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烈女


    原曆史中李國仙作為李旦的女兒嫁給了泉州的某個海商,沒留下丈夫名字,她的一生也隻在李誕的海商集團毀滅的過程中有過一鱗半爪的曆史記錄。


    這年代出嫁的女子幾乎沒有拋頭露麵做事的機會,原本的李國仙一輩子也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夢想,終究隻能作為夫家的附屬生活。


    王文龍能感覺到李國仙很想做事,不想依賴男子,他把《甄嬛傳》的大綱送給李國仙,也是希望她能夠像自己期望的一樣能夠做些不同的事情。


    李國仙也知道這本大綱的價值,拿著厚厚的大綱看了又看喜歡的不得了,接著便又含情脈脈的看向把機會給她的王文龍。


    “王大哥,你在整理些什麽?”


    “寫封信,過兩日我又要去一趟三吳了。”


    李國仙點點頭,凝神看著就見王文龍端正姿勢在案前寫字,風神綽約,體貌端莊,比此時的其他男子氣質遠勝,忍不住盯著看。


    王文龍也察覺到李國仙目光,隻是沒有吭聲。


    女子美貌及時,含情脈脈,看得王文龍稍稍也臉紅,將一封書信寫完。


    “二姑娘咱們出去吧。”“王大哥喝茶……哎呀!”


    一盞熱茶被王文龍碰了,茶水灑在書案上。


    兩個人慌張的都拿抹布,大小兩隻手便碰在了一起,小手被王文龍的大手緊緊握著,李國仙突然不知哪來的膽量,順勢就將小手鑽進了王文龍的手裏,然後整個人就靠了上去。


    感覺一個香香的身子躥入懷中,王文龍一愣,也抬起手臂摟住李國仙。


    正在這時就聽外邊有個稚嫩聲音叫道:“建陽哥,黃道周來了!”


    兩人都醒悟過來,李國仙的身子依偎在王文龍,抬頭呆呆看看王文龍。


    “王大哥……”


    王文龍見她可愛的樣子忍不住笑了,點點頭:“我會去跟你爹爹說的。”


    李國仙這才放心,終於聽到他的許諾,既高興又害羞。


    她反應過來,連忙把王文龍按到椅子上,又抿著唇拿出帕子將王文龍臉上的紅胭脂擦掉。


    然後李國仙盡量裝作若無其事的走到一旁,這會兒心跳的已經快的不行。


    ……


    黃道周是王文龍專門找來的,王文龍打聽到黃道周今年去過寧波,想詢問他認不認識許元忱。


    在這個年代想要辦女子紡織廠,哪怕是王文龍自己的觀念再開放也難免怕別人閑話,他想到的辦法就是找個有名的女子為他背書。


    這種活計什麽才女都不行,必須要找此時社會上名望較高的女性。


    許元忱隻是寧波的一個秀才,沒什麽特別的,但他的妻子胡氏卻在此時十分有名,因為胡氏是個“烈女”。


    今春,寧波秀才許元忱死了,留下妻子胡氏,胡氏年輕貌美又沒有孩子,聽聞此消息,不少男子都想求她為配偶,娘家人也想要她再嫁,甚至連她的婆家也覺得她再嫁沒什麽問題。


    但胡氏卻認為自己應該堅守此時的禮法,為了表明自己守寡的決心,居然在半夜帶著一把刀來到丈夫的棺材前剃掉頭發、割麵毀容並且斬斷了左手的三根手指。


    胡氏沒有死,但是已經破相,並且殘疾,不再好看也不再能幹活,自然沒有人再上門求親了。


    王文龍聽到這個新聞之時正在蘇州,第一反應是覺得這故事太殘忍。


    胡氏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女性就這麽毀了自己的一生——完全就是被封建禮教給洗了腦。


    但是時人卻對胡氏大加稱讚。


    這時人並不要求強製守寡,但是卻又稱讚為夫守節的行為,胡氏毀麵折指完全出於自願,已經成為寧波有名的“烈女”。王文龍記憶中胡氏甚至會因此上《明史·列女傳》。


    對於這種封建禮教王文龍很想抵製,但現在他顯然還沒有對天下輿論發動攻擊的能力,女性地位想要提高,隻有在女性能夠更多的參與生產勞動後才能做到。


    王文龍心中反對這種行為,但是出於現實考慮,他卻明白自己現在需要這種人物,胡氏在家孤苦,若是能夠把她請到女子紡織廠來工作,憑借胡氏的烈女名聲,一定能消解坊間對於女子紡織廠的不堪議論——把女子紡織廠開辦起來比去抨擊此時的社會風氣要有用的多。


    “幼玄,進來吧。”王文龍對黃道周笑著說。


    黃道周進屋之後見李國仙也在屋裏,眨眨眼睛,小朋友腦海裏還沒這根弦,不知道自己差點撞破了王大哥的好事,還傻乎乎問好:“二姑娘也在呀。”


    李國仙點點頭回應,“來啦。”聲如蚊蚋,還低著粉頸隱藏臉上的紅暈。


    王文龍和黃道周有事情要說,李國仙寒暄了兩句就拿上書稿告辭離開。


    王文龍這才問黃道周道:“幼玄近日還在讀《易》?”


    王文龍知道黃道周自從那次來福州和他交流了《國富論》的讀後感後就對於經濟學產生興趣,然後自然而然把經濟學和他正在苦讀的《易經》聯係起來,弄出了某種很玄妙的學問。


    在王文龍看來黃道周搞出來的東西其實就是把《易經》做有現實意義的解釋。


    所謂“六經注我”,用儒家經典解釋新產生的學問,這種努力自古有之,無論是黃道周在前世曆史上總結出來的“性命義理以救世”思想,還是後世湖湘學派“經世致用”宗旨全都是這樣的方向。


    甚至王文龍所抄的嚴複所著《天演論》也是這種思想的產物,明明是一個生物學專著,但是裏頭大段大段都是儒學內容,試圖將儒家學說用以解釋生物以及社會進化。


    但是黃道周把經濟學和《易經》結合在一起,在這年代絕對還是一種創舉,初步研究成果引得徐興公等人大加稱讚。


    講起自己的研究黃道周眼睛都發亮:“近日又有所感,剛剛寫了一篇文章,專門浮海來到福州請建陽哥哥審閱。”


    王文龍好奇問道:“浮海而來?”


    黃道周點頭:“近日我到塔嶼讀《易》。”


    王文龍一陣無語,塔嶼就是後世漳州外海的東山嶼,風景絕佳,但是麵積隻有一平方公裏,隻是海上一個小島而已,生活著一些漁民,還有幾座供來往漁民商人使用的寺廟。


    更重要的是那地方就在銅山水寨外麵,是絕對的海防前線,倭寇海盜經常出入,沒人保護的情況下王文龍都不敢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相黃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相黃葉並收藏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