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首輔家的萬人迷小福寶[29]
刺激!偽裝小可憐被病嬌偏執愛了 作者:月亮汽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甚至於,栗央都沒有再動用“許願”的能力。
那些欺軟怕硬、拜高踩低的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報應。
……
栗央沒有在清田縣久待。
這裏於他、於原身而言,本就沒有什麽好的回憶,也沒有特殊羈絆,無甚好留。
他隨同顧宴植一起回了京城。
栗央也樂得自在。
因為如今,他在清田縣的福星名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讓他出門也備受矚目,有些不便。
而京城就不一樣了,潛龍臥虎,他一個小小福星……也還是很紮眼。
但好在沒人知道。
在京城,栗央幾乎過上了一種與世隔絕的高人生活。
他原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但忽然,栗央偶然發現,自己若是行善舉,做善事,體內便會增添一股充沛的……靈力?
栗央也不知該如何形容這股陌生的力量。
能夠讓他感到溫暖、身心被治愈,也能增強他的體魄與靈魂。
這是天賜的力量。
是老天賦予他的,除福星體質以外的……另一個天賦。
栗央想了想,雖然不知有何用處,但既然這是上天賦予的,那一定有它的道理。
於是栗央開始勤出門,勤做善事,而體內的“靈力”也就愈發充裕。
當然,除了這個益處,栗央還得了個附加的好處——
那便是,京城中,他的美名開始家喻戶曉。
眾人漸漸都知道了“行走的小神仙”栗央這個名號與名字。
顧宴植則是一直都知道。
還會帶他、幫他一起做善事,行善舉。
受栗央饋贈的百姓們開始自願為他祈福,甚至有人發起募捐造了一間小廟。
這是好心,但卻稍稍有些壞事。
因為新登基的三皇子,盡管秉性溫厚,但卻極介意這種神鬼之事,尤其還有百姓崇拜。
他們不知天子為何人,竟崇拜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民,以及吹捧當朝首輔。
這種事情,即便再溫厚仁愛的統治者,也絕對無法忍受。
顧宴植直覺敏銳,比栗央更先意識到這一點。
他當然可以勸栗央避其鋒芒,不要再拋頭露麵,做這些“危險”的事情。
但是,他喜歡的人,為什麽要因為別人的喜好,而改變自己的意願?
顧宴植根本沒動過一點,讓栗央改變的念頭。
所以他思索了幾日。
決定向三皇子,也即如今的新帝表達解官的意願。
新帝聞言大驚,再三挽留,但顧宴植去意已決。
新帝最終還是愛才之心占了上風。
他重重歎一口氣,溫和開口:“顧愛卿可是擔心民間風傳之事影響你我君臣之情?”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朕不會因那等事猜忌於你,朕著實欣賞顧愛卿的能力。”
顧宴植微微抿了抿唇。
“皇上,恕臣直言,臣隻願心上人永遠擁有自由。”
換言之,其他的他都不在意。
在意的隻是栗央一人。
栗央想做什麽,要做什麽,他不會幹涉,隻會支持,陪伴,伸以援手。
而猝不及防聽到他這驚世駭俗言論的新帝,整個人都是難以掩飾的震驚。
等等。
堂堂一國首輔在說什麽?
心上人?在哪呢?
不會是民間供奉的那所謂“小神仙”吧?那不是個少年嗎?
新帝感到自己的三觀受到了嚴重的衝擊。
他啞口無言半晌,試圖說點什麽,但張了張口,竟發現自己什麽也說不出來。
挽留是徹底無法說出口了。
難不成,祝福?
最後,新帝眼神複雜地目送顧宴植離開,什麽也沒說。
但這已然算是默許,顧宴植辭官離開。
或許,也好。
雖然沒了顧宴植這一大助力,但這也是有好處的,方便他在朝中培養自己的勢力與心腹。
隻是,新帝還是為首輔大人竟心悅一民間少年而大為震驚。
這震驚,新帝一月時間都未能緩過來。
很快,顧宴植便帶著栗央收拾好行李家當,離開了京城。
畢竟京城的善事都做得差不多了,該去其他的地方,看看其他的風景了。
對此決定,栗央自然是樂意的,能到處去玩,誰能不喜歡、不高興呢?
