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請酒
重生:手機帶我回九七 作者:霧滿風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叢淩雲也是拿出了當校長的氣勢,幾句話就將質疑的聲音給壓了下去。
要知道,“從家譜除名”可不是輕易能說出口的,那樣一來死後就不能埋到駱駝山了,在農村這可是天大的事。
這時,就見叢錦山拉著兒子叢萬裏也來到叢淩雲的身邊,並大聲說道:
“如果我孫兒叢明明年當不了狀元,那我叢錦山和我兒子、孫子也都從家譜上除名!”
這句話說得那叫一個擲地有聲。
雖然叢錦山還不知道具體情況,但叢淩雲為了自己的大孫子居然發下了如此“毒誓”,那他這個親爺爺又豈能置身事外呢?
不管怎麽樣,哪怕真的從家譜上除名他也認了。
而且他隻有叢明這一個孫子,遇事站到前麵替娃兒擋一擋也理所應當。
眼見不但叢淩雲力挺,就連叢錦山和叢萬裏父子也似乎有恃無恐,其他人也就沒法再說什麽了。
畢竟叢淩雲是高中校長,叢萬裏還頂著雀水首富的頭銜,也不至於因為這個事就把人得罪死了。
至此,掃墓祭祖完畢,叢氏眾人便浩浩蕩蕩的下了山。
到了山下,叢明就把車鑰匙給了老爸叢萬裏,然後讓爺爺叢錦山也上車,他開三輪車回去。
因為來的時候在車上睡了一路,叢萬裏此時開車已然無礙。
原本叢錦山還擔心叢明壓力山大,但見其神色如常,也就放下心來。
上車之前,叢錦山也特意來到叢淩雲身旁,“淩雲,等下到俺家吃飯,昨天套了兩隻兔子,肥的很!”
“那好,那一會兒就去大哥家解解饞!”叢淩雲答應得很痛快。
叢淩雲和叢錦山是一個爺爺的親堂兄弟,叢淩雲家兄弟四人,而叢錦山則是獨苗一棵。
兩兄弟此前關係一直不錯,隻不過後來叢淩雲上了師專進了城,走動才少了一些。
現如今叢明一飛衝天,叢淩雲本來也打算借這次清明回鄉祭祖之機到叢錦山家裏坐坐的。
很快,桑塔納、金杯麵包車,還有其它的汽車、三輪車、摩托車、自行車便都上了路。
叢明也開著爺爺的三輪車混在車流中,速度雖然不快,但20分鍾不到也開進了爺爺家的院子。
“我靠,咋來了這麽多老娘們?”
隻見爺爺家的院子裏、堂屋裏居然有十幾個村裏的婦女。
自己的爺爺奶奶、老爸老媽也在其中。
而且幾乎人手一本雜誌在翻看著。
“這個《詩篇》的稿費挺高,小明的這首詩字數雖然不多,卻掙了327塊錢的稿費!”
此時的薛玉琴手裏拿著記錄叢明稿費的賬本,正耐心的和捧著《詩篇》的王二柱媳婦介紹叢明的稿費收入。
王二柱媳婦聽了直咋舌。
原來等叢萬裏和叢明去了駱駝山之後,薛玉琴就先把叢明的那些樣刊給自己的婆婆何淑嫻看了看,又讓她看了叢明的稿費賬本和成績單。
然後就攛掇老太太喊人過來。
老太太得知自己的大孫子竟然這麽出息了,也覺得應該顯擺顯擺。
於是就東家西家,張家李家的走了一圈兒。
這些農村婦女聽說叢錦山的孫子一個來月就掙了上萬塊錢的稿費,也都覺得稀奇,就紛紛放下活計趕了過來。
之後又你傳我我傳你的,以至於叢錦山家裏就沒斷過人。
古橋村是有文化底蘊的,所以村裏人九成九都識文斷字,眼見這麽多雜誌和報紙上都有叢明的名字,白紙黑字肯定假不了。
何況薛玉琴準備充分,還專門帶來了幾張叢明還沒去取款的稿費匯款單。
上麵清清楚楚的寫明了是哪家報社、雜誌社刊的稿,以及稿費的金額。
雖然這個年代萬元戶早就不是新鮮事了,但兩個月不到就掙了一萬多塊錢,還是很讓人羨慕嫉妒恨的。
“萬裏家的,你兒子這就算是大作家了吧?”
