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問津大會召開的時機就是:折騰了個把月之後萬曆皇帝終於也感覺出不對了,於是在即將進入萬曆三十五年的當口,新一任的閣臣人選總算要籌備出來。
新一任的萬曆朝內閣基本確定的人物有三個:葉向高、於慎行、李廷機。
對朝廷局勢熟悉的人就能看出,這份內閣名單的選擇還是有權衡政治利益的考量的。
葉相高是東林黨不說了。
李廷機稱沈一貫做老師,之前也一直和浙黨人員來往,被認為是浙黨的外圍,但。因為李廷機的任上一直都是清流,從國子監幹到六部,這年頭的黨派鬥爭都是依靠利益團結在一起的,李廷機實際沒有得到浙黨的多少利益,所以被認為上任之後也不會替浙黨辦太多的事。基本就是個黨派色采不濃的官員。
剩下一個於慎行已六十多歲,是這一次升上來的閣老之中年紀最長的,也是朱賡親自推薦的私人,而朱賡自己說起來也算是沈一貫的人馬,所以於慎行可以算是個隱約的浙黨。
大方向上到此就明了了,沈一貫雖然已經離開了朝廷,但是好幾年的首輔不是白當的,新任內閣裏除了葉向高是東林,李廷機中立偏浙黨,於慎行偏浙黨,東林黨和浙黨之間的鬥爭還將成為主線。
這種局麵顯然是萬曆皇帝和朝中各派勢力故意安排出來的,總不能真讓東林獨大,而對於三黨中另外的楚、齊兩黨來說,這種局麵也最方便他們聯合起來對抗東林。
說的熱鬧,然而在王文龍看來,這也是萬曆一朝朝堂上悲哀的表現。
現在東林黨贏了,內閣中隻剩下朱賡一個無人掣肘,東林黨人已經擁有了最強的局勢,卻還是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且還搞得閣老都沒辦法上班,整個朝廷局勢一團糟。
為此朝中隻能弄出一個新內閣,而新內閣的人員配置又是衝著黨爭的局麵去設置的。
合著如今這朝堂,沒了黨爭就運行不下去?滿朝公卿那麽多正事兒一點不幹,天天就把力氣存著用來吵架,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
王文龍和黃道周兩人出了仙霞關,坐船進入江南,又在路上碰見了去參加問津書院會講的方從哲。
方從哲原本沒有黨派傾向,但辭官之後愛幫朋友辦事,隨著這幾年黨爭鬥來鬥去,他幫著幫著也快幫成浙黨了。不過方從哲和葉尚高關係極好,和東林黨人也聊得進天。
三人坐船轉入長江航道,一路溯江而上,在萬曆三十五年的正月終於來到了黃州府。
問津書院坐落在大別山腳下,在後世隨著大武漢的擴張,問津書院所在地塊被劃進了武漢市新洲區,在如今武漢三鎮的轄區範圍卻沒那麽大,問津書院屬於黃州府黃岡縣的轄地。
才在河邊下了船,三人就聽身後有人招呼說道:“建陽公?中涵先生,黃朋友,你們也到了?”
王文龍一回頭,笑道:“汪朋友,左朋友,好久不見,你們也來參加會講嗎?”
汪文言笑嘻嘻的穿著一身儒衫站在渡口上,邊上還站著同樣身著儒衫的左光鬥。
汪文言笑嘻嘻的道:“我已在京師國子監補了個監生,建陽先生叫我做汪朋友我也受得。不過左遺直先生不該叫他朋友,該叫他同事的。”
當年王文龍能夠當上國子監司業就是左光鬥來報的信,兩人雖然交往不深,但也算有一麵之緣。
麵對王文龍詢問的眼神,左光鬥笑道:“我去年中了進士,如今已授中書舍人之職,是建陽先生的同事了。”
一甲進士授官之後都會直接進入翰林院當庶吉士,不過左光鬥的進士排名不靠前,沒機會去翰林院,隻得了個中書舍人的官職。至於汪文言,他已經巴結上了東林黨,作為幕僚上京城為東林黨人活動,為了能夠方便的在宮門之中行走,所以弄了個監生功名。
和南京國子監隻要出錢輕而易舉就能當上監生不同,京城國子監的監生政治意義更濃,甚至可以直接拔官,入京城國子監讀書甚至能被當成給有功之臣子弟的嘉獎,這個位置不是有錢就能弄到的,顯然東陵大佬在這背後出了不少力,也是汪文言顯露出了讓東林黨人頗為重視的才華才能夠有此待遇。
王文龍這樣遊走在各黨派之間的人士來了,方從哲這個浙黨來了,東林黨來了一群,甚至連左光鬥這個新科進士也專門從京城趕來湖北,可見這一次問津大會的含金量。
這邊剛打完招呼,方從哲又見到遠處有幾個熟人,連忙帶著王文龍等人上去介紹,從他們的交談之中,王文龍意識到這幾個人都是楚黨人士。
他們身處湖北,正是在楚黨的大本營,這場問津大會自然少不了楚黨的身影。
