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資的兒孫一一來給張孝資拜祭,磕頭之後或是獻一塊糕點或是一隻水果,張獻翼就坐在棺材裏頭領受盛意,邊吃邊看好不快活。
李玉再想起之前張家管事那表情哪裏是悲痛,分明是強忍笑意,而張家門口裏三層外三層圍著的百姓也都是看熱鬧來的。
兩大蘇州名士排演活出殯,這樂子還真沒幾人看過。
驚愕一陣之後,李玉也隻能帶著申家班上場,硬著頭皮在戲台上開始表演《李天寶吊孝》,戲台下張家的子侄輩也都看的腦門子抽筋。
而張獻翼和張孝資則完全無懼旁人目光,專心致誌的看戲,聽到妙處還會鼓掌叫好。
張獻翼和張孝資都是文壇名宿,也都有放浪形骸的性格,一個比一個不著調。
張孝資是常年考不上舉人,感覺受到歧視,於是中年以後就選擇學習魏晉風骨。
張獻翼就更倒楣,嘉靖四十三年張獻翼和兩個哥哥一起去考鄉試,之前兄弟三人都考了十幾年還沒考中,而那一年張家突然走了運,張獻翼和兩個哥哥居然一同中舉。
這事情全是巧合,但當時主考官看到三人的名字,知道三人是兄弟,怕長洲張家三人一同中舉的消息放出去之後他被人說是徇私舞弊,收了張家的賄賂,於是讓兄弟三人抽簽,抽中短簽者落第。
倒黴的張獻翼抽中了短簽,從此之後張獻翼就再看著自己的兩個哥哥同年中舉、受到鄉中傳頌,而他一輩子都隻是個監生。
老頭越想越覺得不甘心,於是生活態度漸漸也就轉向為遊戲人間了。
等一出戲唱完,張孝資和張獻翼這鬧劇也結束了,張孝資從棺材裏爬出來,笑著說道:“李玉不愧是曲壇新銳,這一出《李天寶吊孝》排符合原本,唱詞又溫潤婉轉。”
李玉又好氣又好笑,點頭接受了張家給的演出費,當晚張家人把靈堂打掃幹淨,李玉和戲班就留在張家吃飯。
張孝資和張獻翼鬧的這一出活出殯的消息傳開,第二天居然有很多人來探望張孝資,以為張孝資的身體真出了什麽問題,張孝資隻能留在家裏跟他們做解釋,張獻翼卻呆不住,老頭便招呼著李玉一起去虎丘看戲。
虎丘曲會的正是時間在中秋節,最大的聚集項目是虎丘賞月,在圓月下唱昆曲,萬人同歌一曲,別有一番意境。
不過虎丘曲會實質上從七夕節就已經開始了,前後將要唱上接近兩個月。
張獻翼和李玉都是曲壇中的名家,早就收到了邀請。
兩人從長洲出發,坐船來到蘇州城外,虎丘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稱,但其實此地沒有什麽荒古高原,森林幽澗,隻有一座很矮的虎丘山。
虎丘出名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這個地方靠近蘇州城區,向來是蘇州市民休閑娛樂的絕佳場所,而且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有蘇州城中的大戶在此地修建亭台樓閣,千百年間在虎丘周圍形成了眾多的名勝古跡,無論是尋訪古跡還是踏青遊覽,這裏都是蘇州人最佳的所選。
李玉和張獻翼兩人坐著船來到虎丘,遠遠的就聽見管弦如沸,蘇州市民早早出城,準備著看晚上的虎丘大戲。
路邊草叢間三三兩兩坐著遊人各持酒肴,彈棋博陸,河上的遊船也是往來如織。
張獻翼派仆人沿著河岸一番尋找,不久就找到了邀請他們前來的何三畏的家仆,仆人回來通知兩人便讓小船靠岸下,船徒步過去。
何三畏早已一臉笑容的在岸邊等待。
何三畏字士抑,萬曆十年舉人,書評家、散文家,乃是陳繼儒的授業恩師。
和何三畏一起等在岸邊的還有不少人,包括從南京趕來的劇作家潘之恒、特意來看昆班戲曲的沈璟、儒生顧正心等等。
這些都是江南戲曲圈子裏的有名人物,這個局是顧正心組的,顧正心笑著叫大家先坐下喝茶,他又喚來家中管事一番安排,很快就見一艘大船從河汊之中劃了出來。
何三畏笑道:“顧老板好大的手筆呀!”
