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長樂宮中。
一片靜謐而肅穆。
孫太後端坐於榻上,目光如炬,臉上帶著幾分憂慮,話語打破了這靜謐:“事情已然如此。
想必你們都已知曉。
自朱祁鈺登基以來,那兵部尚書於謙,每次上奏,朱祁鈺皆全盤接納,無一絲異議!”
孫顯宗聞言,憤然站起:“這無恥之徒。
當初姐姐怎會提拔他為兵部尚書?
如今他竟敢無詔調兵入京。
以兵權相逼,實乃大不敬!”
孫忠搖了搖頭,歎息道:“女兒也是無奈之舉,太上皇在土木堡一役大敗。
兵部尚書亦身死其中,當時於謙職位最為合適,誰能料到,他竟會走到這一步!”
孫太後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本宮當初的確未曾料到於謙會如此行事。
他敢私自調兵,皆因有駙馬都尉焦敬與其勾結,再加上宣大總兵的支持。
如今他的勢力已如日中天,本宮亦被架空,除了這宮中,再無半分實權!”
孫繼宗沉吟片刻,提議道:“太後,我們可否設法聯合京城的武將和文臣勢力,共同對付於謙?”
孫太後看著孫繼宗,淡淡道:“大哥。
此計恐難奏效。
兵權在於謙手中,我們手中無兵,即便聯合他們,又能如何?
一旦事發,不過是徒增腥風血雨罷了!”
一名宮女緩緩走到太後跟前,恭敬地稟報:
“太後,禮部尚書胡濙與吏部尚書王直求見!”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露出疑惑之色。
孫忠沉聲對太後道:“女兒,他們二人此時前來,必有要事相商,不妨請他們進來一問。”
太後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那便讓他們進來吧!”
待宮女離去,孫忠又輕聲對太後說:“女兒。
我們是否應當回避一下?”
太後卻搖了搖頭,堅定地說:“父親,您與大哥、小弟三人不必回避。
他們既然有要事相商,我們在此,也可一同觀察分析,共同商議對策!”
眾人聞言,皆點頭稱是。
隨後,禮部尚書胡濙與吏部尚書王直。
步伐穩重地走了進來,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見過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孫太後微笑著揮了揮手,說道:“免禮吧。”
胡濙與王直隨即轉向孫忠等人。
恭敬地行禮道:“國公爺!”
孫忠微笑著回應:“兩位尚書不必多禮!”
接著,太後疑惑地問道:“兩位尚書,身為國之重臣,為何會親自前來長樂宮拜見本宮呢?”
胡濙深吸了一口氣,鄭重其事地說道:
“太後,不知您對兵部尚書於謙有何看法?”
孫太後聞言,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於謙,乃朝中基石,雖身居兵部尚書之職。
卻身兼多職,插手多門事物,實在是勞累過度,本宮每每想到他肩負的重任。
都感到於心不忍。
你們若有機會,應當勸他為國珍重。
切勿過度勞累!”
雙方之間的氣氛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彼此都在試探對方的意圖。
畢竟,於謙如今掌控著皇城和京城的兵權,權勢滔天,無人敢輕易得罪。
若是貿然行事,萬一對方真是於謙的人。
後果將不堪設想。
胡濙見孫太後對於謙的態度並不友善,心中暗自竊喜,連忙趁機說道:“太後所言極是。
那於謙如今已控製朝堂,多部門都安插了自己的親信,請太後主持大局。
不要讓大明毀在這等權佞之手啊!”
王直也連忙附和道:“太後,胡尚書所言極是,於謙已經對我的吏部下手了。
雖然我還是吏部尚書,但我下的命令已經不管用了,這朝政都快變成於謙的一言堂了!
懇請太後出麵,維護朝廷的公正與穩定!”
太後無奈地歎息道:“本宮如今也是束手無策,皇城的侍衛都已被於謙牢牢掌控。
本宮的處境並不比你們好多少!”
禮部尚書胡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太後,臣等與閣部重臣已商議出一條策略。
有望推翻於謙的勢力!”
孫顯宗急切地追問:“不知是何妙計?”
胡濙微微一笑,安撫道:
“國舅爺莫急,請聽臣細細道來!”