方從哲為大家介紹了新朋友,新朋友又引薦新朋友,磨磨蹭蹭好半天,最後居然湊了十幾個讀書人互相聊天。
大家要不就是名士,要不就有官身,雖然黨派立場不同,但大家還是結伴而行,不久就來到書院門口。
問津書院成為陸王心學嶽廟講學最大門派之後,連帶著湖北黃岡麻城一帶也成為心血一個主庭,幾十年間不斷有大儒繼承。
比如之前收留李卓吾後來又跟李卓吾先生因為學術觀點產生分歧的耿定向、耿定理兄弟,就是問津書院出來的。
問津書院經過幾代湖廣巡撫的鼎力相助,通過兩次大規模修建,書院主體已然是一個有十幾棟高矮建築的宮殿式建築群,而且書院前後全都成為了湖北儒學的聖地。
光看周圍地名就知道這地方的地位:問津書院門口的河叫做孔子河背後所依靠的大別山南麓被稱為孔子山,書院門口大大的“問津書院”四個大字還是今年湖廣巡撫熊尚文新題的。
怪不得李卓吾當年在湖北麻城的芝佛寺宣揚自己的學說會導致芝佛寺都被燒了,這地方就是整個湖北心學門派的中心,李卓吾老先生這是跑到人家老巢去當麵開大,這群心學門徒修煉不到家,聽著李卓吾的言語在問津書院周圍流傳,偏偏他們又辯論不過,幹脆就使用盤外招。
隻能說跟後世的學派一樣,任何學說都需要做表麵裝飾的大儒,但也缺少不了背後下黑手的隨從。
為了組織這一次問津大會,湖北巡撫還專門派人來書院安排,王文龍等人直接住進了書院的房舍之中,書院有五十多個院子,再來多一倍的名士也住不滿。
而這群文人們到書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結伴同遊孔子河、爬孔子山,瞻仰這座從唐代起就建立的書院所留下的各種名勝,順便吟詩作對題詞唱和。
一群人詩酒快活,全無一點即將討論天下大事的樣子,也不知算不算是名士風流。
(本章完)
新一任的萬曆朝內閣基本確定的人物有三個:葉向高、於慎行、李廷機。
對朝廷局勢熟悉的人就能看出,這份內閣名單的選擇還是有權衡政治利益的考量的。
葉相高是東林黨不說了。
李廷機稱沈一貫做老師,之前也一直和浙黨人員來往,被認為是浙黨的外圍,但。因為李廷機的任上一直都是清流,從國子監幹到六部,這年頭的黨派鬥爭都是依靠利益團結在一起的,李廷機實際沒有得到浙黨的多少利益,所以被認為上任之後也不會替浙黨辦太多的事。基本就是個黨派色采不濃的官員。
剩下一個於慎行已六十多歲,是這一次升上來的閣老之中年紀最長的,也是朱賡親自推薦的私人,而朱賡自己說起來也算是沈一貫的人馬,所以於慎行可以算是個隱約的浙黨。
大方向上到此就明了了,沈一貫雖然已經離開了朝廷,但是好幾年的首輔不是白當的,新任內閣裏除了葉向高是東林,李廷機中立偏浙黨,於慎行偏浙黨,東林黨和浙黨之間的鬥爭還將成為主線。
這種局麵顯然是萬曆皇帝和朝中各派勢力故意安排出來的,總不能真讓東林獨大,而對於三黨中另外的楚、齊兩黨來說,這種局麵也最方便他們聯合起來對抗東林。
說的熱鬧,然而在王文龍看來,這也是萬曆一朝朝堂上悲哀的表現。
現在東林黨贏了,內閣中隻剩下朱賡一個無人掣肘,東林黨人已經擁有了最強的局勢,卻還是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且還搞得閣老都沒辦法上班,整個朝廷局勢一團糟。
為此朝中隻能弄出一個新內閣,而新內閣的人員配置又是衝著黨爭的局麵去設置的。
合著如今這朝堂,沒了黨爭就運行不下去?滿朝公卿那麽多正事兒一點不幹,天天就把力氣存著用來吵架,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
王文龍和黃道周兩人出了仙霞關,坐船進入江南,又在路上碰見了去參加問津書院會講的方從哲。
方從哲原本沒有黨派傾向,但辭官之後愛幫朋友辦事,隨著這幾年黨爭鬥來鬥去,他幫著幫著也快幫成浙黨了。不過方從哲和葉尚高關係極好,和東林黨人也聊得進天。
三人坐船轉入長江航道,一路溯江而上,在萬曆三十五年的正月終於來到了黃州府。
問津書院坐落在大別山腳下,在後世隨著大武漢的擴張,問津書院所在地塊被劃進了武漢市新洲區,在如今武漢三鎮的轄區範圍卻沒那麽大,問津書院屬於黃州府黃岡縣的轄地。
才在河邊下了船,三人就聽身後有人招呼說道:“建陽公?中涵先生,黃朋友,你們也到了?”