“你兒子掙這麽多稿費,你們兩口子還幹啥工程啊?在家享清福就行了唄!”
“那啥,我閨女今天剛好在家,長得特俊,比你家小明大三歲,女大三抱金磚啊……”
聽著各種恭維的話,薛玉琴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等叢錦山和叢萬裏回來後,也是被家裏的場景搞得懵逼不已。
當叢錦山看了叢明的成績單還有稿費賬本後,自是心中大慰。
“難怪老三早上這麽有譜,原來我大孫子真出息人啦!”
叢錦山年輕的時候當過好多年的民兵隊長,性格十分豪爽,當即就和遺傳了其豪爽性格的兒子叢萬裏說道:
“萬裏,我大孫子給咱爭了這麽大的臉,我想請村裏的老少爺們都來家喝酒!”
“爹,您是想往大了整?”
“廢話,整就往大了整!”
“行,聽您的,現在張羅的話中午不趕趟了,那咱就晚上吧,您估摸著得多少桌夠用,我去鎮上找‘一條龍’的過來!”
所謂“一條龍”,就是專門給婚喪嫁娶的人家置辦酒席的行當。
東家隻管出錢,剩下的諸如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雞鴨魚肉、酒水飲料,還有廚師、端菜的等等全都不用管,都由“一條龍”負責。
圖的就是一個省心省事。
在叢錦山掰著手指頭估算人數的時候,叢明進了院。
待叢明停好三輪車,叢萬裏便招手將其招到了身旁,把老爺子的命令進行了全文傳達。
叢明當然也是有豪爽基因的,不然就不會花一萬多塊錢給籃球隊買球鞋了。
“既然是爺爺拍板的事情,那咱就辦,而且還得辦好,這樣吧,酒席的錢我來出!”
“看把你牛的,這事兒還輪得到你花錢?”
話雖如此,但叢萬裏的心中也是有些底氣不足,因為他的身上並沒有帶多少錢。
想的是到了新風鎮找朋友先借點。
“萬裏,小明,我估摸著怎麽著也得三十桌,搞好了三十五桌也有可能!”
十人一桌,也就是三百至三百五十人,畢竟今天是清明,村裏的人多。
“行,那您就在村裏喊一圈兒吧,我和小明去鎮上!”
“那你們去吧,老婆子,快去給萬裏拿錢!”
要知道,“從家譜除名”可不是輕易能說出口的,那樣一來死後就不能埋到駱駝山了,在農村這可是天大的事。
這時,就見叢錦山拉著兒子叢萬裏也來到叢淩雲的身邊,並大聲說道:
“如果我孫兒叢明明年當不了狀元,那我叢錦山和我兒子、孫子也都從家譜上除名!”
這句話說得那叫一個擲地有聲。
雖然叢錦山還不知道具體情況,但叢淩雲為了自己的大孫子居然發下了如此“毒誓”,那他這個親爺爺又豈能置身事外呢?
不管怎麽樣,哪怕真的從家譜上除名他也認了。
而且他隻有叢明這一個孫子,遇事站到前麵替娃兒擋一擋也理所應當。
眼見不但叢淩雲力挺,就連叢錦山和叢萬裏父子也似乎有恃無恐,其他人也就沒法再說什麽了。
畢竟叢淩雲是高中校長,叢萬裏還頂著雀水首富的頭銜,也不至於因為這個事就把人得罪死了。
至此,掃墓祭祖完畢,叢氏眾人便浩浩蕩蕩的下了山。
到了山下,叢明就把車鑰匙給了老爸叢萬裏,然後讓爺爺叢錦山也上車,他開三輪車回去。
因為來的時候在車上睡了一路,叢萬裏此時開車已然無礙。
原本叢錦山還擔心叢明壓力山大,但見其神色如常,也就放下心來。
上車之前,叢錦山也特意來到叢淩雲身旁,“淩雲,等下到俺家吃飯,昨天套了兩隻兔子,肥的很!”
“那好,那一會兒就去大哥家解解饞!”叢淩雲答應得很痛快。
叢淩雲和叢錦山是一個爺爺的親堂兄弟,叢淩雲家兄弟四人,而叢錦山則是獨苗一棵。
兩兄弟此前關係一直不錯,隻不過後來叢淩雲上了師專進了城,走動才少了一些。
現如今叢明一飛衝天,叢淩雲本來也打算借這次清明回鄉祭祖之機到叢錦山家裏坐坐的。
很快,桑塔納、金杯麵包車,還有其它的汽車、三輪車、摩托車、自行車便都上了路。
叢明也開著爺爺的三輪車混在車流中,速度雖然不快,但20分鍾不到也開進了爺爺家的院子。
“我靠,咋來了這麽多老娘們?”
