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尼閣的話說出口楊廷筠和王喜不由得尷尬,而一旁的葉晝則則早是氣的臉色通紅,但卻又不知如何反駁。
王文龍早就看金尼閣不順眼,當聽到金尼閣這話不禁心中暗翻白眼:看來不挫挫這家夥的氣焰,今天自己是不能自在了。
王文龍突然笑道:“四表說的天主教的精神指的是什麽,是用宗教去影響政治,還是由教會裁判所來判斷民間的案件?”
金尼閣不禁臉色一變。
天主教在此時的歐洲雖然潛力已經極大縮小,不再像中世紀時期一樣宗教裁判所幾乎擔當了政府的職責,但政教合一的色采還是很強。龍華民這一派的傳教士雖然對於利瑪竇的許多傳教行為不認同,但是在大明呆了一段時間,龍華民等人也同意利瑪竇的判斷:基督教短時間內在大明並不能追求在歐洲或是其他殖民地一樣的地位,特別是政教合一這樣的事情,和現在大明的製度相去太遠,一旦說出來肯定會引得大明從上到下的全方位抵製。
金尼閣搖頭說道:“天主教在大明隻是傳播信仰,並不涉及其他問題,更不會對大明的政局造成什麽影響。耶穌會願意和皇帝陛下所創辦的龍洋開海公司合作就能夠看出我們的態度,還請建陽先生不要誤解。”
疊甲之後他才笑著說道:“我們隻是聊天主教與創新精神的關係,先生不要把事情扯遠了。或許在座諸位不認同,但你們可曾想過,為什麽一切先進的技術總是從歐洲而來?為什麽中國傳統上並沒有傑出的科學家以及冒險家?為什麽中國人沒有實驗精神?”
金尼閣道:“中國人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句話我以為很好。就像剛才建陽先生說的,歐洲也有世俗的政府也有宗教,正如同大明有朝廷也有宗教一樣,在朝廷治理方麵大明的朝廷是極好的了,但是大明之宗教,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都是一片迷糊:神話體係雜亂不清,理論全然近乎迷信,遠遠不像天主聖教一樣可以帶來一個強大的組織。我不禁想問:難道這不正體現了天主聖教對於大明宗教的優勢所在嗎?正是有了這樣的不同,歐洲人和大明人才有了如今的差別。所以我們把天主教帶來大明,對於大明也是有好處的,其中最重要的好處就是傳播這種實踐和冒險的精神。”
金尼閣心中十分傲氣,既然把話說開便毫不在乎四人的臉色,甚至挑釁說笑:“四位先生或許對我的言論一時半會難以接受,但請幾位捫心自問,中國曆史上可有任何一個像如今的歐洲航海家一樣敢於開拓敢於實踐的科學家,可有任何一個記載於史冊帶來技術變革的科學實驗?在下雖然是歐洲人,但是對於中華古籍也頗有涉獵,在下也曾專門尋找過這樣的人物,卻是一個也找不出。幾位隻要能找出一個便能辯駁我的觀點了。”
此言一出,大家都變了臉色。
葉晝則的臉色已經氣得脹紅,任何大明人物聽到金尼閣剛才那番言論都便察覺出金尼閣對於中國的政治製度宗教習俗都是一知半解,卻依舊敢貿然評論中華文明。
這種行為背後滿滿都是目中無人的傲氣,這可真是欺中華無人,聽在葉晝則耳中怎能忍耐?
楊廷筠同樣在腦海中飛快過著自己讀過的曆史人物,想要找出能辯駁金尼閣觀點的例子。
楊廷筠雖然信基督教,但到底還是中國人。可是思索半晌,楊廷筠卻無奈放棄——他一個這樣的人物都想不出。
楊廷筠想道自己之所以會皈依天主教,最早也是因為看到了傳教士所帶來的歐洲文化和技術為之折服,這才決心研究歐洲文明,當時隻覺得這是為了拓展自己的知識,但現在想來,難道說這真證明了中華文明真的是缺乏理性思考和做實驗的文化?
看看一旁的王喜也是臉色不好,楊廷筠不禁感歎:“我泱泱中華,竟無一個這樣人物,實屬悲哀,難道中華卻然無科學之思維?”
