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淘寶
重生:手機帶我回九七 作者:霧滿風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剩下的幾個小孩一見,呼啦啦的都圍了上來,全都把手中的毽子舉到了叢明的麵前,臉上也都寫滿了期待的神情。
叢明並沒有顧此失彼,全都以20塊錢的價格買了下來,一共花費了140塊錢。
一來,以他48歲的心理年齡來說,非常喜歡這麽大的孩子,看著孩子們高興,他也高興。
二來,也是抱著寧可過錯不可錯過的心態,萬一還能從這些銅錢裏淘到寶貝呢?
很快,孩子們都拿著錢高高興興的跑開了。
叢明也沒著急進王老七家,拿著一大把毽子進去也不太好解釋,而且他也著急想知道那枚鹹豐元寶的背麵到底是不是“當五百”。
於是便轉身進了土地廟。
這座土地廟據說在明朝洪武年間就已經有了,村裏人都說裏麵供奉的土地爺很靈驗,以至於香火很旺。
叢明進來後,也是先給土地爺恭恭敬敬的鞠了三個躬,“土地爺爺,借您的貴寶地一用!”
然後就動手將那個鹹豐元寶銅錢從毽子上解了下來。
“耶!”
如他所願,這枚銅錢的背麵果然上邊寫著“當”,下邊寫著“五百”。
和上一世拍出1180萬天價的“鹹豐元寶寶泉當五百雕母”一模一樣。
而且品相上也不錯,沒有明顯的磨損。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叢明還用手機拍了照,再用度娘搜圖搜索了一下,結果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小心翼翼的將這枚鹹豐元寶放進了口袋,叢明又把其它銅錢也都從毽子上解了下來。
隻不過這些銅錢就很普通了,不是“康熙通寶”就是“乾隆通寶”。
康熙和乾隆在位時間都超過了60年,流傳下來的銅錢數量也極其龐大,壓根就不值錢。
但叢明也沒有什麽好失望的,畢竟一枚“鹹豐元寶寶泉當五百雕母”便能讓他做夢都笑醒。
最終,叢明將剩下的銅錢都當做供品擺在了土地爺麵前的香案上。
再鞠了三個躬後,出了土地廟進了王老七的家門。
“小明?你啥時候來的?”
叢明一進門,爺爺叢錦山就看到了。
此時,在炕頭上擺了一張方桌,四個老頭各守一邊,正在玩“三打一”。
此外就隻有王老七的老伴坐在炕梢,一邊看著16寸的黑白電視,一邊織著毛衣。
其他三個老頭叢明也都認識,除了王老七,還有禿著頭說話有些結巴的老劉頭和時不時抽下嘴角的趙老四。
“爺爺,我剛到,王爺爺好!劉爺爺好!趙爺爺好,王奶奶您也好!”
“好好好,老叢頭,你大孫子真懂事啊!”
“那是,這把你要不要?”
“我要60!”
“60不行,我大孫子來了,這把我要80!”
叢錦山氣勢如虹,抓起底牌狠狠的往桌子上一摔,結果就摔出了一張大王來。
“紅桃主,吊主!”
最終這一局另外三個老頭隻得到了20分,叢錦山涉險過關。
“哈哈,成了!給錢!”
眼見另三個老頭都給了叢錦山一塊錢,叢明就知道他們玩的是兩毛錢的,不是奶奶所說的一毛錢。
眼見叢錦山麵前的紙票和硬幣加起來肯定超過30塊,就知道他是贏家。
眼下處在冬天農閑之時,打打牌消磨消磨時間無可厚非。
看了兩局,叢明就準備買兩塊豆腐先回奶奶家。
王老七的老伴聞言就起身帶著叢明到了西屋,用塑料袋給叢明裝豆腐。
這個時候王老七家的豆腐隻賣5毛錢一塊,到叢明重生前已經漲到了3塊錢。
每天老兩口都會起大早做一板豆腐,六點鍾,王老七就準時推著小車在村裏吆喝著賣上一圈,剩下的就放在西屋,西屋不燒炕,放到晚上也餿不了。
早上沒買豆腐的村裏人時不時的也會過來買上一兩塊。
實在賣不出去的就凍成凍豆腐,等“一四七”大集的時候,王老七再到鎮上去賣掉。
“一四七”大集就是指每逢農曆帶“一四七”的日子,鎮上都有大集。
“嗯?”