隻見爺爺家的院子裏、堂屋裏居然有十幾個村裏的婦女。
自己的爺爺奶奶、老爸老媽也在其中。
而且幾乎人手一本雜誌在翻看著。
“這個《詩篇》的稿費挺高,小明的這首詩字數雖然不多,卻掙了327塊錢的稿費!”
此時的薛玉琴手裏拿著記錄叢明稿費的賬本,正耐心的和捧著《詩篇》的王二柱媳婦介紹叢明的稿費收入。
王二柱媳婦聽了直咋舌。
原來等叢萬裏和叢明去了駱駝山之後,薛玉琴就先把叢明的那些樣刊給自己的婆婆何淑嫻看了看,又讓她看了叢明的稿費賬本和成績單。
然後就攛掇老太太喊人過來。
老太太得知自己的大孫子竟然這麽出息了,也覺得應該顯擺顯擺。
於是就東家西家,張家李家的走了一圈兒。
這些農村婦女聽說叢錦山的孫子一個來月就掙了上萬塊錢的稿費,也都覺得稀奇,就紛紛放下活計趕了過來。
之後又你傳我我傳你的,以至於叢錦山家裏就沒斷過人。
古橋村是有文化底蘊的,所以村裏人九成九都識文斷字,眼見這麽多雜誌和報紙上都有叢明的名字,白紙黑字肯定假不了。
何況薛玉琴準備充分,還專門帶來了幾張叢明還沒去取款的稿費匯款單。
上麵清清楚楚的寫明了是哪家報社、雜誌社刊的稿,以及稿費的金額。
雖然這個年代萬元戶早就不是新鮮事了,但兩個月不到就掙了一萬多塊錢,還是很讓人羨慕嫉妒恨的。
“萬裏家的,你兒子這就算是大作家了吧?”
“你兒子掙這麽多稿費,你們兩口子還幹啥工程啊?在家享清福就行了唄!”
“那啥,我閨女今天剛好在家,長得特俊,比你家小明大三歲,女大三抱金磚啊……”
聽著各種恭維的話,薛玉琴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等叢錦山和叢萬裏回來後,也是被家裏的場景搞得懵逼不已。
當叢錦山看了叢明的成績單還有稿費賬本後,自是心中大慰。
“難怪老三早上這麽有譜,原來我大孫子真出息人啦!”
叢錦山年輕的時候當過好多年的民兵隊長,性格十分豪爽,當即就和遺傳了其豪爽性格的兒子叢萬裏說道:
“萬裏,我大孫子給咱爭了這麽大的臉,我想請村裏的老少爺們都來家喝酒!”
“爹,您是想往大了整?”
“廢話,整就往大了整!”
“行,聽您的,現在張羅的話中午不趕趟了,那咱就晚上吧,您估摸著得多少桌夠用,我去鎮上找‘一條龍’的過來!”
所謂“一條龍”,就是專門給婚喪嫁娶的人家置辦酒席的行當。
東家隻管出錢,剩下的諸如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雞鴨魚肉、酒水飲料,還有廚師、端菜的等等全都不用管,都由“一條龍”負責。
圖的就是一個省心省事。
在叢錦山掰著手指頭估算人數的時候,叢明進了院。
待叢明停好三輪車,叢萬裏便招手將其招到了身旁,把老爺子的命令進行了全文傳達。
叢明當然也是有豪爽基因的,不然就不會花一萬多塊錢給籃球隊買球鞋了。
“既然是爺爺拍板的事情,那咱就辦,而且還得辦好,這樣吧,酒席的錢我來出!”
“看把你牛的,這事兒還輪得到你花錢?”
話雖如此,但叢萬裏的心中也是有些底氣不足,因為他的身上並沒有帶多少錢。
想的是到了新風鎮找朋友先借點。
“萬裏,小明,我估摸著怎麽著也得三十桌,搞好了三十五桌也有可能!”
十人一桌,也就是三百至三百五十人,畢竟今天是清明,村裏的人多。
“行,那您就在村裏喊一圈兒吧,我和小明去鎮上!”
“那你們去吧,老婆子,快去給萬裏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