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執杯仰頭一倒,左手登即崩出一掌,沉如磨盤,卻被少主拈盞以腕擋開,頃刻又奔契丹人麵部撞去。
契丹人轉頭躲開同時揚起右手去蓋少主額頭,而其左手倏忽去掀桌要擋少主右拳,少主右掌一沉,五十斤重的梨木紮根一般,看得十位大護法驚呆了,因為少主隻單手接他兩手,如影無形。
忽的後翻身,契丹人俯身即單膝著地,忍著胸口陣痛笑道:“玩夠了,咱們見見真章吧。”
十一把夏國刀,錚亮如窗外春光,齊齊對準窗下飲酒的藺彥,一主三少,如初形容。
藺彥笑道:“別看雲海郎君傻不拉幾的,這次他要滅關中第一幫,誰也救不了,你們,沒資格跟他叫板,向你們的玄帳大王請示,多派些高手來吧,嗨,都不夠人家等閑幫吃的。”
契丹人狠道:“會的,不過今日閣下多慮了,憑你一人,又奈我何?藺彥!亮出你的歸藏刀吧!”
藺彥卻抬眉一笑,聳肩道:“不好意思我沒刀,你們的夏國刀是好刀,不過我不喜歡買,我喜歡,奪。”
說罷他就回頭吩咐道:“主子今天高興,待會你們一人一把,剩下的都帶回家,對了,別讓隔壁五個跟屁蟲搶了。”
飛身鑽去,如龍乘雲,以袖劈砸,竟可對抗夏國利刃。
契丹人驚道:“他的身體,怎麽跟精鋼一樣?難道他的袖子藏著刀?”
目不及瞬,三位大護法手裏的夏國寶刀已被白衣少年擺在了桌上。
“四把,五把,六把。”
中間少年擺刀數著,另外兩個接刀。
但見少主臂展如陀螺,卻比夏國刀還要鋒利,頃刻又斃掉三位玄衣。
契丹人揮刀之剛猛迅疾,已是九部玄帳一流高手,卻刀刀落空,見那少主身法如線如織,不覺寒意掠心,十大護法已經全部倒地。
契丹人竟飛身朝少年劈來,“帶上你們一起上路,本使也不寂寞!”
卻迎窗一聲哀嚎,寶劍掉落,就被一白衣俯身接住,其餘二位一動未動。
原是窗外飛進兩把匕首,一把打掉夏國刀,一把正中契丹人的心窩,屋內卻清靜了。
窗台斜坐的少年咧嘴一笑,“二叔,你不給雲海郎君留幾把?””
藺彥也不理他,看看周圍屍首,就連喝了三盞酒,“刀都沒見血吧?見血了就給隔壁五魁送去。”
一白衣回道:“主子,這把見血了,真可惜。”
藺彥指了指窗台,“你,將這把見血的刀送到船上去,我要惡心惡心他。”
少年笑道:“二叔,這我可不敢。”
藺彥忽一睜眼,嚇得少年捉刀就飛,“雲海郎君,二叔他要惡心你……”
隔壁屋內,十多位等閑弟子圍著幹瞪眼的五魁一聲不作,憋得東魁霍飛羽氣道:“知道他本事大,可我真想跟他試試!”
褚昭義嗤鼻道:“去吧,再不去,他就走了。”
霍飛羽撇了撇嘴,“總有一天,雲海郎君要跟他幹上一場!”
褚昭義喝了口茶,“好了,都去準備吧,人家歸藏門的任務完成一半了,明天就看咱們的了!”
殺氣瞬時籠罩了褚昭義的眉眼,聽得四魁挺胸危坐,就等著明日滅掉黃河第一水幫。
此刻,二十裏外的清水河岸,正立著一個男子。
一身華麗的天下樂暈錦長袍,包裹的是能與渭河同千古的雄姿。
生於斯長於斯,渭河的每一片碧水,都能蕩漾在他包舉宇內的胸懷裏。
但現在,他卻背對著煙波浩渺的渭水,笑望著麵前的八間草堂。
堂舍,背山環水,曾經卻是一片無人問津的荒灘,如今堂舍被籬笆圍起,別賦清逸景致。
但見青天白雲之下,自在的翔鳥,或和鳴於翠竹垂柳間,或停憩於卵石花徑上。
數方大理石桌鑲嵌在鬆竹幽林,仿佛等待著朋故的到來。
三十五歲,人生正盛之年,雖官拜參知政事,卻是名副其實的大宋並肩宰相。
春風得意,國士無雙,寇準歸鄉了。
據說有位道人看過寇準父親的氣象,驚歎道:“君之子女宮光潤豐厚,令郎必為大才,敢問尊姓大名?”