叢明付了一塊錢,剛準備提著豆腐回家,卻一眼就看到一旁裝鹵水的海碗竟然有點像青花瓷。
就端起來看了看,重點是看了看底款。
當然了,這個過程中也是在用度娘搜圖進行鑒定。
給出的結果是“疑似元青花”,而且還是官窯的。
“元青花?那不是發財了嗎?”
雖然叢明對文物這塊不是很懂,但也知道元青花價值連城。
眼見叢明端著自己點豆腐的鹵水碗看個不停,王老七的老伴就有些不明所以。
“孩子,我家這鹵水碗有啥看頭啊?”
“王奶奶,我挺喜歡這碗上的花紋,要不您賣給我得了!”
如果換作是王老七,肯定大手一揮,“拿走,賣啥賣啊?”
可王老七他老伴卻精得很,知道叢明家裏非常有錢,心裏一合計就回道:
“這個碗既然你喜歡,賣你也行,不過這是我出嫁時從娘家帶來的……”
“我給您50塊錢!”
“55!”
“好,成交!”
叢明也不磨嘰,直接付了55塊錢。
王老七的老伴,喜滋滋的把碗裏的鹵水騰到了別的碗裏,又把這個碗擦洗幹淨給了叢明。
可能有人問了,一個普通的小山村,又是“鹹豐元寶寶泉當五百雕母”,又是“元青花”的,怎麽可能呢?
其實則不然,這個村子叫古橋村,自古便人傑地靈,底蘊深厚。
曆史上,一共出過兩個宰相,三個狀元。
村裏有些值錢的老物件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可惜叢明現在沒有那麽多錢,不然就可以在村裏大規模收購一番。
“爺爺,早點回去哈,我先走了!”
“行,我們就玩到5點半,還有十幾分鍾,你先回去吧!”
“嗯!王爺爺王奶奶再見、劉爺爺再見、趙爺爺再見!”
回到奶奶家,見小雞和蘑菇已經下了鍋,香味也飄散了出來,奶奶正在往灶膛裏填劈柴。
“怎麽還拿個碗回來啊?”
“我挺喜歡碗上的花紋的,就花5塊錢從王奶奶那買了回來!”
叢明並沒有顧此失彼,全都以20塊錢的價格買了下來,一共花費了140塊錢。
一來,以他48歲的心理年齡來說,非常喜歡這麽大的孩子,看著孩子們高興,他也高興。
二來,也是抱著寧可過錯不可錯過的心態,萬一還能從這些銅錢裏淘到寶貝呢?
很快,孩子們都拿著錢高高興興的跑開了。
叢明也沒著急進王老七家,拿著一大把毽子進去也不太好解釋,而且他也著急想知道那枚鹹豐元寶的背麵到底是不是“當五百”。
於是便轉身進了土地廟。
這座土地廟據說在明朝洪武年間就已經有了,村裏人都說裏麵供奉的土地爺很靈驗,以至於香火很旺。
叢明進來後,也是先給土地爺恭恭敬敬的鞠了三個躬,“土地爺爺,借您的貴寶地一用!”
然後就動手將那個鹹豐元寶銅錢從毽子上解了下來。
“耶!”
如他所願,這枚銅錢的背麵果然上邊寫著“當”,下邊寫著“五百”。
和上一世拍出1180萬天價的“鹹豐元寶寶泉當五百雕母”一模一樣。
而且品相上也不錯,沒有明顯的磨損。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叢明還用手機拍了照,再用度娘搜圖搜索了一下,結果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小心翼翼的將這枚鹹豐元寶放進了口袋,叢明又把其它銅錢也都從毽子上解了下來。
隻不過這些銅錢就很普通了,不是“康熙通寶”就是“乾隆通寶”。
康熙和乾隆在位時間都超過了60年,流傳下來的銅錢數量也極其龐大,壓根就不值錢。
但叢明也沒有什麽好失望的,畢竟一枚“鹹豐元寶寶泉當五百雕母”便能讓他做夢都笑醒。
最終,叢明將剩下的銅錢都當做供品擺在了土地爺麵前的香案上。
再鞠了三個躬後,出了土地廟進了王老七的家門。
“小明?你啥時候來的?”
