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和毛文龍一直談到傍晚,毛文龍的船還在南京港口上,需要回到岸邊去安排卸貨之事,為了避免晚上宵禁走不出街巷,隻能告辭離開。
王文龍送毛文龍到家門口,將要回去之時突然問道:“伯龍船上可有遼東軍戶?”
毛文龍道:“雇了有幾個遼東人,都是軍籍,不知先生找他們有什麽事?”
王文龍道:“我想要寫一本關於遼東的小說,需要采訪遼東人。”
“小說?”
王文龍點點頭:“關內的百姓和遼東人之間的隔閡不是靠說教就可以消除的,還是需要更柔性的力量,我思來想去,也許隻有文學作品能夠達到這樣效果。”
毛文龍點頭道:“那我明天便將船上的遼東人都帶來吧。”
王文龍搖頭道:“不用,你留一個住宿地址,我明天自己上門去找。”
毛文龍點點頭,連忙告訴王文龍他們船隊在哪裏住。
第二天一早,王文龍便讓王平保買了酒肉等東西做禮物,到團隊夥計的住宿處去探望。
一群水手聽說王文龍到來都頗為榮幸,在毛文龍組織下笑著出來迎接,王文龍把酒肉一發,眾人更是高興。
毛文龍指指其中一個年輕年:“這人叫做張柏,祖上是山東人,自己也識了幾個文字,如今正跟咱們隊上的舟師學習,先生若是要采訪遼東人,我建議便從他入手,下麵人講話含胡不清口音又重,不如張柏會說官話。”
王文龍點頭,他去過遼東知道遼東漢人大多是山東遷移過去的,所說的乃是膠萊官話,有點類似後世的青島話,而且本時空的膠萊官話還沒有受到華北官話多少影響,對於隻學過普通話的人來說比起後世的青島話還要難以理解。
王文龍上一次去遼東碰見的大多數遼東本地官員開口都是一嘴山東味,所以和後世網上說的努爾哈赤滿口大碴子口音不同,本時空努爾哈赤如果是在遼東學的漢語,口音多半更接近後世的青島人。至於後世大家所熟悉的東北口音,那要等清代以後東北方言大量受到了從山海關出去的華北官話影響才能形成。
毛文龍把張柏叫到王文龍跟前,王文龍就見此人二十許歲年紀,皮膚黝黑身體健壯,粗手大腳的,見到王文龍還有些緊張。
王文龍問:“聽說你是鎮夷堡人?娶了媳婦沒有?”
旁邊眾人起哄道:“張秀才識文斷字,在咱們遼東地方可是好找媳婦呢,孩子都十歲了。”
張柏對上王文龍有些局促,對身後的水手卻是另一副樣子,笑著罵道:“建陽先生在這裏你們胡纏什麽?還不自去吃肉喝酒?”
“張秀才生氣了,快走快走。”
王文龍聞言也笑道:“看來你還是個搶手的。”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幾句玩笑之後,張柏的局促也是稍減,王文龍讓店鋪夥計收拾了一張桌子,坐下同張柏、毛文龍、王平保一塊喝酒,幾杯下肚,大家便漸漸聊開。
張柏喝了酒後終於不再尷尬,主動介紹起自己的家世:“俺祖上是永樂朝駐防遼東的衛所兵,本也不是山東人,乃是當年從大同調去的,那時也是一個軍官。當我祖父時,也還是沈陽衛的百戶,隻可惜後人沒出息,到我這一輩,便甚也不是了。”
遼東的衛所管理非常腐敗,別說一個百戶,就算是李成梁當年祖上蔭了指揮僉事,實際也得花錢跑官才能落下來襲職。
王文龍道:“張朋友可否將你祖上的事跡仔細給我講講?他可打過蒙古人?”