“寇湘。”
“嗬嗬,天機不可泄露。”
寇湘忙追問,“敢問先生大名?”
“貧道張蒼露,日後定會見麵。”
如今,大宋最為春風得意之人,莫過於寇準。
春風得意,得意的還有此刻的萬丈朝陽,朝陽是極其鍾愛地傾灑他的身軀。
春風得意,得意的還有此刻的侍妾風墨,風墨是極其仰慕地佇望他的背影。
回眸看眼風墨,風墨微微一笑,水邊嬌花,登時黯然失色。
閉著眼睛,他就笑道:“嗯!寇某聞出了一股濃濃的味道,風墨,你猜什麽味道。”
身後剛下馬車的風墨,嫣然一笑,柔聲道:“相公所聞,非出於嗅,乃出於心。”
寇準當即開眼,笑著讀起門前對聯,道:“好向上天辭富貴,卻來平地作神仙。”
如龍吟鳳噦,聽得風墨靈眸轉波,道:“相公所聞,該是清高之味。”
寇準朗朗一笑,“哈哈,知我者,風墨也。”
風墨欠身,又朝對聯看了看。
寇準捋胡道:“‘天子呼來不上船’,李青蓮說得好不驕傲,可他心裏卻太想上船啦!而這草堂裏的農夫,卻是‘天子迎門不來見’,可他是真不願意見呐!當今天下,如此真人,恐怕唯有他魏仲先。”
敬仰之情,油然純然,可他忽然指著門聯笑道:“你看他寫的這幅對聯,可是故意引我上鉤的?哈哈,可我偏偏不上他的當!”
風墨笑道:“魏先生德氣粹然,跟相公一樣,都是當今國士,無論出世入世,都超邁豪正。”
寇準捋胡一笑,看著眼前幽謐清絕的景色,情不自禁為草堂主人作詩一首,道:
“人間名利走塵埃,惟子高閑晦盛才。
欹枕夜風喧薜荔,閉門春雨長莓苔。
詩題遠岫經年得,僧戀幽軒繼日來。
卻恐明君徵隱逸,溪雲誰得共徘徊。”
作罷,堂內也悠悠回道:“‘身適忘四支,心適忘是非。既適又忘適,不知吾是誰。’”
聽他引用同鄉白居易的詩,寇準朗朗大笑,道:“白鄉黨乃一大孝子,準一生敬仰!然此間詩意卻是老氣橫秋,甚是無可奈何!但準,誌正伸,謀正展,不可同日而語,準也不屑置辯,仲兄!還不請我進去喝壇酒嘛!”
堂內清笑道:“汝正飛龍在天,可今日某家卻一滴酒都沒有。”
寇準道:“沒有酒?那我還來個什麽勁,風墨!咱們走,回家去,這人也太小氣了,走走走,不玩了……”
寇準真的拉著風墨要走,可門前已立著一人。
白衣窄褲,赤腳捋袖笑道:“原本今日無酒,你來了,便可有酒。”
寇準看眼風墨,回頭又笑道:“哦?兄此言何意?”
魏先生道:“進來便知。”
瞟一眼旁邊停著的寶駿馬車,寇準未動步子,道:“還有何人?”
魏先生隻是微笑,可寇準卻狐疑道:“如此良駒,非富即貴,難道仲兄也有殿墀之意?”
魏先生略略一笑,回了草堂。
走過十多米的小徑,拐彎便見梅林東堂之內,端坐著一位年輕俊美的公子,身旁立著一位道童。
風墨一愣,“門主……”
門主的身影,風墨再熟悉不過,心道:“原來魏先生說的是門主,莫非有大事將生。”
看眼門主她就去幫道童烹茶。
寇準瞄了一眼魏先生,不屑道:“我不說專門找你喝酒的嘛,他是誰呀?”