叢明一進門,爺爺叢錦山就看到了。
此時,在炕頭上擺了一張方桌,四個老頭各守一邊,正在玩“三打一”。
此外就隻有王老七的老伴坐在炕梢,一邊看著16寸的黑白電視,一邊織著毛衣。
其他三個老頭叢明也都認識,除了王老七,還有禿著頭說話有些結巴的老劉頭和時不時抽下嘴角的趙老四。
“爺爺,我剛到,王爺爺好!劉爺爺好!趙爺爺好,王奶奶您也好!”
“好好好,老叢頭,你大孫子真懂事啊!”
“那是,這把你要不要?”
“我要60!”
“60不行,我大孫子來了,這把我要80!”
叢錦山氣勢如虹,抓起底牌狠狠的往桌子上一摔,結果就摔出了一張大王來。
“紅桃主,吊主!”
最終這一局另外三個老頭隻得到了20分,叢錦山涉險過關。
“哈哈,成了!給錢!”
眼見另三個老頭都給了叢錦山一塊錢,叢明就知道他們玩的是兩毛錢的,不是奶奶所說的一毛錢。
眼見叢錦山麵前的紙票和硬幣加起來肯定超過30塊,就知道他是贏家。
眼下處在冬天農閑之時,打打牌消磨消磨時間無可厚非。
看了兩局,叢明就準備買兩塊豆腐先回奶奶家。
王老七的老伴聞言就起身帶著叢明到了西屋,用塑料袋給叢明裝豆腐。
這個時候王老七家的豆腐隻賣5毛錢一塊,到叢明重生前已經漲到了3塊錢。
每天老兩口都會起大早做一板豆腐,六點鍾,王老七就準時推著小車在村裏吆喝著賣上一圈,剩下的就放在西屋,西屋不燒炕,放到晚上也餿不了。
早上沒買豆腐的村裏人時不時的也會過來買上一兩塊。
實在賣不出去的就凍成凍豆腐,等“一四七”大集的時候,王老七再到鎮上去賣掉。
“一四七”大集就是指每逢農曆帶“一四七”的日子,鎮上都有大集。
“嗯?”
叢明付了一塊錢,剛準備提著豆腐回家,卻一眼就看到一旁裝鹵水的海碗竟然有點像青花瓷。
就端起來看了看,重點是看了看底款。
當然了,這個過程中也是在用度娘搜圖進行鑒定。
給出的結果是“疑似元青花”,而且還是官窯的。
“元青花?那不是發財了嗎?”
雖然叢明對文物這塊不是很懂,但也知道元青花價值連城。
眼見叢明端著自己點豆腐的鹵水碗看個不停,王老七的老伴就有些不明所以。
“孩子,我家這鹵水碗有啥看頭啊?”
“王奶奶,我挺喜歡這碗上的花紋,要不您賣給我得了!”
如果換作是王老七,肯定大手一揮,“拿走,賣啥賣啊?”
可王老七他老伴卻精得很,知道叢明家裏非常有錢,心裏一合計就回道:
“這個碗既然你喜歡,賣你也行,不過這是我出嫁時從娘家帶來的……”
“我給您50塊錢!”
“55!”
“好,成交!”
叢明也不磨嘰,直接付了55塊錢。
王老七的老伴,喜滋滋的把碗裏的鹵水騰到了別的碗裏,又把這個碗擦洗幹淨給了叢明。
可能有人問了,一個普通的小山村,又是“鹹豐元寶寶泉當五百雕母”,又是“元青花”的,怎麽可能呢?
其實則不然,這個村子叫古橋村,自古便人傑地靈,底蘊深厚。
曆史上,一共出過兩個宰相,三個狀元。
村裏有些值錢的老物件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可惜叢明現在沒有那麽多錢,不然就可以在村裏大規模收購一番。
“爺爺,早點回去哈,我先走了!”
“行,我們就玩到5點半,還有十幾分鍾,你先回去吧!”
“嗯!王爺爺王奶奶再見、劉爺爺再見、趙爺爺再見!”
回到奶奶家,見小雞和蘑菇已經下了鍋,香味也飄散了出來,奶奶正在往灶膛裏填劈柴。
“怎麽還拿個碗回來啊?”
“我挺喜歡碗上的花紋的,就花5塊錢從王奶奶那買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