尤其還有顧宴植陪同,栗央便更愉快了,周身始終彌漫著快樂如籠中放出的小鳥的氣息。
他們走遍了江河山川,大城小縣,足跡遍布江山各處。
漸漸的,不止皇城百姓,各地百姓都知道了“栗央”其人。
栗央“小神仙”的名號也就越來越響亮。
並且每個見到栗央的人,都知道——
無論何時,這個漂亮到不似凡人的少年身邊,總會隨同一位高大俊美又沉默寡言的黑衣男子。
他看向少年“小神仙”的眼睛裏,仿佛充滿了無限愛意。
這被傳成了一段別樣的佳話。
和往常的才子佳人不同,這段佳話,別具一格,好似透出綿長情意與徹骨溫柔。
新帝在皇城裏,既是無奈好笑,又有些小小的鬱悶。
自己才是這江山的統治者,民間卻極度推崇那“小神仙”。
若不是他明察秋毫,知曉栗央與顧宴植兩人一直向百姓們傳達出“如今的君主是天賜明主”這種信念……
他恐怕也難以壓製自己的猜忌與嫉妒之心。
權力真是容易讓人迷失自己。
而顧宴植無疑是明智的。
他清楚日後的發展,清楚人性,於是第一時間便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
還宣揚這種觀點,將他和他們綁在同一條船上,讓他不會輕易動他與那少年。
首輔啊首輔。
新帝看著窗外梅枝,入冬了,他不禁生出一句感慨。
“那般冷靜理智之人,墜入愛河,竟也是如此……”
不冷靜、不理智,卻又動用一切來護心上人周全。
著實可怕。
他可不能沾染“愛”這種玩意。
新帝搖搖頭,儒雅的眼底滿是漠然。
他想,他畢生也無法理解首輔的這種情感,但另一方麵,他也永遠不可能遇見一個如少年那樣的人。
他其實有特意去遠遠看一眼那所謂的“小神仙”,栗央。
確實是一妙人,唇紅齒白,顧盼生輝,仿佛不染凡間俗塵。
令人過目難忘。
那些欺軟怕硬、拜高踩低的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報應。
……
栗央沒有在清田縣久待。
這裏於他、於原身而言,本就沒有什麽好的回憶,也沒有特殊羈絆,無甚好留。
他隨同顧宴植一起回了京城。
栗央也樂得自在。
因為如今,他在清田縣的福星名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讓他出門也備受矚目,有些不便。
而京城就不一樣了,潛龍臥虎,他一個小小福星……也還是很紮眼。
但好在沒人知道。
在京城,栗央幾乎過上了一種與世隔絕的高人生活。
他原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但忽然,栗央偶然發現,自己若是行善舉,做善事,體內便會增添一股充沛的……靈力?
栗央也不知該如何形容這股陌生的力量。
能夠讓他感到溫暖、身心被治愈,也能增強他的體魄與靈魂。
這是天賜的力量。
是老天賦予他的,除福星體質以外的……另一個天賦。
栗央想了想,雖然不知有何用處,但既然這是上天賦予的,那一定有它的道理。
於是栗央開始勤出門,勤做善事,而體內的“靈力”也就愈發充裕。
當然,除了這個益處,栗央還得了個附加的好處——
那便是,京城中,他的美名開始家喻戶曉。
眾人漸漸都知道了“行走的小神仙”栗央這個名號與名字。
顧宴植則是一直都知道。
還會帶他、幫他一起做善事,行善舉。
受栗央饋贈的百姓們開始自願為他祈福,甚至有人發起募捐造了一間小廟。
這是好心,但卻稍稍有些壞事。
因為新登基的三皇子,盡管秉性溫厚,但卻極介意這種神鬼之事,尤其還有百姓崇拜。
他們不知天子為何人,竟崇拜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民,以及吹捧當朝首輔。
這種事情,即便再溫厚仁愛的統治者,也絕對無法忍受。
顧宴植直覺敏銳,比栗央更先意識到這一點。
他當然可以勸栗央避其鋒芒,不要再拋頭露麵,做這些“危險”的事情。
但是,他喜歡的人,為什麽要因為別人的喜好,而改變自己的意願?
