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著問道:“成柏可知我現在寫一本書能掙多少銀子嗎?”


    “在下不知。”馬烔老實說。


    王文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靠在太師椅上緩緩說道:“五百兩。”


    “先生真是……生財有道”馬烔實在不知該怎麽反應了。


    關內市場的消費力要遠勝過遼東,畢竟此時整個遼東才三百萬人,而此時的鬆江府人口估計就超過了四百萬,整個蘇鬆常鎮加上南京的江南核心區人口在三千萬到五千萬的數量級。


    再加上山東、江西、福建、兩湖兩廣,萬曆年間內地的圖書市場規模遠不是遼東人可以想象的。


    王文龍對於自己的稿費並沒有任何誇張,甚至說的還隻是稿費,沒有算上他自己入股出版社等等的收入,如果全部加起來,他一年寫兩本書能掙到的錢就是將近一千五百兩銀子。


    整個遼東的人口還比不上一個鬆江府,這麽多錢,馬烔的皮影戲班累死了也演不出來。


    “那好隻要先生願意出本子,我可以和先生直接就票房分成,我七你三如何?”馬烔咬牙說道。


    王文龍笑道:“成柏果然爽快,如此我也不多苛求。我提供給你家戲班三個本子,隻跟你們分票房,但你們必須保證三個本子都照我的原本來,不能為了戲劇效果胡亂增添,如果需要改動必須經由我的同意。”


    馬烔思索一番,咬牙點頭:“家中皮影社之事原本需要長輩商量而定,不過建陽先生肯給本子便是抬愛了,今日便由我大著膽子來做主了。先生的稿子我保證一字不改,一切演出方式也都依照先生決定而來。”


    這回輪到王文龍驚訝,因為馬烔交出的是這年代戲班極為重視的改稿權。這年代戲班的作家不隻需要寫劇本,往往還會為戲班的演出提供指導,這時作家有沒有改稿權便是很重要的分別。沒有改稿權的作家,到底也就是作者身份,而有改稿權的作家權力幾乎相當於後世的導演,甚至可以算導演兼製作人,對於戲班的運營都能作出指點。


    就比如湯顯祖,他對戲子羅章二的班社擁有改稿權,便可以在書信之中吩咐演員演出之時“《牡丹亭記》,要依我原本。”,甚至可以要求演出方控製自己的演出開價,“往人家搬演,俱宜守分,莫因人家愛我的戲,便過求他酒食錢物”。


    王文龍原以為這種事情非得是馬烔的家人商量之後才能答應,卻沒想到馬烔看著輕浮,卻是十分有魄力,當場就拍板。


    “如此,我便同意與你們班社合作。”王文龍點頭道。


    “多謝建陽先生。”馬烔起身笑道:“建陽先生事務繁忙,不知何時能有空閑?我好將班社中的教戲夫子帶來,為先生寫戲幫忙。”


    王文龍笑著說:“成柏果然是戎馬性格,做事雷厲風行,爽快爽快。”


    馬烔點頭微笑,心中其實也有點沒底,皮影戲班可是馬家十分掙錢的買賣,他一下就答應了讓王文龍給班子寫三本戲,而且還同意王文龍有權掌控演出方式,如果三本戲的票房不好,他在家族中的地位都會受影響。


    當天下午馬烔就帶著三個人來到驛站找王文龍。


    三個人都顯得比較文氣,其中一個中年人一看就是讀書人模樣,耳朵上還夾著一隻禿筆。


    馬烔指著三人介紹道:“建陽先生,這是我們皮影班社裏頭最好的寫戲夫子,這兩位是前聲和簽子手,都是戲班裏的要角,先生的劇本想要如何安排,都可以和三人商量。”


    王文龍問道:“你們社裏寫戲的夫子有多少人?”


    馬烔笑著說:“能寫戲的有五個,這已經是遼南皮影班社裏頭排頭號的了。其他社能有一兩個夫子就算不錯,又要唱又要寫,自己都忙不贏,我們班社則是有專門寫戲的班子的。”


    “那的確利害。”王文龍附和說。


    皮影行業有成熟的分工體係,有專門寫戲的寫戲先生,專門製作皮影的工匠,皮影班社則屬於是產業鏈的下遊。富人家裏要組織一個戲班,首先要去寫戲先生那裏買劇本,然後再去皮影工匠處定做影箱。


    影箱也是分等級的,比如說此時最便宜的影箱包括《五子登科》《八女拜壽》《單刀會》《過門賢》幾出戲的人物,買這麽一個箱子就能應付大多數的紅白喜事演出。


    此時常有遼南一帶農村裏的青壯,自己學了兩句唱,再湊錢買一套影箱,農忙時節就在地裏幹活,農閑時就挑著影箱走街串巷給人唱戲,以此補貼家用。不過這些戲唱的太濫了,賣也賣不到多少錢,隻有如馬家班這樣的大班子,能演出奇的戲,才能夠開高價、掙大錢。


    馬烔最自豪的就是馬家班能唱全套的《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這其中隨便一套就有上百個人物,馬家囤積的戲本有五櫃子,戲箱四十多個,光是這些演出用具就是極大的投資。


    馬烔為王文龍介紹道:“這位寫戲夫子是我的族兄,名叫馬誌順,簽手和前身也是班社中的老人,先生寫劇本的一應事項可以和馬誌順討論。”


    “馬夫子。”


    “建陽先生,幸會幸會。”


    馬誌順雖然也是馬家的子弟,但卻不是嫡係,在家族中的地位比起馬烔低得多,能夠成為馬家班社的寫戲夫子還是托了家族關係才能找到的職位。


    馬誌順的年紀並沒比馬烔大多少,但因為要跟著戲班走街串巷、趟風冒雪,他的相貌已是兩鬢斑白,額頭、眼角的皺紋也非常多。


    馬誌順負責皮影戲劇本的潤色和押韻,劇本完成後則由負責操縱皮影的“簽手”,和給皮影配音、唱對白的“前聲”共同進行演出。


    為了保證劇本的演出效果,寫劇本時前聲和簽手最好也在一旁把關。


    馬烔對三人囑咐說:“建陽先生要為班舍寫三個本子,你需好好用心。”


    “好,我自當盡力。”馬誌順點頭道。


    馬烔又對王文龍道:“建陽先將本子的大綱同我兄長商量,確定大綱和分段之後再寫唱詞就快了,我外間還有事,卻不便久留。”


    王文龍點頭道:“成柏自便。”


    等馬烔離開驛站,馬誌順才熱情說道:“建陽先生的本子具體是何內容,可是已經定了下來?”


    “我把大綱先寫出來吧。”王文龍道。


    “好,我等伺候先生寫稿。”馬誌順打開所帶的籃子,取出一盒墨,又拿出毛筆、筆架等物,簽手和前聲也從籃中拿出紙張來鋪開。


    寫作劇本需要用紙、墨,毛筆也會磨損,照此時的規矩,跟人約稿時這些東西都是應該由戲班提供的。


    “建陽先生這劇本的謀篇布局可搞好了?”


    “我把劇情寫出來,現想就是。”王文龍笑著說,提筆就寫下《抗金兵》《亡蜀鑒》《生死恨》三個劇本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相黃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相黃葉並收藏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