四人之中隻有王文龍聽的直翻白眼。
雖然知道歐洲人進入殖民時代時間早,對上其他文明的態度不會太好,但想不到早在明代歐洲人就有這麽狂了……
他和另外三個對歐洲曆史一知半解的明朝人不同,王文龍知道耶穌會在歐洲被認為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宗教組織,而金尼閣來到中國傳教時居然腆著臉說他們是來傳播發明精神的。
今天這話如果換成伽利略、第穀這樣的歐洲科學家王文龍都不說什麽,從金尼閣這個耶穌會士口中說出這樣的話,純純是欺負大明的人對於歐洲沒有概念。
而金尼閣提出的反駁方法也很刁鑽,楊廷筠三人根本無法回答。自古而來,中國史書上能夠留下記載的人物大多是政治、軍事家或者文學、藝術家,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官修史書大都是朝代史本來就是講述政治變遷的,寫史的官員自己都不一定在理科方麵有多深理解,自然不重視科學史的記載。
大數學家張衡在《漢書》之中留下的記載基本都是他的文學作品和政治理論,至於他的發明和科學理論都是兩三句話一筆帶過,在後人的筆記之中更越傳越玄乎的將張衡熟悉天文數學寫成了他擅長術數,直接把張衡描述成了一個風水專家。
此時文人說起張衡都隻知道他是《二京賦》的作者,研究更深入的也不過知道他在天文上頗有建樹,至於張衡首創測量日月的視直徑、重新繪製星圖、製作地動儀,這些細節基本就沒人能夠說出了。
要到前世的近代重新梳理中國科學史,這才慢慢的將張衡當年的科學思想給複原出來。
當然,歐洲人也沒好到哪去,在漫長的農耕時代,人類各個社會對於軍事和政治的關注都會遠勝過科技發明,此時的歐洲之所以對於科技史比較有研究,也是在大航海時代後開拓遠洋的技術需求才培養出了一批科學家重新開始整理科技史,距今也不過是百多年的時間。
就比如《幾何原本》被從阿拉伯文翻譯成拉丁文是距離此時僅僅一百年的事情,在全歐洲傳播開來的時間更晚進,若回到距今一百年前問一個歐洲人誰是歐幾裏得,歐洲人自己也答不上來。
王文龍突然開口道:“四表說隻要舉出一個古代中國科學家做大規模實驗的例子,就能收回自己的話?”
金尼閣道:“隻要有一個就行,但必須是有明確記載的。我並非說中國沒有科技,而是說中國沒有足夠科學思維,中國當然有一些民間工匠創造的科學技術,但這些都是在實踐之中無意識作出的,並沒有太多專人專門研究。”
王文龍點點頭,然後笑道:“四表可聽過一行和尚?”
金尼閣問道:“一行和尚是誰?”其餘三人也是滿臉疑惑。
僧一行的科研工作要到前世近代才為人所重視,而在此時的文獻中一般隻記載一行是個佛教大師,且一行在佛教中研究的還是密宗,這並非此時市麵上廣泛流行的佛教宗派,導致這時人大多數沒聽過一行的名字。
(本章完)
王文龍早就看金尼閣不順眼,當聽到金尼閣這話不禁心中暗翻白眼:看來不挫挫這家夥的氣焰,今天自己是不能自在了。
王文龍突然笑道:“四表說的天主教的精神指的是什麽,是用宗教去影響政治,還是由教會裁判所來判斷民間的案件?”
金尼閣不禁臉色一變。
天主教在此時的歐洲雖然潛力已經極大縮小,不再像中世紀時期一樣宗教裁判所幾乎擔當了政府的職責,但政教合一的色采還是很強。龍華民這一派的傳教士雖然對於利瑪竇的許多傳教行為不認同,但是在大明呆了一段時間,龍華民等人也同意利瑪竇的判斷:基督教短時間內在大明並不能追求在歐洲或是其他殖民地一樣的地位,特別是政教合一這樣的事情,和現在大明的製度相去太遠,一旦說出來肯定會引得大明從上到下的全方位抵製。
金尼閣搖頭說道:“天主教在大明隻是傳播信仰,並不涉及其他問題,更不會對大明的政局造成什麽影響。耶穌會願意和皇帝陛下所創辦的龍洋開海公司合作就能夠看出我們的態度,還請建陽先生不要誤解。”
疊甲之後他才笑著說道:“我們隻是聊天主教與創新精神的關係,先生不要把事情扯遠了。或許在座諸位不認同,但你們可曾想過,為什麽一切先進的技術總是從歐洲而來?為什麽中國傳統上並沒有傑出的科學家以及冒險家?為什麽中國人沒有實驗精神?”