魏先生笑答:“有酒之人啊,來,你們坐,我再忙一會。”
寇準不樂,甩袖子瞪了一眼去收拾水溝的魏先生,看得風墨咬唇盯著門主,而門主好似沒看見她。
寇準跟那門主對上一眼,四目皆笑,一雙如炬卻冷,一雙如水尤清。
魏先生知寇準不快,回眼門主就笑道:“麵折廷爭,大宋魏征,他除了沒打過皇帝,其它的都幹了,當朝真宰相也。”
語氣和如春風,神色澄似山雲,魏先生挖著水溝裏的活泥,一如剛才的模樣,好似草堂裏根本沒人來過。
眾人都暗笑,卻未露出形容,寇準抬手冷道:“哎?不可如此說,呂相才是真宰相。”
門主素知寇準高傲耿直,卻也作揖拜道:“寇相風采,實乃廟堂之榮,社稷之福,江湖盡人稱頌,今日得見,晚輩三生幸甚。”
但見那寇準額如滿月,麵若金銅,眉骨神秀,風節剛正。
觀海龍目透著經綸偉氣,卻隱著廟堂之憂。七尺長軀,擔著柱石國任,恰逢著人主暮年。
渾圓厚背,烏亮濃發,足使錦衣暗淡失色。修長臂膀,溫軟手指,可讓清風過而留戀。
風墨一直盯著門主,不覺兩腮通紅,唯盼著相公不要怠慢門主。
寇準揮袖便坐,看著魏先生淡淡一笑,威嚴陡生,道:“敢拂天子之召者,古今屈指可數,仲兄平交王侯,乃人中龍鳳,如此海內無雙的大雅之士,卻請進一位端坐此處飲茶的白麵書生,此人究是何人?還有!你說的酒呢?”
魏先生渾不在意他說的浮名,邊挖泥培著蘭花邊回道:“我這裏不是你的東京政事堂,說話小點聲,不知道的,還以為我犯了大宋律法了呢。”
風墨捂嘴一笑,寇準卻瞅著道童,因為他仰脖子朝天大笑著。
靜雅如水,門主拜道:“今日之行,晚輩特為相公送來三壇酒,並邀明日渭河上,觀看一場戰事。”
風墨用繡帕遞過來一個高麗青瓷杯,寇準看眼杏綠明亮的湯色,吹了一口,嗤鼻道:“戰事?嗬,誰跟誰打啊?給我送酒?”
想著大宋軍政皆由己出,他卻紅口白牙說得如臨疆場,寇準頓感滑稽,笑道:“你家主子是誰?你是怎麽結識老魏的?”
看他們喝茶都用自己的杯子,魏先生就把手放在清澈的流水裏劃了劃,笑道:“你們啊非貴即富,嫌棄咱們村野山夫不幹淨,豈知臥於石泉下,曲項以口飲之,最幹淨不過。”
契丹人轉頭躲開同時揚起右手去蓋少主額頭,而其左手倏忽去掀桌要擋少主右拳,少主右掌一沉,五十斤重的梨木紮根一般,看得十位大護法驚呆了,因為少主隻單手接他兩手,如影無形。
忽的後翻身,契丹人俯身即單膝著地,忍著胸口陣痛笑道:“玩夠了,咱們見見真章吧。”
十一把夏國刀,錚亮如窗外春光,齊齊對準窗下飲酒的藺彥,一主三少,如初形容。
藺彥笑道:“別看雲海郎君傻不拉幾的,這次他要滅關中第一幫,誰也救不了,你們,沒資格跟他叫板,向你們的玄帳大王請示,多派些高手來吧,嗨,都不夠人家等閑幫吃的。”
契丹人狠道:“會的,不過今日閣下多慮了,憑你一人,又奈我何?藺彥!亮出你的歸藏刀吧!”
藺彥卻抬眉一笑,聳肩道:“不好意思我沒刀,你們的夏國刀是好刀,不過我不喜歡買,我喜歡,奪。”
說罷他就回頭吩咐道:“主子今天高興,待會你們一人一把,剩下的都帶回家,對了,別讓隔壁五個跟屁蟲搶了。”
飛身鑽去,如龍乘雲,以袖劈砸,竟可對抗夏國利刃。
契丹人驚道:“他的身體,怎麽跟精鋼一樣?難道他的袖子藏著刀?”
目不及瞬,三位大護法手裏的夏國寶刀已被白衣少年擺在了桌上。
“四把,五把,六把。”
中間少年擺刀數著,另外兩個接刀。
但見少主臂展如陀螺,卻比夏國刀還要鋒利,頃刻又斃掉三位玄衣。
契丹人揮刀之剛猛迅疾,已是九部玄帳一流高手,卻刀刀落空,見那少主身法如線如織,不覺寒意掠心,十大護法已經全部倒地。
契丹人竟飛身朝少年劈來,“帶上你們一起上路,本使也不寂寞!”