顧正心的父親顧中立是嘉靖年間的進士,不過父親早亡,顧正心少年時就執掌家業,當時顧正心已經有了秀才功名,但是他卻無心科舉,於是專心做生意。
此君大有心計,在做生意上十分精明,而且雖然出生耕讀世家,卻絲毫不以商人的身份為恥,經商不到十年便累積數十萬兩銀子,成為華亭巨富。
而且顧正心發財之後還非常講儒家道德。
萬曆十六年,歲饑,顧正心看到饑民滿街,不等官府樂捐的差人上門,自己主動出營二萬多兩買糧賑災。
他見蘇州有許多百姓因為豪強兼並而破產,又出營十萬四千餘兩,買義田贍養孤寡,免費給沒有田產的百姓耕種。
後來看到蘇州許多賤業之人生活困苦,他又出了大幾萬兩銀子買田,加每年的田租和收成分給縣學、監獄、碼頭的服徭役百姓。甚至看到當地衙門把青浦公田產私分了,導致青浦的徭役吃不上飯,顧正心便自己出三萬兩“呈請貯庫”——給朝廷三萬兩讓他們在青浦買田,解決服役百姓的吃飯問題。
至於修橋、補路建造學校這種事情更是數不勝數。
顧正心可以說是儒商典範,所以哪怕他當了商人,高端文人的聚會也從來不排斥他,照樣把他當名士對待。
聽到眾人調侃他有錢,顧正心也隻是笑笑,並沒有炫耀的意思,等船到了,他便主動起身邀請眾人上船。
李玉等人三三兩兩自行組合,李玉和沈璟討論戲曲,張獻翼和何三畏討論詩詞,潘之恒則找了個位置閉上眼睛,細細聽著湖麵上傳來的絲竹之聲,手中暗敲拍子或為享受。
顧正心和手下幕僚在人群之中穿梭,顧正心不時接上幾句話調動氣氛,船上的氣氛很快便融洽起來。
沈璟笑著說道:“我最近看了玄玉的劇本,寫的真是好,果然是後生可畏呀。”
玄玉就是李玉的字,聞言李玉臉上暗暗帶著喜色,但又不好意思太過表現,坐在一旁不說話。
“什麽劇本?”潘之恒問道。
沈璟看了李玉一眼,笑著回答:“叫做《一捧雪》。”
何三畏插話說道:“就是李玉年初寫的那本子?”
《一捧雪》是李玉所寫的第一本在江南揚名的劇本,寫的是嚴嵩、嚴世蕃父子為了奪取一隻名叫“一捧雪”的玉杯害得莫懷古家破人亡的故事。
張獻翼自誇說:“那本子還未完成時我就看過,當時便看出好來了。”
沈璟毫不吝嗇的讚美說:“我敢說李玉這《一捧雪》是今年我所看最好的本子,果真後生可畏啊。”
潘之恒好奇道:“真有如此之好,那這樣我倒也要去尋來看一看了。”
李玉謙虛說:“在下的拙作當不得諸位前輩如此誇獎,而且說今年最好的本子,說不定就是今晚南京坤班所演的這一出《白蛇傳》呢,這可是建陽先生伉儷所寫的劇本。”
沈璟笑著說:“我那侄女和侄女婿的確有些才華,但他們的劇本能寫得多好,我卻也不敢打保票,隻盼莫要貽笑大方就是了。”
話雖如此說,其實今晚虎丘曲會中昆班的演出機會還是沈璟給爭取來的,知道這一段時間薛素素一直在用心排演《白蛇傳》,沈璟對於今晚的演出還是頗有信心的。
隻不過沈璟為了保持對戲曲的新鮮感,自己到現在也沒有看過《白蛇傳》的演出。
這時就聽站在船艄的顧正心回頭笑道:“幸虧來得及時,演出就要開始了。”
原來正在幾人討論之時,他們所坐的船隻也已經劃到了大水麵上,河麵中央就是昆班演出的水上舞台,那是一個由好幾條船搭成的台子,圍繞著中心的幾條船,許多小舟已經在周圍擠滿,顧正心讓家人把大船靠在邊上。
顧正心的這艘船夠高夠大,站在船頭,視線直接就能從一眾小船的船棚上看過去,不用往裏頭去擠。
從水麵上遠遠傳來一陣鑼鼓聲,這是演出開場的訊號,船上眾人一下停下了討論,大家一起走到船頭,早有仆人給他們備下了座位,還放了清茶瓜果,眾人便施然坐下看戲。
(本章完)