金尼閣道:“中國人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句話我以為很好。就像剛才建陽先生說的,歐洲也有世俗的政府也有宗教,正如同大明有朝廷也有宗教一樣,在朝廷治理方麵大明的朝廷是極好的了,但是大明之宗教,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都是一片迷糊:神話體係雜亂不清,理論全然近乎迷信,遠遠不像天主聖教一樣可以帶來一個強大的組織。我不禁想問:難道這不正體現了天主聖教對於大明宗教的優勢所在嗎?正是有了這樣的不同,歐洲人和大明人才有了如今的差別。所以我們把天主教帶來大明,對於大明也是有好處的,其中最重要的好處就是傳播這種實踐和冒險的精神。”
金尼閣心中十分傲氣,既然把話說開便毫不在乎四人的臉色,甚至挑釁說笑:“四位先生或許對我的言論一時半會難以接受,但請幾位捫心自問,中國曆史上可有任何一個像如今的歐洲航海家一樣敢於開拓敢於實踐的科學家,可有任何一個記載於史冊帶來技術變革的科學實驗?在下雖然是歐洲人,但是對於中華古籍也頗有涉獵,在下也曾專門尋找過這樣的人物,卻是一個也找不出。幾位隻要能找出一個便能辯駁我的觀點了。”
此言一出,大家都變了臉色。
葉晝則的臉色已經氣得脹紅,任何大明人物聽到金尼閣剛才那番言論都便察覺出金尼閣對於中國的政治製度宗教習俗都是一知半解,卻依舊敢貿然評論中華文明。
這種行為背後滿滿都是目中無人的傲氣,這可真是欺中華無人,聽在葉晝則耳中怎能忍耐?
楊廷筠同樣在腦海中飛快過著自己讀過的曆史人物,想要找出能辯駁金尼閣觀點的例子。
楊廷筠雖然信基督教,但到底還是中國人。可是思索半晌,楊廷筠卻無奈放棄——他一個這樣的人物都想不出。
楊廷筠想道自己之所以會皈依天主教,最早也是因為看到了傳教士所帶來的歐洲文化和技術為之折服,這才決心研究歐洲文明,當時隻覺得這是為了拓展自己的知識,但現在想來,難道說這真證明了中華文明真的是缺乏理性思考和做實驗的文化?
看看一旁的王喜也是臉色不好,楊廷筠不禁感歎:“我泱泱中華,竟無一個這樣人物,實屬悲哀,難道中華卻然無科學之思維?”
四人之中隻有王文龍聽的直翻白眼。
雖然知道歐洲人進入殖民時代時間早,對上其他文明的態度不會太好,但想不到早在明代歐洲人就有這麽狂了……
他和另外三個對歐洲曆史一知半解的明朝人不同,王文龍知道耶穌會在歐洲被認為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宗教組織,而金尼閣來到中國傳教時居然腆著臉說他們是來傳播發明精神的。
今天這話如果換成伽利略、第穀這樣的歐洲科學家王文龍都不說什麽,從金尼閣這個耶穌會士口中說出這樣的話,純純是欺負大明的人對於歐洲沒有概念。
而金尼閣提出的反駁方法也很刁鑽,楊廷筠三人根本無法回答。自古而來,中國史書上能夠留下記載的人物大多是政治、軍事家或者文學、藝術家,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官修史書大都是朝代史本來就是講述政治變遷的,寫史的官員自己都不一定在理科方麵有多深理解,自然不重視科學史的記載。
大數學家張衡在《漢書》之中留下的記載基本都是他的文學作品和政治理論,至於他的發明和科學理論都是兩三句話一筆帶過,在後人的筆記之中更越傳越玄乎的將張衡熟悉天文數學寫成了他擅長術數,直接把張衡描述成了一個風水專家。
此時文人說起張衡都隻知道他是《二京賦》的作者,研究更深入的也不過知道他在天文上頗有建樹,至於張衡首創測量日月的視直徑、重新繪製星圖、製作地動儀,這些細節基本就沒人能夠說出了。
要到前世的近代重新梳理中國科學史,這才慢慢的將張衡當年的科學思想給複原出來。
當然,歐洲人也沒好到哪去,在漫長的農耕時代,人類各個社會對於軍事和政治的關注都會遠勝過科技發明,此時的歐洲之所以對於科技史比較有研究,也是在大航海時代後開拓遠洋的技術需求才培養出了一批科學家重新開始整理科技史,距今也不過是百多年的時間。
就比如《幾何原本》被從阿拉伯文翻譯成拉丁文是距離此時僅僅一百年的事情,在全歐洲傳播開來的時間更晚進,若回到距今一百年前問一個歐洲人誰是歐幾裏得,歐洲人自己也答不上來。
王文龍突然開口道:“四表說隻要舉出一個古代中國科學家做大規模實驗的例子,就能收回自己的話?”
金尼閣道:“隻要有一個就行,但必須是有明確記載的。我並非說中國沒有科技,而是說中國沒有足夠科學思維,中國當然有一些民間工匠創造的科學技術,但這些都是在實踐之中無意識作出的,並沒有太多專人專門研究。”
王文龍點點頭,然後笑道:“四表可聽過一行和尚?”
金尼閣問道:“一行和尚是誰?”其餘三人也是滿臉疑惑。
僧一行的科研工作要到前世近代才為人所重視,而在此時的文獻中一般隻記載一行是個佛教大師,且一行在佛教中研究的還是密宗,這並非此時市麵上廣泛流行的佛教宗派,導致這時人大多數沒聽過一行的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