卻迎窗一聲哀嚎,寶劍掉落,就被一白衣俯身接住,其餘二位一動未動。
原是窗外飛進兩把匕首,一把打掉夏國刀,一把正中契丹人的心窩,屋內卻清靜了。
窗台斜坐的少年咧嘴一笑,“二叔,你不給雲海郎君留幾把?””
藺彥也不理他,看看周圍屍首,就連喝了三盞酒,“刀都沒見血吧?見血了就給隔壁五魁送去。”
一白衣回道:“主子,這把見血了,真可惜。”
藺彥指了指窗台,“你,將這把見血的刀送到船上去,我要惡心惡心他。”
少年笑道:“二叔,這我可不敢。”
藺彥忽一睜眼,嚇得少年捉刀就飛,“雲海郎君,二叔他要惡心你……”
隔壁屋內,十多位等閑弟子圍著幹瞪眼的五魁一聲不作,憋得東魁霍飛羽氣道:“知道他本事大,可我真想跟他試試!”
褚昭義嗤鼻道:“去吧,再不去,他就走了。”
霍飛羽撇了撇嘴,“總有一天,雲海郎君要跟他幹上一場!”
褚昭義喝了口茶,“好了,都去準備吧,人家歸藏門的任務完成一半了,明天就看咱們的了!”
殺氣瞬時籠罩了褚昭義的眉眼,聽得四魁挺胸危坐,就等著明日滅掉黃河第一水幫。
此刻,二十裏外的清水河岸,正立著一個男子。
一身華麗的天下樂暈錦長袍,包裹的是能與渭河同千古的雄姿。
生於斯長於斯,渭河的每一片碧水,都能蕩漾在他包舉宇內的胸懷裏。
但現在,他卻背對著煙波浩渺的渭水,笑望著麵前的八間草堂。
堂舍,背山環水,曾經卻是一片無人問津的荒灘,如今堂舍被籬笆圍起,別賦清逸景致。
但見青天白雲之下,自在的翔鳥,或和鳴於翠竹垂柳間,或停憩於卵石花徑上。
數方大理石桌鑲嵌在鬆竹幽林,仿佛等待著朋故的到來。
三十五歲,人生正盛之年,雖官拜參知政事,卻是名副其實的大宋並肩宰相。
春風得意,國士無雙,寇準歸鄉了。
據說有位道人看過寇準父親的氣象,驚歎道:“君之子女宮光潤豐厚,令郎必為大才,敢問尊姓大名?”
“寇湘。”
“嗬嗬,天機不可泄露。”
寇湘忙追問,“敢問先生大名?”
“貧道張蒼露,日後定會見麵。”
如今,大宋最為春風得意之人,莫過於寇準。
春風得意,得意的還有此刻的萬丈朝陽,朝陽是極其鍾愛地傾灑他的身軀。
春風得意,得意的還有此刻的侍妾風墨,風墨是極其仰慕地佇望他的背影。
回眸看眼風墨,風墨微微一笑,水邊嬌花,登時黯然失色。
閉著眼睛,他就笑道:“嗯!寇某聞出了一股濃濃的味道,風墨,你猜什麽味道。”
身後剛下馬車的風墨,嫣然一笑,柔聲道:“相公所聞,非出於嗅,乃出於心。”
寇準當即開眼,笑著讀起門前對聯,道:“好向上天辭富貴,卻來平地作神仙。”
如龍吟鳳噦,聽得風墨靈眸轉波,道:“相公所聞,該是清高之味。”
寇準朗朗一笑,“哈哈,知我者,風墨也。”
風墨欠身,又朝對聯看了看。
寇準捋胡道:“‘天子呼來不上船’,李青蓮說得好不驕傲,可他心裏卻太想上船啦!而這草堂裏的農夫,卻是‘天子迎門不來見’,可他是真不願意見呐!當今天下,如此真人,恐怕唯有他魏仲先。”
敬仰之情,油然純然,可他忽然指著門聯笑道:“你看他寫的這幅對聯,可是故意引我上鉤的?哈哈,可我偏偏不上他的當!”
風墨笑道:“魏先生德氣粹然,跟相公一樣,都是當今國士,無論出世入世,都超邁豪正。”
寇準捋胡一笑,看著眼前幽謐清絕的景色,情不自禁為草堂主人作詩一首,道:
“人間名利走塵埃,惟子高閑晦盛才。
欹枕夜風喧薜荔,閉門春雨長莓苔。
詩題遠岫經年得,僧戀幽軒繼日來。
卻恐明君徵隱逸,溪雲誰得共徘徊。”
作罷,堂內也悠悠回道:“‘身適忘四支,心適忘是非。既適又忘適,不知吾是誰。’”
聽他引用同鄉白居易的詩,寇準朗朗大笑,道:“白鄉黨乃一大孝子,準一生敬仰!然此間詩意卻是老氣橫秋,甚是無可奈何!但準,誌正伸,謀正展,不可同日而語,準也不屑置辯,仲兄!還不請我進去喝壇酒嘛!”