李玉再想起之前張家管事那表情哪裏是悲痛,分明是強忍笑意,而張家門口裏三層外三層圍著的百姓也都是看熱鬧來的。
兩大蘇州名士排演活出殯,這樂子還真沒幾人看過。
驚愕一陣之後,李玉也隻能帶著申家班上場,硬著頭皮在戲台上開始表演《李天寶吊孝》,戲台下張家的子侄輩也都看的腦門子抽筋。
而張獻翼和張孝資則完全無懼旁人目光,專心致誌的看戲,聽到妙處還會鼓掌叫好。
張獻翼和張孝資都是文壇名宿,也都有放浪形骸的性格,一個比一個不著調。
張孝資是常年考不上舉人,感覺受到歧視,於是中年以後就選擇學習魏晉風骨。
張獻翼就更倒楣,嘉靖四十三年張獻翼和兩個哥哥一起去考鄉試,之前兄弟三人都考了十幾年還沒考中,而那一年張家突然走了運,張獻翼和兩個哥哥居然一同中舉。
這事情全是巧合,但當時主考官看到三人的名字,知道三人是兄弟,怕長洲張家三人一同中舉的消息放出去之後他被人說是徇私舞弊,收了張家的賄賂,於是讓兄弟三人抽簽,抽中短簽者落第。
倒黴的張獻翼抽中了短簽,從此之後張獻翼就再看著自己的兩個哥哥同年中舉、受到鄉中傳頌,而他一輩子都隻是個監生。
老頭越想越覺得不甘心,於是生活態度漸漸也就轉向為遊戲人間了。
等一出戲唱完,張孝資和張獻翼這鬧劇也結束了,張孝資從棺材裏爬出來,笑著說道:“李玉不愧是曲壇新銳,這一出《李天寶吊孝》排符合原本,唱詞又溫潤婉轉。”
李玉又好氣又好笑,點頭接受了張家給的演出費,當晚張家人把靈堂打掃幹淨,李玉和戲班就留在張家吃飯。
張孝資和張獻翼鬧的這一出活出殯的消息傳開,第二天居然有很多人來探望張孝資,以為張孝資的身體真出了什麽問題,張孝資隻能留在家裏跟他們做解釋,張獻翼卻呆不住,老頭便招呼著李玉一起去虎丘看戲。
虎丘曲會的正是時間在中秋節,最大的聚集項目是虎丘賞月,在圓月下唱昆曲,萬人同歌一曲,別有一番意境。
不過虎丘曲會實質上從七夕節就已經開始了,前後將要唱上接近兩個月。
張獻翼和李玉都是曲壇中的名家,早就收到了邀請。
兩人從長洲出發,坐船來到蘇州城外,虎丘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稱,但其實此地沒有什麽荒古高原,森林幽澗,隻有一座很矮的虎丘山。
虎丘出名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這個地方靠近蘇州城區,向來是蘇州市民休閑娛樂的絕佳場所,而且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有蘇州城中的大戶在此地修建亭台樓閣,千百年間在虎丘周圍形成了眾多的名勝古跡,無論是尋訪古跡還是踏青遊覽,這裏都是蘇州人最佳的所選。
李玉和張獻翼兩人坐著船來到虎丘,遠遠的就聽見管弦如沸,蘇州市民早早出城,準備著看晚上的虎丘大戲。
路邊草叢間三三兩兩坐著遊人各持酒肴,彈棋博陸,河上的遊船也是往來如織。
張獻翼派仆人沿著河岸一番尋找,不久就找到了邀請他們前來的何三畏的家仆,仆人回來通知兩人便讓小船靠岸下,船徒步過去。
何三畏早已一臉笑容的在岸邊等待。
何三畏字士抑,萬曆十年舉人,書評家、散文家,乃是陳繼儒的授業恩師。
和何三畏一起等在岸邊的還有不少人,包括從南京趕來的劇作家潘之恒、特意來看昆班戲曲的沈璟、儒生顧正心等等。
這些都是江南戲曲圈子裏的有名人物,這個局是顧正心組的,顧正心笑著叫大家先坐下喝茶,他又喚來家中管事一番安排,很快就見一艘大船從河汊之中劃了出來。
何三畏笑道:“顧老板好大的手筆呀!”
