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楊瀟進宮赴宴
開局就被退婚?我繼續紈絝下去 作者:黑黑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
吏部尚書還想再勸,卻被楊瀟抬手打斷。
“多謝王大人美意,隻是在下誌不在此,還請大人回去轉告皇上,就說在下謝過皇上的厚愛了。”
楊瀟語氣堅決,王大人見實在勸不動,隻能無奈地起身告辭。
回到宮中,王大人便將此事如實稟報給了皇上。
皇上聽罷,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這楊瀟,倒是個不慕名利之人,朕,更要重用他!”
吏部尚書走後,楊瀟不禁冷笑連連,這皇上老兒還真是會順杆爬,自己剛給了二皇子難堪,他就來招攬自己,真當自己是任人擺布的棋子不成?他楊瀟可不是那種甘心被人利用的傻子。
“少爺,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您怎麽就拒絕了呢?”
管家在一旁急得直跺腳,竟然想也不想就拒絕了,真是氣死個人!
楊瀟斜睨了管家一眼,淡淡道。
“你懂什麽?這官場的水深著呢,我可不想趟這趟渾水。”
管家還想再勸,卻被楊瀟揮手打斷。
“行了,這事兒就這麽定了,以後誰再來也別通報了。”
說罷,楊瀟便轉身回了書房,留下管家一人在原地唉聲歎氣。
第二日,楊府外卻一反常態地熱鬧起來,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麽大戶人家在辦喜事呢。
“哎,老鄉,這是在幹什麽呢?怎麽這麽多人?”
一個頭戴鬥笠,身穿粗布麻衣的男子拉住一個路人,好奇地問道。
那路人瞥了他一眼,道。
“你新來的吧?連楊府都不知道?聽說這家的公子前些日子仗義疏財,救了不少窮苦百姓,這不,大家夥兒都來感謝他來了。”
鬥笠男子恍然大悟,隨即又有些疑惑,“這年頭,還有這麽好心的人?”
“誰說不是呢?這楊公子啊,全家都為國捐軀了!”
路人說著,便擠進了人群,鬥笠男子見狀,也跟了上去。
人群中,楊瀟一身素衣,正指揮著下人給前來拜謝的百姓分發糧食和藥物,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絲毫沒有架子。
“楊公子,您真是活菩薩啊!要不是您,我們一家老小都不知道該怎麽活下去了!”
一個老漢顫巍巍地跪在楊瀟麵前,老淚縱橫。
楊瀟連忙將他扶起。
“老人家,您這是做什麽?快快請起!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楊公子,您真是好人啊!”
“好人有好報啊!”
周圍的百姓也紛紛附和,對楊瀟讚不絕口。
鬥笠男子隱在人群中,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暗暗點頭,這楊瀟,倒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人群中,一個衣著樸素的婦人抱著一個孩子,排隊等候施粥。
那孩子約莫三四歲,麵黃肌瘦,嘴唇幹裂,顯然是營養不良。
婦人一邊輕輕拍著孩子的背,一邊眼巴巴地看著前麵,期盼著能快點輪到自己。
突然,孩子開始劇烈地咳嗽起來,小臉憋的通紅,眼看就要背過氣去。婦人頓時慌了神,抱著孩子大聲呼救。
“大夫!大夫!誰來救救我的孩子!”
楊瀟聽到呼救聲,立刻撥開人群走了過來,問道:“怎麽了?”
“楊公子,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吧!他,他……”婦人泣不成聲,將懷中的孩子遞給楊瀟。
楊瀟接過孩子,隻見孩子雙眼緊閉,氣息微弱,情況十分危急。
他不敢耽擱,立刻將孩子抱進府中,吩咐下人去請大夫。
“你放心,我會盡力救他的。”
楊瀟對婦人說道,語氣堅定有力,仿佛一顆定心丸,讓婦人慌亂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楊瀟抱著孩子走進內院,穿過遊廊,來到一處僻靜的院落。
他輕輕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楊瀟將孩子抱進一間廂房,小心翼翼地放在床榻上,眉頭緊鎖。
這孩子呼吸急促,臉色蒼白,顯然情況危急。
“快去請城裏最好的大夫!”
