都逛散了,得抓緊時間收收心呢。”


    薛子俊也笑著附和道,“對呀,我們這也不是臨時抱佛腳,四書五經都背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就是這路上時間長了,課本摸得少了,倒覺得有些生疏了。”


    鄭晴琅聽罷,有些不好意思了。


    “怪我,要不是我貪看風景,咱們倒可以早些讓你們安下心來念書。”


    兩兄弟見奶奶愧疚上了,連忙放下書本,來到她跟前,一左一右得寬慰。


    “奶奶,小姑父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次有你帶著我們沿途遊覽,我覺得自己的眼界開闊了不少,對書上的某些知識頁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對呀,奶奶,我們腦子裏的東西沒有因為這次的旅途都丟了,稍稍溫習下就可以的。”


    鄭晴琅聽罷,也就丟了那點自責,說道,“那好,這幾日你們兩個就好好溫書,奶奶就不帶你們出去逛了。”


    薛子俊和薛子善雖然玩心未收,但已經曉得輕重緩急,所以沒有一絲猶豫得點頭應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農家老婦,賣豆腐還債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大王並收藏穿成農家老婦,賣豆腐還債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