說起祖先的榮耀,張柏瞬間來了興致:“怎麽沒打過?永樂朝時,我祖上是隨成祖出塞的,還是神機營小旗,要不是他被派去了遼東,本來我家也可進京營,那樣一來,如今我可就是京城順天府人了……”
張柏的祖父好歹是個百戶,所以張柏小時候還是能受到教育的,不敢說有多精通,但是日常的抄抄寫寫都可以勝任,他講述起自己家族的記憶也頗有條理。
張柏的家族在遼東還真經曆了不少事情:幾次蒙古人大舉入侵,遼東軍隊的改製,一直到李成梁的崛起,萬曆援朝之戰,直到近十幾年女真人在遼東的興起,每一次遼東的大變動都給張家帶來或大或小的影響。
王文龍拿出紙筆記錄,大家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從早到晚,王文龍寫了十幾頁紙。
王文龍腦海中已經構思出接下去要寫作的內容,他打算寫一本“家族小說”。
家族是離開部落時代之後普通人最容易接觸到的社會組織結構,故而以家族變遷來反映曆史以及社會變遷的小說早在小說概念出現的最初就已經有了。
比如此時市麵上流行的《楊家將》《呼家將》都是這樣的作品,但是這些小說的描寫重點還不在家族精神、家庭曆史狀況上。中國文學史上的家族小說要等到民國以後,經過了《紅樓夢》《京華煙雲》《家》等名著的打底才能夠走向成熟。
東北作為後世近代勢力犬牙交錯,社會變遷最大也最劇烈的地區,本來就是家族小說的熱土,而王文龍聽著張柏講述的家族故事,腦海中也漸漸構建起一本家族小說的架構。
王文龍想要寫的家族小說是一本以編年史書寫家庭變遷的作品,社會的大變遷隻是小說背景,文章的著眼點將專注在家族成員的親情構建上。
王文龍決定參考的小說就是《人世間》,這是後世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以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圍繞周家進行布局,展示了五十多年來中國的社會變遷,這本小說比起《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樣的作品當然少了一些大時代下的衝擊性,但王文龍是為了讓關內人和遼東人共情,也隻有這樣的小說才能夠讓關內百姓深刻地理解遼東人的思想來源。
當然,由於兩本書的劇情大不相同,王文龍能夠參考的也隻有原書的結構,小說的故事內核全都要他自己來填充。
至於此書能不能成功,王文龍並不擔心,這年代的小說作品還在以大事件大場麵刺激讀者的階段,小說中的內容所涉及都得是傳奇故事,哪怕是《金瓶梅》這樣寫世俗生活的作品,筆觸也要對準一些令人“瞠目結舌”“口說不出”且深刻揭露人性的場麵。
而後世的近現代小說,早已經有把日常生活描寫的驚心動魄的能力,在原曆史上的中國古典小說創作中,這種手法得到《紅樓夢》之後才能夠漸漸發展出來。
後世《人世間》的確是一本溫吞的書,但是其中所包含的現代文學寫作手法,足以讓此時的讀者代入感爆棚、眼界大開了。
(本章完)
王文龍送毛文龍到家門口,將要回去之時突然問道:“伯龍船上可有遼東軍戶?”
毛文龍道:“雇了有幾個遼東人,都是軍籍,不知先生找他們有什麽事?”
王文龍道:“我想要寫一本關於遼東的小說,需要采訪遼東人。”
“小說?”
王文龍點點頭:“關內的百姓和遼東人之間的隔閡不是靠說教就可以消除的,還是需要更柔性的力量,我思來想去,也許隻有文學作品能夠達到這樣效果。”
毛文龍點頭道:“那我明天便將船上的遼東人都帶來吧。”
王文龍搖頭道:“不用,你留一個住宿地址,我明天自己上門去找。”
毛文龍點點頭,連忙告訴王文龍他們船隊在哪裏住。
第二天一早,王文龍便讓王平保買了酒肉等東西做禮物,到團隊夥計的住宿處去探望。
一群水手聽說王文龍到來都頗為榮幸,在毛文龍組織下笑著出來迎接,王文龍把酒肉一發,眾人更是高興。
毛文龍指指其中一個年輕年:“這人叫做張柏,祖上是山東人,自己也識了幾個文字,如今正跟咱們隊上的舟師學習,先生若是要采訪遼東人,我建議便從他入手,下麵人講話含胡不清口音又重,不如張柏會說官話。”
王文龍點頭,他去過遼東知道遼東漢人大多是山東遷移過去的,所說的乃是膠萊官話,有點類似後世的青島話,而且本時空的膠萊官話還沒有受到華北官話多少影響,對於隻學過普通話的人來說比起後世的青島話還要難以理解。
王文龍上一次去遼東碰見的大多數遼東本地官員開口都是一嘴山東味,所以和後世網上說的努爾哈赤滿口大碴子口音不同,本時空努爾哈赤如果是在遼東學的漢語,口音多半更接近後世的青島人。至於後世大家所熟悉的東北口音,那要等清代以後東北方言大量受到了從山海關出去的華北官話影響才能形成。
毛文龍把張柏叫到王文龍跟前,王文龍就見此人二十許歲年紀,皮膚黝黑身體健壯,粗手大腳的,見到王文龍還有些緊張。
王文龍問:“聽說你是鎮夷堡人?娶了媳婦沒有?”