楊瀟對著一旁的下人吩咐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急。
不多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夫便被請了過來。他捋著花白的胡須,仔細地為孩子診脈,半晌才緩緩開口。
“楊公子,這孩子並無大礙,隻是長期營養不良,又受了風寒,才會如此虛弱。”
楊瀟聞言,心中稍稍安定,吩咐下人去準備容易消化的食物和驅寒的藥物。
他看著床上瘦弱的孩子,眼中閃過一絲憐惜。
這孩子與他幼時在孤兒院的經曆何其相似,都是命運多舛,令人唏噓。
回想起當時在孤兒院的時候,身材瘦小,六歲的男孩身上一點肉都看不出來。
每次過節院長都會給每個孩子發一塊巧克力,到頭來都會讓最壯的孩子搶走。
孤兒院孩子又多,院長也是有心無力對他每天的照看。
如今看到麵前的孩子,也像是看到當年的自己,所以對他也很是上心。
在楊瀟的悉心照料下,孩子逐漸恢複了健康,小臉也漸漸紅潤起來。
孩子的母親更是對楊瀟感激涕零,拉著他的手不住地說著感謝的話語。
“楊公子,您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啊!要不是您,我的孩子恐怕就……”
婦人說著,聲音哽咽起來,又要給楊瀟下跪。
楊瀟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
“大嬸,您快別這樣,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人群中的鬥笠男子目睹了全過程,心中對楊瀟的欽佩更深了一層。
這楊瀟,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心地善良,實屬難得。
第二日,宮中便傳來消息,皇帝要在禦花園設宴款待群臣,並特意指名要楊瀟進宮赴宴。
這消息一出,滿朝文武無不驚詫,要知道,楊瀟如今不過一介布衣,如何能得皇帝如此青睞,竟然破例邀他參加宮宴?
這其中緣由,自然是無人知曉。
宮宴當日,楊瀟一身青衫,腰間佩著一塊溫潤的玉佩,更顯得他豐神俊朗,氣宇不凡。
他隨著引路的太監一路穿過富麗堂皇的宮殿,最終來到了禦花園。
禦花園內,早已是高朋滿座,絲竹聲聲,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文武百官按品級落座,互相寒暄,談笑風生。
二皇子一身華服,端坐在皇帝左手邊的席位上,與身旁的官員談笑自若,隻是那眼角眉梢,卻隱隱透著一絲陰鷙。
楊瀟的到來,立刻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他泰然自若地向皇帝行禮問安,皇帝滿臉堆笑,親切地招呼他在自己右手邊坐下,這等殊榮,令在場不少官員暗自心驚。
吏部尚書還想再勸,卻被楊瀟抬手打斷。
“多謝王大人美意,隻是在下誌不在此,還請大人回去轉告皇上,就說在下謝過皇上的厚愛了。”
楊瀟語氣堅決,王大人見實在勸不動,隻能無奈地起身告辭。
回到宮中,王大人便將此事如實稟報給了皇上。
皇上聽罷,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這楊瀟,倒是個不慕名利之人,朕,更要重用他!”
吏部尚書走後,楊瀟不禁冷笑連連,這皇上老兒還真是會順杆爬,自己剛給了二皇子難堪,他就來招攬自己,真當自己是任人擺布的棋子不成?他楊瀟可不是那種甘心被人利用的傻子。
“少爺,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您怎麽就拒絕了呢?”
管家在一旁急得直跺腳,竟然想也不想就拒絕了,真是氣死個人!
楊瀟斜睨了管家一眼,淡淡道。
“你懂什麽?這官場的水深著呢,我可不想趟這趟渾水。”
管家還想再勸,卻被楊瀟揮手打斷。
“行了,這事兒就這麽定了,以後誰再來也別通報了。”
說罷,楊瀟便轉身回了書房,留下管家一人在原地唉聲歎氣。
第二日,楊府外卻一反常態地熱鬧起來,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麽大戶人家在辦喜事呢。
“哎,老鄉,這是在幹什麽呢?怎麽這麽多人?”
一個頭戴鬥笠,身穿粗布麻衣的男子拉住一個路人,好奇地問道。
那路人瞥了他一眼,道。
“你新來的吧?連楊府都不知道?聽說這家的公子前些日子仗義疏財,救了不少窮苦百姓,這不,大家夥兒都來感謝他來了。”
鬥笠男子恍然大悟,隨即又有些疑惑,“這年頭,還有這麽好心的人?”
“誰說不是呢?這楊公子啊,全家都為國捐軀了!”
路人說著,便擠進了人群,鬥笠男子見狀,也跟了上去。
人群中,楊瀟一身素衣,正指揮著下人給前來拜謝的百姓分發糧食和藥物,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絲毫沒有架子。
“楊公子,您真是活菩薩啊!要不是您,我們一家老小都不知道該怎麽活下去了!”