堂內清笑道:“汝正飛龍在天,可今日某家卻一滴酒都沒有。”
寇準道:“沒有酒?那我還來個什麽勁,風墨!咱們走,回家去,這人也太小氣了,走走走,不玩了……”
寇準真的拉著風墨要走,可門前已立著一人。
白衣窄褲,赤腳捋袖笑道:“原本今日無酒,你來了,便可有酒。”
寇準看眼風墨,回頭又笑道:“哦?兄此言何意?”
魏先生道:“進來便知。”
瞟一眼旁邊停著的寶駿馬車,寇準未動步子,道:“還有何人?”
魏先生隻是微笑,可寇準卻狐疑道:“如此良駒,非富即貴,難道仲兄也有殿墀之意?”
魏先生略略一笑,回了草堂。
走過十多米的小徑,拐彎便見梅林東堂之內,端坐著一位年輕俊美的公子,身旁立著一位道童。
風墨一愣,“門主……”
門主的身影,風墨再熟悉不過,心道:“原來魏先生說的是門主,莫非有大事將生。”
看眼門主她就去幫道童烹茶。
寇準瞄了一眼魏先生,不屑道:“我不說專門找你喝酒的嘛,他是誰呀?”
魏先生笑答:“有酒之人啊,來,你們坐,我再忙一會。”
寇準不樂,甩袖子瞪了一眼去收拾水溝的魏先生,看得風墨咬唇盯著門主,而門主好似沒看見她。
寇準跟那門主對上一眼,四目皆笑,一雙如炬卻冷,一雙如水尤清。
魏先生知寇準不快,回眼門主就笑道:“麵折廷爭,大宋魏征,他除了沒打過皇帝,其它的都幹了,當朝真宰相也。”
語氣和如春風,神色澄似山雲,魏先生挖著水溝裏的活泥,一如剛才的模樣,好似草堂裏根本沒人來過。
眾人都暗笑,卻未露出形容,寇準抬手冷道:“哎?不可如此說,呂相才是真宰相。”
門主素知寇準高傲耿直,卻也作揖拜道:“寇相風采,實乃廟堂之榮,社稷之福,江湖盡人稱頌,今日得見,晚輩三生幸甚。”
但見那寇準額如滿月,麵若金銅,眉骨神秀,風節剛正。
觀海龍目透著經綸偉氣,卻隱著廟堂之憂。七尺長軀,擔著柱石國任,恰逢著人主暮年。
渾圓厚背,烏亮濃發,足使錦衣暗淡失色。修長臂膀,溫軟手指,可讓清風過而留戀。
風墨一直盯著門主,不覺兩腮通紅,唯盼著相公不要怠慢門主。
寇準揮袖便坐,看著魏先生淡淡一笑,威嚴陡生,道:“敢拂天子之召者,古今屈指可數,仲兄平交王侯,乃人中龍鳳,如此海內無雙的大雅之士,卻請進一位端坐此處飲茶的白麵書生,此人究是何人?還有!你說的酒呢?”
魏先生渾不在意他說的浮名,邊挖泥培著蘭花邊回道:“我這裏不是你的東京政事堂,說話小點聲,不知道的,還以為我犯了大宋律法了呢。”
風墨捂嘴一笑,寇準卻瞅著道童,因為他仰脖子朝天大笑著。
靜雅如水,門主拜道:“今日之行,晚輩特為相公送來三壇酒,並邀明日渭河上,觀看一場戰事。”
風墨用繡帕遞過來一個高麗青瓷杯,寇準看眼杏綠明亮的湯色,吹了一口,嗤鼻道:“戰事?嗬,誰跟誰打啊?給我送酒?”
想著大宋軍政皆由己出,他卻紅口白牙說得如臨疆場,寇準頓感滑稽,笑道:“你家主子是誰?你是怎麽結識老魏的?”
看他們喝茶都用自己的杯子,魏先生就把手放在清澈的流水裏劃了劃,笑道:“你們啊非貴即富,嫌棄咱們村野山夫不幹淨,豈知臥於石泉下,曲項以口飲之,最幹淨不過。”