太後瞪了孫顯宗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隨後說道:“你們且細細說來!”
禮部尚書胡濙深吸一口氣,娓娓道來:
“於謙雖然手握三十多萬大軍,看似聲勢浩大,但這些兵馬多為外地駐軍。
將領們對於謙的野心並不知情。
於謙之所以能將他們控製在手。
無非是靠著欺瞞和威脅。
然而,這些將領們都是見風使舵之輩,誰的勢力大,他們便會倒向誰!”
太後皺眉道:“這本宮也知,但新帝登基,手握景泰帝的命令,這些將領豈敢不從?”
胡濙微微一笑,帶著幾分神秘地說道:
“這正是我們的突破口。
新帝雖已登基,但朝中勢力錯綜複雜,尤其是那位唯一的皇子,更是各方勢力關注的焦點。
景泰帝身體羸弱,眾所周知。
而那皇子卻是健康得很。
隻要我們巧妙利用局勢,讓白發人送黑發人,一旦唯一的兒子出了意外。
新帝便無法再得到武將們的絕對擁護。
屆時,我們再將太上皇迎回。
於謙必將無處可逃,必死無疑!”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
沒想到這些文人竟如此狠辣,連皇子都敢輕易下手。太後皺眉道:“可這裏有兩個關鍵之處。
太上皇如今在瓦剌,如何能夠回來?
再者,景泰帝就這麽一個兒子。
怎會不加強防護,我們又如何能得手?”
胡濙笑著搖了搖頭,道:“太後勿憂。
太上皇如何回來,我們自有妙計。
至於皇子如何出現意外或暴斃。
那就得仰仗太後您了。
相信,以太後的手段,定能辦到此事!”
孫顯宗聞言怒道:“胡說!
太後乃國母之尊,豈會做這等齷齪之事?
小孩子貪玩,出點意外也是常有的事。
這有什麽好稀奇的?”
胡濙笑著眯起了眼睛,緩緩說道:
“孫大人所言極是,老臣多嘴了。
但請太後放心,此事我們在史書上定會處理得滴水不漏,既能玉成此事。
又不會牽連到太後分毫!”
一片靜謐而肅穆。
孫太後端坐於榻上,目光如炬,臉上帶著幾分憂慮,話語打破了這靜謐:“事情已然如此。
想必你們都已知曉。
自朱祁鈺登基以來,那兵部尚書於謙,每次上奏,朱祁鈺皆全盤接納,無一絲異議!”
孫顯宗聞言,憤然站起:“這無恥之徒。
當初姐姐怎會提拔他為兵部尚書?
如今他竟敢無詔調兵入京。
以兵權相逼,實乃大不敬!”
孫忠搖了搖頭,歎息道:“女兒也是無奈之舉,太上皇在土木堡一役大敗。
兵部尚書亦身死其中,當時於謙職位最為合適,誰能料到,他竟會走到這一步!”
孫太後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本宮當初的確未曾料到於謙會如此行事。
他敢私自調兵,皆因有駙馬都尉焦敬與其勾結,再加上宣大總兵的支持。
如今他的勢力已如日中天,本宮亦被架空,除了這宮中,再無半分實權!”
孫繼宗沉吟片刻,提議道:“太後,我們可否設法聯合京城的武將和文臣勢力,共同對付於謙?”
孫太後看著孫繼宗,淡淡道:“大哥。
此計恐難奏效。
兵權在於謙手中,我們手中無兵,即便聯合他們,又能如何?
一旦事發,不過是徒增腥風血雨罷了!”
一名宮女緩緩走到太後跟前,恭敬地稟報:
“太後,禮部尚書胡濙與吏部尚書王直求見!”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露出疑惑之色。
孫忠沉聲對太後道:“女兒,他們二人此時前來,必有要事相商,不妨請他們進來一問。”
太後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那便讓他們進來吧!”
待宮女離去,孫忠又輕聲對太後說:“女兒。
我們是否應當回避一下?”
太後卻搖了搖頭,堅定地說:“父親,您與大哥、小弟三人不必回避。
他們既然有要事相商,我們在此,也可一同觀察分析,共同商議對策!”