旁邊眾人起哄道:“張秀才識文斷字,在咱們遼東地方可是好找媳婦呢,孩子都十歲了。”
張柏對上王文龍有些局促,對身後的水手卻是另一副樣子,笑著罵道:“建陽先生在這裏你們胡纏什麽?還不自去吃肉喝酒?”
“張秀才生氣了,快走快走。”
王文龍聞言也笑道:“看來你還是個搶手的。”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幾句玩笑之後,張柏的局促也是稍減,王文龍讓店鋪夥計收拾了一張桌子,坐下同張柏、毛文龍、王平保一塊喝酒,幾杯下肚,大家便漸漸聊開。
張柏喝了酒後終於不再尷尬,主動介紹起自己的家世:“俺祖上是永樂朝駐防遼東的衛所兵,本也不是山東人,乃是當年從大同調去的,那時也是一個軍官。當我祖父時,也還是沈陽衛的百戶,隻可惜後人沒出息,到我這一輩,便甚也不是了。”
遼東的衛所管理非常腐敗,別說一個百戶,就算是李成梁當年祖上蔭了指揮僉事,實際也得花錢跑官才能落下來襲職。
王文龍道:“張朋友可否將你祖上的事跡仔細給我講講?他可打過蒙古人?”
說起祖先的榮耀,張柏瞬間來了興致:“怎麽沒打過?永樂朝時,我祖上是隨成祖出塞的,還是神機營小旗,要不是他被派去了遼東,本來我家也可進京營,那樣一來,如今我可就是京城順天府人了……”
張柏的祖父好歹是個百戶,所以張柏小時候還是能受到教育的,不敢說有多精通,但是日常的抄抄寫寫都可以勝任,他講述起自己家族的記憶也頗有條理。
張柏的家族在遼東還真經曆了不少事情:幾次蒙古人大舉入侵,遼東軍隊的改製,一直到李成梁的崛起,萬曆援朝之戰,直到近十幾年女真人在遼東的興起,每一次遼東的大變動都給張家帶來或大或小的影響。
王文龍拿出紙筆記錄,大家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從早到晚,王文龍寫了十幾頁紙。
王文龍腦海中已經構思出接下去要寫作的內容,他打算寫一本“家族小說”。
家族是離開部落時代之後普通人最容易接觸到的社會組織結構,故而以家族變遷來反映曆史以及社會變遷的小說早在小說概念出現的最初就已經有了。
比如此時市麵上流行的《楊家將》《呼家將》都是這樣的作品,但是這些小說的描寫重點還不在家族精神、家庭曆史狀況上。中國文學史上的家族小說要等到民國以後,經過了《紅樓夢》《京華煙雲》《家》等名著的打底才能夠走向成熟。
東北作為後世近代勢力犬牙交錯,社會變遷最大也最劇烈的地區,本來就是家族小說的熱土,而王文龍聽著張柏講述的家族故事,腦海中也漸漸構建起一本家族小說的架構。
王文龍想要寫的家族小說是一本以編年史書寫家庭變遷的作品,社會的大變遷隻是小說背景,文章的著眼點將專注在家族成員的親情構建上。
王文龍決定參考的小說就是《人世間》,這是後世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以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圍繞周家進行布局,展示了五十多年來中國的社會變遷,這本小說比起《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樣的作品當然少了一些大時代下的衝擊性,但王文龍是為了讓關內人和遼東人共情,也隻有這樣的小說才能夠讓關內百姓深刻地理解遼東人的思想來源。
當然,由於兩本書的劇情大不相同,王文龍能夠參考的也隻有原書的結構,小說的故事內核全都要他自己來填充。
至於此書能不能成功,王文龍並不擔心,這年代的小說作品還在以大事件大場麵刺激讀者的階段,小說中的內容所涉及都得是傳奇故事,哪怕是《金瓶梅》這樣寫世俗生活的作品,筆觸也要對準一些令人“瞠目結舌”“口說不出”且深刻揭露人性的場麵。
而後世的近現代小說,早已經有把日常生活描寫的驚心動魄的能力,在原曆史上的中國古典小說創作中,這種手法得到《紅樓夢》之後才能夠漸漸發展出來。
後世《人世間》的確是一本溫吞的書,但是其中所包含的現代文學寫作手法,足以讓此時的讀者代入感爆棚、眼界大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