王文龍一回頭,笑道:“汪朋友,左朋友,好久不見,你們也來參加會講嗎?”
汪文言笑嘻嘻的穿著一身儒衫站在渡口上,邊上還站著同樣身著儒衫的左光鬥。
汪文言笑嘻嘻的道:“我已在京師國子監補了個監生,建陽先生叫我做汪朋友我也受得。不過左遺直先生不該叫他朋友,該叫他同事的。”
當年王文龍能夠當上國子監司業就是左光鬥來報的信,兩人雖然交往不深,但也算有一麵之緣。
麵對王文龍詢問的眼神,左光鬥笑道:“我去年中了進士,如今已授中書舍人之職,是建陽先生的同事了。”
一甲進士授官之後都會直接進入翰林院當庶吉士,不過左光鬥的進士排名不靠前,沒機會去翰林院,隻得了個中書舍人的官職。至於汪文言,他已經巴結上了東林黨,作為幕僚上京城為東林黨人活動,為了能夠方便的在宮門之中行走,所以弄了個監生功名。
和南京國子監隻要出錢輕而易舉就能當上監生不同,京城國子監的監生政治意義更濃,甚至可以直接拔官,入京城國子監讀書甚至能被當成給有功之臣子弟的嘉獎,這個位置不是有錢就能弄到的,顯然東陵大佬在這背後出了不少力,也是汪文言顯露出了讓東林黨人頗為重視的才華才能夠有此待遇。
王文龍這樣遊走在各黨派之間的人士來了,方從哲這個浙黨來了,東林黨來了一群,甚至連左光鬥這個新科進士也專門從京城趕來湖北,可見這一次問津大會的含金量。
這邊剛打完招呼,方從哲又見到遠處有幾個熟人,連忙帶著王文龍等人上去介紹,從他們的交談之中,王文龍意識到這幾個人都是楚黨人士。
他們身處湖北,正是在楚黨的大本營,這場問津大會自然少不了楚黨的身影。
方從哲為大家介紹了新朋友,新朋友又引薦新朋友,磨磨蹭蹭好半天,最後居然湊了十幾個讀書人互相聊天。
大家要不就是名士,要不就有官身,雖然黨派立場不同,但大家還是結伴而行,不久就來到書院門口。
問津書院成為陸王心學嶽廟講學最大門派之後,連帶著湖北黃岡麻城一帶也成為心血一個主庭,幾十年間不斷有大儒繼承。
比如之前收留李卓吾後來又跟李卓吾先生因為學術觀點產生分歧的耿定向、耿定理兄弟,就是問津書院出來的。
問津書院經過幾代湖廣巡撫的鼎力相助,通過兩次大規模修建,書院主體已然是一個有十幾棟高矮建築的宮殿式建築群,而且書院前後全都成為了湖北儒學的聖地。
光看周圍地名就知道這地方的地位:問津書院門口的河叫做孔子河背後所依靠的大別山南麓被稱為孔子山,書院門口大大的“問津書院”四個大字還是今年湖廣巡撫熊尚文新題的。
怪不得李卓吾當年在湖北麻城的芝佛寺宣揚自己的學說會導致芝佛寺都被燒了,這地方就是整個湖北心學門派的中心,李卓吾老先生這是跑到人家老巢去當麵開大,這群心學門徒修煉不到家,聽著李卓吾的言語在問津書院周圍流傳,偏偏他們又辯論不過,幹脆就使用盤外招。
隻能說跟後世的學派一樣,任何學說都需要做表麵裝飾的大儒,但也缺少不了背後下黑手的隨從。
為了組織這一次問津大會,湖北巡撫還專門派人來書院安排,王文龍等人直接住進了書院的房舍之中,書院有五十多個院子,再來多一倍的名士也住不滿。
而這群文人們到書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結伴同遊孔子河、爬孔子山,瞻仰這座從唐代起就建立的書院所留下的各種名勝,順便吟詩作對題詞唱和。
一群人詩酒快活,全無一點即將討論天下大事的樣子,也不知算不算是名士風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