眾人聞言,皆點頭稱是。
隨後,禮部尚書胡濙與吏部尚書王直。
步伐穩重地走了進來,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見過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孫太後微笑著揮了揮手,說道:“免禮吧。”
胡濙與王直隨即轉向孫忠等人。
恭敬地行禮道:“國公爺!”
孫忠微笑著回應:“兩位尚書不必多禮!”
接著,太後疑惑地問道:“兩位尚書,身為國之重臣,為何會親自前來長樂宮拜見本宮呢?”
胡濙深吸了一口氣,鄭重其事地說道:
“太後,不知您對兵部尚書於謙有何看法?”
孫太後聞言,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於謙,乃朝中基石,雖身居兵部尚書之職。
卻身兼多職,插手多門事物,實在是勞累過度,本宮每每想到他肩負的重任。
都感到於心不忍。
你們若有機會,應當勸他為國珍重。
切勿過度勞累!”
雙方之間的氣氛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彼此都在試探對方的意圖。
畢竟,於謙如今掌控著皇城和京城的兵權,權勢滔天,無人敢輕易得罪。
若是貿然行事,萬一對方真是於謙的人。
後果將不堪設想。
胡濙見孫太後對於謙的態度並不友善,心中暗自竊喜,連忙趁機說道:“太後所言極是。
那於謙如今已控製朝堂,多部門都安插了自己的親信,請太後主持大局。
不要讓大明毀在這等權佞之手啊!”
王直也連忙附和道:“太後,胡尚書所言極是,於謙已經對我的吏部下手了。
雖然我還是吏部尚書,但我下的命令已經不管用了,這朝政都快變成於謙的一言堂了!
懇請太後出麵,維護朝廷的公正與穩定!”
太後無奈地歎息道:“本宮如今也是束手無策,皇城的侍衛都已被於謙牢牢掌控。
本宮的處境並不比你們好多少!”
禮部尚書胡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太後,臣等與閣部重臣已商議出一條策略。
有望推翻於謙的勢力!”
孫顯宗急切地追問:“不知是何妙計?”
胡濙微微一笑,安撫道:
“國舅爺莫急,請聽臣細細道來!”
太後瞪了孫顯宗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隨後說道:“你們且細細說來!”
禮部尚書胡濙深吸一口氣,娓娓道來:
“於謙雖然手握三十多萬大軍,看似聲勢浩大,但這些兵馬多為外地駐軍。
將領們對於謙的野心並不知情。
於謙之所以能將他們控製在手。
無非是靠著欺瞞和威脅。
然而,這些將領們都是見風使舵之輩,誰的勢力大,他們便會倒向誰!”
太後皺眉道:“這本宮也知,但新帝登基,手握景泰帝的命令,這些將領豈敢不從?”
胡濙微微一笑,帶著幾分神秘地說道:
“這正是我們的突破口。
新帝雖已登基,但朝中勢力錯綜複雜,尤其是那位唯一的皇子,更是各方勢力關注的焦點。
景泰帝身體羸弱,眾所周知。
而那皇子卻是健康得很。
隻要我們巧妙利用局勢,讓白發人送黑發人,一旦唯一的兒子出了意外。
新帝便無法再得到武將們的絕對擁護。
屆時,我們再將太上皇迎回。
於謙必將無處可逃,必死無疑!”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
沒想到這些文人竟如此狠辣,連皇子都敢輕易下手。太後皺眉道:“可這裏有兩個關鍵之處。
太上皇如今在瓦剌,如何能夠回來?
再者,景泰帝就這麽一個兒子。
怎會不加強防護,我們又如何能得手?”
胡濙笑著搖了搖頭,道:“太後勿憂。
太上皇如何回來,我們自有妙計。
至於皇子如何出現意外或暴斃。
那就得仰仗太後您了。
相信,以太後的手段,定能辦到此事!”
孫顯宗聞言怒道:“胡說!
太後乃國母之尊,豈會做這等齷齪之事?
小孩子貪玩,出點意外也是常有的事。
這有什麽好稀奇的?”
胡濙笑著眯起了眼睛,緩緩說道:
“孫大人所言極是,老臣多嘴了。
但請太後放心,此事我們在史書上定會處理得滴水不漏,既能玉成此事。
又不會牽連到太後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