顧宴植根本沒動過一點,讓栗央改變的念頭。
所以他思索了幾日。
決定向三皇子,也即如今的新帝表達解官的意願。
新帝聞言大驚,再三挽留,但顧宴植去意已決。
新帝最終還是愛才之心占了上風。
他重重歎一口氣,溫和開口:“顧愛卿可是擔心民間風傳之事影響你我君臣之情?”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朕不會因那等事猜忌於你,朕著實欣賞顧愛卿的能力。”
顧宴植微微抿了抿唇。
“皇上,恕臣直言,臣隻願心上人永遠擁有自由。”
換言之,其他的他都不在意。
在意的隻是栗央一人。
栗央想做什麽,要做什麽,他不會幹涉,隻會支持,陪伴,伸以援手。
而猝不及防聽到他這驚世駭俗言論的新帝,整個人都是難以掩飾的震驚。
等等。
堂堂一國首輔在說什麽?
心上人?在哪呢?
不會是民間供奉的那所謂“小神仙”吧?那不是個少年嗎?
新帝感到自己的三觀受到了嚴重的衝擊。
他啞口無言半晌,試圖說點什麽,但張了張口,竟發現自己什麽也說不出來。
挽留是徹底無法說出口了。
難不成,祝福?
最後,新帝眼神複雜地目送顧宴植離開,什麽也沒說。
但這已然算是默許,顧宴植辭官離開。
或許,也好。
雖然沒了顧宴植這一大助力,但這也是有好處的,方便他在朝中培養自己的勢力與心腹。
隻是,新帝還是為首輔大人竟心悅一民間少年而大為震驚。
這震驚,新帝一月時間都未能緩過來。
很快,顧宴植便帶著栗央收拾好行李家當,離開了京城。
畢竟京城的善事都做得差不多了,該去其他的地方,看看其他的風景了。
對此決定,栗央自然是樂意的,能到處去玩,誰能不喜歡、不高興呢?
尤其還有顧宴植陪同,栗央便更愉快了,周身始終彌漫著快樂如籠中放出的小鳥的氣息。
他們走遍了江河山川,大城小縣,足跡遍布江山各處。
漸漸的,不止皇城百姓,各地百姓都知道了“栗央”其人。
栗央“小神仙”的名號也就越來越響亮。
並且每個見到栗央的人,都知道——
無論何時,這個漂亮到不似凡人的少年身邊,總會隨同一位高大俊美又沉默寡言的黑衣男子。
他看向少年“小神仙”的眼睛裏,仿佛充滿了無限愛意。
這被傳成了一段別樣的佳話。
和往常的才子佳人不同,這段佳話,別具一格,好似透出綿長情意與徹骨溫柔。
新帝在皇城裏,既是無奈好笑,又有些小小的鬱悶。
自己才是這江山的統治者,民間卻極度推崇那“小神仙”。
若不是他明察秋毫,知曉栗央與顧宴植兩人一直向百姓們傳達出“如今的君主是天賜明主”這種信念……
他恐怕也難以壓製自己的猜忌與嫉妒之心。
權力真是容易讓人迷失自己。
而顧宴植無疑是明智的。
他清楚日後的發展,清楚人性,於是第一時間便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
還宣揚這種觀點,將他和他們綁在同一條船上,讓他不會輕易動他與那少年。
首輔啊首輔。
新帝看著窗外梅枝,入冬了,他不禁生出一句感慨。
“那般冷靜理智之人,墜入愛河,竟也是如此……”
不冷靜、不理智,卻又動用一切來護心上人周全。
著實可怕。
他可不能沾染“愛”這種玩意。
新帝搖搖頭,儒雅的眼底滿是漠然。
他想,他畢生也無法理解首輔的這種情感,但另一方麵,他也永遠不可能遇見一個如少年那樣的人。
他其實有特意去遠遠看一眼那所謂的“小神仙”,栗央。
確實是一妙人,唇紅齒白,顧盼生輝,仿佛不染凡間俗塵。
令人過目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