一個老漢顫巍巍地跪在楊瀟麵前,老淚縱橫。
楊瀟連忙將他扶起。
“老人家,您這是做什麽?快快請起!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楊公子,您真是好人啊!”
“好人有好報啊!”
周圍的百姓也紛紛附和,對楊瀟讚不絕口。
鬥笠男子隱在人群中,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暗暗點頭,這楊瀟,倒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人群中,一個衣著樸素的婦人抱著一個孩子,排隊等候施粥。
那孩子約莫三四歲,麵黃肌瘦,嘴唇幹裂,顯然是營養不良。
婦人一邊輕輕拍著孩子的背,一邊眼巴巴地看著前麵,期盼著能快點輪到自己。
突然,孩子開始劇烈地咳嗽起來,小臉憋的通紅,眼看就要背過氣去。婦人頓時慌了神,抱著孩子大聲呼救。
“大夫!大夫!誰來救救我的孩子!”
楊瀟聽到呼救聲,立刻撥開人群走了過來,問道:“怎麽了?”
“楊公子,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吧!他,他……”婦人泣不成聲,將懷中的孩子遞給楊瀟。
楊瀟接過孩子,隻見孩子雙眼緊閉,氣息微弱,情況十分危急。
他不敢耽擱,立刻將孩子抱進府中,吩咐下人去請大夫。
“你放心,我會盡力救他的。”
楊瀟對婦人說道,語氣堅定有力,仿佛一顆定心丸,讓婦人慌亂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楊瀟抱著孩子走進內院,穿過遊廊,來到一處僻靜的院落。
他輕輕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楊瀟將孩子抱進一間廂房,小心翼翼地放在床榻上,眉頭緊鎖。
這孩子呼吸急促,臉色蒼白,顯然情況危急。
“快去請城裏最好的大夫!”
楊瀟對著一旁的下人吩咐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急。
不多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夫便被請了過來。他捋著花白的胡須,仔細地為孩子診脈,半晌才緩緩開口。
“楊公子,這孩子並無大礙,隻是長期營養不良,又受了風寒,才會如此虛弱。”
楊瀟聞言,心中稍稍安定,吩咐下人去準備容易消化的食物和驅寒的藥物。
他看著床上瘦弱的孩子,眼中閃過一絲憐惜。
這孩子與他幼時在孤兒院的經曆何其相似,都是命運多舛,令人唏噓。
回想起當時在孤兒院的時候,身材瘦小,六歲的男孩身上一點肉都看不出來。
每次過節院長都會給每個孩子發一塊巧克力,到頭來都會讓最壯的孩子搶走。
孤兒院孩子又多,院長也是有心無力對他每天的照看。
如今看到麵前的孩子,也像是看到當年的自己,所以對他也很是上心。
在楊瀟的悉心照料下,孩子逐漸恢複了健康,小臉也漸漸紅潤起來。
孩子的母親更是對楊瀟感激涕零,拉著他的手不住地說著感謝的話語。
“楊公子,您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啊!要不是您,我的孩子恐怕就……”
婦人說著,聲音哽咽起來,又要給楊瀟下跪。
楊瀟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
“大嬸,您快別這樣,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人群中的鬥笠男子目睹了全過程,心中對楊瀟的欽佩更深了一層。
這楊瀟,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心地善良,實屬難得。
第二日,宮中便傳來消息,皇帝要在禦花園設宴款待群臣,並特意指名要楊瀟進宮赴宴。
這消息一出,滿朝文武無不驚詫,要知道,楊瀟如今不過一介布衣,如何能得皇帝如此青睞,竟然破例邀他參加宮宴?
這其中緣由,自然是無人知曉。
宮宴當日,楊瀟一身青衫,腰間佩著一塊溫潤的玉佩,更顯得他豐神俊朗,氣宇不凡。
他隨著引路的太監一路穿過富麗堂皇的宮殿,最終來到了禦花園。
禦花園內,早已是高朋滿座,絲竹聲聲,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文武百官按品級落座,互相寒暄,談笑風生。
二皇子一身華服,端坐在皇帝左手邊的席位上,與身旁的官員談笑自若,隻是那眼角眉梢,卻隱隱透著一絲陰鷙。
楊瀟的到來,立刻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他泰然自若地向皇帝行禮問安,皇帝滿臉堆笑,親切地招呼他在自己右手邊坐下,這等殊榮,令在場不少官員暗自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