顧正心的父親顧中立是嘉靖年間的進士,不過父親早亡,顧正心少年時就執掌家業,當時顧正心已經有了秀才功名,但是他卻無心科舉,於是專心做生意。
此君大有心計,在做生意上十分精明,而且雖然出生耕讀世家,卻絲毫不以商人的身份為恥,經商不到十年便累積數十萬兩銀子,成為華亭巨富。
而且顧正心發財之後還非常講儒家道德。
萬曆十六年,歲饑,顧正心看到饑民滿街,不等官府樂捐的差人上門,自己主動出營二萬多兩買糧賑災。
他見蘇州有許多百姓因為豪強兼並而破產,又出營十萬四千餘兩,買義田贍養孤寡,免費給沒有田產的百姓耕種。
後來看到蘇州許多賤業之人生活困苦,他又出了大幾萬兩銀子買田,加每年的田租和收成分給縣學、監獄、碼頭的服徭役百姓。甚至看到當地衙門把青浦公田產私分了,導致青浦的徭役吃不上飯,顧正心便自己出三萬兩“呈請貯庫”——給朝廷三萬兩讓他們在青浦買田,解決服役百姓的吃飯問題。
至於修橋、補路建造學校這種事情更是數不勝數。
顧正心可以說是儒商典範,所以哪怕他當了商人,高端文人的聚會也從來不排斥他,照樣把他當名士對待。
聽到眾人調侃他有錢,顧正心也隻是笑笑,並沒有炫耀的意思,等船到了,他便主動起身邀請眾人上船。
李玉等人三三兩兩自行組合,李玉和沈璟討論戲曲,張獻翼和何三畏討論詩詞,潘之恒則找了個位置閉上眼睛,細細聽著湖麵上傳來的絲竹之聲,手中暗敲拍子或為享受。
顧正心和手下幕僚在人群之中穿梭,顧正心不時接上幾句話調動氣氛,船上的氣氛很快便融洽起來。
沈璟笑著說道:“我最近看了玄玉的劇本,寫的真是好,果然是後生可畏呀。”
玄玉就是李玉的字,聞言李玉臉上暗暗帶著喜色,但又不好意思太過表現,坐在一旁不說話。
“什麽劇本?”潘之恒問道。
沈璟看了李玉一眼,笑著回答:“叫做《一捧雪》。”
何三畏插話說道:“就是李玉年初寫的那本子?”
《一捧雪》是李玉所寫的第一本在江南揚名的劇本,寫的是嚴嵩、嚴世蕃父子為了奪取一隻名叫“一捧雪”的玉杯害得莫懷古家破人亡的故事。
張獻翼自誇說:“那本子還未完成時我就看過,當時便看出好來了。”
沈璟毫不吝嗇的讚美說:“我敢說李玉這《一捧雪》是今年我所看最好的本子,果真後生可畏啊。”
潘之恒好奇道:“真有如此之好,那這樣我倒也要去尋來看一看了。”
李玉謙虛說:“在下的拙作當不得諸位前輩如此誇獎,而且說今年最好的本子,說不定就是今晚南京坤班所演的這一出《白蛇傳》呢,這可是建陽先生伉儷所寫的劇本。”
沈璟笑著說:“我那侄女和侄女婿的確有些才華,但他們的劇本能寫得多好,我卻也不敢打保票,隻盼莫要貽笑大方就是了。”
話雖如此說,其實今晚虎丘曲會中昆班的演出機會還是沈璟給爭取來的,知道這一段時間薛素素一直在用心排演《白蛇傳》,沈璟對於今晚的演出還是頗有信心的。
隻不過沈璟為了保持對戲曲的新鮮感,自己到現在也沒有看過《白蛇傳》的演出。
這時就聽站在船艄的顧正心回頭笑道:“幸虧來得及時,演出就要開始了。”
原來正在幾人討論之時,他們所坐的船隻也已經劃到了大水麵上,河麵中央就是昆班演出的水上舞台,那是一個由好幾條船搭成的台子,圍繞著中心的幾條船,許多小舟已經在周圍擠滿,顧正心讓家人把大船靠在邊上。
顧正心的這艘船夠高夠大,站在船頭,視線直接就能從一眾小船的船棚上看過去,不用往裏頭去擠。
從水麵上遠遠傳來一陣鑼鼓聲,這是演出開場的訊號,船上眾人一下停下了討論,大家一起走到船頭,早有仆人給他們備下了座位,還放了清茶瓜果,眾人便施然坐下看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